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71 项 “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 相关结果
版权页著者又题:思想编委会编
作者: 钱永祥总编辑
出版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
简介: 「週年」──尤其是十、百整數的週年,往往是驚醒記憶的時刻,迫使人們正視歷史的延續與教訓。不過,某個年份,可能可以聯繫到多個歷史上的事件或者人物,構成多面向的週年。今年是二二八事件六十週年,也是解嚴二十週年;但是今年不也是十月革命九十週年、國民黨清共八十週年、對日抗戰七十週年、反右運動五十週年、中東戰爭四十週年、鄉土文學論戰三十週年以及香港回歸十週年嗎?甚麼週年應該紀念、甚麼週年無妨忽略遺忘,不是沒有客觀理由的,但也不是不帶著現實考量的。古為今用的本能,在週年的政治學上表現無遺。 本刊著重歷史意識的檢討,所以對於週年的複雜含意,感觸警惕並不侷限在台灣史。去年是文化大革命的四十週年,也是毛澤東去世的三十週年,我們未能即時找到合適的文章來回顧反省,很是遺憾。但幸運地,如今蕭延中先生賜下大作,稍能彌補這份缺失。蕭先生借用美國思想史家史華慈教授的觀點,揭開文革以及毛澤東政治思想的深層結構,有助於理解這件牽動億萬人命運的二十世紀史上的奇特運動。對於文革的檢討與認識,在中國大陸與海外都有人在努力,不過,就思想層面上的反思而言,本文介紹的視野是深刻獨特的。 吳乃德先生的〈轉型正義和歷史記憶:台灣民主化的未竟之業〉一文在本刊第二期發表後,引起各方矚目討論。值此二二八事件甲子週年之際,繼續認真而非工具性地探討轉型正義這個理念,更具有嚴肅的含意。本期,江宜樺先生針對轉型正義的意義與作法,進一步提出細緻而全面的整理與檢討。江先生對於轉型正義作為一項理想,既肯定其價值、又強調其侷限,正是思想性反思的辯證性格所在,請讀者三思。另一方面,陳芳明先生強調,由於轉型的獨特歷史脈絡使然,轉型正義在台灣應該特別強調和平與和解。這是一種從歷史提煉的倫理呼籲,也請讀者領會。 吳乃德文章的標題,已經指出轉型正義與歷史記憶有著緊密的關連。但是由於記憶是痛苦的、由於必經過選擇,記憶不會是單純的「回到過去」;相反,記憶難免受到各種人性的、時代的、政治的糾葛所左右。近年來,關於二二八事件以及五十年代白色恐怖的「性質」問題,引起過激烈的爭論,即涉及了記憶的政治面向。二二八事件是族群衝突、還是當時內戰陰影下的國家暴力?如果是族群衝突,那麼冷戰架構之下的「白色」恐怖,既然是針對「紅色」左派而發動的,與二二八事件又豈能歸於同一個範疇?這些爭論以統獨的鴻溝為背景,大概不會立即獲得結論。但是,只要面對台灣史,就不得不面對台灣左派的真實存在,不得不面對五十年代的鎮壓真相。藍博洲先生站在左∕統的立場上,二十年來做了大量的歷史工作,企圖重現五十年前台灣左派的受難史。本期發表他有關張志忠的近作,願這位革命者及其妻兒,藉此也能得見一線歷史的天日。 相對於台灣的記憶景觀,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越戰是美國當代史的隱痛,猶太人大屠殺則是德國近代史的恥辱,兩國都在爭議聲中費力建造了紀念建築,企圖面對一段痛苦的記憶。單德興先生撰寫長文介紹越戰紀念碑,陳郴先生則介紹德國的猶太人紀念碑,兩國的經驗都有啟發意義。不過,德國的紀念建築面對了猶太人,越戰紀念碑上卻似乎不見越南的存在。其間對比,是不是多少反映了猶太人「內在於」德國和中南半島「外在於」美國的赤裸裸的現實?越戰的道德爭議與大屠殺的道德爭議,顯然有著不同的脈絡,那麼我們豈能不問,今天台灣關於二二八的紀念與爭議,所依循的道德脈絡又是甚麼面貌? 如果台灣的歷史已經夠沈重,中國大陸六十年來的歷史就更不堪負荷了。