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电子仪器维修手册
作者: 董秀珍主编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
简介:
内容提要
本手册由十几位在第一线工作的生物医学工程专家集体编
写。全书分为9章,在详细介绍医疗仪器设备维修一般原则的基础
上,对生理功能检测仪器、生化检验仪器、理疗仪器、治疗仪器、超
声诊断仪、X线检查设备、CT机、γ照像机及ECT等各类常用医
学电子仪器的维修进行了详尽的论述,重点介绍了各种仪器的故
障分析与排除,而对其原理只作简单介绍,所以本书具有简明扼
要、重点突出的特点。可供各级医院从事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和维修
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学生的参考书。
片断:
二、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医学电子仪器故障诊断的关键在于选用适当的检查方法,发现、判断和确定产生故障的部
位和原因。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一般可归纳为不通电观察法、通电观察法、对症下手法、测量
电压法、波形观测法、信号注入法、信号寻迹法、电容旁路法、分割测试法、器件替代法、改变现
状法、整机比较法、测量电阻法及测试器件法等14种。只要根据仪器的故障现象和工作原理,
针对各种问题特点,交叉而灵活地加以运用这几种方法,就能有效而迅速地进行故障诊断。
1.不通电观察法在不通电的情况下,观察仪器面板上开关、旋钮、度盘、插口、接线柱、
探测器、指示电表等有无松脱、滑位、卡阻、断线等问题;打开仪器的外壳盖板,观察仪器内部的
元件、器件、插件、电源变压器、电路连线等,有无烧焦、漏液、发霉、击穿、脱落、开断等现象。
2.通电观察法通电观察法特别适用于检查跳火、冒烟、异味、烧保险丝等故障现象。这
些故障通常发生在仪器的整流电路部分,通电观察时,首先应注意观察整流管的工作状态。
3.对症下手法在仪器的说明书中,大多有比较完整的维修与调整资料,如各级电路的
工作电压数据表、波形图以及常见故障现象、原因、检修方法对照表等,对于仪器检修者都是很
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因此,故障诊断时,可根据故障现象,参照现成资料对症下手,以加快仪器
的修复。
4.测量电压法检查仪器内部各种电源电压是否正常,是分析故障原因的基础。因此,故
障诊断,应先测量待修仪器中各种直流电源的电压值是否正常,即使在已经确定故障所在的电
路部位时,也经常需要进一步测量有关电路中的电子管、晶体管各个电极的工作点电压是否正
常,这对于发现与分析故障的原因和损坏的器件,都是极有帮助的。
5.波形观测法故障诊断时,使用电子示波器来观测待修仪器的振荡、放大、倒相、整形、
分频、倍频、调制等电路部分的输出和输入信号波形,可以迅速地发现产生故障的部位,有助于
故障原因的分析,进一步确定检测的方法与步骤。
6.信号注入法使用外部的相应信号源,从待诊断仪器的终端指示器的输入端开始注
入,然后依序向前级电路推移,注入测试信号到各级电路的输入端,同时观察仪器终端指示器
的反应是否正常,作为确定故障存在的部位和分析故障发生原因的依据。
7.信号寻迹法作用适当频率和振幅的外部信号源,作为测试信号电压,加到待修仪器
的输入端或多级放大器的前置级输入端,然后利用外部的电子示波器,从信号输入端开始,逐
一观测后边各级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信号的波形和振幅,以寻找反常的迹象。
8.电容旁路法在检修有寄生振荡或寄生调幅等故障现象的电子仪器时,通常采用电容
旁路法来检查和确定发生问题的电路部分。具体的方法是,使用一个适当容量和电压的电容
器,临时跨接在有疑问电路的输入端,使之对“地”旁路,以观测其对故障现象的影响。如果故障
现象消失了,表明问题存在于前面各级电路中,反之,故障不消失,表明问题存在于本级电路。
