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9 项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7年08月”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课题组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7年08月
简介:
本书分板块、分行业详细为读者解读每一板块、每一行业的特点及盈利情况。本书还深入煤炭、石油石化、有色等15个重点行业,进行了细致分析,所选行业覆盖了产业规划重点扶持行业和投资者关注的市场特点板块。此外,本书还对新三板、区域经济,以及上市公司年度税收负担率进行了研究分析。
作者: 阎勤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7年08月
简介:
港口经济圈的内涵属于区域经济圈范畴,是以港口和港口经济为核心,涵盖港口、产业、城市、人文、创新等要素的有机综合体。本书即以宁波为主题,围绕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的内涵特征、目标定位、战略任务、主要路径、重大平台等重点问题进行比较深入和成体系的探索,提出了不少新观点、新设想和新建议,基本形成了围绕宁波自身建设港口经济圈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较为完善的研究体系,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
作者: 吴振宇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7年08月
简介:
21世纪前十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均发生在主流经济学视野之外,凸显了其处理周期和发展等动态问题的不足。本书从历史视角,系统梳理了分散化工业生产的现代经济中,时间和动态问题是如何被阐述及理论化的,内容包括重商主义以来主要经济学流派在动态问题上的特点和贡献。试图传递的总体思想是,边际革命使经济分析重心从生产者转向消费者、从剩余转向均衡,损失了部分动态思想;而分析框架从局部均衡转向一般均衡,进一步加剧了上述过程。研究现实经济问题,需要关注均衡工具的先天不足,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理论框架。
【目录】
目 录
*章经济现实和理论中的时间与动态1 1.1 引言 3 1.2 理解现实经济中的动态 8 1.2.1 时间进入经济运行的四种方式 8 1.2.2 经济动态变化的三个基本特征 10 1.2.3 经济体系特有的动态因素:具有自主意识的个体 15 1.2.4 生产预筹行为的历史变化 17 1.2.5 狭义的动态与广义的动态 19 1.3 经济学思想动态观念的发展 21 1.3.1 经济学是如何发展动态观念的 21 1.3.2 影响动态观念变化的四种力量 27 1.4 动态观念中几个重要的概念和关系 36 1.5 动态观念是理解学派差异的钥匙 40
第二章早期经济思想的经验主义动态观43 2.1 引言 45 2.2 重商主义:商业资本主义的简单动态 46 2.2.1 重商主义动态观念的总体特点 49 2.2.2 托马斯曼:货币的运动与增殖 52 2.2.3 配第:财富的源泉进入生产领域 53 2.2.4 达维南特:国民收入概念与需求弹性 58 2.2.5 塞拉:商业和农业的规模报酬 59 2.2.6 超越理性的直觉:凯恩斯新解下的重商主义 61 2.3 重农主义:经济循环流的建立 62 2.3.1 康替龙:动态思维超前的经济学家 65 2.3.2 魁奈:经济循环的创始人 69 2.3.3 杜尔阁:维生工资、农业收益递减规律 71
第三章古典主义:剩余和积累主导的动态观念 73 3.1 引言 75 3.2 古典经济学家的动态观 78 3.3 大卫休谟:经验主义的动态观 79 3.4 亚当斯密:动态整体框架初步建立 83 3.4.1 时代背景与思想特征 86 3.4.2 动态整体架构和运行机制 88 3.4.3 斯密的动态观和市场调整机制 94 3.5 马尔萨斯:强调经济体系的灰暗前景 100 3.6 李嘉图:逻辑一致的整体框架 106 3.7 西斯蒙第:生产过剩和时期分析方法 112 3.8 穆勒:古典主义的*后综合者 115
