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野草·呐喊
作者: 鲁迅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2016年09月
简介:
《朝花夕拾》是一本自传体的散文集,全书有十二篇文章,以《小引》《后记》和十篇自传体散文构成,这些篇章最早都是在鲁迅自己创办的《莽原》周刊上陆续发表的。1928年9月,《朝花夕拾》作为鲁迅编辑的丛书《未名新集》之一出版,出版社是北京未名社。后来,上海的北新书局也出版了这本书。虽然书中所收录的散文内容大多以叙事为主,但也夹杂着许多关于中国文化、关于社会现实的议论,尤其第一篇《狗·猫·鼠》,一半篇幅都是在讽刺当时北京学术界的一些人,《二十四孝图》则猛烈抨击了中国传统“孝道”文化中的丑恶之处。当然,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鲁迅一生的创作中题材最生活化、笔调最温和轻松的文集。
《野草》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于1927年7月,后来多次重印、再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最杰出的散文诗集。在鲁迅先生自编的二十多种文集中,《野草》是最薄的一本,初版只有九十三页,还不及小说集《呐喊》的一半。但《野草》也是鲁迅作品中大家公认最有价值的一本。据说,鲁迅自己也讲过:他的哲学都包括在他的《野草》里了。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于1923年8月在北京出版。《呐喊》中集录的小说,是在1918年到1922年之间写成的。在全书的最前面,是作者在1922年年底为这本书写的一篇《自序》,其中追忆了自己从少年时代遭遇家庭变故以来的人生经历,解释了自己为什么创作了这些小说。根据这篇《自序》的说法,鲁迅创作这些小说的目的,就是为当时正在热情前进的新文化运动者们呐喊、鼓劲,免得他们像自己当年一样“寂寞”,因此,这本书才以“呐喊”为名。事实上,这本小说集也是多少代遭到摧残、迫害的中国人爆发的“呐喊”,更是从鲁迅自己心底的炽热情感中爆发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