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图
作者: 黄公望
出版社:中国书店出版社 2011年06月
简介: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为无用禅师所画的作品,此卷纵31.8厘米,现
存两段相加横为691.3厘米,画後有黄公望八行款识,从
中可知,此画始作於至正七年(1347年),时黄公望79岁。黄公望画此卷时,
必有兴致有想法时才肯落笔,故时作时辍,至82岁题
款时已历四年,尚未完成。与黄公望颇有交往的僧人无用早就看上了这件未
完成的杰作,因怕别人巧取豪夺,便先让黄公望写上无
用的名字,以赠给无用。
《富春山居图》描绘了初秋时分富春江两岸翠微杳霭的优美景色。画中
峰峦旷野,丛林村舍、渔舟小桥,飞泉茂林,令人目不
暇接,笔墨苍简清润,详尽地表现了山水树石灵气和神韵。笔法既有湿笔披
麻,另施长短干笔擦,在坡峰之间还采用了近似米点的
笔法。画面层次丰富,画中不同树木的质感和空间对比都表现得极为充分,
连作为点缀的草亭人物,也都描绘得生动严谨,比例合
度。书面仅用水墨渲染,但深浅浓淡的水墨在宣纸上转化为无穷的「色彩」
,使书面空白具有自然而真实的空间感,给以以挥洒奔
放、一气呵成的深刻印象。若明若暗的墨色,超越了随类赋彩的传统观念,
自然地笼罩在景物之上,化为一种明媚的氛围,令人产
生亲切之感,充分反映了元代山水昼以山川树石寄与抒情的倾向。
此卷自右至左,起首画小山临江,上有卵石杂树,山脚迤逦而下,近景
秋树萧疏,中连洲渚,傍岸水阁凉亭,江波浩渺,远山
一带。再後冈峦起伏,山峰重叠,绵互不断,坡石杂树,掩映屋舍人家,山
溪迂回穿过,群山之左,坡坨绵延,远水空阔,近岸松
树数株,或挺立直上,或偃蹇临江,松下有茅亭,一人闲坐,观看水面野见
,水面扁舟往来,有人垂钓其上。远岸坡石士阜,连接
一带沙洲,其上点缀以房舍林木水亭,小船江中并行,沙洲上有板桥通往前
山,一人扶仗而行。终於孤峰突起江面,远山起伏,江
水浩瀚。
全卷群峰竞秀,江水泱泱,山峦起伏,沙洲映带,丛树人家,渔舟往来
,疏树小亭,倚栏闲坐。极尽变化而一气贯穿,风光无
尽而闲适自得。随着昼卷展开,忽如游於富春江上,忽而进入苍山之中,忽
而山从人面起,忽而豁然一望无际。然而它不同於宋代
可望可游的行旅山水,画中没有车骑行旅,板桥客店,有的是山坳水滨的房
舍凉亭,画中人物的驾舟垂钓,小憩水亭,策仗过桥,
是大自然的生机和山居的闲适自在。
在《富春山居图》中,干笔与湿笔相交错,笔法自由灵活,淡柔松软、
温雅平和,宁静虚空,笔墨乾枯,多用侧锋皴擦,惜墨
如金,墨色淡雅多姿,才条翠不出松散柔和的特质。复笔、改笔较多,将文
人书法式用笔可以变化的程度发挥到极致。藉由这种丰
富的笔墨变化,既表现山水充沛的内在生命力,又尽不了画家思静意淡的平
和与自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