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00 项 “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蔡澜著
简介: 一文一人、一文一物、一文一事 蔡瀾談日本獨有會心,豪邁、直白式的筆觸,精采利落,大快人心! 那雪白中綻放的日本風物…… 蔡瀾玩日本,玩出你還不知道的門道 「旅遊特別強調吃?喝?泡」的蔡瀾, 跟你分享深耕多年的日本旅遊心得、在地的風土民情,和旅程中的際遇。 跟著蔡瀾的旅遊團,你會體驗到許多人生的第一次! 與金庸、倪匡、黃霑並稱「香港四才子」的蔡瀾,深諳日語,早年為了拍攝電影而久居日本,後來又常旅遊日本,日本體驗豐富、持久。除了說美食,更善於談日本。 「蔡瀾好嗆」系列由蔡瀾的專欄文章分類集結而成,共有《日本私房菜》、《日本旅遊團》、《日本電影院》和《四本萬花筒》四冊。 《日本旅遊團》是透過蔡瀾眼中觀察而寫成的旅遊散文。蔡瀾分享了日本風土民情和走訪日本各地的遭遇。你知道現在風靡全世界的賞櫻活動主角櫻花,以前不代表吉祥,通常只栽種在醫院外面嗎?日本現在哪裡還有男女混浴溫泉?看蔡瀾如何開發出強調吃?喝?泡的新旅遊路線和私房景點,去全日本最好吃的水蜜桃故鄉──岡山,吃水蜜桃、造訪永遠只長出12根樹枝的神奇樹、連一般日本人都不知道的住宿私密地點,還有蔡瀾必買必吃的名單:最道地的溫泉粉、最貴的雪糕、北海道最古老的鰻魚飯、機場最推薦的餐廳、天婦羅名店、大阪最棒的壽司店,還有各種特殊的趣味旅館。沒有旅遊計畫的讀者,可以看書跟著蔡瀾雲遊日本,有錢有閒的話,現在就可以馬上行動。 蔡瀾的文字平易近人、樸實無華。本套書多為小品,一文一人、一文一物、一文一事,不曲折也不複雜。從生動鮮活,略帶調侃的文采,可窺見蔡瀾獨特的觀察,也能雲遊至日本的尋常百姓家。 蔡瀾的日本十大觀察: 「馬肉照叫Sakura(櫻),豬肉別稱Botan(牡丹)。如果日本朋友請你去吃飯,吃到有馬肉或豬肉,你用這兩個字稱之,他們會發出心中的微笑。」 「天婦羅,是吃日本菜的最高境界。吃好的天婦羅,已非價錢問題,主要的是去找資深的師傅,你所付出的,是購買他們的藝術。」 「美中不足的是雪太細了。雪,要大片才好看,日本人稱之為牡丹雪的滿天飛,才夠氣氛。但是凡事有點缺陷,比完美好。」 「一顆櫻花不好看,整排齊放才燦爛。曾經走進一個櫻林,身邊都是花朵。頭上怒放,腳底遍地,像走進粉紅色的雲朵。櫻花代表了日本人的個性,集體行動才強壯,日本人也認為花開還不夠美,落花更淒麗,能坐在地上切腹,讓血在花朵上,才是美的最高境界。」 「日本人對某種事物一發生興味,便會追根究柢,收集所有的資料,摸個透徹,然後嘗試把自己的思想和文化滲了進去,看看有什麼新的反應。絕不會是一張唱片聽了算數,一件衣服穿了扔掉。」 「日本人生活一安定,什麼怪主意都想得出來,最近他們在一間大百貨公司舉行一個全國蟑螂選美。」 「『送行者』整個片子說出日本人的本性:要做什麼,就要做得最好。」 「大島等人的作品,雖是日本產,但像鐵板燒,已有洋式加工。如果真正要嚐湯豆腐等純日本風味,還是在小津安二郎和溝口健二的電影中才能找到。」 「其實日本人喜歡研究細節,讓後代的讀者可以根據小說中的地理去一步步追溯,看看當今和以往有什麼不同,懷古一番。這是日本人愛蒐集情報的個性,也出現在日語的外國遊覽書中,臺灣人頗受其影響。」 「日本人一直有把外國東西本地化的毛病,吃他們的湯麵,就知道已經變為日本菜了,以前他們在香港製作的什麼什麼社長物語,亞洲秘密警察等等,拍拍香港仔海鮮酒家、山頂、機場,但都是原裝的日本貨色。」 延伸閱讀 《品京都》,謝其濬著 《東京逛街地圖》,Yan & Coco著 《日本史話》,汪公紀著
作者: 傅佩荣著
简介: 本書共分三冊,即第一冊是上篇,第二冊是中篇,第三冊是下篇。 我們今天為什麼還要學習孔子? 因為孔子的思想有以下幾個至今仍然行之有效的特點: 第一,溫和的理性主義; 第二,深刻的人道情懷。 此外,還有樂觀的人生理想。 了解孔子,不但是認識傳統的開始,也是探索人生方向的起點; 而且還是正確實現人生理想的第一步。 《論語》是我們目前所能找到的,最集中表述孔子思想的一部書。它是由孔子的弟子編訂的。有子、曾子等人的學生負責編輯,所以在《論語》中,他們也被稱作「子」。「子」就是老師的意思。《論語》中的材料凌亂而簡短,往往背誦時很容易記住,但卻不明白何以要這樣說。本書從《論語》著手,系統地介紹孔子的思想,把《論語》裡適合青少年朋友、適合初學者的篇章一一加以介紹。
Conversation with Lee Kuan Yew:citizen singapore: how to build a nation
简介: 英文版一上市即登上《海峽時報》(Straits Times)暢銷書排行榜 2011年3月1216期台灣《商業周刊》搶先書摘 在沒有錄音的情況下,李光耀向我輕聲說:「湯姆,我知道,這本書必須有批判性和負面內容,你不必為我擔心。就照著你所看到的我寫吧,其他的就順其自然,就從你所看到的一切來講述我真實的故事。我只要求這些。」 美國知名新聞工作者湯姆?普雷特,與現代新加坡的建國之父李光耀,經過兩天深入的獨家訪談,精采地描述這位世界頂尖的政治領袖,竭力通過對話來還原這位舉世矚目亞洲領袖的真實面貌。那種感受是充滿喜悅和挑戰性的。談話的內容有時令人吃驚,有時令人讚嘆、佩服,偶爾幽默,從來不曾乏味。透過普雷特超凡的洞察力,引領讀者深入了解李光耀。 美國知名新聞工作者深入獨家訪談:竭力通過對話還原李光耀的真實面貌 ◎ 李光耀是狐狸型?還是刺蝟型領導人? 狐狸懂很多,有各種不同的生存技巧; 刺蝟懂一項,是關係到牠和其他動物生存的關鍵。 李光耀是強者,審時度勢,帶領新加坡走上成功之路,像隻睿智的狐狸。 他領導精英團隊,以核心理念與宏觀角度治理新加坡,這是刺蝟型實踐。 「帶領新加坡走出成功之路,李光耀是一位強者。我和以薩?柏林認為他是「狐狸」型領袖。」 「從某種層面來說,李光耀是早期的街頭政治戰士,狐狸型生存主義者,就像拳王阿里一樣。他像蝴蝶般飛舞,用一流的文字和辯才當翅膀;像蜜蜂般叮蟄,不要提到他的黑名單,不然他會逼你去牆角,告到你脫褲,你就完了。」 「這就是李光耀,一隻睿智的老狐狸。」 「在李光耀的思維裡,隱藏著他不想公開的巨大的刺蝟型主張。那就是:只有在有天分和獲得授權的精英團隊全盤控制政局的情況下,社會才能永續和持續地進步。」 「他的動機是向世界展示:一位華人領袖和他的儒家國民,是可以通過上下團結一氣,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比大部分的都來得好,甚至比任何人都好!」新加坡在過去六○年所做的一切屬於刺蝟型實踐。 李光耀的偉大理念是:新加坡是個小地方,卻可以成就大事業。 ◎ 李光耀看到:在中國崛起的過程中,新加坡可以扮演什麼角色? 李光耀是第一個承認被中國吸引的人。 一九七八年,鄧小平渴望迅速推動國家前進。