幾度的大風浪、大周轉,一次接一次地沖刷剝離近代中國原已崩塌的各項價值與理想。但如今的中國,既然還無法面對歷史,也就無法重拾歷史每個階段肯定過與糟蹋過的那些倫理秩序。本期陳贇先生和賀照田先生的文章,不約而同針對當代中國「精神史」的荒蕪與迷亂進行溯源。兩位的視野或許有異,可是兩位的問題意識與對現狀的診斷,共同指向一種針對「思想狀況」的關懷,相信本刊讀者會感到共鳴。 本期也發表張旭東和王琪濤兩位先生對前期蕭高彥、高全喜先生書評的回應。我們的篇幅雖然有限,但是作者之間的對話討論,永遠是我們最珍惜的思想交流契機。 < TOP>
张灏院士七秩祝寿论文集
作者: 王泛森等著
简介: 張灝院士在〈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等文章中指出:1895至1925年是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在思想知識的傳播媒介或是思想內容方面,皆有突破性的劇變。就前者而言,報刊雜誌、新式學校、學會等制度性的傳播媒介大量湧現,同時新的社群媒體──「知識階層」(intelligentsia)出現了。在思想內容方面,除了有文化取向危機,同時也產生新的思想論域(intellectual discourse)。本書是從上述的框架及議題出發,請各相關領域的專家,就個別論題進行探討,希望比較全面地呈現近代思想轉型期的複雜風貌。 < TOP>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作者: 杰弗瑞·菲佛(Jeffrey Pfeffer),杰勒德· R. 塞兰尼克(Gerald R. Salancik)著;俞慧芸译
简介:
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述论
作者: 张朋园著
Vers un monde sans pauvreté
作者: 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艾伦·乔利斯(Alan Jolis)著;曾育慧译
Blood work
作者: 麦可·康纳利(Michael Connelly)著;庄靖译
迈向全球公民社会之路
作者: 陈春山著
努尔哈赤
作者: 阎崇年著
赖英照说法:从内线交易到企业社会责任
作者: 赖英照著
切·格瓦拉语录
作者: 师永刚,刘琼雄,詹涓编著
出版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民96)
简介: 1987年7月15日,蔣經國先生解除了實施39年的戒嚴令。當時之所以解嚴,主因應是外在的,包括了中國大陸以及蘇聯先後「改革開放」所造成的冷戰體制鬆動;但也有內在的原因,包括新生力量的挑戰與國民黨統治意志的衰退。至今20年過去,比起1990年的學運、或是2000年的政黨輪替,解嚴對於台灣的意義,似乎聞問者較少。確實,由於解嚴乃是統治者的決策,與此前或者後來大規模民眾參與促成的運動性變化性質不同,在歷史上的位置也就不會一樣。但是,如果說解嚴代表整個社會逐漸回到常態的政治生活,那麼20年來的諸般現象,應該更能展示這個社會的根本性格所在。掌握這種性格,是我們要以解嚴為本期《思想》專輯主題的用意所在。 李丁讚、馮建三、張鐵志、廖元豪四位,分別從社會運動、傳播媒體、民主與資本主義、以及人權法治幾方面,對解嚴之後台灣的得失成敗,提出了全面的分析與評價。他們對解嚴寄以厚望、對解嚴之後的發展給予肯定、但同時也在社運政治化、媒體資本化、金權政治、以及弱勢人權幾方面,指出台灣社會必須正視的難題。應當知道,如今這些問題已經無法歸咎於一個凌駕在上的威權體制,而是台灣社會內部的共同責任。 