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6 项 “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5-1-1” 相关结果
手机摄影师
作者: 傅拥军,彭娌娌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5-1-1
简介:摄影对人类社会的改变一直与科技和硬体演变相关,从达盖尔银版到湿版、干版,再到胶片、数码,人类的观看,无论是观看的方式还是观看的角度,因为摄影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生改变。而手机摄影的出现不仅使人类的观看方式愈加便捷而碎片,更因为即拍即传的特点而改造了人类的联系方式和彰显了人的存在。作为中国首届十佳手机摄影师呈现图书,本书兼具摄影师拍摄手记、访谈和获奖作品及访谈于一体,是为中国手机摄影生态的一个样本。
历史光影中的邓小平
作者: 余玮,吴志菲 著
简介: 多年来,作者采访了大量与邓小平有过接触、在邓小平身边或研究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的人。全书通过一行行饱含深情的文字、精彩的图片,挖掘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内幕及来龙去脉,让读者感受到邓小平特有的魅力、风范与本色,向公众尽可能还原一个真实、平凡而伟大且传奇的邓小平。该书突出故事性,强调细节,文图并茂。
从黎明到黄昏
作者: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
简介:本书是《国家地理》关于摄影的一本精彩画册,本书侧重于摄影的光线,展现了光影塑造画面的魅力。从黎明到日出,从清晨到落日,画册中一幅幅精彩照片展现了一天中不同时间的光线的魅力,国家地理摄影师用相机将不同光线下的自然风光定格在照片中。
镜头内外的红色传奇
作者: 吴志菲,余玮 著
简介: 作为“红墙摄影师”的杰出代表,徐肖冰、侯波、钱嗣杰等人拍摄的领袖照片最为人津津乐道。本书作者以他们的拍摄历程为创作线索,精选100 多幅最有影响力、最具历史拐点意义的照片,生动展现了毛泽东同志走过的光辉历程。难能可贵的是,除了少数人们耳熟能详、展现领袖伟岸风姿的影像外,更多的是真实记录一代伟人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照片,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还是首次公诸于众。通过这一幅幅珍贵的影像,毛主席一生中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被呈现在读者面前:毛泽东为什么坚持要自己的儿子第一个参加“抗美援朝”?“九一三”发生后,毛泽东当晚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主席在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的两件事又是什么呢……细细品读完本书,你会对这位共和国缔造者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曝光与白平衡100法
作者: 玄光社
简介:这是一本摄影技法图书,介绍了与曝光、白平衡相关的基础知识,以100种实例展示了曝光与白平衡控制的实用技巧,并且展示了大量不同题材的专业样片。掌握了这些技巧,可以让照片中的光线与色调都呈现出理想中的效果!
时尚里程碑
作者: [意]瓦勒丽亚·曼菲托·德·法比安尼斯
简介:本书选取了20 件代表作,它们都是伟大的艺术家和传奇的设计师的心血结晶,它们那无与伦比的简约线条直击人心,鲜明的设计风格已成典范,不仅在各自的领域树立了里程碑,而且也成为他们所在时代的精神解读者和象征。20个经典之作,形状、色彩各异。有的依然独一无二,有的已成为日常用品。但每一件,都唯我独尊,精练、优美。
私家相册里的开国总理
简介: 受访者翻动各自的私家相册,讲述着开国总理令人难以忘怀的点点滴滴。全书通过作者专访过的许多曾工作在周恩来身边的摄影师、警卫员、医护人员、外交官和亲友,以及一些研究周恩来生平事迹与思想的专家、学者所收藏的私家照片,还原出周恩来总理的传奇人生和别样魅力。这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定格的是一代伟人传奇的红色瞬间,记录的是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茶
作者: [意]法比奥彼得罗尼/摄 [意]凯碧欧拉隆巴迪/文
简介:品茶是分享;品茶能够使人内心平和舒缓;品茶是欢愉和好客,是孜孜不倦地追求品位。品茶是静思默想:幽静独处,香茶一杯,细细品茗,时光静止,心灵超凡脱尘。本书插图精美丰富,文笔优雅,用崭新的视角来欣赏茶这一古老而高雅的饮品。书中描述了备茶的茶具茶器,品茗的专业感官体验分析,还配备了实用的茶叶专业词汇汇编。痴迷茶叶的品茶者,可以跟随本书踏上茶叶的千年历史之旅,领略50种名贵茶之魅力:原创正宗的品茶艺术,开启纷繁玄妙的茶之世界的钥匙。本书的最后部分,配备了独家推出的茶点食谱精选,精美的茶点与茶的理想配搭:小小的茶壶,带领我们踏上迈向美食天堂之路。
慢门摄影
作者: [日]田中希美男,川北茂贵,金武武,田中达也,长根广和,山下茂树,村田一朗,[加]Trevor Williams
