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地区唐代墓葬研究
作者: 程义著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2012
简介:
关中地区唐代墓葬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考古学取得的重要成果。在这一地区,到目前为止已发掘唐代墓葬3000余座。这些墓葬等级高,壁画绘制精良,出土文物丰富,有纪年者较多,为更进一步研究该地区唐墓乃至全国唐代墓葬提供了坚实的资料基础。这本《关中地区唐代墓葬研究》由程义著,力图对该地区唐墓做一比较全面的分析与研究。
唐代关中墓葬的地面设施包括垣墙、阙楼、封土、墓碑、石刻、祭祀场所和墓树。唐代墓葬的地下结构分为双室砖墓、双室土洞墓、单室砖墓、单室土洞墓四个大类。双室砖墓和双室土洞墓出现的时间大约在高宗执政以后,消失时间在惠陵下葬以前。单室砖墓是唐代延续时间最长的墓葬形制,其墓主身份基本固定在五品以上官员之中。安史之乱后,墓葬的地下部分开始简化,竖井墓道基本取代了长斜坡多天井墓道。小龛也由墓道向甬道、墓室转移,最终固定为十二个,以安置十二生肖。墓葬地下结构的变化可以分为五期:唐初高祖至高宗前期、高宗后期至中宗时期、睿宗玄宗开元时期、天宝至德宗末、宪宗至唐末。
《关中地区唐代墓葬研究》适合唐代墓葬研究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