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楷书千家诗
作者: 魏秋芳编著
出版社:齐鲁书社,2012
简介:
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令世界瞩目,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内容多在历代儿童教材中得到了宣传,千百年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现代人常常提到的传统蒙学读物是“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这些启蒙读物,经过历史的检验,确为传播知识、通晓事理、进行道德教育且易诵易记的通俗读本,是流传广泛而影响深远的经典作品。而其中,《千家诗》是明清两朝流传极广、影响深远的儿童普及读物,它从一开始就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
《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重定千家诗》(皆七言)和明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的,是我国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历来脍炙人口,传诵不衰。《千家诗》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大都易于为儿童和一般读者所接受,又因其浅近易懂,流畅自然,朗朗上口,易学好懂,故问世以来,一直作为对少儿进行教育的诗歌读本。
进入新世纪以来,传统国学热不断升温,蒙学经典更是波推浪涌、方兴未艾。在今天,许多读者慧眼识珠,仍然选择《千家诗》作为自己人生的必读书目,就不得不让人惊叹其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地位了。
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楷书四大名家,历代学书者多从其中学起。在蒙学读物中,《千字文》成文时间较早,自唐宋以来,有怀素、欧阳询、赵孟頫、启功等古今众多书家手迹,影响较大;而同样作为优秀的蒙学读物,《千家诗》至今尚未有一本《赵孟頫楷书千家诗》面世,即便有,也多为今人书写而成,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为了弥补这种缺憾,编者历经一年之久,精心汇集楷书四大名家之一赵孟頫之碑帖墨迹,终于集腋成裘,将《千家诗》以赵体楷书选编本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弥补了这一缺憾。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今浙江湖州人。他博学多才,精绘画,工书法。《元史》本传称“(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艺术高峰。后世对赵孟頫书法评价甚高:“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此书。”赵孟頫的行书、草书,主要学王羲之、王献之,对《兰亭集序》这一“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已”,故“其体势紧密,则得之右军(即王羲之);姿态朗逸,则得之大令(即王献之)”。其书法以楷书和行书为最佳,颇为历代书家所推重。在书论上,赵孟頫提出:“学书有二,一日笔法,二日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又说:“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这些论断,可以说道出了学书的真谛,对后学启示多多。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编者将《千家诗》原文加注拼音,迎合了历代教材从识字和写字起步的特点。为了改变读者常常只会读、背、写诗文而往往不明诗文含义的情况,编者还以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式,对原诗逐句加以翻译,目的是让一般读者更好地理解每一句诗的含义,反过来再读写诗文,就更容易做到融会贯通,有效提高自己古典文学的水平、素养,从而也使本书达到了一书多能、一书多用的目的。
相信这本集实用性、艺术性和收藏性为一体的《赵孟頫楷书千家诗》,一定会受到广大青少年、家长及书法爱好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