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这样买宝石:20年功力一次传授
作者: 汤惠民著
出版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10,2011重印)
简介: 內容簡介這是本珠寶選購聖經!
本書獨家提供/揭露:
1.臺灣81種常見寶石小百科
2.業界才知的寶石行情、行話全公開
3.從網站、假日玉市到品牌銀樓的殺價絕技
4.最真假難辨的寶石謠言及騙術
5.公信力高的寶石鑑定、加工、學習機構
6.最精準的寶石投資方向
7.寶石相關行業的求職、創業祕辛
8.……
---------------------------------------------
珠寶店不能說的祕密!
你知道鑽石至少要1.03克拉才保值嗎?
你知道臺灣哪裡買結婚鑽戒最划算嗎?
你知道除了翡翠、彩鑽,還有哪些寶石有升值空間嗎?
你知道你用兩萬塊買到的老天珠通常只值兩百元嗎?
你知道同一顆鑽石,每家鑑定公司的報告經常都不一樣嗎?
你知道招財用的黃水晶,很多是紫水晶「熱處理」而成的嗎?
你知道國外旅行團最常遇到的珠寶採購陷阱和地點嗎?
你知道購物臺及當鋪的寶石該怎麼買嗎?
你知道臺灣哪裡可以撿到寶石嗎?
你知道如何分辨貔貅的真假嗎?
不管是一生一次的貴寶石,
還是祈福、裝飾用的消費性寶石,
先看本書再出手,保證你省很大、不再搥心肝!
【精彩內文】
【入門篇】
■選購寶石的通則
看顏色,越深、越飽和、越均勻、越鮮豔越好
看切工,火光越強越好
看內含物與裂紋,越乾淨越貴
看重量大小,越大越稀有
看產地,更要看每一顆寶石自身的條件!
【出門篇】
■鑽石小常識
有GIA證書的鑽石一定比較好嗎?
大多數消費者買鑽石最怕買到假的,其次怕買太貴,最後才是買到等級差的。因此業者抓緊消費者的心態,便打著有GIA證書比較有保障的旗幟,降低消費者的疑慮,但這是真的嗎?其實,同等級的鑽石有沒有GIA證書價錢沒有差多少。從前業者會把品質好、等級高的鑽石,送去鑑定以取得GIA證書,而顏色黃、雜質多的鑽石就不會送去鑑定,所以很多人認為有GIA證書的鑽石比較好,其次是有臺灣鑑定所證書的,而沒有證書的是品質差的,這其實是錯誤觀念!
不過,現在也有業者把切工比例差的鑽石送去鑑定取得GIA證書,搞不好這顆鑽石的切工比例只有Good,鑽石腰圍可能很粗而且會漏光,還故意保留重量剛好1.00克拉。我在【入門篇】的時候就告訴過大家,切工等級Good上面還有Very Good和Excellent兩個等級。所以只要清楚自己的需求,買不買有GIA證書的鑽石就看自己選擇了。不過,等級高,切工比例較完美的鑽石,通常有GIA證書會比較好轉手出售。另外,2007年以前的GIA舊證書並沒有切工比例好壞的標示,若是您收購到這些有舊證書的鑽石,要特別留意鑽石的切工比例好不好(桌面 55%~65%,深度 57.5%~62.5% 較佳)。
購買附有證書的鑽石,應該特別注意證書中標示的鑽石重量,如果剛好是1.00克拉的鑽石,盡量不要買,若要買也可以談很好的折扣,因為鑽石有沒有到達1克拉,價差很大,重量剛好在1.00克拉,便不能有任何碰撞缺角失分。如果可以的話,盡量挑選1.03克拉以上的鑽石比較妥當。
另外,還要看證書中標示的切工幾個Excellent,若是切工(Cut Grade)、拋光(Polish)、對稱性(Symmetry)有三個Excellent,螢光反應(Fluorescence)為無(None),表示鑽石的品質很好,相對價錢會比較高。
■何謂A、B、C、「B+C」玉?