他的新加坡之行視為一堂由國家推動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速成課,而李光耀就扮演了「友善導師」的角色。 儘管新加坡很小,三分之二人口為華人,這個小巨人卻為重建中國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提供再教育的樣版,這點不得不讓人欽佩。 李光耀扮演了一個偉大的角色:為時代巨輪轉向中國的世紀奠定基礎。(這個角色的分量有待歷史的判定)。 國際名人這樣看李光耀 李光耀毫無疑問可被稱為當代新加坡之父。他的政策被亞洲各國仿效,並成功地提升了新加坡的形象和地位。永世傳承。 ──梅傑(John Major),英國前首相,1990-97年任期 李光耀絕非池中物。他不滿足於現狀,他曾有抱負成為整個馬來西亞的首相。他嘗試訓導人們,但不受歡迎。人們把他視為知識分子,多過於一位普通的政治人物。他經常受邀發表演說,在某個程度上,他比新加坡來得有影響力。但事實上他仍只是一位新加坡的首長。這是他所不喜歡的事實。他想要統領一切,他認為我們(馬來西亞)剝奪了他領導一個真正的國家的機會。不過,我認為歷史會記載這位非常出色的知識分子和政治家,這並非常有的事。 ──馬哈迪(Mahathir bin Mohamad),馬來西亞前首相,1981- 2003年任期 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李光耀見證了這兩個主張:新加坡這個新興民族國家的誕生適逢良機,李光耀回應歷史的召喚,全心全意把這個島國從第三世界國家打造成為先進國家之際,也塑造了時機,創造新加坡式的發展模式,有人欽佩,也有人嗤之以鼻。然而,如果有兩個名字是不可分離的,那就是新加坡和李光耀,以及李光耀和新加坡。 ──孫努氏甯,越南前駐歐盟大使兼越南Tri Viet大學創辦人 一個社會所擁有的天然資源,並不比它擁有的人力資源所具備的知識和策略來得重要,因為人力資源具備知識和策略。新加坡就是最好的例子。李光耀證明了這說法。將新加坡從一個小且窮、「電話亭」般的沉睡社會,變成世界上最激動人心的成功國家之一,這並非奇蹟。是李光耀成就了新加坡。不管人們認不認同,他的成功是顯而易見的。他是一名知識分子和政治家,有著宏願、策略以及點石成金的能力。讀者可以從他的故事中獲益良多。 ──甘達堤,泰國前外交部長,現為洛杉磯加州大學法律及外交訪問教授,兼巴克國際關係學院高級研究員 沒有人能將國家主導的資本主義做好。如果中國大陸可以仿效新加坡模式,世界就會更美好。新加坡在教育、保健、社會投資、個人獎勵、關注環境等方面都做得很有績效。李光耀為東南亞區域帶來安定,及驚人的平衡效應,主要以商業暨經濟為主。 另外,他擁有堅實精明的軍事能力,但藏而不露,並得以影響他人。外界批評他過度管制,我倒認為就像銀行與金融業一樣,適當地管制是有必要的。 ──休姆(Wyatt R. Hume),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大學教務長,暨加州系統大學前教務長 新加坡是一個生存機會渺茫的島國(缺乏天然資源、面積小、人口少,而且被貧困和有時不友善的鄰國所包圍),但卻能取得成功。李光耀以他的智慧和毅力,創造一個經濟不斷增長的模範國家、一個很少甚至沒有貪污的政府,在數位科技方面擁有卓越遠見,並且為人民帶來一流的教育和生活水準。 ──寇里(Professor Jeffrey Cole),南加州大學數位未來學院院長 李光耀將新加坡打造成東南亞區域一個非常特別的國家,全世界最不貪污的政治體制之一……這確實是重大的成就。問題是,這個廉潔的政治體制能夠維持多久呢?(2000年公開言論) ──杭亭頓(Samuel Huntington,1927-2008年),《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作者 延伸閱讀 馬丁?賈克 (Martin Jacques) 《當中國統治世界》(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
作者: 蔡澜著
简介: 一文一人、一文一物、一文一事 蔡瀾談日本獨有會心,豪邁、直白式的筆觸,精采利落,大快人心! 那單純精緻的日本料理…… 蔡瀾吃日本,吃出你想像不到的日本味 「活到老,吃到老」的蔡瀾率直、風趣的評比美食, 傳授日本料理師傅的獨門絕活, 讓你盡享日本料理,還懂得怎麼看出門道。 蔡瀾還介紹了中文與日文料理名稱的有趣差異和聯想, 敘述了與日本料理奇人相遇的故事, 當然也有他推薦的日本名店實用資訊。 與金庸、倪匡、黃霑並稱「香港四才子」的蔡瀾,深諳日語,早年為了拍攝電影而久居日本,後來又常旅遊日本,日本體驗豐富、持久。除了說美食,更善於談日本,是評鑑日本料理的最佳人選。 「蔡瀾好嗆」系列由蔡瀾的專欄文章分類集結而成,共有《日本私房菜》、《日本旅遊團》、《日本電影院》和《四本萬花筒》四冊。 在《日本私房菜》裡,「活到老,吃到老」的蔡瀾講解日本料理的精髓、訣竅,還以率直、風趣的口吻評比各種日本美食,傳授你日本料理的獨門絕活。讓你盡享日本料理,還懂得怎麼看門道,教你說日本料理界的行話。 日本人為什麼把內臟叫「荷爾蒙」?真假鰻魚飯的差別在哪裡?鯨魚好吃嗎?馬肉嘗起來又是什麼滋味呢?比上等鵝肝醬還好吃的日本料理是什麼?吃「驛便當」的樂趣在哪裡?又難吃又難忘的日式中華料理是什麼?最受香港人歡迎的鮭魚生魚片,為什麼在日本高級壽司舖,絕對不會出現?鮭魚的哪個部位最肥美?日本國民美食排名第二名的咖哩飯,什麼牌子的最美味?為什麼包著一層層麵包粉油炸的天婦羅,是嘗盡所有日本料理的味覺後,才能體會出的最高境界?蔡瀾是這樣形容河豚的美味的,「有點吃肥豬肉的感覺,接下來是一陣香甜,比起最高級的金槍魚肚腩Toro還要好吃一百倍。吃完口中給微毒刺麻,要連吞好幾口老酒才恢復。」每個部位皆有不同層次的「河豚十吃」又是怎麼吃? 讀完這本書,除了可以回答上面的問題,蔡瀾還介紹了中文與日文料理名稱的有趣差異和聯想,敘述了他與日本料理奇人相遇的故事,當然還有他最推薦的日本名店實用資訊,讓你可以按圖索驥,馬上行動。 蔡瀾的文字平易近人、樸實無華。本套書多為小品,一文一人、一文一物、一文一事,不曲折也不複雜。從生動鮮活,略帶調侃的文采,可窺見蔡瀾獨特的觀察,也能雲遊至日本的尋常百姓家。 蔡瀾的日本十大觀察: 「馬肉照叫Sakura(櫻),豬肉別稱Botan(牡丹)。如果日本朋友請你去吃飯,吃到有馬肉或豬肉,你用這兩個字稱之,他們會發出心中的微笑。」 「天婦羅,是吃日本菜的最高境界。吃好的天婦羅,已非價錢問題,主要的是去找資深的師傅,你所付出的,是購買他們的藝術。」 「美中不足的是雪太細了。雪,要大片才好看,日本人稱之為牡丹雪的滿天飛,才夠氣氛。但是凡事有點缺陷,比完美好。」 「一顆櫻花不好看,整排齊放才燦爛。曾經走進一個櫻林,身邊都是花朵。