简介:本书通过八位日本摄影名家 由浅入深地讲述从慢门摄影的基 础知识到器材的设定,到拍摄要 领和创作构想等,以及在弱光或 者暗黑的环境下的实际拍摄过程 中,怎样通过调整快门速度、控 制曝光时长进行拍摄的各种技巧、 方法和要领。书中详细地阐述了夜景环境、 烟火环境、水景环境、夜色山峦 环境、天体环境、极光环境、星 轨风景环境和光绘摄影九类不同 领域、不同风格的慢门摄影题材, 为大家诠释了如何让时光凝固的 技巧。
寸眸之明—中外摄影师访谈录
作者: 姜纬
简介:摄影评论家姜纬的 《中外摄影师访谈录》,访谈对象一共12名,包括对森山大道、张祖道、彼得比阿罗贝泽斯基、游莉等不同风格的摄影家,访谈有深度,对话从容,较为深入地剖析中外摄影现状。
数码摄影用光和色彩从入门到精通
作者: FASHION视觉工作室
简介:本书为了适应部分读者对摄影的精益求精,将数码单反摄影中两个最难以掌控的“用光与色彩”单独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这两方面既包含了技术领域的要点,也囊括了艺术范畴中的精华。作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向大家讲述了摄影用光的种种技法,以及色彩在摄影中的运用。首先,本书涵盖了摄影中所见到或可能遇见的各种光线,以及面对这些光线时要如何掌控并做出准确判断进行拍摄的方法;其次,书中还详细阐述了自然界中光与色的关联性,同时也更深入地强调了光与色的不可分割性,让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色彩在摄影中存在的意义。本书适用于初、中级摄影爱好者,同时也可以作为摄影类培训学校的课外补充读物使用。
数码摄影全手册
作者: 【德】米夏埃尔海纳曼
简介:这是一本实用的数码摄影手册,每章一个专题,循序渐进地为读者传授摄影基础知识。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将自觉地学会构图和不同题材的拍摄技法。人像摄影、全景摄影、微距摄影、夜间摄影,应有尽有。本书还向读者介绍了如何使用数码单反相机拍摄视频,如何在电脑上处理和管理照片,如何更好地呈现照片等。
取法于上—林少忠谈摄影
作者: 林少忠 口述 林勤 整理
简介:这是原《国际摄影》《中国摄影》编辑、摄影翻译家林少忠撰写的一部摄影理论图书。该书对我国摄影界的诸多现象和问题进行了溯源、细致、系统的分析,如沙龙摄影、纪实摄影等,有助于广大读者认清我国当今摄影的发展状况。
中国影像史:古代
作者: 沙振舜,韩丛耀
简介:历代文明是影像产生的源点,而通过影像我们又能反观文明延续的脉络和传承的路径。在中国史学界,一直有“左图右史”的传统,而在西方史学界也早就有“以图证史”的方法。本套丛书正是秉持了这样的原则,因而该丛书对影像史的研究,不是对影像内容的单纯研究,而是把影像放在历史的语境下进行解剖,包括影像产生的背景、现场和传播形式,从影像的三种形态和影像意义的三个场域,即技术性形态、构成性形态和社会性形态,图像制作的场域、图像自身的场域和图像传播的场域,进行分析和整理。“中国影像史”丛书以时间为序分成八个历史阶段,分别书写不同阶段影像发展的状况。依次为:古代卷,研究摄影史前时代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光学和化学方面的探索;1839-1900 年,研究摄影术诞生并传入中国后,外国在华摄影师及中国本土摄影师在中国的拍摄活动及所摄影像;1900-1911 年,研究庚子事变至清王朝灭亡前这一时期中国影像的发展状况;1911-1919 年,研究中华民国成立至新文化运动这一时期中国影像的发展状况;1919-1927 年,研究新文化运动之后至北伐战争这一时期中国影像的发展状况;1927-1937 年,研究北伐胜利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一时期中国影像的发展状况;1937-1945 年,研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至抗日战争结束这一时期中国影像的发展状况;1945-1949年,研究抗日战争结束后的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影像的发展状况;第九、十卷,从编年史的角度,分别梳理了1839-1911 年、1912-1949 年间中国影像的主要事件、影像作者、影像作品、影像出版等。此外,为统一体例,各卷以相同或近似的结构和次序,按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文化背景、影像的总体风貌、影像的技术特征、影像的构成性特点、影像的传播场域、影像作者、影像选萃,以及同一时期电影的发展概要,展现出各个时期的影像史。丛书具有重要的史料和文献价值,入选“十二五”时期(2011-2015 年)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
艺术家的十八岁
作者: 刘俐
简介:99 位中国最重要的艺术家回忆他们十八岁的故事。他们出生的时间跨度逾半个世纪(出生时间1918-1982),置身的时代背景大不相同。十八岁正好是人生一个过渡性的时段,因为还未跨入社会,还未被世界浸染得失去原来的颜色,但是体验人生和观看世界的方式却是大局已定。这是艺术家的个人断代史,也是时代的变迁史。其中有艺术家1. 对自己十八岁的讲述2. 自我描述3. 自画像4. 十八岁照片5. 现在的个人照片6. 作品图片。
中国画报画刊
作者: 彭永祥
简介:这是一本系统研究整理1872-1949年中国画报画刊出版的史书。该书展现了众多近现代的画报、画刊、照片等珍贵资料,有不少资料在国内还是首次披露。本书填补了中国近现代画报研究的空白,是一部研究中国出版史、中国报刊史、中国图像史不可多得的工具书。
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