所謂「A玉」或「A貨」就是指這個翡翠是天然的輝玉(包含在表面上蠟),只泡過酸梅水,將油脂去除。「B玉」或「B貨」就是將天然翡翠浸泡在酸液裡(通常用鹽酸),去除翡翠中的次生礦物雜質(赤鐵礦或褐鐵礦),使翡翠表面看起來比較乾淨,此步驟為去黃(俗稱漂白),然後再灌膠(通常用透明無色的樹脂)。灌膠的用意在填滿去除雜質後產生的孔隙,並增加強度。「C玉」或「C貨」就是在白色的玉外表,染成各種顏色,市面上最常見是染綠、染紅或染紫。另外「B+C玉」或「B+C貨」就是玉本身去黃、灌綠色的膠,使顏色更翠綠,而且永不褪色。
【實戰篇】
■省錢大作戰之行話大公開
?買鑽石絕對不要問「1克拉多少錢?」「是不是南非鑽石?」
很多人第一次買鑽石就是買結婚鑽戒,而買鑽石的第一句話就是問店家:「鑽石1克拉多少錢?」說這句話就好像去買木質家具時,問:「椅子一公斤賣多少錢?」透露給店家訊息是:我是外行人,等著當冤大頭。
看上喜歡的鑽石後,可以這樣問:「這顆鑽石顏色與淨度是什麼等級?切工、拋光與對稱有幾個Excellent?有無螢光反應?」接著問:「附的是美國GIA鑑定書,還是臺灣鑑定所證書?」再問:「按照美國的國際報價表,可以有幾折優惠?還是要按照報價表加價幾成?」
買鑽石也絕對不要問是不是「南非鑽石」?因為幾乎所有的鑽石都無法鑑定出產地,只有等級高低問題。如果您問老闆鑽石是不是南非鑽石,老闆就知道您是外行人,價錢當然殺不下來。
?買翡翠問:「是A貨?還是B貨?」
消費者買翡翠,最好是找熟人買,或者找熟人介紹。購買前建議先看看書或者是上網查查資料,增加對翡翠的認識。購買翡翠時,可以問店家是否為A貨?有沒有鑑定證書?那一家鑑定所開立的證書?若是找自己認識的鑑定師重新鑑定,結果跟原先的鑑定有誤差,可否退貨?
另外,買手鐲時要注意手圍大小,先試四根指頭戴上要有點緊,手有點痛,手鐲手圍才會剛好,否則太小日後拿不下來,太大又容易滑動碰撞,造成手鐲受損。此外,要用筆燈檢視有無石紋。通常玉鐲上多少會有石紋,沒石紋的玉鐲會比較貴。價錢在幾萬甚至幾百萬的貴重玉鐲,千萬別帶回家試戴或者帶回去考慮,等到不想買退還的時候,業者一定會檢查有無碰撞裂傷,如果事先沒有仔細檢查是否有裂紋等瑕疵,常常會引起糾紛。要是超過百萬以上手鐲,最好有兩家鑑定所的鑑定書,如果有香港歐陽秋媚老師鑑定過的,那就買得更加安心了。
?買琥珀問:「原生還是壓製?」買珊瑚要問:「是阿卡還是MOMO?」……
買琥珀要問:「是不是原生的?還是壓製的再生琥珀?」當然也可以問問是哪一個國家產的?是俄羅斯還是波羅的海國家?
買珊瑚要問品種,「是深紅色阿卡、還是粉紅色MOMO?」
買水晶洞可以問產地,「是巴西還是烏拉圭的?」買水晶球先問:「是天然的水晶還是合成水晶?」買黃水晶可以問:「是不是紫水晶加熱改色的?」
買淡水珍珠可以問:「有無染色?」市面上可見的黑、藍、紅、綠色珍珠,通常都是染色的。買南洋白珠可以問:「珠皮大概多厚,幾mm?直徑幾mm?」買南洋金珠則要注意是否染色?因為臺灣目前沒有鑑定所可以鑑定珍珠有無染色,只要是顏色太均勻,或者價錢太便宜,消費者都要注意!如果有日本的鑑定所開立的黃金珠證明,那就比較有保障。
買新疆和闐白玉可以問:「是山料還是水料?俄羅斯料還是是新疆料?」
買臺灣玉貓眼問:「是花蓮豐田或西林產的?還是西伯利亞進口的?」
買臺灣藍寶則要問:「是臺東都蘭山的?還是印尼或美國進口的?」
問法問對了,不一定便宜。但是,可以讓店家知道,您識貨而且做過功課,受騙上當機率相對低很多。
【名人推薦】
這些行家都按 讚!
支藝樺 民視【消費高手】製作人兼主持人
呂華苑 大東山珠寶集團執行總經理
吳舜田 國際寶石鑑定研習中心負責人
吳照明 英國寶石學會在臺聯合教學中心負責人
斯 容 購物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