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yo Story
作者: (日)竺智众,(日)原节子主演
出版社:峨眉电影制片厂音像出版社,2004
简介: 《东京物语》在日本影史上是稳入历代TOP10榜的名作。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儿女们纷纷进城就业。老人们无法适应各种变化而感到孤寂与失落。年轻的一代却过起了舒适的小家庭式生活,每天忙于应付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对传统的伦理道德,敬养老人的观众渐渐淡薄。敬一家年迈的父母从乡下来到东京探望他和妹妹文子,可因为种种原因,他和文子都抽不出时间来陪父母,两位老人备受冷淡。生老病死场景中道出人生的残酷与无奈。
导演/演员简介:
小津安二郎:第一部作品《忏悔之刃》是他唯一的古装片,他很快便爱上了“现代剧”的题材;一九二九年开始在“庶民剧”方面显露了他的才华,专门拍摄以日本中下阶层的日常生活为主题的影片。早期作品颇受外国电影的影响,尤其是一连串的学生喜剧,以及好几部警匪电影和通俗剧。1936年开始大量拍摄有声片。他的影片在商业上并不算成功,但影评家对他却颇为赞赏。1949年与编剧老搭档野田高梧重新合作,他后来的所有影片都出自野田的手笔。1958年拍摄《彼岸花》,第一次尝试采用彩色胶卷。五十年代末期重拍了他三、四十年代的心爱作品,像《早安》、《浮草》、《秋日和》分别是《我出生了,但》(《生来第一次看到》)、《浮草物语》和《晚春》的翻版。他一生得到不少奖赏,例如五八年以《彼岸花》获艺术祭文部大臣赏及紫绶褒奖,1959年获艺术院赏,1961年以《秋日和》获亚洲影展最佳导演奖,1963年被选为艺术学院会员,是电影导演获此荣誉之首次。
笠智众:笠智众是家中次子,在玉水村立玉水尋常小学校、熊本県立玉名中学校(現熊本县立玉名高等学校)毕业后,进入旧制的东洋大学学习印度哲学。1925年中途退学,作为松竹电影院蒲田摄影所的第一期研究生入所。同年7月,父亲去世,1926年,笠智众再次来到东京。从此以后,他踏上了松竹电影演员之路。在小津安二郎的《若人の夢》初次登场,并多次在小津的影片中出现,他抑制感情的表演和平静少语的形象,被当作日本人的“父亲”。后来又参演《男はつらいよ》系列影片。1993年去世。
原节子:1936年,日德展开电影合作,德国导演Arnold Fanck开到日本筹备《The New Earth》,原定女主角是当红的田中绢代,但此时田中与其他片厂仍有合约而放弃,Arnold在山中贞雄导演的电影《河内山宗俊》拍摄现场发现原节子,她便成为这部日德合拍片的女主角,而此片也成为原节子开启影坛银色事业的开端。战后,原节子的影坛事业真正迈向高峰。
1946年,原节子主演了黑泽明的反战名作《我于青春无悔》,扮演一名反战人士的妻子,为丈夫的理想在战时承受旁人的异样眼光而无怨无悔,原节子成功塑造了一个日本战后,坚强、自主、独立、勇敢的日本新女性形象,类似的角色后来在1949年今井正导演的《青色山脉》又再度变奏。然而,如同大家所知的,原节子事业的高峰,还是要从1949年与小津安二郎合作《晚春》开始,她扮演一个为了照顾父亲而宁可牺牲幸福不顾的女儿,这是原节子第一次在小津的电影中出现,往后,他们又合作了多部名作,包括《麦秋》、《东京物语》、《东京暮色》、《秋日和》、《小早川家之秋》等,成为小津的重要班底,扮演角色也从女儿、媳妇到母亲,小津电影中的原节子永远如此典雅又善解人意,是小津电影里最令人难忘的女性,而原节子也因此被冠上“永远的女儿”、“永远的贞女”、“永远的圣女”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