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6 项 “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 相关结果
汾河两岸的民俗与旅游
作者: 段友文编著
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
简介:《中国民俗·旅游丛书》是为广大旅游者、文化工作者编辑的知识性民俗与旅游丛书。它着眼于对祖国和旅游胜地民俗风情的介绍,以弘扬祖国优秀民俗文化,了解中华各族人民生活,饱览壮美河山,名胜古迹,能晓各地风土民情为宗旨,为游人提供丰富的知识,使人们开阔眼界,心旷神怡,乐以忘忧。对未经旅游或准备旅游的人,也是一个知识的先导,兴味的储备、精神的满足。 《中国民俗·旅游丛书》是一部大型系列丛书,它以旅游为线,把广阔的中国分成若干文化区,将旅游区纳入文化之中,进而展示区域文化特征。在对区域文化的分析和描述中,突出旅游的点、线及重要景物、风土民情。因而它既是旅游民俗丛书,又是区域民俗丛书,既是区域文化的展现,又是整体文化的纷呈。书中所述的内容大多为实地考察所得,经过研究考察,再用轻松的笔调写成。因此,对一般研究者、民俗工作者、文化作者,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从旅游与民俗结合的视角,介绍丰富多彩的山西民俗。不是面面俱到地罗列事象,而是重点加以现象化地描述与剖析,让读者闻闻黄土高原的泥土气息,领略汾河两岸的淳风厚俗。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太原旅游区,雁北大同旅游区,五台山旅游区,临汾旅游区,运城旅游区,上党旅游区,阳泉旅游区。《中国民俗·旅游丛书》是为广大旅游者、文化工作者编辑的知识性民俗与旅游丛书。它着眼于对祖国和旅游胜地民俗风情的介绍,以弘扬祖国优秀民俗文化,了解中华各族人民生活,饱览壮美河山,名胜古迹,能晓各地风土民情为宗旨,为游人提供丰富的知识,使人们开阔眼界,心旷神怡,乐以忘忧。对未经旅游或准备旅游的人,也是一个知识的先导,兴味的储备、精神的满足。 《中国民俗·旅游丛书》是一部大型系列丛书,它以旅游为线,把广阔的中国分成若干文化区,将旅游区纳入文化之中,进而展示区域文化特征。在对区域文化的分析和描述中,突出旅游的点、线及重要景物、风土民情。因而它既是旅游民俗丛书,又是区域民俗丛书,既是区域文化的展现,又是整体文化的纷呈。书中所述的内容大多为实地考察所得,经过研究考察,再用轻松的笔调写成。因此,对一般研究者、民俗工作者、文化作者,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从旅游与民俗结合的视角,介绍丰富多彩的山西民俗。不是面面俱到地罗列事象,而是重点加以现象化地描述与剖析,让读者闻闻黄土高原的泥土气息,领略汾河两岸的淳风厚俗。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太原旅游区,雁北大同旅游区,五台山旅游区,临汾旅游区,运城旅游区,上党旅游区,阳泉旅游区。
英语的发展与英美语的比较
作者: 戚文琴编著
简介:
冯乃康(1938~ ),江苏南京人,副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任教
作者: 冯乃康著
荆山楚水的民俗与旅游
作者: 萧放[编著]
简介:湖北是“三国”争战时期的主战场,这里赤壁战场信旧,长坂雄风犹存。众多的遗迹,丰富的民间传说供人凭吊和寻觅。神农架是一座神奇的绿色宝库,这里有珍贵的药草,奇异的“白化”动物和古老的树种,并盛传有出没其间的“野人”,神农架的自然地貌风光也以奇、险著称。清江是土家族的母亲之河,这里的吊脚楼、油茶汤、摆手舞别具风情。江汉是荆楚文化的故园,这里的古城、古墓、古物皮影、花鼓令人赏心悦目。黄冈地灵人杰,有闻名全国的教授县、将军县,还是著名的中医之乡。咸宁温泉宜人,丹桂飘香。武当山、九宫山道风沐浴,巍峨挺拔。三峡是才子(屈原)佳人(王昭君)的故乡。磨山、东湖、归元寺、古琴台以及归来的黄鹤为现代都市武汉增添了光彩。 作者简介 萧放,湖北英山人。1960年11月生。副教授。1983年、1986年先后在湖北大学、江西师大获史学学士、硕士学位。1986年开始在江西师大、湖北大学担任科研教学工作,1989年任讲师职务。1991年至1992年在北京师大中文系作访问学者。1993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著名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钟敬文教授,攻读民俗学博士学位,1999年6月获民俗更多>>
睡前睡后保健法
作者: 颜仁熙著
English questions answered
作者: 马登阁,杨联萍编著
一万英语单词联想记忆
作者: 徐坚著
现代韩国语会话
作者: 金钟贤,朴钟锦编
简介: 《现代韩国语会话(第2版)》共分为20课。除语音部分3课外,其余17课根据场景涉及日常生活交往的诸多方面;语言地道、实用,韩国文、中文对照;每个题目之后附有句型练习和生词表,并在基础语法中对课文内语法现象给予简明讲解。为适合我国读者学习韩国语口语的需要,我们邀请韩国东亚大学校人文科学大学中语中文学科副教授、文学博士金贤先生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外语系朴钟锦老师合作编写了《现代韩国语会话》。全书配有录音磁带。因此,《现代韩国语会话(第2版)》无论对初学者,还是有一定韩国基础的读者,都可以作为自学韩国语口语的教材使用。
Practical spoken-English handbook
作者: 田力,张辰龙主编
商业防骗面面观
作者: 陈如春等编
燕南赵北的民俗与旅游
作者: 曹广志[编著]
简介: 《中国民俗·旅游丛书》是为广大旅游者、文化工作者编辑的知识性民俗与旅游丛书。它着眼于对祖国和旅游胜地民俗风情的介绍,以弘扬祖国优秀民俗文化,了解中华各族人民生活,饱览壮美河山,名胜古迹,能晓各地风土民情为宗旨,为游人提供丰富的知识,使人们开阔眼界,心旷神怡,乐以忘忧。对未经旅游或准备旅游的人,也是一个知识的先导,兴味的储备、精神的满足。 《中国民俗·旅游丛书》是一部大型系列丛书,它以旅游为线,把广阔的中国分成若干文化区,将旅游区纳入文化之中,进而展示区域文化特征。在对区域文化的分析和描述中,突出旅游的点、线及重要景物、风土民情。因而它既是旅游民俗丛书,又是区域民俗丛书,既是区域文化的展现,又是整体文化的纷呈。书中所述的内容大多为实地考察所得,经过研究考察,再用轻松的笔调写成。因此,对一般研究者、民俗工作者、文化作者,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燕南赵北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许多土特产品具有它的显著的独特风格。果类品种多,产量大,计约百余种,素有“果乡”之称梨、板栗、核桃、龙眼葡萄、柿子、花椒等居全国首位。口蘑盛产于坝上,是一种名贵真菌;蕨菜号称“山菜之王”,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能工巧匠们精心制作的工艺美术品丰富多彩,技巧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磁州窑、定州窑、唐山窑是我国著名的民间瓷窑;曲阳石雕的历史约有2000年之久;易水砚驰名古今外。