頭上怒放,腳底遍地,像走進粉紅色的雲朵。櫻花代表了日本人的個性,集體行動才強壯,日本人也認為花開還不夠美,落花更淒麗,能坐在地上切腹,讓血在花朵上,才是美的最高境界。」 「日本人對某種事物一發生興味,便會追根究柢,收集所有的資料,摸個透徹,然後嘗試把自己的思想和文化滲了進去,看看有什麼新的反應。絕不會是一張唱片聽了算數,一件衣服穿了扔掉。」 「日本人生活一安定,什麼怪主意都想得出來,最近他們在一間大百貨公司舉行一個全國蟑螂選美。」 「『送行者』整個片子說出日本人的本性:要做什麼,就要做得最好。」 「大島等人的作品,雖是日本產,但像鐵板燒,已有洋式加工。如果真正要嚐湯豆腐等純日本風味,還是在小津安二郎和溝口健二的電影中才能找到。」 「其實日本人喜歡研究細節,讓後代的讀者可以根據小說中的地理去一步步追溯,看看當今和以往有什麼不同,懷古一番。這是日本人愛蒐集情報的個性,也出現在日語的外國遊覽書中,臺灣人頗受其影響。」 「日本人一直有把外國東西本地化的毛病,吃他們的湯麵,就知道已經變為日本菜了,以前他們在香港製作的什麼什麼社長物語,亞洲秘密警察等等,拍拍香港仔海鮮酒家、山頂、機場,但都是原裝的日本貨色。」
作者: 于宗先,王金利著
简介: 社會M型化 讓許多人感到生活壓力越來越沉重 如何解除通膨與通縮的夢魘? 本書對抑制通膨與通縮的政策 做了闡釋與評論 在一般社會大眾的感受中,覺得最沉重的生活壓力,莫過於視為生活夢魘的通膨與通縮。本書主旨不僅闡釋通膨與通縮的涵義及其成因,也說明它與泡沫經濟、金融風暴、金融大海嘯、氣候變遷、連年戰亂以及經濟成長與所得分配的關係。在貧富差距不大的社會,只要經濟成長率高於通膨率或通縮率,一般人對通膨或通縮不會太敏感;但在M型社會,亦即中產階級逐漸消失的社會,即使對溫性通膨或通縮,一般社會大眾也會感到生活的壓力沉重。本書對抑制通膨與通縮的政策措施也作了論評。 < TOP>
Onward:how starbucks fought for its life without losing its soul
作者: 霍华·舒兹(Howard Schultz),琼安·戈登(Joanne Gordon)著;谭家瑜,叶有声译
简介: ONWARD美國上市一週 即榮獲亞馬遜網路書店四月選書、紐約時報非文學類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 星巴克執行長 舒茲 與你分享 解決危機的經營智慧 真誠 果斷 勇氣 這是一門課堂上學不到的失敗經驗 以地毯式擴張崛起的星巴克,2008年遭受金融風暴、同業競爭等壓力,營運走下坡。 舒茲回任執行長力挽狂瀾,轉型成功,並帶領星巴克邁向40週年。 身為企業領導人,舒茲有兩大職志: 要為員工爭取或創造財富, 還要建立大有作為、可長可久的企業。 在外界引頸企盼下,星巴克執行長霍華.舒茲繼第一本暢銷書《咖啡王國傳奇》之後再度執筆,娓娓道出這家跨國咖啡企業重振雄風的幕後故事和領導教訓。 2000年,舒茲卸下執行長職務,轉任董事長,專心擘畫全球策略,擴充事業版圖。八年後,他做了一項跌破眾人眼鏡的決定:回鍋續任執行長。舒茲擔憂星巴克誤入歧途、偏離本業,因此決意協助公司重拾核心價值觀、恢復健全財務、找回企業靈魂。他在書中慨然分享自己重新掌舵之後的精采故事,不但提及他領導星巴克持續轉型的過程,也披露星巴克在有史以來經濟最混亂的時期,如何再度獲利、邁向永續經營,卻不失人情味。 本書除了言簡意賅地敘述美國企業遭受經濟風暴波及的窘境,也鉅細靡遺地透露星巴克如何在擾攘不安的環境中奮鬥求生、重建自我。讀者可從緊湊的敘事節奏中,感受到星巴克每日面對的激烈競爭壓力,同時體會到舒茲克服個人限制、改變領導作風所經歷的內心轉折。本書透過引人入勝、坦率直言的筆調,記錄一個品牌和一名商人邁向成熟的故事。 本書敘述舒茲的基本領導哲學:不鼓勵一味爭強好勝,而強調以正當手段取勝。最重要的是,舒茲帶給讀者一個他每天都在努力傳遞的訊息:不管時局多麼艱困、無論成功定義是什麼,都要懷抱希望,相信未來會和過去一樣成功,或是更甚於以往。 < TOP>
作者: 周锐著;奇儿图
简介:適讀年齡 自己閱讀:8~12歲 親子共讀:8~12歲 為經典注入新生命 周瑜喜歡吃臭豆腐,賣臭豆腐的集團準備邀請他擔任代言人。 這年夏天,蜀國出現了千年未遇的高溫。張飛對諸葛亮說,能不能每人發把鵝毛扇。 曹操把四個兒子叫來,要他們每人寫一封夢想信,曹熊的夢想是每天都可以吃到白薯,難道他要寫信給賣白薯的嗎? 曹操的銅雀台被恐怖分子鮑仇撞毀以後,立即召集謀士商量對策。他們決定再造一座預備要讓恐怖分子攻擊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新銅雀台,這樓台沒人敢登。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周瑜請魯肅擬一份招聘啟事: 今誠心聘用恐怖分子一名,需熟悉恐怖業務,具有破壞經驗。有意者請來都督府找魯先生聯繫,報酬面議。 但是一直沒人來應徵。 魯肅說:「好人不願意當恐怖分子。正宗的恐怖分子又都挺倔,不肯為了幾個錢被人使喚的。」 幽默大師周銳的《幽默三國》是目前大陸銷售最好的經典文學。 他在學校的簽書會活動,一天可以簽上六千本書以上, 這本書在大陸銷售量已經超過20萬冊以上,同時持續還在創新暢銷記錄中 周銳說: 有個孩子給我發來電子郵件,說:「我原來對歷史不感興趣,讀了您的《幽默三國》後,覺得歷史並不那麼枯燥了。」我挺高興,如果孩子們讀了我的書不僅只對中國歷史感興趣,能對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產生興趣,那我就更高興了。 周銳的三國,是遊戲的三國,更是幽默的三國,這是一本寫給孩子看的三國。 這本書沒有傳統兒童文學那種中規中矩、四平八穩的老調,他將三國那些神氣活現的角色移軍到了現代社會,內容裡有歷史中三國的重要人物與事件,但是也同時多了現代人的平常生活,寵物飼養、智慧財產權保護、生物基因培植、美容時裝、偽劣產品等豐富的內容。 周銳的視野極為寬廣,他筆下的三國人物遭遇的事多采多姿,相信孩子也能認可這種親切的人物環境進而認同新式的幽默三國人物。周銳使的是幽默法門--在孩子哈哈大笑之餘擺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作者的傾向通過筆下人物詼諧的自白顯露無疑。 延伸閱讀 《哼哈二將》 《幽默聊齋》 《幽默紅樓》 《幽默水滸》 《幽默西遊記》 《繪本西遊記》 《有老鼠牌鉛筆嗎》 《幽默三國之飛雞與飛鴨》 《幽默三國之錦蘘裡的冷笑》 《幽默三國之赤壁文物拍賣會》 《幽默三國之魔鬼訓練營》 《幽默三國之諸葛亮的N種死法》
作者: 蔡石山著;黄中宪译
