方块字的灵魂:水化文明
作者: 马叔礼著
出版社:策马入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2
简介: 中國文字,隱含了先人對大自然的感悟與智慧,
國學大師馬叔禮集畢生心力,解開方塊字兩千年的奧祕,
世人將透過「水」的內涵,重新認識「道法自然」的真義。
《方塊字的靈魂──水化文明》是集馬叔禮老師畢生研究的心血,解開中國特殊的方塊字構造,並以極具代表的「水」字,將中國古代聖哲、道法自然的思想,融合造字邏輯的概念,展現在世人面前。
本書內容分為兩個部分,第一篇為「方塊字的靈魂」,總結中國文字的造字原則和邏輯。中國文字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到草書、隸書、楷書、行書的演變,每一種字體都有其背後的故事及意義。本書以楷書為基準,解構文字的部首及意義,並以易經為體,尋找出中國文字的造字法則:先造部首,再造部尾;先造左偏旁,再造右偏旁。古人造字蘊含了動靜配合的概念,閱讀本書能幫助我們解開查找字典時的部首邏輯,讓最真實的方塊字樣貌展現於眼前。
第二篇為「水與文明」,此篇分為老子、孔子、孟子、佛經、禪宗、實驗等六類,並以先聖賢哲的思想來看中國古代推崇的自然代表──水的意義,帶出「道法自然」的思想。此思想若能運用到現今社會,融貫古今,將能喚起世人的良知與感情,重新認識「水」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本書內容旁徵博引,集結各家精華,就讓馬叔禮老師為各位一一娓娓道來。
作者簡介
馬叔禮
1949年出生於廣州,現年63歲。淡江大學中文系畢業,1977年與朱家三姊妹創辦《三三集刊》,也曾擔任耕莘文教院寫作會班主任。20餘年來他勉力自學,在研究孔子與易經之間的關係有很大的體悟,對於研究方塊字的造字系統也極為深入。
在爭名逐利的現代資本主義社會,馬叔禮一手撐起復興中華文化的重擔。隱居新店山上25年潛心自學,其弟子於2002年創辦「中華日月人文學會」,專門將馬叔禮講學的內容推動到社會上,讓書院私塾的民間講學傳統復活。他實踐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育志向,以「格物致知」的方式做學問並且傳授學問,定期開班講授《易經》、《老子》與論、孟、學、庸、詩詞、小說、古文……等古代經典,使孔子的思想與智慧永續長存。
2007年起,馬叔禮每年都會推出一系列的文化公益講座,盛況空前、座無虛席,聽者多到席地而坐,只為親炙馬老師的學養與風采。主題分別為:
2007年的「人生大觀」;
2008年的「人法自然」;
2009年的「黃河宣言」;
2010年的「千古文壇的十二顆巨星」;
2011年的「小說長城」系列。
2009年起,馬叔禮老師開始在中國大陸進行巡迴演講,積極復興孔孟與易經等中華文化,宣揚造字原理與方塊字之美的重要性。1989那年,與文友一趟「絲路之旅」回來時遇北京「天安門事件」,其後20年沒有再到過大陸。在2010年中共建國60周年,正好也是他的60大壽,馬叔禮才又回到中國大陸的北大、清華等大學,推動兩岸巡迴演講。為此,中國知名媒體新華社還特別為他進行了長達90分鐘的專訪,馬老師在國學上的地位及影響力可見一斑。
一向被稱為「生命導師」的馬叔禮雖然年逾耳順,仍掛心中華文化的傳承。他所創辦的「日月書院」著重開發學生的品格與心志,認為做學問必須靠自己用功與潛心感悟,這也是他專注研究《易經》的原因。《易經》中蘊含著帝王學,當中關乎一個人的胸襟與格局,馬叔禮希望後輩培養偉大的心性,對天下事能視為己任,這是當代知識分子應具有的使命感,也是中華道統的最終目的:知識是為了實踐對於世界的關懷。馬老師高尚的情操、不追名逐利的純真性情,在當今社會而言,可謂是一泓洗滌塵俗的清泉。
封面題字:徐永進
國際當代書法家,將書法從傳統藝術蛻變,結合不同的素材、線條筆觸、意象構成等創造出新思維和生命力,為臺灣目前最活躍的當代藝術書法家。
近期許多知名的行銷臺灣的書法作品都出於其手,如:「TAIWAN」的觀光標誌、電影《艋舺Monga》中英文書法題字、上海世博「臺灣館」3D祈福山水天燈祈福語、全國客家日「天穿日」書法、2010臺北花卉博覽會《詩情花藝》書法題字、建國100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TAIWAN精彩100》書法。2011年底與優人神鼓合作,於臺北當代藝術館舉辦「Beyond書法-徐永進當代書藝展」。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