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0 项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7年05月” 相关结果
吃剩有语
作者: 沈嘉禄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7年05月
简介:
上海老味道一直是沈嘉禄关注、研究的对象,但在这本书里所占比例并不多。同时,他也一直在关注并积极体验其他城市、其他国家的美食,对发生在当下的时新风味也抱着欣赏的态度,有机会品尝是不会放弃的。这本书里有不少内容就涉及时尚风味。沈嘉禄对年轻人的创业、创新以及表达亦给予积极关注和评价,在《吃剩有语》这本书里有相当的篇幅是体现这块内容的。沈嘉禄认为,写好美食文章,写出真实感情是很重要的。人与食物的关系是平等的,怀有感恩之心,怀有惜物之心,怀有谦卑之心,笔底就能带三分感情,而不仅仅满足于新奇的味觉体验或者炫耀某种权力。平淡的细节也能摄人心魄,诚实平白的行文也能产生沧桑感和现代感,关键是能否触及到人性柔软、隐秘、微妙的地方。
一般清意味:《西游记》前十五回阅读笔记
作者: 吴小锋
简介:本书系同济大学“中国思想与文化丛书”的一种。《西游记》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长期以来以其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想象奇幻而深入人心。但自成书以来,《西游记》的主旨一直是一个广受讨论的话题,大致形成了“证道主题说”、“游戏主题说”、“政治主题说”、“哲理主题说”四种解读视角。而本书的主要内容体现了“证道主题”的思路,这也是明清时期比较流行的观点。明清以来,《西游记》的宗教内涵一直是个众说纷纭的话题,明清时人着眼于儒、释、道三教修行来解读其中的内涵,或说佛家弘法释禅,或说道家修炼内丹,或喻儒家修心劝学。本书稿首先认可《西游记》是一部彰显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作品,其中多涉佛家典故、道家修炼术语,同时也反映了儒家诚心为学、正意修身的一面。作者通过回归文本,分析《西游记》前十五回中的各种典型意象及情节所包涵的儒、释、道多重元素,引经据典,为外面解读了《西游记》的奥义。
哈德逊河畔的扬州
作者: 王海龙
简介:王海龙先生是一位勤奋的学者和作家,长期以来他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创获甚丰。读者除了经常能拜读到他的学术专著外,时不时可以从《文汇报》、《新民晚报》、《北京晚报》等报章读到他的专栏文章,这些文章涉及古今中外,话题有大有小,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受益颇多。作者把这类文字结集出版,是希望已经“不受时空的局限吃饱了微信”的读者,仍然还会把这样一本有趣的书存起来,放在书架上。这是一个写作者对文学、对文字的一种自信、一种使命感。相信拿起这本书浏览的读者,一定会开卷有益。
戴敦邦圆梦红楼画汇本
作者: 戴敦邦
现代上海研究论丛
作者: 现代上海研究中心
本辑收录2016年上海社科界对于现代上海历史、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研究的成果,共29篇文章,按“规划展望”、“改革创新”、“文化纵横”“口述实录”“人物春秋”“抗战一页”六个板块,分别编选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论文。另外还有一个关于2015-2016年现代上海研究部分文章目录索引。
本辑所选文章的视角独特,考察多维,给人多项启迪则以开阔视域、分析精辟,能启发思考取胜。
经学文献研究集刊
作者: 上海交通大学经学文献研究中心
中国历代名窑瓷片鉴赏:谈瓷侃片
作者: 沈胜利
那年今日,听历史说话
作者: 上海音像资料馆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7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