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鉴定与鉴赏
作者: 胡小丽著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2002
简介:五唐三彩的对外传播
唐三彩由于其绚丽夺目的釉彩和丰富多样的造型,不仪赢得了唐人的喜爱,而且传播到世界各地,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输出品之一,直到今天在国外许多地方都有唐三彩的发现,这也是中国陶瓷艺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中国陶瓷和丝绸一样,在中国古代输出品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与世界各国的相互交流中,曾起过桥梁和纽带作用。唐代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往非常频繁,因此,通往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道路在唐代十分发达。据《新唐书》卷四百三十一(下)《地理志》记载,当时通往边疆地区和通往国外的贸易要道有7条,已经形成了对外贸易的商路,它们是:
“其入四夷之路,与关戍走集最要者七:一日营州入安东道;二日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三日夏州(陕西横山县西)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四日中受降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附近)入回鹘道;五日安西入西域道;六日安南(越南河内)通天竺道;七日广州通海夷道。”
以上路线,第一条道路从东北直接通往高丽(朝鲜);第二条道路通过渤海湾由海上通往高丽、日本;第三、第四条道路从我l国的西北地区通往漠西回纥等少数民族地区;第五条通往西域少l数民族地区,再通往西亚、欧洲、非洲等地;第六、第七条直通南亚地区。其中,对外贸易方面,最著名的两条道路是陆上通往西域直达西亚、欧洲、非洲各国的“丝绸之路”和通往东部、东南部被称为“陶瓷之路”的海上通道。
唐王朝对于外国来华进行商贸活动的“蕃客”、“胡客”,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政策,尽可能地提供方便。如大和八年(834年),唐文宗下谕:“宜委节度观察使常加存问,除舶脚、收市、进奉外,任其来往通流,自为交易,不得加重率税。”这种政策有利地促进了对外陶瓷贸易的发展和繁荣,进一步扩大了中外商贸活动。
关于唐代陶瓷输出的情况,史书没有记载。从考占资料看,世界各地发现唐三彩的国家和地区,见诸报导的,几乎遍及欧、亚、非各洲,其中亚洲国家最多,有朝鲜、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拉克、伊朗以及中亚地区,非洲的埃及和欧洲的意大利也有唐三彩的踪迹。亚洲国家中以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出土最多。
中朝两国唇齿相依,朝鲜与中国有着悠久的友好关系。朝鲜半岛长期以来分裂为新罗、百济、高丽3个国家。唐朝建立以后,这3个国家都和唐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经常派使者到大唐,其中新罗遣使来民安26次,高h—N'l7次,百济8次。唐朝也遣使回访,去新罗16次,高丽5次,百济3次。6世纪以来,新罗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获得了较大的发展。7世纪中叶,新罗联合唐朝军队,先后灭掉了百济和高丽,统一了朝鲜半岛。统一后的新罗国与唐朝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使节往来更加频繁。据统计,从2:181年到650年的170年间,新罗向唐朝派遣使者达21次之多。除了官方往来之外,双方之间更频繁的往来是在商人、学者和僧侣之间。留居唐朝的朝鲜侨民亦日益增多,在唐朝东部沿海的登州、莱州、楚州、泗州、扬州的侨民尤其多,他们集中居住的地域被称为“新罗坊”。当时朝鲜半岛同唐朝之间的交通路线主要有三条:
一条是陆路,经东北辽宁到达中国大陆;另两条是水路,从朝鲜半岛乘海船抵达中国的山东半岛或江浙地区的扬州。两国之间友好交往的扩大,推动了相互之间政治和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从考古资料看,朝鲜是最早输入中国陶瓷的国家之一。唐三彩和其他中国陶瓷大量输入朝鲜的时间大约开始于7世纪中叶。当时正处于新罗国统一朝鲜半岛后的最盛期,新罗国与唐王朝的交往日益频繁。唐三彩技术传入新罗后,促进了新罗陶瓷业的发展。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韩国庆州市朝阳洞山第二十番地发掘出土了一件唐三彩三足罐。这件唐三彩三足罐现藏韩国国立庆州博物馆。此罐通高15.5厘米,短颈、圆腹,底有三兽足,周身施蓝釉,肩部有一周白釉彩斑,非常引人注目。像这类器物,在我国辽宁、陕西、河北、河南、江苏等地都有出土。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l784年,日本九卅I富冈县糟屋郡志贺町曾出土一件“汉倭奴国王”金印,这枚金印与我国古文献《后汉书·东夷传》所记载的东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曾经赐给日本国贡使一枚金印相印证。这说明早在我国的汉代,中日两国就已经开始了友好交往,到了唐代,日本正处于巩固封建制度的时期,渴望吸收唐朝先进的文化与技术,因此,向大唐帝国派遣“遣唐使”,学习唐朝文化,这成为日本以后200年间的基本国策。日本国多次派遣包括留学生、留学僧在内的遣唐使团前来长安,使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出现高潮。据统计,从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到昭宗乾宁元年(894年)的前后264年问,日本共派出遣唐使13次,另有派到大唐的“迎入唐使”和“送客唐使”,共计19次,实际到达唐朝者15次。而且,遣唐使团的规模也日益扩大,人数由最初的120余人,增加
到后来的650余人。使团中,除政府官员外,尚有大批留学生,他们是学习、传播大唐文化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还多次招聘唐朝学者、工匠、僧人去日本,直接传授大唐文化与技术。政府之间的友好交往也带动了民间商贸的发展。从9世纪中叶到10世纪初,有记载可考前往日本的中国商船,就有30多起,其中有些商人多次来往于中日之间,他们的往来,不仅使日本国在政治上吸取了唐文化,而且在物质文化方面,也普遍受到唐朝的影响。中日两国近两年以来的考占发现证实了这一点。
日本是中国境外卅土唐三彩最多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从20世纪初至令,在日本10个县附近的80多个地方先后出土了人量的三彩器碎片和完整器(图17)。
日本学者认为,中国的唐三彩制品以及其他陶瓷,首先传人朝鲜,然后传入日本。唐三彩制品在盛唐时期就已经大量传人日本。丌本学者矢部良明关于开本出土唐三彩制品的情况作r以下记述:
“盛唐时的三彩在我国六处被发现:福冈县三处、奈良县的奈良盆地内三处。位于北九州的年玄海滩的孤岛冲之岛是从4世纪末到9世纪的祭祀遗址,1954年和1969年两次调杏没发现占越瓷,而曾采集到22片‘唐三彩的碎片,这些全是同一件器物的碎片,小山富士夫推断与东京博物馆的横河搜藏处的三彩贴花纹长颈瓶相似。还有1967年从福冈县筑紫郡太宰府观世音寺,也出七一片三彩的破片,估计是镇的一部分。同年年底,在太宰府廓城内的太宰府市之上的遗址,义发现了陶枕的一部分,它是在做成绞胎的胎土上施以黄釉,引人注目。在镇守九州同时是外交派出机关的太宰府,盛唐文物首先运到是极其自然的。因此,如果进行调查,估计三彩的出土数量今后会日益增加,将来是很有希望的地区。”⑩此外,“1966年9月,从奈良市大安寺遗址,曾从金堂和讲堂的烧土层发现唐兰彩及绞胎陶的陶枕,件数超过30件的陶片,从遗址看来全是陶枕。”①
在古代,冲之岛是连接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的海上交通要道。太宰府一带也是国际贸易的货物集散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