從較為寬廣的視野來看,解嚴對整個社會造成的改變雖然可觀,可是其間的不變也需要面對。在我們所關切的思想、文化、學術領域,變與不變的對比,更值得玩味。解嚴以來,台灣的文化意識、價值意識、所處世界的意識,都呈現了多少的移轉,可是基本的軸線如今何在,需要進一步的探討。除了本期發表的四篇力作,本刊又在十月舉辦過「後解嚴的台灣文學」座談會,邀請陳芳明、唐諾、劉亮雅、張錦忠幾位共聚一堂切磋攻錯,其內容可望在下一期的《思想》發表。 至於文學之外,戒嚴與解嚴對於哲學、史學、乃至於社會科學,又造成過甚麼影響呢?如果影響不大,那是因為台灣的戒嚴狀態原本即無傷於這些學門呢?是因為解嚴原本只有政治意義,並沒有改變社會結構與集體意識呢?還是因為台灣的思想文化學術與戒嚴體制原是同源,都是冷戰、反共、以及威權式現代化的產物,只要解嚴後的局面因襲著這些大環境因素,也就無礙於思想文化學術二十年來的新瓶舊酒相安無事? 在本期的眾多精彩文章之列,我們要請讀者特別注意劉世鼎先生關於澳門五一抗議遊行的討論。常有人說,要透視一個重大社會事件,需要兼顧「結構」與「形勢」兩方面的分析。在這方面,劉先生的大作堪為典範。這樣的觀察視野,同時呈現長期的趨勢與當下的動態,讀者自然會認識到事件的來龍去脈與過程的生動真實。本刊盼望繼續發表這樣的社會分析。 「思想筆談」則是本刊新闢的欄目,旨在促進中文知識界的對話與互動。本期針對自由主義當前處境的討論,即是由大陸、香港、台灣多位學者共同促成。在這個天涯比鄰的時代,類此的專題對話機會仍屬可欲不可求,我們很珍惜這樣的機緣,相信讀者也能領會其間的深意。 < TOP>
中国历史十六讲
作者: 樊树志著
山城水乡游建筑/施植明等撰文
作者: 摄影
Red army:1934-1936
作者: 师永刚,刘琼雄编著
简介: 中國畫傳風潮開啟人師永剛,將歷史中扮演重要腳色的名詞、行動一一以多元角度附上新一層的當代閱讀意義。「歷史說明書」或是「歷史概念書」讓過去以狹隘政治角度面對中國共產黨歷史的我們,及對中國共產黨沒有歷史包袱的六、七年級生,可以有再一次不同的閱讀經驗和歷史感受。接續之前《切.格瓦拉畫傳》的編輯模式和美編格式,《紅軍》將再為當代歷史閱讀,啟發另一層次的深探。 本書共分為十六章,它以關注細節、散點式的記錄方式為主,涉及了許多以往未曾涉及、關注的內容,諸如紅軍長征食譜、長征時用過的器物、紅軍病歷、長征中的浪漫主義精神,長征的參加者以及長征中流散各地的紅軍士兵的命運,等等。 「紅軍這個詞對於當下的中國來說,具備多種解讀的意義。70年前的故事,對於這代人最重要的是什麼?肯定不是所謂的解密或者獵奇。紅軍的歷史細節非常重要,但放在全球化的當下,我們紀念70年前的這支軍隊,那些理想者,過多沉迷于揭秘之類的事件,不是我們要重點關注的東西。」師永剛說。 紅軍 (1934-1936)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紅軍長征在當時中國人的生活中並不是最重要的,有一段時期,關於共產黨的紅色軍事力量在中華民國逐漸退出主流話題。但是後來的結果與中國在20世紀後半的命運,卻全繫在這一場現在看起來艱難雀又浪漫的一次旅行。讀者藉由此書有機會再度來到有關紅軍的回憶中。 這次的旅行,或者更貼切地稱為流亡,曾有人認為遠勝於歷史上的所有的征程,更是軍事史上一次劃時代的里程碑。路上的點點滴滴,每一項細節都是認識這個旅程必要的一塊。散點式的紀錄方式與大量的圖片史料,幫我們重建歷史現場的想像,也觸碰到了許多以往我們未曾關注的部分:紅軍長征食譜、長征時用過的器物、紅軍病例、長征中的浪漫主義精神、長征的參加者以及長征中流散各地的紅軍士兵的命運…… 紅軍在70年後的今天,在官方與民間,在時尚與傳統,在親歷者與想像者中間,成為一個有趣的紀念對象,他們各自寫著對一支遙遠軍隊的定義,甚至互相印證。 90歲、80歲、70歲、60歲、50歲、40歲、30歲、20歲、10歲。