第四章新古典主义:均衡分析的新路线 119 4.1 引言 121 4.2 瓦尔拉斯:将经济学拉向静态的交换科学 125 4.2.1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 126 4.2.2 瓦尔拉斯对经济现实的裁剪 128 4.3 杰文斯 132 4.4 马歇尔:边际主义与古典主义的调和者 135 4.4.1 时代背景和思想特征 137 4.4.2 局部均衡分析及其困难 140 4.4.3 马歇尔的进化论思想 144 4.4.4 马歇尔经济学中的时间及其特点 146 4.4.5 马歇尔动态观念中的几个要点 149 4.5 克拉克:探索动态分析的美国先驱 156 4.5.1 克拉克的动态分析方法 157 4.5.2 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理论 160 4.5.3 劳动价值的决定与就业理论 162
第五章奥地利学派:彻底的动态主义者165 5.1 引言 167 5.2 门格尔:经济过程分析的创始人 168 5.3 庞巴维克:资产阶级的马克思 174 5.4 米塞斯:时间与不确定性 179 5.5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 185 5.6 哈耶克:消费过度与经济萧条 190
第六章瑞典学派:宏观经济动态均衡分析193 6.1 引言 195 6.2 魏克赛尔:反对萨伊定律的先驱 197 6.3 缪尔达尔:在价格体系中引入预期 201 6.4 林达尔:动态经济理论 205
第七章凯恩斯:时间和动态的革命 209 7.1 引言 211 7.2 理解《通论》的三个视角 213 7.2.1 凯恩斯对古典经济学思想基础的批评 214 7.2.2 凯恩斯对经济循环问题的重新考察 215 7.2.3 凯恩斯的思维桥梁:新的概念与变量 217 7.3 凯恩斯经济思想中的动态 220 7.4 凯恩斯思想的进一步讨论 225 7.4.1 凯恩斯与马歇尔方法和瓦尔拉斯方法 225 7.4.2 熊彼特对《通论》静态性的批评 227 7.4.3 充满争议的凯恩斯理论 230
第八章新古典综合:动态理论与微观基础231 8.1 引言 233 8.2 希克斯:一般均衡的动态化 234 8.2.1 《价值与资本》:一般均衡动态化的早期努力 236 8.2.2 希克斯其他的动态思想 241 8.3 萨缪尔森:动态化的数学表达 244
第九章货币主义学派:理论演变的中间体251 9.1 引言 253 9.2 货币主义视角的凯恩斯理论与凯恩斯主义视角的货币数量论 257 9.3 货币主义是如何着手否定凯恩斯主义的 261 9.4 货币主义对动态和时间的看法 265
第十章理性预期假设下的宏观经济:折翼的动态269 10.1 引言 271 10.2 理性预期学派:对马歇尔路线的彻底革命 274 10.2.1 理性预期学派的几个动态观念 275 10.2.2 理性预期的进步与检验 279 10.3 实际经济周期学派:周期内部的均衡 281 10.4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不完全竞争的均衡 284 10.4.1 繁杂的不完全市场 285 10.4.2 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综合和凯恩斯的关系 288
第十一章后凯恩斯主义及其他学术进路的动态观念291 11.1 引言 293 11.2 琼罗宾逊:强调历史时间 294 11.3 斯拉法:古典主义的*后复兴 300 11.3.1 《用商品生产商品》的静态属性 301 11.3.2 对马歇尔厂商与产业均衡理论的批判 304 11.4 后凯恩斯主义的其他重要学术路线 306 11.4.1 哈罗德:动态均衡以及要素的可替代性 306 11.4.2 卡莱斯基:另一种有效需求不足 309 11.4.3 明斯基:金融不稳定论 311 11.4.4 保罗戴维森:历史时间的当代捍卫者 312 11.5 欧肯及弗莱堡学派:寻找理论与历史的桥梁 314 11.6 罗斯托:非均衡的动态增长过程 317 11.6.1 经济成长阶段论的分析方法与历史观 318 11.6.2 罗斯托分析中的综合性和非均衡 321
第十二章动态观念历史演变的脉络 323 12.1 引言:动态观念的微观分水岭和宏观分野 325 12.2 分析技术推动的动态观念转变 328 12.3 经济分析技术的内在矛盾和问题 332 12.4 理论的发展和现实的选择 337
参考文献343 后记349
【免费在线读】
