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盲从:习惯如何左右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作者: 艾拉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7年08月
简介:
在什么情况下,不服从会被认为是明智的呢?
我们一定不会认为那些发布命令、制定规则的权威是一贯正确的。他们的初衷或许很好,
但一味奉命行事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此时,质疑命令显然好于服从命令。但历史事实
和研究一再表明:在多数场合,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服从;与你的信念相反,你通常也会迫于
情境压力,选择屈服。
情境对人的影响远超我们的想象,只有理解了情境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我们,我们才能聪明地面对各种权威。
在服从与不服从之外,往往还会有更好的选择。
【目录】
引言 桌子底下的秘密
推荐序 by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 斯坦福监狱实验设计人
绪论 营造做当做之事的文化氛围
*章 何时服从,何时不服从
第三种选择
倾听内心的声音
明智的权威珍视智能不服从
不同于公民不服从
第二章 打破习惯,比你想象的要难
领导者与追随者
脱口而出的“是的”
打破条件反射
及时奖励
第三章 找到自己说“不”的方式
导盲犬的声音
人类的声音
缓和语言
机组资源管理
第四章 理解说“是”的真正风险
直面认知失调
“跨出了路沿”
量化指标的陷阱
第五章 对权威的服从
纽伦堡原则四
米尔格拉姆实验
反抗:新英格兰牧师
《死亡游戏》:米尔格拉姆实验依然有效
第六章 改变互动方式
变量实验一:距离
变量实验二:冲突
变量实验三:旁观者
变量实验四:间接伤害
第七章 导盲犬训练的重要经验
忠诚的伴侣
指挥者确定方向
智能不服从训练的“秘诀”
如何鼓励智能不服从
第八章 过度强调服从的代价
“好孩子”的噩梦
你为什么那么听话
精致的课堂管理技术
第九章 孩子的智能不服从教育:只有更早
你做好被质疑的准备了吗
自主状态与代理状态
儿童安全与说“不”的技巧
第十章 成人的智能不服从教育:为时不晚
瑞斯科拉的“9?11”
紧张与反抗
冲动是理智的另一种形式
创造性智能不服从
结语 改造我们的文化,从现在开始
【免费在线读】
桌子底下的秘密
到底什么是智能不服从呢?*次听到这个术语时我也有类似的疑问,因为这两个词通常不连在一起用。
我们知道服从是什么意思:遵守命令、规则或既定的做事方法。服从通常能让生活进行得顺利些,而不服从则是以截然相反的态度对待生活中这些共同的义务,往往还会导致令人不快的后果。因此,我们理所当然地要问:在什么情况下,不服从会被认为是明智的呢?
我想你一定也不会认为那些发布命令、制定规则的权威是一贯正确的。即使你并无恶意,你也肯定质疑过权威人士的命令。在某些情境中,权威人士会基于残缺的、过时的,甚至是明显错误的信息来发布命令、制定规则。他们的初衷或许很好,但对于状况的评估和判断却可能有误,甚至这一命令本身有伦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奉命行事并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还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此时,质疑命令显然好于服从命令。这就是智能不服从。
这看起来像是常识,但实行起来却很难。人们总认为自己有勇气抵制有害的命令,但历史事实和研究一再表明:在多数场合,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服从;与你的信念相反,你通常也会迫于情境压力,选择屈服。
本书旨在帮助处于不同人生阶段、从事各类工作的人们获得一种认知和技能,以避免“只是奉命行事”的错误。不管在接到命令时受到了怎样的外部压力,你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必须坚守自己的立场,即使在接受错误的命令时也要正确行事。只要你在这方面做得足够好,即便是那些发布错误命令的人也会因你而获益。
在一次给中层经理讲授“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关系”时,我*次听说了“智能不服从”这个词。在课堂上,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时候应该服从权威,什么时候应该提出质疑呢?”这个问题对生活在复杂社会中的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工作、生活在等级体系中,别人有权向我们发出指示。
坐在我左手边的一位女士举手说道:“我有个例子,就在桌子底下。”
全体听众和我都惊愕了片刻。她所说的“就在桌子底下”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们都没有留意到她每天把狗带进课堂的异常行为。她没有声张,狗也一直很安静地躺在她脚边,我们几乎看不见它。我在为期两周的课程中只负责上一天课,因此我只关注教室和教学设备是否能用,而没有注意到她居然带了一只狗。我的观察力也不过如此啊!