這樣一個年齡的縱深與橫切面,如同今天的中國一樣,傳統與現代共存,豐富而複雜,單純而且充滿朝氣與活力。如此不同的人群?什麼會同樣地懷念一個逝去的時代?他們如何找到集體共存的密碼? 在這條尋找生存的路上,毛澤東與他的隊伍,一直在修正自己的方向,整整兩年,付出了十多萬人的生命,才決定了這條路的終點,或者起點。 恍如茨威格所描述的「人類群星閃耀」,那些星辰正在1930年代的中國閃耀。70年後的今天,在所謂的「歷史方向感」裡,在所謂的全球化狀態下,我們仍然在歷史地圖中透過這支軍隊的紅色色素,辨認這條1930年代行進路線的方位和經緯,並試圖努力地回到常識。 他們如何找到集體共存的密碼? 本書特色: ◎以畫傳方式呈現,說明紅軍長征時代的細節及文化。 ◎地圖、史料、照片豐富,編排活潑。 ◎為台灣對中國共產黨歷史不熟悉及對世界歷史有興趣,此讀本皆為相當有新意的一本書。 < TOP>
三民主义思想探源
作者: 黄宇和著
简介: 國人談三民主義已超過一個世紀,有很長的一段時期幾乎所有臺灣的大學都成立了三民主義研究所。有關著作,汗牛充棟,唯獨對三民主義的重要源頭之一──倫敦,探索極少。本書試圖作這種探索。全書分三大部份:第一部份重建歷史,把孫逸仙1896-1897年間在倫敦的活動重建起來,以便鳥瞰其在倫敦時「所見所聞」。第二部份分析歷史,分析三民主義形成的過程、内容以及當今之意義。第三部份反思:由於得到兩份高質量的匿名審查報告啓發,作者在出版前再對書稿作全盤檢視並提出回應。 < TOP>
Geography of thought:how Asians and Westerners think differently and why?
作者: 理查·尼兹彼(Richard E. Nisbett)著;刘世南译
简介: 西方人和亞洲人存在著思想差異,是當今的共識,但因為交通和溝通工具的發達,全球性的知識和思考模式,讓許多人認為東西方之間的差距應該已經漸漸消失。介紹並理解東西方思考上的不同,進而繪製出東西方的思維地圖,是作者尼茲彼所想在本書嘗試的目標。 本書出版後,立即成為討論東西方人思考方式基礎的最新指標。當前各國都在積極培養具世界性的前瞻領導人才,不管是從事文化研究、國際關係、乃至跨國企業,這本不可或缺的必備參考書,讓我們足以站在一窺世界的高度。以了解東西方文化及思維的差異,來養成更寬廣的思想疆域。到頭來,孔子和亞里斯多德不過只隔著一個波斯灣。 *適合引領世界發展、解決國際問題的,是「東方人」還是「西方人」? *台灣若要再起,需要知己知彼,立足一窺世界的高度。 *約翰?尼茲彼為我們繪製出東西方思維的地圖 < TOP>
Five dynasties & ten countries
作者: 杜文玉著
土东·伊朗手绘旅行/张佩瑜图
作者: 文
简介: 2006年暑假,高中地理老師peiyu又「從零開始」邊走邊畫完成了土東、伊朗的旅行筆記。 peiyu的每一段旅程,每一次出走,總帶回來屬於她自己的故事。為什麼總有那麼多精彩奇遇?並不是她特別幸運,老是碰上精彩的人事物,而是她願意打開眼睛,願意伸手,願意聆聽而來。 在她自稱「懶惰、笨蛋」的背後,事實上做了很多準備工作,所以常常能廣結善緣,驚險過關。這一切應該都來自她對旅行一種無可救葯的執著吧! 延續上一回來不及漫遊的土東,peiyu這次還深入伊朗,發現更多的珍貴風景、熱情朋友。讀者可以從她認真用心的手繪圖文中看得到。 < TOP>
明亡清兴六十年:万历十一年-清顺治元年.上
正说元朝十五帝
作者: 朱耀廷著
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
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民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