影响动态观念变化的四种力量经济现实的变化 经济运行情况的变化是理论变化的根本原因。现实对理论的影响,既可能以相对缓和的方式进行,也可能会以被命名为“革命”的方式进行。后一种方式的发生,一般是以经济或金融危机爆发为契机,从而点燃新思想的火种。 经济运行情况的变化,推动学者在描述经济体系时,对原有理论做出调整或创造自己的理论。亚当.斯密时代的经济与马歇尔写作《经济学原理》时的经济不同,更与上世纪20~30年代垄断资本盛行时的经济不同。在工场手工制时期,工人在生产体系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而到了机器大工业时期,资本、劳动力在生产中的相对重要性发生变化。亚当.斯密时期的市场经济与现代信息革命下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差别就更大了。随着经济体系不断变化,亚当.斯密的“自利导致利他”的逻辑链条,不断地被经济学家重新论证和修订。生产方式的历史性变化是永恒的课题,经济学也需要跟上这种变化,调整分析工具与核心议题。 经济思想进步的另一种方式是以经济危机为契机,触动学术界对旧传统进行批判和反思。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尔达尔说“一种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研究方法的改变,通常并非是我们科学的自发的发展,而是由社会变化的外部势力所造成的” 。缪尔达尔指出的情况,*典型的莫过于英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泛而持久的失业和发端于美国的经济大萧条,促进了凯恩斯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重商主义时期,生产主要依附于农业的产出,贸易在财富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直观地看,一方贸易所得自然是另一方所失。所以,重商主义时期对于经济发展的态度是静态的。古典主义的早期,工业快速发展,人类利用理性力量征服自然的信心高涨,亚当.斯密主张的交易--分工循环模式,指明了乐观的发展前景。古典主义的后期,生产过剩型危机频繁发生,经济理论蒙上了灰色的基调。农业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带来的思想影响,向整个经济领域蔓延,利润率下降成为一个重要的威胁。这种悲观思想直到新古典和凯恩斯主义时期都有显现。然而,现代技术进步为生产提供了新的动力。经济学家对未来乐观的成份不断增加。经济思想史学家斯皮格尔指出“一个作家或学派是如何应对稀缺这一根本经济问题呢?……中世纪学者专注于消费者保护……而重商主义者试图经由让别国付出代价的方式追求国家财富来解决问题;斯密主张自助;马尔萨斯主张自制。”不同时代经济学家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反映着那个时代经济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对经济增长前景的看法。 早在配第时期,经济学家就提出了劳动和地租在分配中的对立关系。这种生产要素间的对立关系本质上看是一种静态观念的体现。在土地、劳动的互动关系中,在剩余分配中只有份额的此消彼长,没有相互激发而产生的新利益。然而,资本、劳动间的互动关系是不同的。一份资本与一份劳动结合,资本可以通过增殖持续扩大自身的数量;劳动生产率通过资本深化也可不断提高。劳动与土地、劳动与资本,两种对立关系关键性的区别在于资本可以自我增殖,而土地不能扩在。驾驭资本的劳动生产效率提升空间广阔,而驾驭土地的劳动生产效基本没有什么提升空间。在劳动和资本两者的互动关系中,现在与未来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不是现实中两者的对立。正是经济运行本质规律的这种变化,推动了劳动价值论向边际效用价值论的转换。生产与分配从静态的要素间的对立关系,转向面向未来的动态关系。在相互协作过程中,谁对于新增价值贡献大,谁就可以得到更多的份额。这既有利于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更有利于高效率资源的再生产和扩大。从这个意义上说,边际效用价值论和边际生产力分配论是工业化发展对经济分析的提出的新要求。 当然,经济思想的变化并不一定总是与现实经济联系在一起。经济科学也有其自身成熟发展的路径,比如边际革命的出现就会必然导致供需均衡原理的发展;理性预期的发现就会推动宏观经济分析采用一般均衡的框架。 分析工具的变化 经济思想的转折性变化是从客观价值论转向主观价值论,并带动剩余分析方法向边际分析方法转变。分析工具的变化与分析内容的变化往往纠缠在一起。首先,对经济现象关注点不同,会促使经济学家去寻找新的分析工具,而新的工具又会影响到下一批经济学家所关注的领域。“希克斯和罗宾逊等经济学家就坚持认为……原因与其说是分析工具箱发生了转变,不如说恰恰是经济的概念发生了转变,也就是从古典(剩余)方法到边际主义观点的转变”。 所以,工具转变既是经济学重心转移的原因,也是重心转移的重要体现。 古典的剩余方法向边际主义的均衡方法转变是一个关键性节点。此节点之后,是沿着马歇尔的路径还是瓦尔拉斯的路径,抑或是门格尔的路径,又会有不同的发展方向。