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84 项 “九洲音像出版公司,2008” 相关结果
Lelio ou, le retour a la vie, Op.14bis:Monodrama lyrique
作者: (法)埃克托·柏辽兹(Hector Berlioz)作曲;三藩市交响乐团(San Fransisco Symphony)演奏;三藩市交响乐团合唱团(San Fransisco Symphony Chorus)演唱;()迈克尔·提尔森·托马斯(Michael Tilson Thomas)指挥
出版社:九洲音像出版公司,2008
简介:
The famous sword
作者: (日)沟口健二导演;(日)花柳章太郎,(日)山田五十铃,(日)伊志井宽主演
简介:《名刀美女丸》由沟口健二导演、编剧川口松太郎。在终战当年拍摄,强调勤皇精神的国策电影。铸刀的清音,将自己苦心铸造的新刀献给笹枝的父亲小野田。可是在暴徒袭击之时,刀却折断了。最后小野田丧失了性命。为了完成笹枝报父仇的愿望,清音全心全力铸造武士九…… 沟口健二: 沟口健二生于日本东京,他的学历不高,小学毕业后就开始工作了,并且从事过多种职业,还曾到黑田清辉的洋画研究所学习。1920年沟口健二进入日活公司向岛片厂做助导,从此进入了电影界。1923年就推出了处女作《爱情复苏日》,他导演的第5部影片《败军的歌曲悲惨》引起了人们关注。这一时期,他以每年10部的速度拍片,较著名的有《纸人伤春》(1926)和《狂恋的女艺师》(1926)。到1934年他一共拍摄了五十部无声电影,可惜现今存世的只有三部拷贝。自30年代起,他开始拍摄独具风格的“女性电影”。他拍摄的日本艺道以及传统日本女性悲剧题材的作品,让他立足于世界电影大师之林。其中《瀑布飞泻》为无声片中的佳作。1936年导演的《浪华悲歌》和《青楼姐妹》是奠定日本电影现实主义风格的电影。1939年转入松竹公司,拍摄了《残菊物语》。在拍摄技法上也形成了“一个场面、一个镜头”的长镜头表现手法。二战期间担任日本电影导演协会会长。1952年导演描写妓女生涯的影片《西鹤一代女》(Life of Oharu)。 山田五十铃: 日本女电影演员。初登银幕即担任女主角,头一年就在15部影片中扮演了角色。她的早期银幕形像,大多是古装片中的妇女,演技受到好评,涉足影界仅3年,就确立了日活古装片头号女演员的地位。1936年,主演了日本电影史上颇有影响的影片《青楼姊妹》和《浪华悲歌》,这两部影片均在当年的《电影旬报》奖中入选,前者被誉为有声影片中的划时代作品。1937年5月,在日本电影导演协会成立一周年之际,山田五十铃和日活公司的小杉勇,松竹公司的河村黎古共同受到表彰。1938年5月,山田五十铃入东宝公司,仍然以演古装片为主。1942年,山田五十铃和长谷川一夫联合组织了新演伎座,她本人还参加舞台剧的演出。50年代起,主演了一些现代题材的影片,在这类作品中她同样显示了驾驭角色的能力,其中《东京暮色》﹑《流失》等片都可称日本电影史上的佳作。她主演的其它影片有:《复仇选手》(1931)﹑《国士无双》(1932)﹑《金色夜叉》(1933)﹑《蛛网宫堡》(1957)等。为了表彰她对日本电影的贡献山田五十铃被授予文部大臣奖的电影演员。获得这一荣誉的还有高峰秀子和三船敏郎。 上映时间:1945年
Piano sonata No.2 in B-flat minor, Op.36
作者: (俄)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Rachmaninoff)作曲;(美)霍诺维茨(Vladimir Horowitz)钢琴演奏
