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四卷本
作者: 熊召政 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2016年5月
简介:传主简介 张居正——明王朝的中兴之臣张居正改革与历史上的吴起变法、屈原革新、王安石变法精神完全一致,是时代的产物。明中期的张居正年代,明王朝已面临“山雨欲来风满楼”、大厦即将倾倒的局面,而以皇帝为首的各级官僚却熟视无睹、无动于衷,无不浸沉在欢歌曼舞、醉生梦死之中。张居正则不然,在这一空前严重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危机面前,他(当然也还有其他有作为的清正官员)则“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挺身而出,以“苟利社稷,生死以之”的大无畏精神,进行改革。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嘉靖四年(1525)生,湖广江陵人。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由编修官至侍讲学士令翰林事。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隆庆时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万历初年,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当时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居正主持裁决,前后当国10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亦颇有成效。万历十年(1582年)卒,赠上柱国,谥文忠。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张诚及守旧官僚所攻讦,籍其家;至天启(1621-1627)时恢复名誉,不足40年即被昭雪。崇祯年间全面平反。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等。&本书为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围绕张居正与首辅高拱这两位权臣之间的政治斗争,展示宫廷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艺术再现了张居正、高拱、冯保、李贵妃等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通过对典型环境的生动再现,历史氛围的精心营造,以清醒的历史理性、热烈而灵动的现实主义笔触,有声有色地再现了与“万历新政”相联系的一段广阔繁复的历史场景,展示出张居正这一复杂的封建社会改革家的形象,及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