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母的食疗秘方
作者: 方楠著
出版社:宇河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2
简介:老祖母就是一流的營養師,
她能用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做出美味、吃出健康。
最常見的食材:白菜、蘿蔔、蘋果等蔬菜水果無所不有;
最家常的食法:蒸、煮、燉、炒等烹調技法無所不用;
最辯證的食療:調和滋養一個也不少。
國內第一本按照不同菜系的功效來分類,並由不同地區的老祖母共同推薦的食療書。
本書按照地域的不同,介紹了各地老祖母珍藏的食療秘方,這些秘方歷經無數人的實踐,只流傳於民間,彌足珍貴。作者將其搜集編寫出來分享給大家,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從老祖母身上學到健康養生的訣竅,少生病甚至不生病。
食療,乍聽之下,似乎是一門特別高深的學問,只有那些世代相傳的老中醫才具備這種「以食為醫」的神奇功力。其實不然,真正的高手向來隱藏於民間,甚至就在我們的身邊。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我們的老祖母就是真正的食療高手。喝一碗她做的蔥白粥,感冒即可痊癒;若是口乾舌燥,吃一點她做的冰糖蘿蔔,就能潤肺止咳;睡眠品質很糟糕,也不用著急,她的蓮子糯米粥自有奇效,每天一碗,用不了多久你就可以一覺睡到天亮……
諸如此類的小秘方多如繁星,常常讓我驚奇,原來老祖母就是一流的營養師!
序
編輯序
老祖母的健康食療法
在我很小的時候,每當身體遇到了不適,總是會用到老祖母的食療秘方。
牙疼時,老祖母會告訴我,嚼一片丁香,疼痛就會減弱。丁香是很好的抗生素,牙醫有時候會用棉球沾滿丁香油,放在疼痛的牙齒旁來減輕疼痛。看來,老祖母可以和專業醫生的相比了。讀書讀累了,總感覺昏頭昏腦的。這時,老祖母就會對我說,別看書了,去買條魚回來,晚上給你做魚吃。魚肉能給身體補充鋅,根據美國一項研究證明,如果體內缺乏一定量的鋅,人的記憶力就會下降12%。由此可見,老祖母讓我吃魚補腦,還真有道理。
老祖母沒有讀過書,無法解釋那些偏方所包含的科學道理,卻依然非常有效,直到今天,我都用她教給我的食療方法防病治病。
因緣巧合,我有幸結識了方楠。她從小體弱多病,多方求助於醫生仍然無法改善體質,最終就在老祖母的食療偏方的幫助下,解決了自己多年的病痛。從這以後,她愛上了養生,並在保健期刊中提供了各種健康養生方面的資訊和食療秘方。她將自己寫的一本關於食療偏方的書推薦給了我,當「老祖母」這三個字映入眼簾時,我突然有了一種久違的感覺。看了一下這本書的簡介,接著翻看了幾個章節的內容,便有了出版本書的想法。
因為我和方楠都是老祖母食療秘方的受益者,出版這本書,將健康的福音傳播給更多的人,也就成了一種必然。
對於我們普通大眾來說,食療是一門特別高深的學問,似乎只有那些世代相傳的老中醫才具備這種「以食為醫」的神奇功力。其實不然,真正的高手向來隱藏於民間,甚至就在我們的身邊。
方楠對我說,她的老祖母就是巧婦治百病。喝一碗老祖母做的蔥白粥,感冒即可痊癒;若是口乾舌燥,吃一點老祖母做的冰糖蘿蔔,就能潤肺止咳;睡眠品質很糟糕,也不用著急,老祖母的蓮子糯米粥自有奇效,每天一碗,用不了多久你就可以一覺睡到天亮……諸如此類的小秘方多如繁星,常常讓人驚奇。為了把這種健康的驚喜永遠傳遞出去,她才選擇就讀輔仁大學食品營養學系,並成為了保健期刊專欄作家。
方楠所寫的這本食療書,按照地域的不同,介紹了各地老祖母珍藏的食療秘方,這些秘方歷經無數人的實踐,只流傳於民間,彌足珍貴。她將其搜集編寫出來分享給大家,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從老祖母身上學到健康養生的訣竅,少生病甚至不生病。
我衷心地希望她的心願能夠達成。
作者序
藥療不如食療
我有一段時間寫論文常常需要熬夜,等到論文交上去以後我卻開始煩躁眠,還總咳嗽。媽媽多次勸說我去看醫生,我想這不是什麼大病,看了醫生也未見得會有什麼效果,便沒有聽從。
過了幾天,我去拜訪我的祖母,她如今已經八十歲高齡了,身體依舊很好。
祖母看到我生病的樣子,便留我住在她那裡,常常給我做板栗燉肉吃,還時不時煮一些銀耳棗仁湯。吃了幾天,我感覺晚上睡得越來越香甜,咳嗽也不藥而愈了。後來我問祖母,她給我吃了什麼靈丹妙藥,祖母笑呵呵地說,板栗燉肉是治咳嗽的。因為我無肉不歡,只好選擇這道菜。至於拯救我的失眠和煩躁的,是那些銀耳棗仁湯。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食療的妙處!
