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44 项 “学苑出版社 2017年10月” 相关结果
教育困境是教育评价惹的祸吗
作者: 刘尧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2017年10月
简介:
在我国,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始终是一个社会性难题。面对当今社会日益严峻的升学与就业压力,家长相互攀比引发的教育焦虑持续蔓延……政府颁布减负令的政策效应渐渐失灵,减负陷入越减越重的教育困境。
不仅如此,我国教育还面临着两大相互交织的难题:一个是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一个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两大难题已经形成了“学业负担越重,教育质量越低”的教育困境。
如何破解教育困境?我国政府对此的改革探索就不曾停歇过,无论是颁布中小学减负的一系列政策,还是制定大学杰出人才培养的若干工程计划,虽然都取得了短期成效,但学业负担有增无减与杰出人才培养深陷窘境依然相伴相生。
为什么教育会陷入困境?人们普遍认为,是教育评价惹的祸!因此,就有了基础教育评价、中考高考评价、大学教学评价、教师评价改革,以及大学排行榜改进,等等。但遗憾的是,这些改革又陷入了追捧考试成绩的高质量教育困境。
中国是一个看重考试的国度,古代的科举制度与今天的中高考制度不仅牵动着国人的心,而且由此产生的状元文化经久不衰。然而,从古至今“状元难入大家之列,而大家又难中状元”的客观事实,让教育评价推崇的高质量教育倍受质疑。
有学者就痛心疾首地批评,所谓的高质量教育,实质上是更加束缚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教育。为什么学生考试成绩高反而缺乏创造力呢?简言之,就是我国崇尚的“读书做官”价值观及其推崇的知识评价制度导致的必然结果。
为了探讨教育困境是不是教育评价惹的祸?本书从中小学减负、“钱学森之问”、大学排行榜、高考制度改革、基础教育评价、教师评价模式、大学教学评价、教育质量文化、现代教育评价等热点问题入手,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度剖析。
出版《教育困境是教育评价惹的祸吗》一书,希望为政府、社会、学校、家长认识教育困境打开一扇窗户、提供一个视角、探索一条思路。本书雅俗共赏,适用于教育人士、社会大众、政府官员以及教育评价工作者阅读。
观念、视野、方法与中国戏剧史研究
作者: 康保成
本书是2008年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观念、视野、方法和中国戏剧史研究”(批准号:08AZW002)的*终成果,于2013年结项。绪论部分获得广东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两年来作者又对结项成果进行了修订。内容介绍及特色本书稿共5编24章,50万字。内容包括:与场上密切结合的戏剧文学史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中国戏剧史研究、拓展新的学术空间——戏剧的口传心授研究、古剧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跨学科与比较戏剧研究。书稿视野开阔,关注新材料的发掘和利用,注重个案研究、关注田野调查,理论方法多有创新,是近年来较有分量的研究文集。
作者指出在新的“戏剧”观念下,应大大拓展中国戏剧史的研究范围;力图突破“以往仅仅把戏剧视同小说一类的叙事文体进行研究的旧模式,而是力图将“戏剧文学与场上表演密切结合”起来,回答了戏剧究竟是以剧本为中心还是以表演为中心的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中国戏剧史研究”以广东汉剧、白字戏和西南地区流行的花灯为个案,令人信服地阐述了地方剧种、祭祀戏剧在戏剧史中的地位,为今后重写戏剧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传统戏曲的口传心授研究”,旨在突破以往的文本传承研究,开创新的研究领域,创建新的研究方法;“古剧研究及其方法”以深入的个案研究为范例,指出新材料、新观念在古剧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新的材料、新的视野和观念研究宋元以前的古剧,得出了新的结论。
盘瓠神话文论集
作者: 中国神话学课题组
心血管病中医传统诊疗方法撷英
作者: 赵秀君
扎西岗
作者: 尼玛顿珠
《扎西岗》是藏族剧作家玛顿珠从业二十几年来的汉语作品精选集,包括三个话剧剧本和一个电影剧本。其三个话剧剧本都已经在舞台上公开演出过:《情满草原》是一部给建党80周年和自治区和平解放50周年献的作品;《扎西岗》是一部西藏农村题材话剧,是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的献剧,获得第十三届文华大奖特别奖;《宗山往事》是为纪念西藏江孜抗英斗争100周年而作的作品。电影剧本《阳光下的西藏》写了藏族工程师建设新西藏的故事,尚未公开发表过。
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
作者: 北京社会主义学院
薛愚传
作者: 孔瑶竹
本书是薛愚个人传记。传主薛愚(1894—1988),字慕回,湖北襄阳人,是我国著名药学家、药学教育家、中国药学和药学教育的重要奠基人,编撰有我国*部药学专业教科书《实用有机药物化学》、*部化学实验教程《普通化学定性分析实验教程》、*部医用有机化学教科书《医用有机化学》,参与编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北医药学院的奠基人、终身名誉院长,也是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创始人。
职业教育改革深水探索——职教热点难点问题与对策
作者: 邢晖
学苑出版社 201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