简介:本書是研究明朝宦官的力作,內容翔實,思慮縝密,從中闡明了整部明朝史。作者深知出自文官筆下的史料,帶有反宦官的偏見,因而全書採取了批判的立場。這使他得以客觀評價宦官的成就,讓他們在有史料為憑下「為自己說話」。——邁阿密大學戴德(Edward L Dreyer) 《明代宦官》全面而詳盡介紹了宦官在明朝期間(1368-1644)扮演的角色。作者從一手、二手資料取材,說明明朝的宮廷政治、特務活動與內部安全、軍事與外交事務、徵稅與上貢、皇家專賣事業、司法審查、紫禁城布局、大運河等多個方面,內容饒富趣味。 書中告訴我們,宦官不只是文武官政府的次要附屬品,還是明朝行政體系裡建制完備的第三個行政分支,參與明朝治理上所有最根本的事務。本書揭掉官史編修者加諸宦官的譴責、嫉妒面紗,露出質地豐富如織錦的宦官樣貌。作者以持平的立場描寫宦官,對他們的能幹、忠誠和無能、駭人、邪惡,給予同樣程度的關照。
作者: 思想编委会编著;钱永祥总编辑
简介: 中國正在崛起,成為世界強權,不過中國的崛起具有甚麼普世的意義,代表怎樣的歷史突破,仍然並不明朗,更為周邊國家所憂慮。在中文世界內外,關於中國崛起的討論連篇纍牘,但是有一些議題、一些觀察角度似乎乏人問津。本期《思想》有三組文章涉及中國,呈現的正是這類較受忽視的視野:中國社會主義革命的成色、中國當代國家主義思潮的喧騰、以及中國的左派「反對派」在這個「新時期」如何自處。 < TOP>
作者: 林富士主编
简介: 什麼是流行病?什麼是造成疾病流行的原因? 流行病對於人類社會和文明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人類如何因應流行病所帶來的衝擊? 「疾病」是一種客觀存在還是一種文化或社會建構? 人類如何看待、詮釋、利用或療癒「疾病」? 疾病是人類共同的生物性經驗之一,其存滅與盛衰,和人類社會的發展、文明的變遷,有著緊密而複雜的關係。我們不僅隨時隨地在「感知」,也在「製造」疾病;不僅在「界定」(frame),也在「建構」(construct)疾病。本書所收錄的十三篇論文,企圖以若干個案說明人類看待、認識、詮釋、利用或療癒「疾病」的古今之變,並探索疾病史研究的可能途徑、課題、材料、方法,以及寫作方式。 導言(節錄) 疾病也有歷史/林富士 一九九七年七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設立了「生命醫療史研究室」,其前身是成立於一九九二年的「疾病、醫療與文化」研討會。設立研究室的目的,是為了讓既有的研究團隊能更加茁壯,並且與國內外的學者有更頻密的交流和對話。因此,在我受命擔任召集人一職之後,便邀請所內十一位同仁,在杜正勝先生的領軍之下,開始執行一項名為「中國歷史上的醫療與社會」的三年期整合型研究計畫(1998-2000)。那時,對於疾病、醫療史的各種課題,我們其實都還在摸索與嘗試之中,因此,每年都會召開專題研討會,邀請各界學者到史語所相互切磋。三年之間,陸續召開了:一、「中國十九世紀醫療」研討會(1998年5月22日);二、「潔淨的歷史」研討會(1998年6月11-12日);三、「養生、醫療與宗教」研討會(1998年1月9日);四、「健與美的歷史」研討會(1999年6月11-12日);五、「疾病的歷史」研討會(2000年6月16-18日)。 其中,以「疾病的歷史」研討會規模最大,成果也最為豐碩。當時,總共有三十一位學者提交了三十篇論文。學者之中,以國籍或地區來說,美國五人、中國五人、日本兩人、韓國一人、香港一人,其餘十七人為本地學者。以專業背景來說,醫學九人、藥學兩人、文學三人、生物學一人、人類學一人,其餘十五人為歷史學。三十篇論文共分十個場次進行,前三場均以「流行病」為主題,共九篇論文。接續的七場,主題依序為:四、疾病觀念與醫療技術;五、疾病與文化;六、身心與疾病;七、性與疾病;八、生活方式與疾病;九、疾病與政治論述;十、文獻材料與疾病史研究。除此之外,在「綜合討論」時,我則提交〈「疾病的歷史」研究芻議〉一文,供作討論的基礎。 研討會召開之後,轉眼之間,竟已超過十年。在這之間,有些發表人已退休或離開原本任職的機構,有些則由研究生躋升為大學教師。而他們也大多將會議論文改寫,或發表在國內外的學術期刊,或是收入其論文集、專書之中,也時為學界所引述或討論。因此,似乎已無結集出版之必要。 然而,時至今日,疾病依然困擾著無數的個人和群體。人類不僅隨時隨地在「感知」疾病,也在「製造」疾病;不僅在「界定」(frame)疾病,也在「建構」(construct)疾病。因此,我覺得仍有必要透過論文集的編輯與出版,傳達當年探索「疾病史」的若干歷史經驗。當時我們頻頻扣問的幾個互相糾結的課題包括: (一)什麼是流行病?什麼是造成疾病流行的原因? (二)流行病對於人類社會和文明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三)人類如何因應流行病所帶來的衝擊? (四)「疾病」是一種客觀存在還是一種文化或社會建構(cultural/social construction)? (五)人類如何看待、詮釋、利用或療癒「疾病」? 這些問題並非由我們首先提出,也不會因我們的解答而消失。但我相信,收在這本論文集中的十三篇文章,仍然可以作為思考的起點或參考,仍有攻錯之效。 首先,林富士〈中國疾病史研究芻議〉一文,以中國史為例,概略介紹了疾病史研究的途徑、課題、材料、方法,以及寫作方式。其次,李建民〈祟病與「場所」:傳統醫學對祟病的一種解釋〉、陳秀芬〈在夢寐之間:中國古典醫學對於「夢與鬼交」與女性情欲的構想〉、李貞德〈「笑疾」考:兼論中國中古醫者對喜樂的態度〉、張嘉鳳〈「疾疫」與「相染」:以《諸病源候論》為中心試論魏晉至隋唐之間醫籍的疾病〉,范家偉〈漢唐時期瘧病與瘧鬼〉、廖育群〈關於中國古代的腳氣病及其歷史的研究〉、梁其姿〈中國麻風病概念演變的歷史〉等七文,分別探討中國傳統醫學(或宗教)對於祟病、鬼交(夢交、夢鬼交)、笑疾、疾疫、瘧病、腳氣病、痲瘋病的多樣看法、語言歧義、以及概念的古今之變。再者,李尚仁〈十九世紀後期英國醫學界對中國痲瘋病情的調查研究〉一文,揭示了中國的痲瘋「經驗」與「在地知識」如何與英國的醫者及醫學觀念互相激盪;劉士永〈日治時期台灣地區的疾病結構演變〉一文,則是解析近代西洋的公共衛生及醫學觀念如何影響日治時期台灣地區「疾病結構」的演變。此外,劉錚雲〈疾病、醫療與社會:史語所藏內閣大庫檔案相關史料介紹〉一文,以官方文書「內閣大庫檔案」,闡明清代社會常見的民眾疾病和傳染病所引發的社會問題;蔣竹山〈晚明江南祁彪佳家族的日常生活史:以醫病關係為例的探討〉一文,則是利用私人日記解析晚明士紳家族的疾病與醫療經驗。最後,邱仲麟〈人藥與血氣:「割股」療親現象中的醫療觀念〉一文,則是透過「割股」療親現象,探討中國醫學中相當具有特色的「人部藥」和「血氣」觀念。 這樣的內容安排,自然揭露出歷史學界對於疾病史研究的興趣,主要還是在於醫學體系中的「疾病」觀念(包括疾病分類與病因論)的演變及其文化特性。同時,這也顯示,無論是「古今之變」的比較、醫學社群或社會群體內部的比較,還是中西醫學的比較,都是疾病史研究常用的手法。