9.分割测试法有些医学电子仪器的组成电路部分比较复杂,涉及的器件很多,并且互
相牵制,多方影响。因此,在进行故障诊断时,必须采用分割电路的方法,即脱焊电路连线的一
端,或者取离有关的电子管和单元板插件,观测其对故障现象的影响,或者单独测试被分割电
路的功能,这样就能发现问题所在之处,便于进一步检查故障的产生原因。
10.器件替代法在医学电子仪器故障诊断时,最好不要拆动电路中的元件和器件,特别
是精密仪器,更不应随便拆动。通常先使用相同型号、相同规格、相同结构的元件、器件、印刷电
路板、单元插接部件等来临时替代有疑问的部分,以便观测其对故障现象的影响。如果故障现
象消失了,表明被替代的部分存在问题,然后再行脱焊更新,或者进一步检查故障的原因。
11.改变现状法改变现状法是指在医学电子仪器故障诊断时,有意变动有关电路中的
半可调元件,也包括有意触动有关器件的管脚、管座、焊片、开关角点等的现状,甚至大幅度地
改变有关元件的数值或有关电路的工作点,以观测其对故障现象的影响,往往就会使接触不
良、虚焊、变值、性能下降等问题暴露出来,以便加以修整、更换,即可排除故障修复仪器。
12.整机比较法医学电子仪器故障诊断时,需要有电路正常时的工作点电压数值和工
作波形图作为参考,以便采用测量电压法和波形观测法来比较其差别而发现问题。因此,在缺
少有关技术资料,并且已使用多种检测方法仍难于分析故障的发生原因,或者难于确定存在问
题的部位时,通常采用整机比较法,即利用同一类型的完好仪器,对可能存在故障的电路部分,
进行工作点测定和波形观测,以比较两台好坏仪器的差别,往往就会发现问题,并有助于故障
原因的分析。特别是对于诊断复杂的电子仪器,颇能解决问题。
13.测量电阻法医学电子仪器故障诊断时,经常发现由于电路器件的插脚或滑动接点
接触不良,或者个别接点虚焊,或者电阻变值,以及电容器漏电等等,从而导致故障的发生。这
些问题都需要在待修仪器不通电的情况下,采用测量电阻法进行检查,以寻找故障所在之处。
14.测试器件法在医学电仪器故障诊断时,对有疑问的电路进行定量的测试,有助于确
定和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必须指出,各种器件的测试仪器,其测试条件和待修仪器的工作条
件不完全相同,经常遇到对有疑问的器件通过测试是好的,接在电路中使用却出现问题。因此,
除了明显的参数变值和性能下降外,必要时尚应借助器件替代法才能确定有疑问器件的质量
好坏。
在上述14种检查电子仪器故障原因的基本方法中,不通电观察法和通电观察法有利于尽
快地发现损坏的器件与部位;对症下手法对新手很有启发作用,有助于入门;测量电压法是故
障诊断的基础,只有在电源电压和工作点电压正常的条件下,才能有效地进行测试与分析;波
形观测法、信号注入法、信号寻迹法、电容旁路法、分割测试法等,有助于迅速确定有毛病的电
路部分;变动现状法、器件替代法、测量电阻法、器件测试法等有助于确定变值、衰老、虚焊、损
坏、接触不良的器件与部件;整机比较法对解决疑难的故障问题很有帮助。
第三节医学电子仪器检修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一、检修医学电子仪器的一般程序
检修医学电子仪器是一项理论性与实践性要求较高的技术工作。医学电子仪器的检修者,
既不应单凭经验,也不应纸上谈兵,更不应瞎摸乱碰,以图侥幸成功,否则,不但捣鼓半天一无
所得,反而会使故障越修越复杂。因此,要搞好医学电子仪器的检修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电路
基础和电子线路的理论知识,懂得常用测试仪表的正确使用与操作方法,了解检查医学电子仪
器故障产生原因的基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遵循科学的工作程序。通常可将医学电子仪器的检
修程序归纳为9条,即了解故障情况、观察故障现象、初步表面检查、研究工作原理、拟定测试
方案、分析测试结果、查出毛病整修、修后性能检定和填写检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