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Ogilvy an autobiography
作者: (英)大卫·奥格威(David Ogilvy)著;麦慧芬译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1998
简介:“我还记得我的祖父如何做不成农民,却成为一位成功的商人。为什么不以他为榜样?为什么不开一家广告公司呢?我三十八岁了……没有学历,没有客户,银行帐户中只有6000美圆。”
尽管奥格威没有钱,没有学历,但他拥过人的才智、天分和创造力。他成为广告人最完美的典范,他为他的职业带来的强烈的、革命性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他创作的杰出广告已经超出了成功广告的范畴,就象穿海赛威(Hathaway)衬衫的人和他有名的黑眼罩一样,成为流行文化的“圣像”。从劳斯莱斯(Rools Royce)汽车,到西尔斯—罗伯克(Sears Roebuck)百货,从康宝汤业(Cambell’s Soup),到美林(Merrill Lynch)证券,从IBM,到英国、法国、美国政府,都列入了他的客户名单。
一个孩提时代在英格兰饱尝贫困之苦,青年时代在巴黎当过厨师、在苏格兰向修女卖过炉子的人,如何攀登到飞速发展且充满激烈竞争的广告世界的顶峰?在闯入麦迪逊大道很久以前,奥格威就已经拥有了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涯和冒险经历。今天,这本由奥格威最新修订的自传将他非同凡响的人生故事和其中引人入胜的起伏、转折呈现在你的眼前。
1911年出生的奥格威在萨里(Surrey)度过了幼年时期。他的父亲是位古典学者,曾是剑桥大学的橄榄球队员。“我的父亲……竭尽全力想让我变得象他自己一样强壮、睿智。我六岁的时候,他要求我每天喝一杯生血。这个办法没有奏效,他就又让我喝啤酒。为了强健我的心智,他命令我每周必须吃三次小牛脑。生血、牛脑、啤酒:一种培养贵族的试验。”他的母亲,结婚前曾就读于医学院。
第一次大战的爆发使奥格威一家陷入经济灾难,他们不得不搬到伦敦投靠亲戚。他上了寄宿学校,后来申请进入牛津大学,却中途从学校逃了出来。奥格威开始了他获得全世界的承认与世界性的成功的时而惊喜、时而坎坷的旅程。这个旅程将一个野心勃勃的青年带到了美国,他帮助盖洛普为好莱坞著名的制片商做民意测验,他在宾夕法尼亚迷上了艾米什人的农耕社会,在二战期间,他为了帮助自己的祖国,在威廉·史蒂文森的领导下服务于英国情报局。然后就是创办和经营奥美广告的辉煌历程。
一位富于创新的商界巨子,一位讲故事的高手,一部关于自己一生的真实传奇。奥格威永远与众不同,他的自传也是如此。
大卫·奥格威:世界十大广告公司之一奥美广告的创办者,现居住在法国的多佛古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