简介: 《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二钢琴奏鸣曲”》“史上最难”?他一样得心应手。“拉三”之难,名副其实。有人曾形容演奏一次“拉三”在体力上的付出等于“铲十吨煤”;而电影《钢琴师》里的男主角赫夫考因为苦练这首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而崩溃。这首伟大作品的最佳录音就是这张由霍洛维兹演奏的现场录音。除了协奏曲之外,这里还收录了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奏鸣曲》。 听完这张CD,你除了被霍洛维兹极具鲜明个性的演奏魅力征服,还将会赞叹霍洛维兹独特的演奏技巧和无比深厚的音乐造诣,将一部“史上最难”巧妙地玩弄于股掌之中,绝妙佳作,绝对要收藏! ●奥斯卡获奖电影《钢琴师》精彩配乐再次呈现 ●霍诺维兹独特技巧和深厚的音乐造诣辉煌演绎 ●最佳现场珍贵录音 史上最难演奏的作品《日本唱片艺术》推荐。浪漫派钢琴巨人霍诺维兹现场挑战/纽约爱乐乐团/奥曼迪 指挥
题名取自封面
作者: 爱乐管弦乐团(Philharmonia Orchestra)演奏;(美)莱昂纳德·斯拉特金(Leonard Slatkin)指挥
简介: 你相信古典乐中有流行乐吗?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使作曲家一夜成名,其家喻 户晓的程度相当不可思议。而威廉姆斯的《绿袖子幻想曲》更有“英国国歌”之盛誉, 一点也不亚于当时风靡的披头士。 国际知名美籍指挥家莱昂纳德·斯拉特金,发行超过100张唱片,先后荣获6次格莱 美奖及超过50次格莱美提名,其指挥功力不可小觑。在本专辑中更是领衔爱乐管弦乐团 及新伦敦儿童合唱团,凭着丰富的想象力,精确又不拘一格地诠释了这些同样充满创意 的管弦乐作品,其活跃的思维让乐曲更加通俗易懂,易于流传,从而使本专辑一跃成为 可以与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迪图瓦指挥蒙特利尔交响乐团等权威版本一较高下的 优质唱片。
题名取自题名屏幕
作者: 陈晓楠主持
简介: 一次改变中国历史的绝密行动,一场尖锐的政治较量和惊心动魄的斗争。 1976年,是我们党和国家最艰难的一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的相继去世,中国最高权力核心出现真空,“四人帮”开始疯狂地进行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绵延10年的文化大革命,导致政治专制、经济崩溃、社会动荡浩劫,在这异常严峻而又扑朔迷离的时刻,以华国锋、叶剑英等为核心的中央高层运筹帷幄策动了一次震惊中外的绝密行动。一举粉碎了“四人帮”。让我们随着节目去重启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Second rhapsody for orchestra with piano:Original version
作者: (美)乔治·格什文(George Gershwin)作曲;三藩市交响乐团(San Francisco Symphony)演奏;(美)迈克尔·提尔森·托马斯(Michael Tilson Thomas)指挥、钢琴演奏
简介: 本唱片汇集格什文的著名代表作,包括《一个美国人在巴黎》、《蓝色狂想曲》、 《为管弦乐器和钢琴所作的二度狂想曲》以及根据歌剧《波吉与贝丝》中的旋律创作而 成的《鲶鱼街组曲》。 乔治·格什文——七次格莱美大奖得主、曾被评为《留声机》“年度艺术家”、有 着“伯恩斯坦第二”之称的美国当代最佳指挥家迈克尔·提尔森·托马斯向来是演绎格 什文作品的个中好手,指挥时拥有引领乐队的超强能力,钢琴演奏也毫不含糊,颇有当 年伯恩斯坦的影子。因此此版也成为继伯恩斯坦版本之后的不二之选。
作者: (德)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作曲;北德广播交响乐团(NDR-Sinfonieorchester)演奏;()君特·旺德(Gunter Wand)指挥
