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苍生而战—李朝龙医学传奇
作者: 西篱
出版社:羊城晚报出版社 2015-5-1
简介:“伟大”一词,常常用于赞扬十分崇高、卓越的事业,或歌颂令人钦佩、敬仰的领袖。一般将其作为抽象的形容词。但在一个场合,我确确实实感受到“伟大”并不抽象,而是真真切切的具体——2014年7月的一天。地点: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手术室。一位来自哈尔滨的11岁女孩正在接受腹腔肿瘤切除手术。主刀者:李朝龙教授。手术从上午8点开始。麻醉、开腹……腹腔打开了,暴露于术者面前的是整个腹腔均被肿瘤占满。分离、结扎、止血……我站在一旁,紧绷着心,看着李教授的每一刀每一剪每一扎。6小时后,李教授宣布:肿瘤分离成功,搬出瘤子!李教授摒着气,齐用双手,先后搬出两个瘤子,放到磅秤上:整整15 公斤!我拿了一个足球比拟:每个瘤子都比足球大!是时正是世界杯如火如荼之际,我猛然意识到:这不是生命的“世界杯”吗!感谢李教授!伟大呀!你在伟大的时刻,创造了伟大的成就!“伟大”是何等具体呀!我真真实实的流下了眼泪。如果不是他身着无菌手术衣,我真想上前紧紧拥抱他。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一个月前——那是一天上午,临近下班时刻,一对中年男女搀扶着一个挺着大肚皮的女孩,走进我办公室。刚见面,男的就跪下来,拉住我的手,流着泪,说:“救救我们的女儿吧!”女孩妈妈发声地哭起来,说:“4年了,我们已经无路可走了。这次乘车两整天来到你们医院。这是我们最后一站了!”女孩叫韩冰冰,面孔消瘦而焦黄,肚皮硕大,行走时艰难地挪动脚步。看她带来的病历,诊断:“恶性畸胎瘤”。6年前在当地医院接受“手术”,4年前接受化疗……我的心紧紧发痛。看看他们带来的CT片,发现女孩腹腔内长满肿瘤,将肠管和胃挤到横隔下一个小角落。她的体重39公斤,估计其中半数是肿瘤。但是,肿瘤似乎还有边界。我找到李朝龙教授。他看了CT片,检查了病人。他看着我,看着,我也看着他。我们相互对看,相互不语,好一阵。突然,李教授拉住我的手,郑重地说:“院长,只要你有决心,我拼老命,也要把小孩的瘤子拿出来!”李朝龙有个性,他看准的事,一定会做,也一定做成功。“上天”没有亏待有心人。韩冰冰的肿瘤最后被证明是“良性”。她完全得救了。“伟大”成就了一条鲜活的生命!我跟他有约定,凡是动大、难手术,通知我,我一定去观战。看着他熟练地切除一个个瘤子,让病人化险为生,我感到无比享受,也感受到他作为一名外科医生的卓越,体会到体现在“平民”身上“伟大”一词的真真切切、具体实在。“伟大”并非凭空而来。伟大产生于信仰,古今中外伟大的人都是有信仰的人。李教授曾多次与我交流“信仰”。我们这一代人似乎都是为中国如今的崛起做铺路石的。但我们无怨无悔。医生就是天天为病人服务的普通“平民”,肩负着最普通也是最了不起的使命和责任。信仰就是“病人至上”,使命就是“救死扶伤”。李教授与我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但“朋友”与相认时间长短并无明确的关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几分钟的相遇成为终身知己者,不乏其人。我和李朝龙教授,正是在抢救那些危重、最难治的病人,十分默契,十分坚韧,共同护卫生命的战壕里,成了朋友和知己。我荣幸地阅读了记录李朝龙教授一生的的《为苍生而战》初稿,几乎是一口气分享了书中记载的那些感人事件,感到欣慰、满足。“我读懂了他”。无论是成功完成亚洲首例腹腔五脏器联合移植;还是在三个月内连续治疗同一个单位的肝癌“三兄弟”,取得“治愈”的神奇效果,传为佳话;还是挽救被误诊为“恶性”肿瘤的湖南59岁患者,神奇般让来自欧美、东南亚的失去生存希望的巨大肿瘤患者重获新的生命;还是作为一位受过现代医学教育,又在现代医学领域耕耘数十年的资深外科专家,痴迷祖国医药,让国粹产生新辉,这些,无不体现出李朝龙教授信仰的力量,彰显他对人生观 、价值观、世界观的选择和持有。生活总是变幻多姿, 有人生活当作享受, 也有人把生活当做冒险。李朝龙教授是把生活既当享受也当冒险的人。他用思想,用信念,用柳叶刀,为苍生而战,创造了生命的伟大,也实践了他自己的伟大人生。他的思想和实践,诠释在“伟大”的真真切切之中。真诚祈望《为苍生而战》给广大读者,尤其在事业中拼搏的年轻人,带去真正的营养和滋润。徐克成教授,主任医师,中国“时代楷模”获得者、暨南大学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总院长20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