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化学基础
作者: 王英健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年05月
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有: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的平衡及应用,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烃及其衍生物,糖类、蛋白质和高分子化合物,金属与金属材料,非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环境与化学,健康与化学及化学实验。每章都配备了习题和为拓展学生视野的阅读材料。
本书根据高职高专实用化学基础教材的基本要求编写,突出高职特色,强调基本知识及基础理论与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旨在提高高职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水平,突出知识的实际、实践、实用。教材文字叙述精炼,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本书为高职高专工科非化工专业实用化学基础教材,也可以供高职高专其他专业学生学习或化学爱好者参考使用。
【前言】
第二版前言
《实用化学基础》第一版教材于2001年出版以来,得到了广大教师和使用者的肯定,同时使用本教材的各院校提出了很多修改建议。第二版实用化学基础教材保持了第一版的基本结构和编写特色,不断扬弃教材内容对有关内容作了适当精选、调整和补充。突出高职特色,体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与时俱进,内容简洁、突出重点。参照各兄弟学校提出的建议,以及结合编者多年从事化学教学的实践,本次修订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重新构建了实用化学基础教材知识体系。按“必需够用”构建教材内容,充分体现实际、实践、实用的原则。增加第七章金属与金属材料和第八章非金属与非金属材料。
2?更新教材部分内容。修改了过时的知识,对教材内容进行修改,改写了第十章健康与化学。
3?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编排和精简。注重近年来化学新成果,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编入教材中。
4?更新了阅读材料。教材各章节中的阅读材料进行了更新,以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继续学习。
全书共分十章。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的平衡及应用,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烃及其衍生物,糖类、蛋白质和高分子化合物,金属与金属材料,非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环境与化学,健康与化学等。加*的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选学。
全书由王英健统稿,并担任主编,王雪鹰、张杰担任副主编。马虹、王炳强、王凯、田凡、芮菊新、李志富、李居参、余希成、张正兢、杨亚新、胡伟光、侯文顺、赵连俊、唐利平、黄桂芝、蒙桂娥、穆华荣为教材第一版的编审人员。参加教材修订工作的有: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王英健教授(执笔修订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附录),张杰(执笔修订第七章、第八章),锦州市中心医院王雪鹰教授(执笔修订第九章、第十章)。
本书由渤海大学化学化工与食品安全学院李新华教授主审,并邀请高职院的专家对书稿进行审阅,他们提出许多宝贵建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限于修订者的水平,教材修订后难免有疏漏,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1年11月
第一版前言
本书是依据1999年教育部组织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实用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编写的《实用化学基础》教材。供高等职业学校工科非化工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高职高专其他专业学生参考和使用。
本书由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李居参同志任主编,并组成了由主任兼主编负责的《实用化学基础》教材编审委员会,由马虹、王炳强、王凯、田凡、芮菊新、李志富、李居参、余希成、张正兢、杨亚新、胡伟光、侯文顺、赵连俊、唐利平、黄桂芝、蒙桂娥、穆华荣17名编审人员组成。
本书贯彻教育部[2000]2号文件精神,注重突出高职特色:适当地降低了理论深度和广度;尽量做到与现行的初中化学教材相衔接,避免重复与脱节;力求创新,努力反映新的科技成果;编入了一些阅读材料,尽可能去拓展学生视野;注意了内容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书着重编写的内容是最基本的化学理论及在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化学知识,旨在提高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水平,加*的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选学。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全国化工类高职教材编写委员会和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缺点和不足恳请各位教师和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编者
200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