简介: 勃拉姆斯共创作了四部交响曲,《第二交响曲》通常被称为勃拉姆斯的“田园交响 曲”,静谧、安宁,充满勃拉姆斯惊人的灵感。《第四交响曲》是他的最后一部交响曲 ,被评为勃拉姆斯最伟大的一部,也是他本人最喜欢的一部。其中不仅洋溢着作曲家成 熟的热情和力量,也蕴含着悲观与黯伤的情怀。本唱片由德奥音乐经典诠释者旺德执棒 “古老世界最年轻的乐团”——北德广播交响乐团演奏,他们的表现十分顺畅,自然、 完整和人气。尤其《第二交响曲》,浑然天成,流淌出勃拉姆斯音乐的精华。而《第四 交响曲》的诠释充分表现了勃拉姆斯式深邃而又浪漫的音乐精神。经过发烧手段处理的 音响效果,使本专辑成为勃拉姆斯交响曲的又一个名演名版。
作者: (波)弗雷德里克·肖邦(Frederic Chopin)作曲;(美)鲁宾斯坦(Arthur Rubinstein)钢琴演奏
简介: 《肖邦“第1第2钢琴协奏曲”(全二部)》肖邦的这两首钢琴协奏曲是所有钢琴协奏曲中钢琴部分最独立、乐队部分最简单的,钢琴部分无论是从纯技巧还是从综合技术上都是很难演奏的,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的经典,它们至今都是音乐会上最受欢迎的钢琴协奏曲。 ●钢琴诗人唯一的两部协奏曲经典巨作 ●20世纪最伟大的肖邦诠释者鲁宾斯坦晚年炉火纯青的精彩演奏 ●世界顶级录音师威尔金森亲自操刀录制 鲁宾斯坦:一生曾多次录制这两部协奏曲,比之技艺超群的年轻时代,他晚年的这款演奏显得更温暖、细腻,拥有着更高贵的气质,更宽广的胸怀,因此也就具有了更加动人的力量。 暮年的钢琴家演绎正值青春时期的作曲家为萌动的爱情和纯真的梦幻而作的协奏曲,听来别有一番意味。 这个版本几十年来一直都是最值得推荐的肖邦两部钢琴协奏曲的经典录音。
Poetry of the day after
作者: 五月天(Mayday)演唱
简介:《五月天:后青春期的诗》青春是任何人都绕不开的话题。经过11年的时间跋涉,五月天早已不是青涩的毛头小子,面对青春的时间纬度,平均年龄将近33岁的五月天知道这已是他们青春的尾声了,于是《后青春期的诗》可以毫无包袱、毫不矫饰、最彻底地发表“后青春”的宣言。这张专辑舍弃了五月天温柔的一面,用最大的力气展现了摇滚热血的真性情。口味加重的摇滚节奏挥洒强劲,阿信比以往都要用力地大声唱,青春即将一去不返…… 青春之后 后悔之前 我依然用力的活着!一生一次的伤停补时,一期一会的勇气之诗,就算某天唱起这首歌,眼眶会有一点热……如果CD总有一天会消失,我们何不毫无保留写这最后十二首诗。 “现在,我们要对十年后的自己投下一张信任票。绝对……绝对不要成为我们看不起的那种大人。”——小说家 九把刀 摇滚诗人Bob Dylan说:“A song is anything that can walk by itself。”当你想要有人陪,有人分享,就跟我一起唱五月天的歌我们心中那份尚未崩坏的纯真,将会在那一刻得到拯救。”——音乐家 黄韵玲 “我﹑爱﹑你,是世界上最轻最轻的一种金属﹐五﹑月﹑天,是生命里最初最初的一种无法阻止。”——相信音乐 陈勇志、刘若英、蔡康永、黄子佼、吴建恒、林宥嘉 -感心推荐 01 突然好想你 4:26 02 生存以上 生活以下 4:38 03 你不是真正的快乐 5:00 04 爆肝 3:00 05 噢买尬 2:57 06 出头天 4:12 07 我心中尚末崩坏的地方 5:25 08 春天的呐喊 3:43 09 夜访吸血鬼 4:10 10 如烟 5:14 11 后青春的诗 2:19 12 笑忘歌 4:16
Fury
作者: (德)弗里茨·朗(Fritz Lang)导演;(美)西尔维娅·西德尼(Sylvia Sidney),(美)斯宾塞·屈塞(Spencer Tracy)主演