但无论是局部均衡还是一般均衡,边际革命后,“均衡”所概括出的内在驱动力成为经济分析的重点环节。这与古典时期的“剩余”和“积累”所暗含的目标导向形成明显对比。“均衡”,暗示着一种市场主体控制不了的力量,企业只能成为价格接受者,也就是均衡状态的接受者。但“剩余”和“积累”暗示着经济主体的主动追求。企业需要在经营中获得剩余,并且通过积累扩大剩余。主题的转换使经济分析的动态因素被大幅削减。均衡与动态的矛盾在边际革命发起之时就存在的。许多经济学家都从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中看到将均衡概念与经济动态结合起来时的困难和妥协。斯拉法很早就发表了对马歇尔厂商或产业理论的重要批判,直接威胁到供需均衡理论的基础。门格尔创立的奥地利学派,不满均衡分析的静态特质,以过程分析作为其在边际主义框架下的核心理论。创立一百多年来,虽然奥地利学派一直是非主流经济学,但是它对主流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凯恩斯是边际主义学者中将动态因素与边际分析结合*贴切的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尝试算不上很完美。因为其框架总体是一个短期框架,投资只体现为需求,而没有表现出其生产的一面。但是,凯恩斯坚持了投资与消费的主动性,坚持了未来不确定性带来的流动性需求。可以说,他抓住了动态的根本要素。而且,凯恩斯的理论可以模型化,这是许多坚持动态观念的经济思想难以做到的。 新古典综合在技术层面上对凯恩斯的动态观念有所发展,比如将乘数与加速原理结合起来。但是,新古典综合在试图为凯恩斯宏观理论寻找微观基础时,在思想上削蚀了《通论》的革命性和动态性。从总体上看,凯恩斯描述的更像是一个非均衡的发展经济。这一点,也是罗宾逊夫人等后凯恩斯主义者所坚持的。但是,新古典综合更倾向于用向均衡运动去解释凯恩斯的理论。凯恩斯思想中*有动态化的因素,在新古典综合之后并没有得到认可和进一步的发展。 在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从货币主义到理性预期学派、实际经济周期学派,均衡分析的概念和技术进一步发展。上述三个学派对经济波动的解释不够有力,而对于经济发展说的更少。新凯恩斯主义在思想上是升级版的新古典综合。它在一般均衡的框架内,通过设定摩擦和粘性分析经济的波动过程。哲学观念的影响 古典主义经济思想在本质上受到了“内在秩序”观念的影响。重农主义的内在秩序体现为“自然秩序”,亚当.斯密的内在秩序是“自然法”。这种观念持续地影响着新古典主义以及后来的经济学家。“自然秩序”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是以“看不见的手”的形态存在的;到了希克斯的《价值与资本》就以边际替代率递减显现出来的;到了阿罗-德布鲁那里,则以“不动点定理”,以及后来的“利亚波罗夫方程”的形式存在。分析技术在不停的变化,但其基本信念没有变。许许多多的经济学家,运用各种高深的数学工具,努力地将预设的保证经济均衡的稳定机制显现出来。 边际革命之后,均衡理论在经济学领域获得支配地位。这种理论明显是以一种类似于机械学的形式出现的。凡勃伦认为这种理论“是一种目的论的、非历史的,忽视经济过程的不可逆转的理论” 。比如萨缪尔森在经济分析中使用的*化原理,就是典型的表现。“正像一个物理学家,如果他能运用*化原理把观察到的规律公式化,就总能获得更好、更经济的对自然的描述一样,经济学家也能运用这个方法,获得更好、更经济的对经济行为的描述。” 经济具有内在秩序的观念、物理学的隐喻等哲学思想从根本上影响着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特别是观察经济动态问题的视角。意识形态的影响 由于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对现代经济体系的要求,就与自给自主时代不同。是按照更加普适和人道的原则去建设一种社会关系,还是按照商业和生产的原则去改造人性,成为一个重大的选择。在这样一个“无人区”,没有什么必然的原则需要去遵从。人类拥有了自由的选择权。“上帝给人一张口,也给人一双手”,是自然经济的产物。但是,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可能这双手无法再去保障自己的“口”。与此同时,其他人的“口”可能消耗了过多的食物。正是因为现代经济生产是人类面临的新事物,意识形态在经济学中的多样性才更加明显。 意识形态的取向,影响到经济学家分析工具的选择、关注的议题和*终结论的形成。萨缪尔森建立新古典综合体系时,美国正值麦肯锡主义盛行,凯恩斯主义中关于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内在矛盾的革命性成份被大幅削减。