此外,從上述論文也可以清楚的看到,運用不同類型的材料,才可以呈顯更多疾病史的不同面向。總之,透過本書的十三篇論文,以及我們過去摸索的經驗,我認為,對於疾病史的探索,只有透過跨學科的對話與整合,跨地域團隊的分工與合作,並且針對各種新、舊課題,廣泛使用各種方法、工具與材料,才能有重大的突破,並有助於我們對於人類整體歷史的理解。 選文(節錄) 十九世紀後期英國醫學界對中國痲瘋病情的調查研究/李尚仁 一、前言 歷史上痲瘋(leprosy),長久以來,一直和各種宗教迫害、文化成見糾結難解,若要探討疾病與社會、文化的關係,痲瘋的歷史無疑蘊含豐富的材料。痲瘋病患在西方受到強烈歧視的原因,可回溯至《舊約聖經》〈利未記〉第十三、十四章,記載「痲瘋」是種令上帝不悅的不潔之病。後世一些學者認為〈利未記〉翻譯發生錯誤,原文的zara’ath(或tsara’ath)係泛指不潔的皮膚病,卻被誤譯為leprae(痲瘋),為西方痲瘋病患的污名種下宗教根源。痲瘋的症狀容易與梅毒、苺疹病(yaws)乃至數種皮膚病混淆,正確診斷並不容易,史料記載的「痲瘋」是否就是現代醫學定義下的痲瘋,其實大有疑問。中世紀痲瘋的真實身分在醫學界與史學界爭議不斷。早在十九世紀末期,法國醫師暨歷史學者布黑(F. Buret)就發表異議,認為中世紀的痲瘋其實是梅毒。部分學者還認為,由於當時常由神職人員鑑定痲瘋病患,誤診的可能性非常高。考古學者於丹麥涅斯特華德(Naestved)的St. Jorgens痲瘋病患墳場,挖掘出西元一二五○年至一五五○年間下葬的屍體,遺骨經古病理學(paleopathology)檢驗,斷定死者生前患有痲瘋。然而,持反對意見的學者認為,考古發掘只能證明此一疾病當時已存在歐洲,卻無法保證史料記載的「痲瘋」病例罹患的都是現代醫學定義下的痲瘋。痲瘋的回溯診斷(retrospective diagnosis)仍舊問題重重。 十九世紀西方醫學的痲瘋研究有許多重要的發展,支持不同學說的醫師,對於痲瘋病因有數種不同的看法與解釋,痲瘋的疾病分類學(nosology)研究也發生爭論,痲瘋如何傳播的問題更是爭議的焦點。挪威醫師韓生(Gerhard Henrik Armauer Hansen)於一八七三年發現痲瘋菌,為現代醫學的痲瘋知識奠立重要基礎。為紀念他的成就,醫界甚至將痲瘋改稱為Hansen’s disease。然而,Hansen’s disease的致病細菌Mycobacterium leprae感染力甚弱,許多人對此細菌天生免疫,即使與痲瘋病患密切接觸也不會染病。因此,韓生的發現公諸於世之後,西方醫界對痲瘋是否會傳染仍爭議甚久。十九世紀西方醫學對痲瘋的傳播途徑與疾病身分(disease identity)的研究與爭議,是個有待探討的醫學史議題。目前有關十九世紀痲瘋病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痲瘋遭到污名化(stigmatization)的過程,以及教會收容與治療痲瘋病患的慈善醫療措施。澳洲、印度與美國等個別國家控制痲瘋傳播的醫療衛生政策,尤其是痲瘋療養病院的設立以及病院管理措施,也有不少的歷史研究。殖民醫療體制對痲瘋病患的管制或隔離措施,如何建構出被殖民者的身分(identity),以及被殖民者如何反抗這些措施等課題,近年也出現幾篇精采的殖民醫學史研究。然而整體而言,關於十九世紀西方醫學的痲瘋研究,目前的史學探討仍相當不足,即使受現代醫學推崇為痲瘋病因發現者的韓生,他的痲瘋研究經歷,以及他的學說被醫界接受的曲折過程,相關的歷史研究亦十分薄弱。 十九世紀中國被視為痲瘋主要盛行區域之一,然而西方醫學界在中國進行的痲瘋研究,目前仍是醫學史甚少觸及的領域。本文以英國醫學界對中國痲瘋病情的調查研究為主題,探討十九世紀中到十九世紀末,來華英國醫師何以對同樣的疾病現象做出相當不同的觀察與解釋,並分析他們關於痲瘋病因和傳播方式的討論。本文以英國倫敦的皇家醫師院(The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與英國來華醫師康德黎(Jame Cantlie,1851-1926)分別於一八六○年代與一八九○年代進行的痲瘋研究為例,指出這兩篇報告對於痲瘋是否會傳染的問題,雖然看法南轅北轍,但使用的研究方法其實大同小異,兩者皆倚重英國殖民醫學、殖民科學乃至殖民行政管理所常使用的調查(surveys)研究方法。這兩篇報告呈現的醫學觀點轉變,則和歐美的帝國主義擴張活動、種族主義高張、排華風潮興起,以及熱帶醫學的專業化,有著密切關係。本文並且討論來華英國醫師對於當地資訊(native information)與在地知識(local knowledge)的使用,分析他們如何透過對中國資料的不同詮釋,來支持其截然不同的痲瘋病因論與傳播學說。 二、十九世紀西方醫學界對痲瘋傳播方式的探討 有關痲瘋的現代醫學知識濫觴於十九世紀,然而確立痲瘋是細菌疾病的過程卻充滿曲折。歐洲在十四世紀發生了史稱「黑死病」(the Black Death)的嚴重瘟疫(plague)之後,曾於中世紀造成大恐慌的痲瘋逐漸消退,到了十六世紀幾乎完全銷聲匿跡,除了北歐之外罕見其蹤。十九世紀前半,挪威是少數仍有本土痲瘋病例的歐洲國家,其痲瘋研究亦領先群倫。挪威醫師丹尼爾森(Daniel Cornelius Danielssen)和博克(William Boeck),對柏根(Bergen)地區痲瘋病患進行有系統的研究。他們分析了兩百一十三名病人,發現其中88%有血緣關係。因此,他們認為痲瘋是遺傳病,而且有隔代遺傳(atavism)現象,有時疾病遺傳隔了一代、兩代甚至三代才出現。例如某人得病,子女安然無恙,但孫子或曾孫卻又罹患痲瘋。丹尼爾森和博克在一八四七年出版研究成果,隔年該書法譯本出版。由於其一手研究內容詳盡、資料豐富且觀察仔細,使得該書論點對當時歐洲醫學界產生很大影響。細胞病理學(celluar pathology)創建者之一的偉大病理學家維考(Rudolf Virchow),宣稱此書是關於「痲瘋的現代生物學知識的濫觴」。丹尼爾森和博克的學說,由於否認痲瘋傳染的可能,也減少了歐洲人對於痲瘋可能透過傳染散佈而再度出現於歐洲的恐懼。 十九世紀後期,痲瘋再度引起歐洲大眾的憂慮。這並不是因為痲瘋又在歐洲流行,而是歐洲的帝國主義擴張活動,使得海外歐洲人接觸痲瘋病患的機會大增。痲瘋成為殖民政府必須面對的醫療問題,而且殖民經濟活動往往導致勞動人口流動,為數眾多的奴隸、苦力與契約勞工(indentured labour)離鄉背井,移居千里之外。這些廉價勞力主要來自亞洲與非洲,而痲瘋在其中一些區域原本就是風土病(endemic disease)。移民現象導致部分歐洲人擔心痲瘋是否會隨著這些流動人口四處散佈,甚至傳到歐洲。加上當時種族主義高張,歐洲人普遍認為有色人種衛生習慣不良、身體污穢不潔,使得他們更加懷疑移民會散播痲瘋。