简介: 《狂怒》是一九三三年的美国加州小镇,著名影星斯宾塞·屈塞扮演的小镇普通居民乔,在前往探望未婚妻西尔维亚·悉尼的途中,被人怀疑是绑匪而遭到逮捕。一群愤怒的民众决定以私刑将他处死,放火烧掉了监狱,以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把乔烧死。但是乔在熊熊大火之中设法逃出了监狱。火烧监狱的事故碰巧被一部新闻电影拍摄下来,到处播放。乔不甘心背负绑匪的罪名,决心复仇,他鼓励自己的弟兄们使用这部电影作为证据证明放火烧毁监狱的乌合之众怀有杀人的企图。后来,警察捉到了真正的绑匪,那些民众这才相信自己的火烧错了,但是一切悔之已晚…… 弗里茨·朗: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电影导演、编剧,生于维也纳,1976年8月2日卒于洛杉矶。弗里茨·朗1918年进入德克拉影片公司任编剧,也曾从事剪辑工作,后升为导演。他于1919年自编自导的第一部影片《混血儿》,随后他又导演了《切腹》(1919)、《蜘蛛》(1919)等片。由于《蜘蛛》上集受到观众极大欢迎,他放弃了本来准备由他导演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工作,于1920年拍摄了《蜘蛛》下集。所以他把后来成为电影史上的不朽杰作《卡里加里博士》的拍摄工作,让给了另外一个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巨匠罗伯特·内执导,后者把这部影片导演得十分成功。1921年,他执导了表现主义电影杰作《疲倦的死》,获得了成功。次年,他执导了电影《赌徒马布斯博士》,这部电影的表现主义的特征要弱一些,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1924年他拍摄了电影《尼伯龙根之歌》,这是德国的一部民间史诗,是德国民族的英雄传奇,由于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影片,比较好把握,他的改编拍摄十分成功,获得了欧洲观众的广泛好评。于是,趁着一股劲头,他拍摄了当时耗资巨大的影片《大都会》,这是他一生中拍摄的最重要的影片,也是德国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影片之一,这部影片带有表现主义和科幻色彩,通过对一个虚构的大都会的建筑的描绘,分析了未来的技术社会,而这个社会将导致人类走向毁灭。影片独特,风格怪异犀利,无可争议地使他确立了自己在德国电影史上牢固的地位。 西尔维娅·西德尼:生于纽约布朗克斯。早期在戏剧公会学习戏剧,16岁时到华盛顿首次登台演出。1929年走上银幕,在《无头案》中出演角色。次年进入派拉蒙,相继出演了《美利坚惨史》、《十字街头》、《街头惨案》、《蝴蝶夫人》等较受欢迎的影片。40年代初始主要活跃于戏剧舞台50年代仅演出《血洒周末》等三部影片后即退出影坛,专职于舞台演出。直到1973年才重返银幕,以《夏天的愿望,冬天的梦想》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之后断续在银幕和屏幕中露面,1990年,林肯中心电影学会授予她终身成就奖荣誉称号。1992年仍以82岁高龄演出影片《被利用的人们》。1999年7月死于咽喉癌。其它主要影片还有《愤怒》、《溥命花》、《同命鸳鸯》、《穷巷之花》、《江湖艳史》、《悲惨世界》、《飞越玫瑰园》、《堕落》、《阴间大法师》等。
简介: 勃拉姆斯共创作了四部交响曲,《第一交响曲》流传最广、最具贝多芬交响曲精髓 ,特别是第四乐章C大调法国号主题,与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的“欢乐颂”主 题十分类似,因此,人们把此曲称为“贝多芬的第十交响曲”。 《第三交响曲》被世人认为类似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称得上是第二部“英雄”交响 曲,是勃拉姆斯四部交响曲中最粗犷、豪迈、稳健和富有男性气概的作品。 指挥大师旺德以指挥贝多芬、勃拉姆斯、布鲁克纳等德奥作曲家的作品而享誉世界 。他指挥北德广播交响乐团作为德奥音乐经典组合的演奏,不温不火,从容协调,整个 演奏听下来,让人感到十分顺畅、自然、完整和大气。
Shang dynasty culture and various schools of thought in Pre-Qin period
作者: 余秋雨主持
简介:Summary in vernacular field only
