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学中国语
作者: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人学中国语》编委会 编
出版社:华语教学出版社 1996-1-1
简介:这套教材的总名称叫《外国人学中国语》。这是根据同一底本分别编出的包括英、俄、日、德、法、西、阿拉伯、韩文等八种不同文本的系列教材,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在学习中国语的起始阶段(零起点)时使用。 据我们的经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学习中国语,除了会碰到一些共同的问题和困难外,更多的是会碰到一些各自不同的问题和困难,因此应当深入总结学习中国语的一些特殊的规律,分别制定出适应某些特定国家和地区的人的教学法,包括编写出有针对性的教材。我们目前的工作,就是把这种设想付诸实践的第一步。 这套教材,除了分别用不同语言对课文进行翻译、加以注解和说明外,还着重从语音系统、语法体系、交际习惯和国情文化背景四个方面对中国语和学习者的母语进行比较,使他们不仅能正确理解和接受那些对比反差极大的规律和习惯,而且还能区别和掌握那些反差较小但又绝对不可忽略、混淆的细微之处。这是所有学习第二语言的人都必须掌握的方法、都应当争取达到的目标。我们这套教材,希望为各国的中国语学习者在实现这个目标方面提供有效的帮,使他们更快地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沟通和过渡。 从教学法体系来讲。本套教材采取的是突出交际法原则的一种综合教学法。交际法原则近年来在语言教学(主要是外语教学)中使用很广,并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使用的历史不长,很值得进一步试验和推广。汉语作为非形态语,尤其适合交际法的推广和应用。汉语基本上没有形态变化,因此在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在无须借助于复杂句型就可进行简单交际的阶段,交际法的运用应该具有比在形态语中更为方便有利之处。这是我们选用交际法为本教材所遵循的基本法则的原因。教材中每篇课文围绕一定的话题领域,在特定的情景中展开交际,通过交际进行言语训练,并将相关的功能、意念项目编织其中。但任何事情都不能绝对化,交际法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并不处处固守交际法的樊篱。为了更合理地兼顾言语训练和语言系统的学习这两方面的需要,我们对语音知识、语法知识作了相对集中而又简明扼要的安排处理,而不使之流于过分支离破碎。并吸取结构法的优点,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句型练习。这种集众家之所长,而不死守一家路数的作法,并非我们的发明创造,而是较多同行共有的经验。至于我们作得是否成功、结合得是否协调、自然,将有待于实践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