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抗衰老指南
作者: 马永兴,耿洪森主编
出版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简介:第一节 重视“中风呆”
中风后可有10%~20%并发血管性痴呆,有一篇报告提到缺血性中风存
活并发血管性痴呆者可达26.3%。血管性痴呆约占痴呆总数的1/3,男性血
管性痴呆发病率高于女性。及早有效诊治脑血管意外包括脑缺血、脑梗死及
脑出血,有可能使中风并发血管性痴呆百分率下降。我们在重视脑血管病诊
治的同时,不应忽略在中风患者中防治血管性痴呆的重要性。换言之,不能
把注意力仅集中在防治中风上,而应同时给予防治认知功能恶化的措施,也
就是说在治疗中风同时应防治血管性痴呆。这样,就有可能减少中风患者并
发痴呆的概率。当然,最好能对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及糖尿病等患者
给予有效防治,以尽量减少中风的患病率,这是防治“中风呆”更为重要而
有效的策略,而做好老年保健的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当运动、保持心理
平衡及戒烟戒酒在防治中风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希望中老年朋友们给予特别
关注。
第二节 辨清“中风呆”
血管性痴呆包括所有与血管因素有关的痴呆,即包括缺血性、出血性中
风以及急、慢性脑缺血引起的痴呆。血管性因素主要指脑内血管本身的病变
,但也包括微循环及血流状态(如高黏及血栓前状态)的因素。因血管病变及
血流问题治疗有很多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进行防治,预后相对较好。但是
,有几种情况还需要在这里谈一谈,以免混淆。
1.对“中风呆”应提高警惕
患脑血栓、脑梗死或轻度脑出血后,如神志清醒记忆功能减退,应严密
观察病情发展。如中风好转,而记忆及其他认知功能恶化,特别是当病初神
志改变明显好转之后,又出现记忆功能及其他认知功能恶化,应警惕血管性
痴呆的可能性。但必须注意,中风患者可有抑郁表现以及因此而诱发的认知
功能减退,当给予抗抑郁药物后,记忆及认知情况可迅速明显好转。以上两
方面应注意分清。
2.轻度血管性痴呆与增龄相关记忆障碍的区别
不少老年朋友在中风前已有明显或较严重的记忆减退,但并没有达到前
面第六章谈到的轻度认知障碍的程度,更没有达到前面讲到的老年性痴呆程
度,而仅是一般的记忆障碍,也就是我们第五章谈到的增龄相关记忆障碍(A
AMl)。假如患脑血栓后,记忆障碍的程度并没有加重,特别是当患病前曾经
做过记忆商测定,如果患病后的记忆商和患病前的记忆商相比没有明显减退
,而且通过一段观察也没有发展恶化,那么很可能并没有因中风而患上另一
种病,即血管性痴呆,记忆力减退可能是老化问题,尽管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