她继续解释道:“我正在协助训练一只导盲犬。在我负责的这一训练阶段,狗要学会适应繁杂的社会环境,并学会服从作为导盲犬所应掌握的所有基本命令。当我完成这部分工作后,就会将它移交给一名技艺更娴熟的训练师,他(她)会教它‘智能不服从’。”
我就像听到异响的狗一样竖起了耳朵。
“你所说的智能不服从是什么意思呢?”我本能地被这个闻所未闻的词语给吸引住了。她说道:“多数时候,导盲犬必须听从人类的指示,但有时这样是很危险的。比如,当一辆噪音极小的混合动力汽车从街边驶来时,视力欠佳的主人却命令导盲犬带他走下马路沿儿。导盲犬当然不能服从这个命令,因为它会给这个团队——人和狗——带来危险。学会不服从是一种更高级的技能,这需要一位比我更有经验的训练师来教授。”
我为这个话题思考并写作了十五年,而鲜活的例子居然近在眼前!在任何人类文化中,教育年轻人学会服从都是社会化过程的一部分。有些文化以严厉的、专断的方式来教育年轻人,有一些则比较温和。不管是哪种教育方式,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都必须对正式权威作出积极回应,当他们长大成人之后,也必须对组织的正式权威作出积极回应。
如果幼儿园老师要求大家安静地休息十五分钟,学生们就必须照做,并且不能去骚扰身旁正在睡觉的其他孩子。如果足球教练说不要在比赛前夜开派对,运动员就必须努力抵制身边同伴的诱惑,否则就得退出比赛。关于教育并强化服从意识的例子不胜枚举。
但如何在不把年轻人教得过于驯服的情况下教会他们服从呢?这个问题并没有被认真考虑过。其实,年轻人藐视权威的例子也很多,但权威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矫正、惩罚这种行为上。虽然年轻人的反抗有时会惹得人憎鬼厌,但它们并不总是危险的,它们甚至被一再证明是有创造力和建设性的。
把年轻人教得过于驯服是非常危险的,他们会把这种盲目服从的习惯带入成人阶段。我们看到过太多这样的事情:公司、政府机构、军队等组织中的职员和士兵被迫协助上级掩盖问题,*终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更有甚者,仅仅因为“只是奉命行事”而对人类犯下滔天罪恶的历史事件也是数不胜数。
本书将探讨如何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智能不服从的技能,以及它们为什么在这些情境中攸关生死。这本书还将揭示为什么明智的家长、老师或组织领导者会珍视智能不服从,以及他们会如何培养年轻人智能不服从的意识等。不管你扮演什么角色,这本书都将教会你正确做事的技能和策略,即使是在外部权威迫使你做那些与你信念相悖的事情之时。
导盲犬肩负着人类主人的安危,不能有任何失误。如果它们不懂得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去抗命,就丧失了维护团队安全的价值。从训练导盲犬——人类*好的朋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重要的经验并把它们转而运用到人类自身的发展中。
第三种选择
我那时在卫理公会大学给一群博士生上一门关于“勇敢的追随”的课程。“勇敢的追随”是与领导者相处的一种方式,它要求追随者真诚地支持领导者的工作并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直言不讳地制止和纠正领导者的错误。课堂的参与度很高,同学们也都热情高涨。一次课间休息时,一个学生给我讲了一个发生在二十年前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她那时是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护士,被分配到一家医院的急诊室工作。一天,一个心脏病患者被推了进来。经过一番快速诊断之后,急症室医生让她去拿病人所需的某种药物。她很惊讶,因为根据她的所学,这种药物对心脏病患者有致命的危险。
仅此一瞬,读者可以将自己置于她的处境想一想——在当时,尤其是医疗行业,几乎所有的医生都是男性,而所有的护士都是女性。这种源于性别的不平等根深蒂固,而医生更有资历、更有经验,这更加剧了既有的权力不平等。毕竟他的临床经验远胜于她。你能想象有多少股社会力量在迫使她按照上级的命令行事,你也能体会在紧急时刻她的一举一动都会关系到心脏病患者的生命安危。
她坦言在那一刻,她完全不知道自己对抗权威的勇气从何而来,她告诉医生,根据她的所学,这种特定的药物对这位病人有致命的危险。
而医生的回答是什么呢?就和那些身处高位的人的惯常做法一样,他对她的质疑十分恼火,瞪了她一眼,拔高嗓门:“还不赶紧按我说的做!”