意识形态取向在多数情况下是隐蔽的。许多经济学的先验性假设,暗含着一定的价值取向。比如,规模报酬递减的假设,可以使经济模型走向均衡和收敛。同时,规模报酬递减假设暗藏的结论是,随着资本积累进程推进,在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关系中,资本将处于弱势的地位。显然,这种假设是有利于资本家的。在经济思想史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真诚的经济学家,如凯恩斯、希克斯等人;也有许多不那么真诚的经济学家。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些经济学家正在极力地向你灌输些什么,而不是通过逻辑展示让你信服什么。 需要注意的是,意识形态的变化随着经济组织形式变化也会动态调整。比如,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关系就是动态变化的。如果劳动者生产效率获得极大提高,工资收入中只要极小部分就可以维系生活,这样的阶级关系与维生工资时代就会不同。 西方主流经济学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波普尔是西方思想界的标志性人物,其门生索罗斯更是资本主义世界中*有代表性的投资家。在他们的思想体系中,开放的未来是自由主义的哲学基础。如果未来是可以预测的,那么政府就可以社会工程的名义干涉个人的自由。所以,他们坚持的自由主义是否定未来可以预测这一原则的。波普尔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写道:“如果有不断增长的人类知识这回事,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可能预先知道我们明天才会知道的事情。”并且自信地宣布:“我已证明,由于纯粹的逻辑理由,我们不可能预测历史的未来进程”。 索罗斯在其《开放社会:改革全球资本义》中以响应速度*快、信息完善程度*的金融市场为例,说到“在现实世界中,均衡概念所赖以存在的假设条件很少满足。金融市场试图把未来‘贴现’,而未来又反过来依赖于现在它如何被贴现。由于参与者的理解不完备,结果是存在内在的不确定性。” 未来的不可预测性,是西方自由主义标志性知识分子和金融实务界所主张的哲学理念。但是,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界的新自由主义的思想中,未来变得越来越可预测了。自由主义的核心意识形态在哲学与经济学理论层面存在如此大的差异是个有意思的话题,但其超出了本书的范围。上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以否认经济体系存在协调不当和拒绝政府干预为主要取向。经济学界采取的思路则是,逐步增加经济主体的理性成份。先是从货币主义附加适应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开始,而后是理性预期设定的预期是现实的无偏估计。在这场革命的冲击下,经济学*终走向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学在完成方法论转换的同时,也就完全否认了经济运行中的内在协调问题,从而完全否定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在旧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体系中,分散的经济主体,通过竞争作用,*终达到协调一致。瓦尔拉斯框架下的经济学理论主要就是探索竞争条件下,均衡解的存在性、稳定性。理性预期的假设,使经济体系形成均衡的机制前移,经济主体只需要通过对历史信息的处理就可以形成对未来无偏差的估计。虽然不是完美预期,也就是说不能保证与真实世界*一致,但它是围绕真实值的无偏估计。如果存在许多经济主体,那么它们各自的预期将形成一个集合。这些集合就会体现出真实世界应该体现的局面。换句话说,每个经济主体不再需要与其他经济主体间进行竞争和互动,市场机制没有机会去显现它们的作用。承认理性预期并不否认市场和竞争的作用,也许它们发挥作用的机制都体现在历史的信息之中。但是在当下的决策中,确实看不到市场对于决策失误的校正机制。这是理性预期难以自圆其说的一面。虽然都是反对政府干预,波普尔的思路在于政府和个人对于未来都是无知的,不能赋予政府以未来的名义侵害个人的自由选择权利。以理性预期为基础的经济学,则认为经济主体对于未来以及政府行为的估计是无系统性偏差的,政府既不应该也无法干预经济运行。矛盾在于,未来的开放性是自由主义的哲学基础。因为未来是开放的,人们才有自由去寻求开放的结局。但是,理性预期却是排斥未来开放性的。自由主义的内部逻辑实际上处于矛盾状态,但是他们在政策主张上却又是相同的。这使人不由提心,在倡导科学性的经济学背后,意识形态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作者: 肖堰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7年08月