原本沒有痲瘋病例的夏威夷,在一八六○年代出現多起痲瘋病例,在西方引起嚴重關注。這個事件也對痲瘋遺傳說構成很大挑戰,因為遺傳說很難解釋為何原本沒有痲瘋的區域,會突然出現許多新病例。這個事件不只再度導致西方醫界爭論痲瘋是否會傳染,也使得一般民眾害怕痲瘋可能傳入歐洲。 在討論痲瘋傳播方式時,十九世紀西方醫師提到「傳染」,所用的字是「contagious」,這個概念指的是「接觸傳染」,亦即透過人與人或人與物的直接接觸來傳染。當時並非所有學者都認為接觸傳染原(contagion)是微生物,認為傳染病病因是細菌等微生物反而是醫界少數派的主張。要到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與德國細菌學家科霍(Robert Koch)崛起之後,細菌學說(germ theories)才日益受到重視。十九世紀許多西方醫師認為「感染原」是一種化學毒素或酵素,一旦接觸或吸入會導致血液敗壞,產生出更多的毒素而引起疾病。感染原也是一種「刺激因」(exciting cause),會削弱病人的體質(constitution),使得體質原本不佳的人生病。接觸傳染的疾病(contagious disease)既有別於遺傳疾病(hereditary disease),也不同於瘴氣疾病(miasmatic disease)與瘧疾(malarial disease)。此外,當時對於「contagion」與「infection」也有清楚區別。後者類似今天的空氣傳染的概念,例如天花與麻疹等傳染力強、不需要緊密接觸就會染上的疾病,就被歸類為「infectious disease」。「瘴氣疾病」通常指腐敗的動、植物與穢物散發出惡臭毒素所導致的疾病。「瘧疾」主要指熱帶地區潮濕的腐植土或沖積土,在強烈太陽曝曬下散發出有害氣體,導致間歇發作的熱病(intermittent fever)。在十九世紀的醫學理論中,這些名詞的意義與現代醫學的定義不盡相同,必須先釐清這些基本概念,才能瞭解當時西方醫界有關疾病傳播方式的爭論。 在海外擁有大批殖民地的英國,對於痲瘋是否會透過接觸而傳染自是極為關切。這不只牽涉到殖民地居民的健康,也攸關痲瘋是否可能傳入英國本土。加勒比海溫渥島(Winward Island)的總督,建議英國政府對殖民地的痲瘋病情進行有系統的調查,英國政府因而在一八六二年委託皇家醫師院進行相關研究。 皇家醫師院向海外歐洲醫師與外交官發放問卷,詢問當地痲瘋病情與相關資訊。調查完成後,皇家醫師院認為沒有足夠證據顯示痲瘋會傳染。《痲瘋報告》指出:「全世界不同地方的觀察者見解一致,都相當反對痲瘋會傳染的看法。」《痲瘋報告》特別提出「就這點而言,痲瘋療養院工作人員經驗得來的證據,特別具有決定性」。許多痲瘋療養院工作人員長年與痲瘋病患接觸,卻沒染病。皇家醫師院的調查委員會認為,這點足以證明痲瘋不會傳染。此外,該委員會發現「相關意見幾乎毫無異議地認為,痲瘋通常會遺傳」。然而,《痲瘋報告》還是審慎指出,有些病患身上「無法追查出遺傳的傾向」,因為這些病例的家族病史無法找出痲瘋的先例。因此,「到底有多大比例的病例是遺傳而來,即使不是完全無法斷定,通常也極難斷定」。《痲瘋報告》結論還特別強調痲瘋會隔代遺傳。就預防措施而言,皇家醫師院主張廢除任何會影響痲瘋病患權益的法律,反對隔離與拘禁病人,也不支持限制病人旅行遷徙。換言之,皇家醫師院勞師動眾大舉進行痲瘋調查,最後得到的結論,卻無異於以丹尼爾森和博克為代表的傳統主流學說。該份《痲瘋報告》的〈結論〉還在注釋中,大量摘譯與轉述丹尼爾森和博克的主要論點,並且大表贊同,視之為權威意見。 皇家醫師院的調查所觸及的另一個重要議題,是痲瘋病是否是個獨立的疾病實體?或者它只是其他疾病所引起的症狀或併發症?當時有些醫師認為某些疾病和痲瘋密切相關,甚至認為它們其實是同一種疾病的不同症狀表現。象皮病與梅毒這兩種疾病就常和痲瘋混為一談。皇家醫師院的《痲瘋報告》指出:「許多觀察者,尤其是在印度的觀察者,認為痲瘋是梅毒的毒素所激發的,兩者是相關的疾病。」《痲瘋報告》還指出,由於「阿拉伯象皮病(Elephantiasis Arabum)(又稱『巴貝多腿』〔Barbadoes Leg〕或『交趾腿』〔Cochin Leg〕),和痲瘋常是同一個地方的風土病,有時兩種疾病還出現在同一個病人身上,因此有些人認為它們是相關的疾病」。然而,皇家醫師院調查之後認為痲瘋是獨立的疾病,與其他的疾病無關。《痲瘋報告》還特別引述丹尼爾森和博克的說法:「我們對痲瘋的描述顯示,它是個特殊的疾病,一旦完全發病,就不會和其他疾病混淆。」這一點是皇家醫師院的《痲瘋報告》最沒有爭議的部分,十九世紀中期之後,痲瘋是個獨立的疾病實體,已經成為西方醫界主流共識了。 皇家醫師院認為痲瘋是遺傳病而非傳染病,代表了當時英國醫界的主流意見,而得到不少支持。就連在印度對象皮病(elephantiasis)做出原創研究的路易斯(Timothy Richard Lewis,1841-1886)與其同僚D?D?康寧漢(D. D. Cunningham,1843-1914),也支持痲瘋遺傳說而反對傳染說。然而這份《痲瘋報告》並沒有平息眾議,痲瘋的病因與傳染方式在英國醫界仍是爭議不休的議題。著名的皮膚科醫師福克斯(Tilbury Fox)在談到皇家醫師院的《痲瘋報告》時指出: ……許多寄回英國的報告,都是領事或其他非醫界人士寫的。這些報告必然包含主流觀點與人們的偏見,有些〔偏見〕還相當地驚人。由於沒有透過嚴格的醫學分析與批評來篩選事實,如此的來源必然含有相當程度的錯誤。這些錯誤又會滲透委員會的工作,使其失效。其實,他們所處理的〔材料〕在相當程度上等於是道聽塗說。 一八七三年在柏根痲瘋病院工作的挪威醫師韓生,宣稱找到了引起痲瘋的細菌,使得痲瘋傳染說聲勢大振。然而,韓生的發現也未能使爭議底定,因為英國醫界在一八七○年代尚未普遍接受細菌學說,許多醫師認為細菌學說太過簡化,忽略了環境其實在疾病發生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之所以如此,並非全然因為英國醫界過於保守而無法接受新學說。在當時英國醫界對細菌學說激烈辯論中,「沒有任何研究者能明確區分不同的微生物,以確認某個特定疾病是由某種特定生物所引發的」。在這種情況下,光是宣佈在顯微鏡下看到微生物出現在痲瘋病患的組織,並不足以讓醫學社群放棄接受已久的學說而改奉新說。
作者: 葛兆光著
