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忆
作者: Kjell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年11月
简介:
《失忆的年代》(Gl?mskanstid)是一部西方现代主义特色的长篇小说总集,由七卷较短而互相呼应但相对独立的长篇小说构成。第一卷《失忆》(Gl?mskan)出版于1987年,最后一卷《欢乐》(Gl?djen)出版于1997年。其它各卷分别为《误解》(Missf?rst?ndet)、《蔑视》(F?raktet)、《忠诚》(Lojaliteten)、《仇恨》(Hatet)、《报复》(Revanschen)等。
《失忆》用第一人称叙述。主人公在某个政府机构主持一项调查工作,该调查是对当代日益普遍的失忆症的一项研究,但是,不久调查工作进入困境,不仅主人公对调查茫无头绪,连他自己的身份也因失忆而模糊不清,进而导致爱情的迷茫和痛苦的追寻,由此发生了一系列的人生故事。
【编辑推荐】
知识分子小说,意识流的精彩演绎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谢尔 埃斯普马克《失忆的年代》7卷本**卷
2012年10月中译本首次面市中国
莫言、苏童、余华、阎连科、迟子建、陈思和、陈安娜等众多中名家力推作品
【前言】
中文版序
埃斯普马克
这个小说系列包括七部比较短的长篇小说,形成贯穿现代社会的一个横截面。小说是从一个瑞典人的视角去观察的,但所呈现的图像在全世界都应该是有效的。人们应该记得,杰出的历史学家托尼?朱特最近还把我们的时代称为“遗忘的时代”。在世界各地很多地方都有人表达过相同的看法,从米兰?昆德拉一直到戈尔?维达尔:昆德拉揭示过占领捷克的前苏联当权者是如何抹杀他的祖国的历史,而维达尔把自己的祖国美国叫做“健忘症合众国”。但是,把这个重要现象当作一个系列长篇小说的主线,这大概还是第一次。
在《失忆的时代》里,作家转动着透镜聚焦,向我们展示这种情境,用的是讽刺漫画式的尖锐笔法——记忆在这里只有四个小时的长度。这意味着,昨天你在哪里工作今天你就不知道了;今天你是脑外科医生,昨天也许是汽车修理工。今天晚上已经没有人记得前一个夜晚是和谁在一起度过的。当你按一个门铃的时候,你会有疑问:开门的这个女人,会不会是我的太太?而站在她后面的孩子,会不会是我的孩子?这个系列几乎所有长篇小说里,都贯穿着再也找不到自己的亲人或情人的苦恼。
失忆是很适合政治权力的一种状态——也是指和经济活动纠缠在一起的那种权力——可谓如鱼得水。因为有了失忆,就没有什么昨天的法律和承诺还能限制今天的权力活动的空间。你再也不用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只要你成功地逃出了舆论的风暴四个小时,你就得救了。
这个系列的七部作品都可以单独成篇,也是对这个社会语境的七个不同的切入视角。第一个见证人——《失忆》中的主角——是一个负责教育的官僚,至少对这方面的灾难好像负有部分责任。第二个见证人是一个喜欢收买人心的报刊主编,好像对于文化方面的状况负有部分责任(《误解》)。第三个见证人是一位母亲,为了两个儿子牺牲了一切;儿子们则要在社会中出人头地,还给母亲一个公道(《蔑视》);第四位见证人是一个建筑工人,也是工人运动的化身,而他现在开始自我检讨,评价自己的运动正确与否(《忠诚》)。下一个声音则是一位被谋杀的首相,为我们提供了他本人作为政治家的生存状况的版本(《仇恨》)。随后的两个见证人,一个是年轻的金融巨头,对自己不负责任的经济活动做出描述(《复仇》),另一个则是备受打击被排斥在社会之外的妇女,为我们提供她在社会之外的生活状况的感受(《欢乐》)。
这个系列每部小说都是一幅个人肖像的细密刻画——但也能概括其生活的社会环境:好像一部社会史诗,浓缩在一个单独的、用尖锐笔触刻画的人物身上。这是那些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如巴尔扎克曾经一度想实现的目标。但这个系列写作计划没有这样去复制社会现实的雄心,而只是想给社会做一次X光透视,展示一张现代人内心生活的图片——她展示人的焦虑不安、人的热情渴望、人的茫然失措,这些都能在我们眼前成为具体而感性的形象。其结果自然而然就是一部黑色喜剧。
这七个人物,每一个都会向你发起攻击,不仅试图说服你,也许还想欺骗你,就像但丁《神曲?地狱篇》中的那些人物。但是,这些小说里真正的主人公,穿过这个明显带有地狱色彩的社会的漫游者——其实还是你。
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