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政策发展报告
作者: 吕炜
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12月
简介:
在新阶段和新形势下,《中国公共政策发展报告》系列正是聚焦于“改革”,以“经济新常态”为总背景,旨在研究中国公共政策实施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推进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提供理论支撑与政策思路的年度专题报告。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要求,希望通过发挥高校智库的研究优势,为党和政府进行政策分析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依据。《中国公共政策发展报告》以当前中国公共政策分析为主题,力图为应对新阶段、新形势,推进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思路,发挥新型智库在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等方面的作用。本报告为《中国公共政策发展报告》系列的第一辑,主要从宏观角度研究了2014年中国公共政策改革路径及相关的热点问题。从内容上,报告从分析财政政策入手,系统讨论了包括财税体制改革方向、税制改革、财政支出改革、预算管理改革、土地财政等方面的问题,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和思考获取可持续财政支持的难点和未来方向。作为公共政策系列报告的第一辑,我们试图尽可能将所关注的公共政策进行全景式的分析和讨论。除财政改革外,还讨论了一些关键领域,如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金融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社会保障政策以及教育、环境政策等。
本报告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目标:一是立足于分析当前经济与社会中的实际问题,为下一阶段我国公共政策的实施提供智力支持。由于面临着异常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国的公共政策已从过去单纯以经济增长为核心逐渐转向了经济与社会双重发展的目标,而在有限的财力下,我们则需要深入研究怎样来更高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如何以公共政策为依托发挥政府职能等问题。二是,本报告希望通过对过往公共政策实践的解读和剖析,丰富和完善契合中国实际国情的公共政策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目前,西方公共政策的研究框架无法完全适用于中国的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建立起一套从中国公共政策的实践出发,从实践中抽取理论的政策理论体系。
本报告主要涵盖以下方面:回顾我国财政税收、产业、金融、宏观经济、社会保障、环境、教育等多领域公共政策的发展沿革;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对现阶段公共政策领域国内外发展现况和趋势进行分析;选择科学的评估方法,建立多元化评估体系,全面、客观地对我国不同领域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考察,对政策的效果、效能及价值进行检查、评价和判断。具体来说,报告采取“总—分”式结构,第一章总论,旨在叙述中国政策研究的理论线索和实践特征,明确《中国公共政策发展报告》的研究定位,在总论里,着重论述了公共政策研究在中国兴起的一般规律性和历史性,随后又对整个报告的结构、逻辑线索、研究主题进行了全景式的概括和总览。接下来,在第二章至第十章中,重点分析近两年来公共政策实践中的重点,以财税政策作为本书的专题,具体讨论了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背景下的财税改革趋势及政策导向,并着重分析了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税制改革、预算管理和土地财政等热点问题;在对财政专题进行阐述之后,报告又以“政策轨迹—改革方向—热点问题”为研究线索,针对除财税政策外的货币政策、金融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年度热点政策展开专题讨论,关注社会热点政策问题,回应公众关心的重大政策问题,对热点政策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