简介:
采访者走访过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各级各类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大、中、小学、幼儿园、培训企业。深度与中国20多个省、市的40多个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开展过长期工作,这是一本与中国*专家进行过多年在留学教育领域的合作指南书搞。两位教育参赞长期在大学和高教管理部门工作,参与见证了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访问考察过国外近百所著名高校。负责组织实施中国高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陈维嘉(分别担任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司司长;任驻芝加哥总领事馆教育参赞);薛焕白(分别担任教育部人事司处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驻温哥华总领馆教育领事【副司级】)。
【目录】
目录序一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长刘京辉
序二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会昌
自序
上篇 教育参赞的心声
篇首语
*章 我了解的北美中国留学生现状
*节参赞详解,中国留学生的特点1.规模、结构、分布的变化2.值得骄傲的四大优势3.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第二节参赞剖析,中国留学生面临的挑战1.不容忽视的四大挑战2.与日俱增的交通事故和心理疾患3.无知、无视法律法规的隐患
第三节北美师生眼中,中国留学生的问题1. 教授观点大起底2. 对话“藤校”招生官3. 留学生自己说
第二章 能够更好地留学
*节 参赞的建议1.身心健康是保障2.积极主动抢占先机3.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好4.求知看态度质疑有方法5.别做吃亏的法规盲
第二节 留学,早准备
1.既知今日,早该当初2.与女儿交集中的共同成长3.留学中介?还是DIY?
第三节 再说留学值不值1.何时留学好,绕不开的话题2.想通过留学成为什么样的人3.看留学生们自己算的留学帐
第三章 对留学北美的新认识
*节所见所闻的北美核心教育理念1.制度保障下的“以学生为中心”2.由央视两期节目看通识教育3.他们经历的“以学生为中心”
第二节重新认识北美大学排名1.主要大学排名机构及其背后2.排名150与“985”3.“别在一味追求排名上耗费精力”4.在列表中认识自我
第三节北美大学专业选择与非中国式思维1. 本科专业设置与职业划分不完全相关2. 硕士、博士专业选择标准不同3. 教育,授孩子以鱼,还是渔
下篇 “圈内”妈妈的实战
篇首语
*章 当女儿遭遇问题时
*节她失而复得“自我”,因为我的理解1.女儿的四段留学心路历程2.交友受挫后的醒悟3.寻找“丢失的自我”4. 让自己强大是硬道理
第二节她屡败但屡战,因为我的鼓励 1.美国高中乐队里的妥协2.测验失利后的改变3.高效的远程“交流机制”
第三节她愈挫却愈勇,因为我的支持1.她的情绪她做主2.老师们的感动3.美国老师的“至宝”评价
第四节她撒欢前行,因为我的信任1.“加速物理”课,她选定了2.申请耶鲁,被拒也值了3.继续着对世界的好奇和热情
第二章 留学亲子早开始
*节三个早培养1.独一无二,在“伯乐”眼中成像 2.独立和责任,在赋予中培养3.管住自己,在规则中训练
第二节三个早加强1. 不知不觉习得英语2. 付出才能得到3. 拒绝无度攀比
第三节不试, 怎么知道不行?1.幸亏没放弃英语大赛2.自编杂志义卖受阻时3.差点儿错过心仪学校
第三章 贴心“闺蜜”早练成
*节 无障碍沟通的炼成(1)1.小兔子之死2.“三好生”差点被一票否决3.数学考砸后的释然
第二节 无障碍沟通的炼成(2)1.那些“闭门不见”的年少日子2.她“教训”起我们3.爱与被爱,都是美好的
第三节 与她别离,我曾是纠结妈妈1.一个纠结的家庭话题 2.论证后的决心3. 离别前的思念和准备 4.放弃陪读计划
