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 项 “龙显昭主编”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龙显昭主编
出版社:巴蜀书社,2004
简介:成都画多名笔,散在诸寺观,而见于大圣慈寺者为多,今犹具存。总而记之左,庶几观者可考。 前寺。多宝塔壁,画地狱变相,待诏左全笔(妙格中品)。画四天王四堵,师子国王一堵释迦佛一堵,小壁势至观音一十二堵。及塔上壁,画西方变相阿弥陀佛共三堵,文殊普贤观音大悲如意轮共五堵,并古迹。不知名。 普贤阁。阁外南壁,画南方天王一堵,赵温奇笔(妙格上品)。画佛会一堵,五如来一堵八菩萨、释迦佛一堵。并阁后壁,画文殊普贤。北畔,五髻文殊、弥勒下生、北方天王。并堂内 四柱上四天王,并辛澄笔(妙格中品)。北方肉甲天王柱敬安壁(能格上品)。 鲜于院。小阁上壁,画毗卢佛,待诏杜舰龟笔(妙格下品)。 百部院。过廊,画龙戒神,僧知评笔。 干部院。佛堂壁,画炽盛光佛,古迹。 白马院。佛堂,画十六罗汉,古迹。近时周忘机画潇湘图。王逸民拟任才仲作桃源图。 承天院。祖堂,惠达国师像,孙知微笔(妙格上品)。近年院僧粉去古画,别写新像,尚侍者二僧犹在。 中寺。自中三门北至水陆院,东至如意轮正觉院,系高力士同僧英干建。 中佛殿。殿内壁,画维摩居士、师子国王变相,待诏左全笔(妙格中品)。释迦佛二堵,诏杜怀玉笔。前庑东壁,画起寺金和尚、高力士像,古迹。西壁,画汉孝明帝蔡愔秦景王遵及腾竺法之像,童仁益笔(妙格中晶)。 文殊阁。四壁,画北方天王梵王,待诏赵温奇笔(妙格上品)。阿弥陀佛、大悲毗卢十大子四堵。阁外壁,画大悲三十七尊法华经验大悲菩萨四堵,东南方天王西方天王,并待诏赵公植笔(妙格上品)。弥勒释迦、西方变相、北方天王变相,待诏范琼笔(神格上品)。报身如来。待诏张腾笔(妙格上品)。无量寿佛,古迹。东方天王,待诏赵公樻笔(神格上品)。帝释,待诏赵温奇笔(妙格上品)。千手眼观音势至张布。 古华阁。上周匝壁,画诸佛,古迹。 华严阁。影壁后,画天花瑞像二。其西,待诏竹虔笔;其东,高兴道笔(妙格中品)。窗外 两壁,画大悲,待诏张南本笔(妙格中品)。两畔小壁,画天王,并古迹。杜琮像,张逢笔。泗洲和尚。小壁,画太子游雷山,古迹;当面西壁,王波利像,吕嶢笔(能格上品)。东西二方,天王帝释梵王,待诏赵温奇笔(妙格上品)。周匝壁,画佛像,并古迹。 文殊阁。院门连寺廊,画金刚经变验二堵,待诏左全笔(妙格中晶)。院内观音堂壁,画天 王帝释侍从堵,待诏赵公橨笔(神格上品)。 江油县北数十里许,有山曰大匡,屹然特起,树木苍翠。其后群峰若蹲若驰,四面诸山或 起或伏,磅礴扶舆,势若拱辅。环而视之,奥如旷如,诚清净无为之所,宜高人释子之乐栖也。 予尝登高一望。欲挹夫清淑之气而旷其怀抱,复见殿宇矗云,佛像焕灿,异香馥郁,山花艳丽,超然自失,恍不知尘世之事为何如者!叹赏之际,有二僧出,而左右之审其所自,各言其名,乃住持中和寺悟通、悟体也。夫寺肇自宋元,有庵无殿,爰及我朝永乐四年,始修正殿三间,乃其师明镜偕其徒悟忠等所为。明镜勤修三十余年,不下山门,明心见性,事多前知,远近谒见,无不钦礼。可谓无愧如来教法。迨明镜与悟忠相继圆寂,所赖有悟通悟体在。通之修行,心本师传;体之经营,志在修葺。观音殿创自景泰纪元,天王殿又自去冬肇立。佛像妆成,金碧相映,以及地藏之庄严,罗汉金刚之森列,不惟殿宇一新,且复山门聿起,是皆通体苦坚久,有足感人者。故能走乡民、陶砖瓦、运木植、鸠工匠、更制度、大规模,于以光前,于以裕后,非僧中之杰然者乎?工毕,思以碑纪实,而悟通忽于梦中得昔贤太白之碑,抑何异耶?不知人有善愿,天必启之。矧通与体心诚功绩,神佛灵贶,自有以鉴之。是以默相证应,而昭告于寤寐中也。呜呼,世之士农工商,苟能以二僧之心为心,则何事不济?以二僧之行为行,则何业不成哉?予重大舍安继祖之请,因述其山之巍峨幽奥,与寺之始末兴创,俾人于石,以垂永久云尔。 余堂登嵯峨山,其上盖有天竺寺云。左右上望西崇诸山,东有龙华、鹤鸣,西有化城、多融,南有崇冈、大社,北有查林、墓颐,盏厘百里,乃叹其为崇之胜也。复为歌曰:“离堆口兮峨嶓出,岋西亭兮扣天竺,迈翔陟兮轶重关,安跬足兮拊白石。”载歌曰:“风瑟瑟兮天末,水湲煖兮谷注。