Ballades and scherzos
作者: (波)弗里德里克·肖邦(Frederic Chopin)作曲;(美)鲁宾斯坦(Arthur Rubinstein)钢琴演奏
简介: 肖邦的叙事曲和谐谑曲均堪称浪漫派独立性大型乐曲之典范,作品的乐思宏伟,结 构庞大,舒曼更将《第一叙事曲》称为“肖邦最具天才的杰作”。四首叙事曲创造了新 的曲式与内容,没有模仿传统的古典形式,也没有吐露出抽象、主观的感情。 他的四首谐谑曲则表达了激烈的愤怒与绝望的情绪,时而也有辛辣的讥讽和顽固的 自尊。 这张唱片汇集肖邦全部四首叙事曲和四首谐谑曲,由堪称20世纪最权威的肖邦音乐 诠释者鲁宾斯坦演奏。鲁宾斯坦和肖邦同为波兰人,同根同源使他对肖邦音乐中的波兰 情怀做出了最淋漓尽致的本土化诠释,他的演奏既表现出抒情温暖、热情激昂的情绪, 又体现出冷静、理智的个人魅力,不仅富于新意,而且效果完美,与肖邦的音乐特质相 得益彰。
Complete violin sonatas
作者: (德)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作曲;(墨)亨利克·谢霖(Henryk Szeryng)小提琴演奏;(美)阿图尔·鲁宾斯坦(Arthur Rubinstein)钢琴演奏
简介: 《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鸣曲”(全集)》乐器的极致,灵魂的对话。除歌剧外,勃拉姆斯堪称任何作曲形式的大师。他的三首小提琴奏鸣曲继承了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的衣钵,风格特色形似且神似,甚至更具深邃与内秀的魅力。本唱片由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大师鲁宾斯坦与当代著名小提琴家谢霖默契配合,完美展现钢琴与小提琴的乐器灵性。 第一号又称“雨之歌”,小提琴特有的“歌唱性”和钢琴大不相同的天然音质美丽展现;第二号因完成于瑞士腾恩湖畔,故又称“腾恩湖奏鸣曲”,两位大师有着精致独到的处理;第三号曾被克拉拉和舒曼称为“最好的杰作”,生气勃勃的一曲,甚至鲁宾斯坦的钢琴部分再次出现了年轻的勃拉姆斯擒获舒曼的精湛技艺。 ●完整集齐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鸣曲 ●两位大师联袂缔造最佳版本,让乐迷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音乐魔力 《日本唱片艺术》推荐。钢琴巨匠鲁宾斯坦与小提琴大师谢霖完美演绎。
香港往事
作者:
简介: 《凤凰大视野尘封往事:香港往事》分为上、下部,分别介绍“黑潮,三十年逃港风波纪事”、“追忆香港回归”,共8集组成。 上部:黑潮,三十年逃港风波纪事 从1951年到1980年的30年间,在中国大陆和香港之间掀起了三次大规模的偷渡来满仓潮,它们各自的原因都是什么?黑潮,三十年逃港风波纪事,为您揭开整个逃亡潮的来龙去脉,以及逃港风潮里面出现的不同人物和不同故事。
Tang,Song,Yuan,Ming and Qing dynasties
作者: 余秋雨主讲
简介: 《唐宋元明清文化上集》唐宋元明清的更迭无疑是中国历史从极度繁盛到极度衰亡的一次彻底的滑落。而漫长的一千二百九十三年,在动荡的中国历史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去记忆的文化呢?一个民族都在为诗而疯狂的唐代,我们要记住的也许不仅仅是几个诗人?宋代被许多人误读着,可是,我们依然不难发现,这个朝代的文人们却在做着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个少数民族的横征野战竟然差点改写整个世界历史?这是怎样的一个元代?同样,在令我们的记忆痛苦不堪的明清,却有着让我们永远都会骄傲的四大名著,甚至,在颓靡的印记中,我们却惊喜的发现了今天中国出现诸多问题的根源所在!