附录一
作者女儿申请美国寄宿高中的主论文:“Ronger’s autobiography, published in 2060 Chapter 3 The Right Decision”
附录二
作者女儿申请美国寄宿高中的补充申请论文(节选):“The Only and Unique Me ‘Ronger’ in the World—My Developmental Milestones”
附录三“美国学制与中国学制对比”, 美国留学说,搜狐教育,2016-03-30
附录四“加拿大学制与中国学制对比”
参考文献
跋 榕儿(作者女儿)
后记
作者: 彼得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7年08月
简介:
二十国集团(G20)已经成为全球治理中的重要机制,其议题不断增加、成果不断丰富、作用不断增强、影响力不断扩大。在G20体系中,G20峰会居于核心地位,同时,协调人会议、部长级会议、工作组会议、专家组会议及其他下设机构团体会议也在不断增多与完善。长期以来,哈吉纳尔教授对这些机制架构的发展保持着密切关注,并在对G20相关文献以及新近解密的外交档案的细致分析基础上,完成了本书的写作。本书比较全面地:? 梳理了G20的起源、演进、特征、成员及议程;? 讨论了G20与其他国际政府组织、工商团体、民间社会组织等的关系;? 归纳了有关G20改革的建议和方案;? 整理了有关G20的文件记录及其他信息来源。
【目录】
绪 论
G20:是什么?不是什么? 2作为全球治理机构的G20 6本书的写作目的 ...8各章摘要 ...9
*章 G20的缘起概述 .14G20的前身 ..15财长和央行行长层面的G20 ..17领导人层面的G20 ..19小结 .21
第二章 G20的成员国、受邀国、峰会及议程成员国与受邀国 .24欧盟与G20的关系 ..26G20的发展阶段 ..28G20峰会及其议程 ..30小结 .39
第三章 不断演进的G20体系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43劳工就业部长会议 .45农业部长会议 .46发展与国际合作部长会议 .46旅游部长会议 .46文化与知识产权部长会议 .47外交部长会议 .47贸易部长会议 .48其他部长级会议 .49协调人会议 .49金融稳定理事会 .52专家组、工作组及其他下设机构团体 .54海利根达姆/拉奎拉进程 ...57专家讲座、专题研讨会和大型会议 .58小结 .60
第四章 G20与国际政府组织的关系概述 .62联合国 .6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71世界银行 .7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77国际清算银行 .79小结 .79
第五章 G20与工商团体的关系世界经济论坛 .82国际商会 .84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 .86青年企业家峰会 .91私人慈善基金会 .92小结 .93
第六章 G20与民间社会的关系概述 .96与G20互动的民间社会组织类型及其宗旨 ..99民间社会与G8/G20关系演变的若干阶段 ..105围绕G20峰会的民间社会活动类型 108G20的官方认可及民间社会潜在影响的其他指标 1322013年G8与G20中的民间社会 ...136小结 ...138
第七章 有关G7/G8和G20的改革概述 ...144有关G7/G8的改革方案 146L20倡议 148其他改革方案 ...149与G7/G8和G20相关的团体和倡议 .159G7/G8与G20的未来 .166小结 ...180
第八章 对G20绩效的监督与评估概述 ...184民间社会的作用 ...186工商团体的作用 ...196G20与国际政府组织的作用 197峰会后的反响与其他评估 ...202小结 .208
第九章 G20的文件记录概述 ...212G20峰会文件 213峰会公报及其他文件的准备与分发 ...223G20部长级会议文件 224G20工作组、专家组及类似下设机构团体会议的文件 227由G20主办或联合主办的研讨会文件 227透明度问题 ...229小结 ...235
第十章 其他信息来源概述 ...238专注研究G20的智库 239其他民间社会组织的研究与政策文件 ...247工商团体 ...248回忆录 ...249有关各成员国及地区在G20中的作用的著述 250有关G7、G8和G20的学位论文..253有关G8和G20峰会的创意作品 ...254有关G7、G8与G20的网站与网页内容..256社交媒体 ...257小结 ...259结 语
参考文献(英文部分).. 266参考文献(中文部分).. 373简称、专有名词、专业术语等的翻译及说明.. 375译后记 379