白云扬兮自西极,蹇容与兮倚桂树。” 余童子时,闻父老丈人说嵯峨山嵯峨,岂所谓山之形势者哉?乡陈公、曹公皆作诗以状景物;家君味江公尝读书于山,亦有诗赋在天竺寺中。寺在山之中峰,从其下望之,喷圻宕出,若云非云,若龙非龙。輷鞫盘盘,占蕤腾落,岩如也。溪垘涧栈,若虹若虾。其上,时有金宝之气,其状无常,若烟非烟,若霞非霞,殡晖光明。炎炎蒸蒸。厥草厥木,区达畅郁。□□奘奘,垂泉泻流,溁注咡落,瀑如也。及见其宫室,壮矣哉!问其故,曰:始蜀宪王下令创佛宇,且使使者奉佛经藏于中,令世世守之弗失焉。佛好净居,为之宫殿、台榭以贮其象;象有采色,为之绀刹、瑶墀利其丽。有法器为之银,树石鼎以饰其备;有音乐为之钟,鼓铙磬以剂其度。是故梵津鹫卫之名兴焉。其人此寺,克修释氏之教弗绝。其始有沙门曰良彝,自南粤来止于此山中。人率多信佛,修寂之士顷林山人为余言,寺亦籍在民里中,岁赋于官。林山人名方少,释家者流也,与其沙门以状通于家君味江公,请刻石山上。味江公事今上为司徒郎,自燕与书,令穆既纪其言,谨作颂。其文曰: 维皇帝十年,鼎建休极。世纪贞噩,方舆底绩。作顺令则,万轨明烈。登闳殚阖,威治逖 迩。醇澹泊,蜜留灵趾。两仪宁壹,三光炫丽。纯纯亭亭,熙被纤细。遐兹缁竺,敬祝无疆。 为刻此石。贞越球琅。嘉靖辛卯春三月望日书。 鹤溪山人知达之明年,丙午春二月也。里人修社于泸洞,透流杯池于河之梁。于时相与两山黄子诰、汉阳卢子学、洪子銮、刘子民望,饮于池畔。卢子谓洪子曰:“水光山色,幽鸟野木,触于目者,孰非可佳可乐者耶?”山人曰:“子知乎?天地间变变化化,无心而然显于外者非真有,沦于无者非真无,而我亦非真我也。感于心者,又孰非可志可悟者耶。”酒数行,山翁执爵,进而歌曰:“石梁逶曲兮泛霞觞,月白风清兮兴未央。达人隐逸兮傲羲皇,携手碧萝兮流风长。”山人叹曰:“君有感于斯言也夫,吾有悟于斯言也。夫诺,吾将归老于溪山之阳也。”左右告曰:“瓶其罄若进退狼籍。”山人行,童子又从而为之歌,曰:“石兮石兮横江,幽兮曲兮流觞。渔兮樵兮歌且长,醉舞兮任翱翔。月出东方兮漾流光,人去景寂兮山鸟藏。”山人复徘徊于山水之间,□韵以纪之。山人者为谁?贵阳杨子振文也。嘉靖二十五年丙午。 题记:此据民国《达县志》卷一九。碑高五尺,宽三尺余,字体行书,大二三寸,共十二行。未行肃蚀数字,旧《志》以为“即杨公书”。作者杨振文,号鹤溪山人,贵州贵阳县人,嘉靖时为达州知州 (蔡东洲) 北岩寺后山滴水岩题壁 杨振文 杨子与客觞于虎溪之前,凤凰之巅。层峦迭障,绿翠万里。碧落横空,四望无际。客长啸曰:“美哉!兹泉之大观也。断岸千尺,飞流直下,如练如帘,如雾如烟,贯珠连落,铮铮琮琮;盈科而进,纵横其流,南入于亩,西注于川,会嘉陵与渝江合焉。”时左右供张池上,杨子与客席地而坐,饮以羽觥,且歌且吟。客曰:“斯流也,沧浪也哉!可以濯缨,可以濯足。夫物得心于人,而人得心于物耶?噫嘻嗟哉!渔鱼于江渚,耕耘于畎亩,樵牧于山阿;野卉幽香,口鸟上下,夕阳倒影,云树参差,孰非可佳者耶?迁客骚人,往来于此,凡快于耳,娱于目,旷于心,怡于神,又孰非可乐也耶?”杨子曰:“然”。客击石而歌。曰:“噫嘻,美哉!口中无尽藏口,而乐亦无尽藏也。吾将与予尽此酒。” 嘉靖二十六年丁未夏,鹤溪山人杨振文识。坐间,黄子名元白,郡人,时礼部进士。李子名伯卿,于越人,时二守通川。任子名佩,关中人。洪子名銮。卢子名学。刘子名民望,滇人。时振铎郡庠,同饮于此,歌并记之。吏目董仁刻石。僧通海正中。 题记此据民国《达县志》卷一九。北岩寺位于达州城北凤凰山两翅之中,本唐李氏佛堂,宋代赐名大平兴国禅寺,元末毁于兵燹,明朝宣德年间重修。明末清初再毁,康熙、嘉庆、同治、光绪多次维修、恢复,然未能复其旧观。此杨振文题壁,字体行书,民国时仅有二三字剥蚀,余俱完好可拓。杨振文,参见《泸潭院曲水碑》。 (蔡东洲) 七佛楼碑民 毛起 寺院之盛衰系国家之乱,雾中之寺前为之兴废累矣。碑志无稽,吾何以观焉?或为摩腾、法兰、佛图澄常此焉驻锡。按摩腾卒于洛阳,而佛图澄幻于石晋;或见伽蓝、伽护二像,谓一圣径游。按僧伽显迹贞观,法护译经晋室,是遵何说也?予今所录,断自我明。若正统这名额,竺僧之授受,信而有征矣。寺至是始大,故吾观于斯役,而谓太平之易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