想象你自己置身于那种情形之下,你在急症室里,你的职责是护理并救助病人。你想成为一个称职的、体贴的专业护士。如果你违背了自己所受到的培训,使用了这一药物,导致了患者死亡,你会有什么感受?你将如何面对病人家属?又将如何应对审查委员会对这一治疗方案的调查?一切都不能重新来过。但如果医生是对的,而你选择了不服从呢?如果正是你的不服从危及了你想要救治的生命呢?你要怎么承受这种事?这种不服从对你筹划了数年的职业生涯又将有什么影响呢?
没时间犹豫了,你将如何抉择?
说真的,你会怎么做?
我们并不需要每天都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死抉择,但正是这样的选择,驱使我们去反思我们对服从或不服从所应承担的责任,不论命令来自何方。同时,它也给了我们在心中进行操练的机会,让我们体会到迫于权威人士的压力,去执行可能是错误的甚至是极为错误的命令时是什么感受。当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时,理性抉择或是道德考量都可能暂时失灵,因为我们已经置身于肾上腺素的控制之下。我们很难跳出服从与不服从这两个选项去作出其他有效的决策。质疑权威的决定往往必须在精神高压之下作出,但这能成为你为自己开脱的借口吗?或者让你心安理得于“我只是奉命行事”?
如果你感受到了这个年轻护士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你就会意识到自己需要深吸一口气,给大脑补充点氧气,全然摒弃自己的恐惧,作出一个负责任的决定。
我需要你做的正是这些,继续将自己置于她的境地,深吸一口气,停顿一下,想想有什么别的选择可以应对你突然卷入的麻烦。
现在让我们回到急诊室,看看这个年轻护士是怎么做的。
她这样告诉我:“我给病人挂上输液袋,注入了医生开的药,然后我把医生叫到床边,告诉他一切就绪,只要拧开输液袋的阀门就可以了,但这一药物的使用与我受到的培训相悖,那就请他自己拧开阀门吧。”
你看,她跳出了服从和不服从这两个选项,找到一个合适的应对方式,同时还坚持了自己的原则。绝大多数人听到这里便会为她的职业素养与沉着冷静叫一声好,我也是如此。我甚至都不确定自己在那种紧张局势中,是否能想到这一应对措施。这就是分享故事的意义所在,它让我们得以在脑中预设相似的紧张情形。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什么呢?
护士让医生自行打开阀门的要求使他一愣。他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命令是否正确,是否存在风险,是否还有别的方法。他后来改用了另一种药,护士立即照他的吩咐去做了,病人得到了救治。
这说明了什么?他是一个不合格的医生吗?未必。就像我们与护士换位思考一样,我们也要设身处地为医生想一下。他可能还处在实习期,这是每个医生必不可少的经历。住院医生的实习一直以来都因为工作时间过长而饱受诟病,他可能因睡眠不足而导致精神状态不佳。当好几辆救护车疾驶入医院后,大批病人涌入急诊室,而急需救治的患者在候诊区或呕吐或痉挛,急症室开始变得非常忙碌,甚至医生在救治病患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感染。
但这些推测都不能为医生的错误决定开脱罪责,它们只是让权威人士看起来更合乎人性而已。不论是医生、厂长、快餐店主管、校长、财务主管,还是体育教练,这些权威人士有时候并不在*状态,但他们的岗位职责又要求他们必须有所作为。我们应当看到他们兼有合法的权威和人性的弱点,并时刻准备好质疑他们、纠正他们,甚至违背他们的命令,因为我们不能说我们“只是奉命行事”而已。想想那个护士吧,不论你从事哪一行,她都是我们的榜样。
我们能从这个故事中学到这样一些基本道理:
1.智能不服从通常处理的是突发状况,我们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以超常的镇定去应对。
2.在考虑采取什么行动时,我们必须把自己的认知、所受的训练以及价值观视作与权威人士同等重要。
3.在服从与不服从之外,往往还会有更好的选择。
4.如果我们深吸一口气,冷静地想一想,也许便能想出既能满足上级要求,又能更好地解决眼前问题的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