德国:历史与现状
作者: 张炳杰编著
齐鲁之邦的民俗与旅游
作者: 山曼编著
简介: 《中国民俗·旅游丛书》是一部大型系列丛书,它以旅游为线,把广阔的中国分成若干文化区,将旅游区纳入文化之中,进而展示区域文化特征。在对区域文化的分析和描述中,突出旅游的点、线及重要景物、风土民情。因而它既是旅游民俗丛书,又是区域民俗丛书,既是区域文化的展现,又是整体文化的纷呈。书中所述的内容大多为实地考察所得,经过研究考察,再用轻松的笔调写成。因此,对一般研究者、民俗工作者、文化作者,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俄语
作者: 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
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5年08月
简介:这套教材认真总结了我国导游工作的经验,充分考虑导游员的等级标准和要求,特别注意从质量上把关,中文由专家集体审稿,外文由外国专家个人审定,力求体现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主要作为导游人员资格和等级考试的指定教材,也可作为旅游完校有关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前言】【媒体评论】
中州大地的民俗与旅游
作者: 魏敏,程健君[编著]
简介: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河南则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主要发祥地,河南地处黄河流域,是古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早在新石器时代,文明的曙光就已在河南升起,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精美陶器以及八千多年前的文字契刻符号和乐器等都足以震灿古今。河南自古就有“得中原这,得天下”之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七大古都,河南占了3个洛阳是九朝古都,安阳是四朝古都,而中世纪时期的北宋都城七朝古都——开封对后世影响最大,只有开封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我们甚至可以从描绘北宋的《清明上河图》中,看到中国近代城市的缩影。历史遗留下来得大量文化古迹使河南成为一座巨大得天然历史博物馆,到河南旅游就是去探访渊源流长的东方故国文明。 炎帝的古都在淮阳,黄帝的古里在新郑,对我们来说,河南使一个寻根敬祖的圣地。洛阳牡丹甲天下,牡丹是幸福华贵的象征,是我国的国花也是洛阳的市花。白居易诗曰“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欧阳修赞曰“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河南也是功夫的摇篮,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武功发源于河南嵩山“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 本书是一本民俗旅游的小册子,在以适量的文字介绍中原旅游景点的同时,尽可能地展示中州大地上的民俗风情。为了叙述的方便,本书采用旅游线路和民俗区域相结合的方法,除郑、汴、洛以外,将河南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大民俗旅游区域。 作者简介: 魏敏,女,1957年3月23日生,祖籍河南南阳。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现为河南省文联某文学期刊编辑。著有《饮食百俗》、《多彩的河南》等书,参与了《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等大型工具书的撰稿工作;发表有《中原饺俗及其文化心理描述》等论文多篇。现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民俗学会理事。 程健君,男,1956年8月1日生。 简历: 1989年任河南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辑部副主任,《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河南卷》副主编; 1991年任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主持工作);1997年任河南省曲艺家协会秘书长; 1998年挂职任濮阳市市区人民政府副区长;1999年任中共濮阳市市区委副书记;2002年任《传奇文学选刊》杂志社主编。 主要成就: 主要从事民俗民间文化研究,有专著《民间神话》。主编有《中原民俗丛书》、《河南民间文学集成丛书》;与人合作出版有《中州大地的民俗与旅游》、《神话与民俗》、《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辞典》等著作20余部。发表有《南阳汉画像石中的伏羲女娲》等学术论文20篇。上世纪80年代初撰写的三篇《中原神话调查报告》,为中原神话学的构建打下了基础。 1991年被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授予“先进工作者”199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颁发的“民间文艺发掘、保护、传播组织奖”;1997年获文化部颁发的“文艺集成志书组织工作奖”;1997年被推荐为“中国文联中青年‘德艺双馨’优秀会员”;1998年被推荐为“中国民协‘德艺双馨'优秀会员”;1998年获河南省社科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荣誉奖;1999年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1年获首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2001年获全国“文艺集成志书编篡成果二等奖”。
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
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5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