简介: 這本書,不是討論中國如何崛起,而是回到問題原點:何謂中國? 中國當代著名思想家葛兆光, 一位身在「中國」的學人, 應當如何既恪守中國立場,又超越中國局限 在世界或亞洲的背景中, 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 本書通過兩個歷史角度, 一個是文獻資料中所見的關於「中國」的思想史, 一個是關於「中國」本身的學術史, 重新建構學術意義上的「中國」論述。 「宅茲中國」用的是1963年在陜西寶雞發現的周銅器何尊銘文中的一句話。 「宅茲中國」可能指的是常被稱為「天之中」的洛陽。作者借它來象徵,不僅因為「中國」一詞最早在這裡出現,而且也因為「宅」字既像「定居」,又似「墨守」。 這新舊兩重意思,讓我們反省:什麼是中國? 1895年以後, 大清帝國從「天下」走出來,進入「萬國」, 原來動輒便可以「定之方中」(《詩經》)、自信「允執厥中」(《古文尚書》語)的天朝, 漸漸被整編進了「無處非中」(艾儒略語)、「亦中亦西」(朝鮮燕行使語)的世界, 便不得不面對諸如「亞洲」、「中國」和「世界」這樣一些觀念的衝擊。 爲什麽是「亞洲」? 究竟什麽是「中國」? 中國如何面對「世界」? 看似平常的常識背後, 潛伏著一個又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本書討論「世界」、「東亞」與「中國」、「學術」與「政治」、「認同」與「拒斥」、「國別史」與「區域史」,雖然聚焦的是「中國」,討論日本關於神道教的爭論、日本關於滿蒙回藏鮮的學術史、討論朝鮮的史料中的一些問題,其實也還是聚焦在中國的。討論什麼是「中國」,不得不涉及「周邊」,通過「周邊」──「他者」──的眼睛、資料、視角來看中國,比如十七世紀以後,東亞諸國的彼此認同和互相排斥,就涉及到民族、國家和歷史;而民族、國家和歷史的自我認識和他者認識,又會涉及到一國和周邊諸國的關係;而周邊的話題,又牽出來如何理解中國和亞洲的關係;既然討論中國和亞洲,又會討論到疆域、族群和歷史等問題。 葛兆光通過本書,提出了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應從有關「中國」、「亞洲」或者「世界」的認識的歷史資料,包括中國和朝鮮、日本的歷史資料中出發,把問題放在思想史脈絡或學術史語境中去討論,而不應該是從來自西方的「理論預設」下去倒著看歷史,或者從現實利害的角度做「提供證據」似的歷史論證。他提出了「從周邊看中國」,既包含了「中國觀」即中國自我認識的改變,也涉及到文化交流史研究方法的改變,同時強調在歷史中研究「民族國家」,而不是把歷史從「民族國家」中拯救出來。
作者: 摄影
简介:認識台灣名茶與地方特色茶 深入台灣喫茶地圖的經典大書 本書即將推出英文版與日文版在國際發行 精選4大特色茶區?31處遠離喧囂的茶園自然美景?12家風格各異的茶館 一本就通台灣茶 跟著詩人茶藝家阿亮的足跡 你也可以輕鬆懂茶、品茶、訪茶園、泡茶館 本書是兩岸媒體普遍譽為「茶葉達人」的詩人藝術家吳德亮,繼《台北找茶》、《風起雲湧普洱茶》、《台灣找茶》、《珍珠奶茶完全攻略》、《普洱找茶》、《客鄉找茶》、《普洱藏茶》、《兩岸烏龍名茶》等一系列廣受愛茶朋友們喜愛的暢銷大書後,2011年再接再厲,耗時兩年、多次勤走全台茶鄉與特色茶館,用詩人的心、畫家的眼、作家的筆,以優美的文字與精彩照片所呈現的年度最新鉅作,讓您一看就通台灣茶,熟讀本書,您也可以成為輕鬆認識台灣茶、快樂找茶喫茶的茶葉達人。 ◎聯合推薦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王家揚 杭州茶葉博物館館長/王建榮 民視「消費高手」節目主持人/支藝樺 日本台灣茶協會會長/安蒜美保 韓國茶人聯合會會長/朴權欽 兩岸知名旅遊節目主持人/李秀媛 國立台灣文學館館長/李瑞騰 兩岸知名美食節目「阿鴻上菜」主持人/阿鴻 台灣區製茶公會理事長/許正清 行政院農委會茶業改良場長/陳右人 世界茶聯合會會長/程啟坤 台灣有機茶協會理事長/佛法山開山宗長/聖輪法師 兩岸知名茶文化學者/陸羽茶藝中心&無我茶會創辦人/蔡榮章 韓國知名茶文化學者/韓瑞大學教授&國際茶葉研究所所長/鄭仁梧
作者: 萧驰著
简介: 進入中國傳統詩中 重新發現「詩興」 開拓出不同的詩意生命空間 魏晉正始、嘉平之交至劉宋元嘉初年短短兩百年之間,中國抒情傳統竟完成了詩中詠懷、詠史、懷古、山林遊仙、山水、田園等最重要主題和題材的開拓。是什麽推動了這樣的發展?本卷以為其源於存在危機生發的生命意義之再探尋和人格典範之重塑。 作者以此探討了此一時期詩學觀念中種種新異與玄學論題的內在聯繫。這些觀念包括:自省式體驗的書寫、對當下心境的珍攝、對個人哀樂的超越、對自然生命原發精神的彰顯,以及抒情自我的再創造等等。而新觀念的歸趨,則在探求在內在與超越間的圓融之道和重新發現「詩興」。與玄學圍繞「自然」範疇的詮釋,企圖一般地解決存在危機不同,詩人以各自不同的生命和人格探求,開拓出不同的詩意生命空間。
作者: 董启章著
简介: 對董啟章而言: 在世界中寫作,為世界而寫。 這是他到現時為止,所能抱有的最大的寫下去的理由。 「我不想說寫作是一條孤單的道路。它是,也不是。 它是,因為就寫作的本質而言, 過程中只得作者自己一人面對,結果也只得一人負責。 它不是,因為無論環境條件如何惡劣, 我們身邊還存在一個寫作共同體,一群理念和實踐的同路人。 再者,寫作絕對不是一個人的事。 寫作必然在世界中發生,在世界中進行,在世界中結果,在世界中重生。 寫作為世界所塑造,但寫作也反過來塑造世界。」 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紅樓夢獎決審團獎、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聯合報文學獎、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 得主 董啟章 從 安卓珍尼 到 雙身 到 天工開物 到 學習年代 20年有成,他堅持走自己的路,在平凡中寫出最不平凡的故事。 這是當代世界華文文學重要的發聲 在學習年代,與同代人對談,論寫作、論行動 致同代人,致後新人,我們是為世界而寫作的 寫出我們這一代! 出道近20年創作思考之集大成 看香港當代重要小說家董啟章如何談文學、論創作、說藝文、品大師 甚至通過文字的力量為弱勢者發聲,同時思考言說和行動、文學與世界的關係 打造華文世界「如何文學,怎樣寫作」的典範 在香港當代重要小說家董啟章的召集下,當代世界文學、文藝、文化創作等各路人馬齊聚一堂。累積豐富的小說創作經驗和舞台戲劇表演的董啟章,以不同於一般文評家的跨領域角度自剖寫作心得,點評各種文學概念和形式術語,與同代的知識分子、文藝創作者、愛好者、讀者、出版人隔空對話,追溯文學創作的本質、文學內蘊的歷史進程,一路談到當代的薩拉馬戈、村上春樹、黎紫書……董啟章精闢的個人見解,反映了新一代創作人的文藝觀念。全書文采飛揚、思路通達,展卷之間,有如親臨其身,親聽其聲,令讀者嘆服。 董啟章的小說素以結構巧妙著稱,每一出手都是重量級巨作,看董啟章如何親述自己的創作過程以及概念形成的每個關鍵,無論是董啟章迷、文學愛好者、研究者,還是有意投入寫作的人,都絕對不能錯過! 本書第一部分「同代人」中的短文,寫於1997年3月至12月,刊於《明報》世紀版專欄「七日心情」的雜論。第二部分「致同代人」是於《自由時報》發表的隔週專欄,時間是2005年5月至2006年11月。第三部分「學習年代」是在寫作長篇小說《學習年代》期間的片段反思,從2009年5月至2010年3 月,分6期刊載於文學雜誌《字花》。第四部分「論寫作」,大體上總結了董啟章到目前為止對文學和寫作的看法。第五部分「論行動」是環繞著「行動」的觀念、因為時勢的需要而寫成的文章,幫助欠缺公共渠道的弱勢者發聲,同時思考言說和行動、文學與世界的關係。第六部分「對談」,除了是指狹義的對談形式,也指向文學的對話特質。第七部分「序言」,是董啟章近年給幾位年輕香港作家的作品集所寫的評介文章。最後一部分「自序」,收入的是幾篇較能代表董啟章不同時期的寫作觀念的自序。