Sacrificed troops in the Sino-Japanese war
简介: 《殉国录抗战将领》讲张自忠、戴安澜、左权、赵登禹、佟麟阁等十位历史英雄,他们为了完成中华民族伟大而光荣的抗日使命,奋不顾身,以身殉国。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人们会永远缅怀他们的! 抗战将领殉国录节选: 张自忠(1891—1940):国民党陆军第33集团军上将司令,1940年5月16日在枣宜会战捐躯。抗战阵亡的中国军队最高将领,一代名将。戎马三十余载,竭尽微枕。自抗战起,命运起落无常,层被误为“汉奸”备受责难,又抱定只有一死之决心,终换得马革裹尸还。张自忠冲破自己在历史漩涡、政治博弈中之不得以,以集团军总司令职位殉国。 戴安澜(1904—1942):中国远征军第200师中将师长,1942年5月26日在缅甸茅邦村抗击日军的战斗中牺牲。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历任国民党军队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应美国和英国的一再要求,1942年初组建了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戴安澜奉命率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甸参战。 左权(1905—1942):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军著名的高级将领,八路军副总参谋长。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辽县壮烈殉国,是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指挥员。 赵登禹(1898-1937):国民党陆军132师中将师长,1937年7月28日在北平南苑殉国。 佟麟阁(1892-1937):国民党陆军29军上将副军长,1937年7月28日在北平南苑捐躯。 谢晋元(1905-1941):黄埔军校第四期,国民党陆军第88师第524团少将团长,1941年4月24日在上海租界捐躯。 路景荣(1902-1937):国民党陆军第18军第98师少将参谋长,1937年10月在凇沪会战捐躯。 孙明瑾(1905-1943):国民党陆军预备第10师中将师长,1943年12月1日在常德会战捐躯。 陈中柱(1906-1941):国民党第四纵队少将司令,1941年6月在泰牺牲。 吕公良(1903-1944):国民党第十五军新编二十九师师长,1944年5月1日在许昌身中数弹为国捐躯。
Famous Baroque melodies
作者: (法)让-弗兰索瓦·派拉德(Jean-Francois Paillard)指挥
简介: 《阿尔比诺尼“柔板”帕赫贝尔“卡农”》1600年至1750年期间,是人类艺术得以全面且丰富发展的时期,是一个艺术觉醒和艺术实践异常活跃的时期。人们把这150年称为“巴洛克时期”,这个时期的音乐非常的精致和优美,给人很舒适的感受。 这是一张令人百听不厌的唱片,精选了维瓦尔第、巴赫、亨德尔、帕赫贝尔等巴洛克时期著名作曲家的名作,由以演奏室内乐及巴洛克音乐著称的派拉德室内乐团演奏,他们的演奏精湛而不失典雅,在注重作品整体结构均衡感的同时,更强调音乐的和谐,因此,使整部作品都达到了一种至臻的境界,美妙动听,精彩绝伦。 特别收录曾经在告示牌排行榜第一名达几百周之久的《帕赫贝尔:卡农》。 ●浓缩150年音乐精华 ●最优美感人的经典旋律 ●法国派拉德室内乐团的卡农曾经在告示牌排行榜第一名达几百周之久
作者: (奥)沃尔夫冈·阿玛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作曲;(美)詹姆斯·高尔威(James Galway)长笛演奏;欧洲室内管弦乐团(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演奏;()玛瑞萨·罗布莱斯(Marisa Robles)指挥
简介: 魔笛演绎,让其他演奏黯然失色。 詹姆斯·高尔威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古典长笛演奏家。此张唱片选录莫扎特第一 、二号长笛协奏曲,及一首长笛与竖琴协奏曲,三首作品集中表现了莫扎特协奏曲的主 要特点。 莫扎特一生中只为长笛写了这三部协奏曲,世界上优秀的长笛演奏家几乎都演奏过 ,并有大量录音留世。然而,如果将这些录音和詹姆斯·高尔威的演奏相对比,便不难 发现詹姆斯·高尔威的演奏之高超,音色之优美,诠释之经典。尤其推荐其中的《C大调 长笛与竖琴协奏曲》,长笛和竖琴优美的音色同时作为协奏曲的主奏声部,在很多人看 来不可思议,然而莫扎特却把他们结合成经典。詹姆斯·高尔威的演绎,充满了喜悦精 神,生气勃勃。
九洲音像出版公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