表目录表 1 G20轮值主席国区域小组 4 表2.1 历届G20峰会的轮值主席国、峰会地点和举办日期(2008~2018年) 30 表3.1 历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44 表3.2 2012年5月G20各成员国协调人一览表.50 表4.1 1999年以来历任IMF总裁.73 表4.2 1999年以来历任世界银行行长 .75 表7.1 历年来金砖国家部长级会议概况 162 表8.1 2015年 G20安塔利亚峰会承诺履行评分表 .188 表8.2 2015年G20安塔利亚峰会承诺履行评分表(按国别排名) 190 表10.1 “协会的协会”成员表 .242
作者: 王一鸣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7年08月
简介:
本书是国家智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判转型期中国宏观经济走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著作。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重要时期。本书聚焦转型期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经济运行的国内外环境,展望中国经济走势;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去产能、房地产市场走势、企业债务其重点领域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关注收入分配与就业命题,重点讨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和就业形势等问题;就政府债务、M1/M2变化、人民币汇率、固定资产投资、对外直接投资、粮食去库存、交通物流、能源消费等领域进行了专题研判;以区域增长格局新变化,研判区域经济的走势,探讨了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思路。
作者: 孙洪军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7年08月
简介:
本书通过古今中外名医名言和与医学有关的经典名句,阐释有关人文医学内容,成为医患共读的人文读本,弘扬大医精诚、大医怀仁的人文医学精神,以达到助力人文医院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目的。全书共分四章:医之古训、传统经典名言、近现代名医名言、国外医学名言,千医文化理念,精选精解,适合医护人员及公众广泛参阅,共同提高人文素养。
【目录】
目录:
3、近现代名医名言58
4、国外医学名言94
5、千医文化理念113
【免费在线读】
一、医之古训1)【原文】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北宋•范仲淹【解读】据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卷十三《文正公愿为良医》记载:宋代名儒范仲淹,有一次到祠堂求签,问以后能否当宰相,签词表明不可以。他又求了一签,祈祷说:“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后来,有人问他:“大丈夫立志当宰相,是理所当然的,您为什么又祈愿当良医呢?这是不是有一点太卑微了?”范仲淹回答说:“怎么会呢?古人说,‘常善用人,故无弃人,常善用物,故无弃物’。有才学的大丈夫,固然期望能辅佐明君治理国家,造福天下。现在签词说我当不了宰相,要实现利泽万民的心愿,莫过于当良医:上可以疗君亲之疾,下可以救贫贱之厄,中能保身长全。”这就是后世相传“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由来。那些胸怀大志的儒者,把从医作为仅次于致仕的人生选择,正是因为医药的社会功能与儒家的经世致用(即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比较接近。元代戴良说的好:“医以活人为务,与吾儒道*切近”。
2)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明·裴一中《言医·序》)
3)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晋·杨泉《物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