作者: 思想编委会编著;钱永祥总编辑
简介:本期的專輯是「死刑:倫理與法理」。死刑的存廢問題,在台灣社會引起了熱烈而且不斷的爭論。不過一般媒體上的議論,傾向於高亢地表達態度、傾洩情緒、或者流於辦案及裁決等法條技術層次的分析。但是死刑是一種終極之刑,其中牽動的倫理、政治、法理、社會面向的議題都複雜而棘手,需要設法從較為基礎的層次上,從新思考這種刑罰的是與非。 台灣哲學學會與《思想》在今年度台哲會年會(10月23-24日)中,以「死刑是否應當被廢除?」為題,舉辦了一場圓桌論壇。與一般有關死刑的討論不同,在哲學視野中,「你主張甚麼」固然重要,但是「你基於甚麼理由持這樣的主張」更為重要。本著這種精神,我們邀請了幾位對相關問題關懷已久、思慮較深的學者與知識分子參加,閱讀與聆聽對方的想法,再較為系統地陳述自己的質疑與理由。這是一場很成功的公共辯論。與會者在事後將講稿定稿,交給《思想》發表,是為本專輯。 本期還有馬來西亞華人:文化與文學、思想訪談、思想評論、思想書評、思想人生等專欄,非常豐富多元。
Maritime Taiwan:historical encounters with the east and west
作者: 蔡石山著;黄中宪译
简介: 內容簡介: 中國對臺灣的影響,要到十七世紀下半葉才可明顯察覺到, 這與一般人對中臺關係史的錯誤認知其實大相逕庭。 臺灣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資源, 在亞洲海上貿易網中占舉足輕重的地位。 1921年,在慈善家林獻堂和名醫蔣渭水等在淡水河沿岸組成臺灣文化協會, 推動臺灣文化並發揚臺灣民族意識。 臺灣目前是世上第19大經濟體, 臺灣社會已變得更文明,媒體變得更自由,政治已走上民主、自由之境, 而這很大一部分得歸功於美國在軍事、經濟、教育、技術方面的援助。 過去四百年, 臺灣與荷蘭、英國、法國、日本、美國等歷史上的海上強權有過千絲萬縷的深遠關係。 海洋文化與西方價值觀的合於一身,如今仍可在臺灣風土中見到。 日本、荷蘭、法國、蘇格蘭、英格蘭、加拿大、美國等各國形形色色的遺風和影響熔於一爐,協助促進並主導臺灣的發展。 過去四百年裡,臺灣有著豐富殖民過去與獨特海上活動傳統而充滿活力、吸引多種文化匯聚於一身的地方。 從海洋到島嶼,臺灣的歷史亙古綿長 數百年來,臺灣的地理位置和獨特歷史, 塑造了臺灣鮮明的主體性、文化、價值觀, 透過史學家蔡石山在《海洋臺灣》的精彩描述, 一窺這幾百年來臺灣的演變, 鉅細靡遺地呈現這段歷史的曲折起伏。 從歷史看臺灣與海洋的關係 距亞洲大陸一百多公里的臺灣島, 數百年來一直是世界各地商人、移民、海盜與軍事謀畫者輻輳之地。 中國有著排外的長期傳統, 相對的,臺灣則有與遠近其他航海民族互動(包括敵意與友善的互動)的漫長歷史。 《海洋臺灣》充斥外國冒險家到臺灣的迷人故事, 重現了在不同海洋文化與價值觀匯聚臺灣的衝擊之下, 臺灣原住民的悲歌,中式帆船貿易、強大的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英國鴉片商和蘇格蘭茶商、耶穌會神父和長老會傳教士、日本殖民統治者、美國援臺官員的人、事、物。 書評、推薦 國際知名的兩岸問題專家、邁阿密大學政治系教授金德芳(June Teufel Dreyer) 蔡氏旁徵博引,利用了從古至今中文、日文、歐洲語文的浩瀚資料,為一個經由海上接觸塑造成形的海島社會,寫下獨一無二的歷史。 美國紐約城市大學巴魯克學院臺灣問題專家張格物(Murray A. Rubinstein) 這一獨特而重要的著作——說明全球史的絕佳範例——從更廣闊世界史的角度,探討臺灣史。
作者: 韩青,高先民,张恺华编著
简介: 500年前,葡萄牙「將世界踩在腳下」 現今,人民幣的升值給全球帶來壓力 背後原因都是因為貿易! 金融危機的最壞時期可能已經過去,危機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 貨幣只是其中一環,貿易戰爭才是主因! 誰控制了全球貿易,誰就控制了全球財富 貿易爭戰中,崛起的中國將扮演什麼角色? 台灣當如何搭上這輛快速奔馳的中國列車? 貿易是金融、匯率、宏觀政策的綜合體現 500年全球貿易發展、市場爭奪,盡在本書中 21世紀 → 當前美國加諸中國的,都曾加諸日本,日本因此陷入十年衰退,中國呢? 20世紀80年代 → 日本與?國同樣大發展,為何日本招致美國敵視,德國安然卻無恙? 20世紀30年代 → 美國總統胡佛的「胡鬧經濟」,如何在大危機中引來眾國圍攻與報復? 18世紀末-19世紀末 → 英國的貿易政策為何在自由貿易與貿易保護間反復,驅使者是誰? 17世紀中葉-18世紀 → 過度依賴外貿的荷蘭,如何在與英國的反復角力中落敗,導致民窮財盡? 17世紀上半葉 → 荷蘭如何把挪威變成它的森林,把愛爾蘭變成它的牧場,把印度變成它的果園? 16世紀下半葉 → 英國海盜四處出擊,海盜究竟是商業策略,還是政治手段、國家計畫? 16世紀初 → 西班牙控制海上貿易,為什麼說誰控制了世界的海洋,誰就控制了世界? 15世紀末 → 哥倫布遠洋探險,支撐他的是探索精神,還是他與女王簽署的協議? 15世紀 → 葡萄牙與西班牙財富滾滾而來,為何無法擺脫衰敗的命運,致命弱點是什麼? 貿易背後的爭戰,正在影響著你我的生活! 貿易戰爭決定財富藍海,關乎國家命運,關乎企業生死,更關乎個人成敗。本書以貿易進化歷程為基本線索,貫穿曾左右時局的歷史人物、改變歷史的著名戰爭、貿易發展不可逾越的里程碑,以及數十位著名經濟學家的深度解讀,講述一部貿易發展與市場爭奪、政治博弈、金權鬥爭、霸主易位纏繞交錯的歷史。貿易是金融、匯率、宏觀政策的綜合體現,500年全球貿易進化史,盡在本書中。 當金融風暴、歐盟危機再再影響著全球每個人的生活時,我們該如何認識和處理圍繞經濟全球化所發生的一切? 本書為您展示500年來全球貿易的進化史,讓您摸透歷史,看清時局。幾百年前的博弈現今仍在上演,幾百年前的手腕仍在使用,甚至更厲害、更復雜,不管是國家,還是企業,如何在艱險時局中摸清出路,正是閱讀本書的最大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