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集群形成的动态机制: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作者: 黄汉权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简介: 本书首先对欠发达地区农村产业集群的现状、特征、问题和作用进行
总体描述;接着,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农村产业集群形成的动态过程
和机制进行了理论研究,构建了农村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动态模型;然后
对两个欠发达地区的案例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所构建模型的合理性;最
后,根据前面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同时提出促进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
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本书研究表明,产业集群并非发达地区特有的现象,欠发达地区也存
在一定数量的产业集群。由于经济背景、资源条件、文化传承、价值取向
和体制制度的不同,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会具有不同的特点。通过与江
浙、广东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以及城市产业集群的比较,可以发现欠发达
地区农村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些特点:一是处于点状零星发展的阶段;二是
在区域和行业间发展不均衡;三是当地企业是欠发达地区农村集群发展的
主要推动力;四是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关联性较弱;五是很多产业集
群的形成依赖于当地特色资源禀赋;六是产业集群的形成系市场机制和政
府引导相互作用的结果。农村产业集群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正在
日益显现,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地方经济
的一个重要增长极;形成了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模式,促进了产业升级;培
养了区域品牌,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共同分摊创
新成本,推动了创新的实现;扩大了农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但是,与
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农村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很不成熟,很多集群还
处于简单的集聚阶段,集群网络效应没有形成。主要问题如下:一是产业
集群数量少,基本上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二是集群创新能力不足,主
要依靠低成本竞争取胜;三是拥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少,缺乏有影响的知名
品牌;四是集群企业间竞争有余,合作不足;五是非正式制度约束力减弱
,正式制度供给不足;六是农村市场化总体水平不高,市场经济机制不健
全;七是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发展不足,企业间的联合行动缺乏有效引导
。
本书通过对农村产业集群形成的动态过程及机制进行深入地研究,发
现目前众多集群研究关于企业自由选择区位的理论假设与原生型农村产业
集群的情况不符。基于这种认识,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假设,并构建了
农村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动态模型。本书提出,我国农村产业集群是富于
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农村创业者在不能自由选择企业区位的条件下经过不懈
努力探索的结果,其形成的主要机理为:在本地初始创业者抓住市场机会
向本社区引进一个新产业并获得成功的示范作用下,通过创业机制和模仿
机制的传导,本地农民纷纷进入这个产业,从而使特定区域同类企业的数
量不断增加,并达到集聚效应临界规模,外部规模经济得以显现;之后,
集聚机制取代模仿机制成为推动集群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吸引外地创业
者和外部生产要素加入到集群中来,促进集群进一步扩张;随着产业集群
内部产品市场规模的扩大,产生了对专业化服务的需求,在网络化机制的
作用下,不仅上下游产业的原材料供应商、销售商等专业化服务供应商和
辅助性、支持性产业出现了,而且某些生产环节也从产业链中分离出来成
为独立的企业,从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生产服务网络体系。这种具有分工
合作与竞争关系、由生产企业和相关服务机构组成的网络体系就是一个完
整的产业集群。此外,为使这个模型也适用于对外生型农村产业集群,本
书通过引入外资企业和与之相关的有限区位选择的假设条件,对原生型农
村产业集群形成的动态模型进行了修正和拓展。
在构建农村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动态模型的基础上,本书以广西的两个
农村产业集群为案例,分析了他们的形成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农村产
业集群形成机制的动态模型在两个案例中都得到验证。通过对这两个案例
的比较和总结,本书提出了影响农村产业集群形成的若干重要因素及对其
在集群发展的作用,这就是拥有丰富的创业者资源是一个地区农村产业集
群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前提;市场需求是农村产业集群形成的直接诱发
因素;农村社区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是农村产业集群形成的社会基础;自
然资源禀赋和传统产业基础是欠发达地区形成农村产业集群的重要因素,
但并非必要条件;地方政府对农村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基于前面的分析和结论,本书提出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村产业集群的基
本思路:一是在产业选择上,突出特色资源和已有的优势产业、产品,但
又不能局限于此;二是在推动力量上,以本地民营资本为主,加强对外部
资本的引进;三是在主导机制上,注意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的同时,
加大政府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和引导;在发展观念上,纠正过度依赖大
企业的偏见,重视发展中小型企业;五是在空间载体上,鼓励农村企业向
小城镇工业园区集聚,但也不能局限于园区范围之内。
影响欠发达地区农村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既有全国
性的共性问题,也有欠发达地区农村本身特有的问题。为促进欠发达地区
农村产业集群的发展,本书分别从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层面提出了相关政
策建议。国家层面的政策建议主要有: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农村投融资支持
力度;强化对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的税收、土地和出口等政策扶持;引导
外资更多地投向欠发达地区;加强对欠发达地区农村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
;加强产业集群调研和统计工作,等等。地方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主要有
:用集群化发展的思维指导地方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提高本地区农村公
共品的供给;健全和完善政府服务,营造集群发展的产业生态环境;着力
培育本地企业家,促进创业和创新文化氛围的形成;加强行业协会等中介
组织的建设;扩大与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