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心灵简史:从苏格拉底到尼采
作者: (美)詹姆斯·米勒 李婷婷 译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2015-4-1
简介:每个人内心都存在着相互冲突的自我,即使被景仰为理性与智慧化身的哲学家也无法幸免。这本书便讲述了12位力图在生活中践行他们的道德信念的思想家所遭遇到的内心冲突。柏拉图从苏格拉底之死得到教训:“除非政治家成了真正的哲学家,否则人类不会有好日子过”。因此,他努力要将锡拉丘兹的新国王小狄奥尼修斯培养成一位“哲人王”,实现哲学与权力的真正结盟,但他彻底失败了。塞涅卡在他的著作中赞美贫穷,自己却积攒了大量财富;他倡导一种沉思的生活,却担任暴君尼禄最有力的顾问多年。他坦承,尽管他赞美美德,并能够描述出智者应当过的生活方式,但他本人并非一个能将语言和生活协调一致的人。蒙田选择通过写作而非斯多亚派的苦行或基督教禁欲主义来塑造自己,但他并不相信自己有何神圣的来源,也不相信理性的力量可以使他成为更好的人。卢梭被嘲笑是“踩着高跷的道德侏儒”。尽管他声称人类天生具有同情感,自己在良心上却表现得冷漠无情。他在《忏悔录》中坦承了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其中最严重的是把他自己的所有孩子都丢给了孤儿院。作为自我克制的典范,康德从未结过婚,几乎不去旅行,也很少离开他出生的城市柯尼斯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康德让自己的心灵自由徜徉,并通过严格的道德义务感和知性真诚感来约束自己的想象力。哲学家们力图过一种经过审视的人生,而本书通过审视这些哲学家的信念与生活,向我们揭示出这样一幅图景:哲学家们所探索的自我充满矛盾,他们因为未能竭尽全力过一种彻底统一或大彻大悟的生活而深感罪恶,看起来是那样不幸、虚无,太过人性。 这本书让我们在了解这些思想家的哲学观点的同时,看到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真实的一面,并启发我们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哲学与生活什么关系?认识自己是否可能?追求智慧对我们有何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