中國近代著名醫學家張錫純在他的《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指出:「病人服之,不但療病,並可充饑;不但充饑,更可適口,用之對症,病自漸愈,即不對症,亦無他患」。這裡說的並非是某種名貴藥材,而是人們所吃的五穀雜糧、瓜果蔬菜。也就是說,人生病了,不一定非得吃藥,有些疾病可以通過日常飲食來治療,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食療。
在中國古代,人們就意識到食物不僅能供給身體需要的營養,還能治療疾病。古代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為醫者,當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就是說,作為醫生,應當知道病人生病的根源,先以食療來給病人治病,食療治不了的,才可以用藥。這體現了中醫「藥治不如食治」的原則。
在中醫史上,有很多有關食療的醫學專著,例如《食療本草》、《食性本草》、《聖濟總錄》、《養老奉親書》等,這些醫學書籍裡記載了很多精典的食療方和藥膳方,有很高的醫療價值。元朝有一位飲膳太醫,名叫忽思慧,曾編撰了《飲膳正要》一書,書中繼承了飲食、營養、醫療三者相結合的傳統,堪稱中國第一部最豐富、最詳盡的食療專著。可見食療在中國是一種自古就有的養生行為。
中醫之所以歷來就有「藥療不如食療」的傳統,一來是因為食療可以隨時就地取材,大部分食療方做起來簡單方便,二來食療不像藥物療法那樣會有毒副作用。食療中的很多食物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常吃之物,價格低廉,在日常用餐中便可達到治病的目的,既方便又不用花費大量的醫藥費。中國地域遼闊,物產豐富,這些都為中國人的「愛吃」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因此,在漫長的日積月累中,民間形成了很多獨特的、有地域特色的、古老的食療秘方。
這些古老的食療秘方都是中國人在長期的飲食過程中積累起來的智慧結晶,它們大多散落於民間,在中國每個地方都有其獨特的食療方式。比如,中國北方寒冷,多牛羊,婦女們常以牛羊肉做菜,因此在北方很多老祖母的手中,流傳著一些用牛羊做食材的食療秘方;中國南方氣候溫和,多水產、家禽,人們喜食魚、肉,南方的老祖母手中就有很多以水產品做食材的食療秘方。中國八大菜系中的湘菜,以「辣」著稱,因此在湖南的老祖母手中,有很多以辣椒做食材的食療秘方……如此這般不勝枚舉。
現代年輕男女也許不太重視,然而各地的老祖母們卻深諳其中的奧妙。我們回想一下,吃著老祖母家常菜長大的自己,或者朋友,是不是很少生病,抵抗力
很強,即便生了病,也會很快好起來。這就是老祖母食療秘方的好處!
為了讓這些流傳民間的食療秘方造福更多人,我透過收集整理加工,以簡潔通俗的文字,把這些各地食療秘方編撰成書,希望能給讀者朋友們帶來美味和健
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