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76 项 “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3”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吴德亮著
简介:內容簡介 吳德亮人文茶畫攝影散文集 八○年代透過鏡頭愛上茶, 九○年代末期才開始深入「找茶」寫茶, 從台灣各大茶山到雲南偏遠山區; 從糾糾蟠蟠的產業道路到崎嶇顛簸的茶馬古道; 從粉牆黛瓦的江南茶樓到禮儀繁複的日本茶道庭園; 從高山茶的清香飄逸到普洱茶的陳穩醇厚; 從精緻典雅的小壺泡到雪克機用力搖晃的珍珠奶茶…… 阿亮的創作裡始終飄著茶香。 走過八千里路雲和月, 阿亮用生動的文字,傳達味蕾釋放的感動, 讓您感受茶香曼妙的韻味風采。 也透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影變化, 呈現鏡頭下、畫筆下令人著迷的繽紛茶世界。 目次 序:劍及履及的茶故事〈亮軒〉 卷一、茶來茶去 一個六安三種茶 富士山下茶飄香 春訪金谷茶鄉與櫻花共舞 在龍貓的故鄉尋訪狹山茶 在月亮的淚光中看見茶 茶席在奼紫嫣紅茶園間 台灣紅茶的故鄉日月潭 小葉紅茶在台崛起 在福建土樓看見台灣美人 美人也瘋狂 北台灣最美的茶鄉 從夏威夷大島來的茶 冰島找茶 普洱茶王福元昌號品賞記 透過鏡頭愛上茶 泡茶養生說 三月柚花入茶香 老來學茶圓茶夢 鳳凰老茶 鷹揚土樓茶鄉 前夜浮梁買茶去 尋找陽羨千年貢茶的輝煌 卷二、茶香與詩畫共舞 茶香在詩畫間舞動 走過悠悠歲月的茶票紙 禪語如金 大紅袍漆器茶盤 鋦補重生的陶杯 村長伯的茶陶成績單 蝙蝠車上的野溪岩礦 警局裡的陶壺茶香 鳳山訪壺看見牛吃餅 金銀璀璨台灣新柴燒 古厝茶香 古厝雙橋老茶廠 紀州庵文學茶館 台北最有茶味的歷史建築 明月相照竹里館 極簡中的圓滿自在 黑白變彩色的茶則人生 烈火共舞岩礦極致 卷三、馬背的下午茶 紅色阿比西利亞 馬背的下午茶 貓們的下午茶 沙漠小仲馬的茶花貓 在湯島與少年川端對話 大眼舢舨凳 發現東川紅土地 金玉滿堂油菜花 屋頂上的捕魚手 銀格鋼筆中的如金秋色 騷人多愛茶 內文選摘 在龍貓的故鄉尋訪狹山茶 看過日本TBS電視劇〈夫婦道〉的朋友,對入間市或狹山茶應該不會陌生。沒錯,由武田鉄矢、高畑淳子主演的該劇共十一集,就是描述埼玉縣入間市狹山茶園一對夫婦日常生活的家庭劇,由於劇情寫實歸真,與近年普遍偏離實際生活的日劇不同而深受歡迎;兩岸也有許多朋友透過租片或在土豆與優酷等網站觀看,據說有人看過後「眼睛都哭紅了」。 打開日本茶葉史,早於九世紀初的平安時代,傳教大師最澄就從中國天臺山國清寺將茶種帶回日本,種植於京都;至西元八三○年,慈覺大師圓仁在埼玉縣川越市建造無量壽寺北院、中院與南院,並將茶種從京都比叡山攜來,種植於中院,中院因此成了狹山茶的發源地,至今還留有紀念石碑,讓後人緬懷慈覺大師的偉業。 儘管北院今天已改名為「喜多院」,依然是埼玉縣最大的代表寺院,每日均有香客絡繹不絕,院內許多建築如仙波東照宮、多寶塔、山門、客殿、五百羅漢、慈惠堂等,也都指定為重要文化財。 中院又稱「佛地院」,正式名稱為「天臺宗別格本山」,從屹立山門外的石柱「日蓮上人傳法灌頂之寺」看來,顯然與日蓮正宗也有密切關係了;就在我舉起相機拍照的同時,《南無妙法蓮華經》壽量品第十六彷彿也在耳際不停迴繞。古木參天的幽靜院內,有座明治至大正時期著名詩人與小說家島崎藤村,贈與岳母加藤幹的茶室「不染亭」,目前也已列入文化遺產。 長久以來,國人對日本三大名茶中的靜岡或宇治茶並不陌生,至於狹山茶就所知有限了。因此在旅日好友山本明香的悉心導覽下,我特別走訪埼玉縣「找茶」,第一站當然是前往川越市的中院朝聖了。其實緊鄰東京都、從十七世紀江戶時代就作為「城下町」的川越,車程僅需一個小時,由於二戰末期未曾遭逢戰火,而留下了大量寺院與歷史街道,而有「小江戶」之稱,放眼所及盡是青磚瓦片建築的倉庫群與古老住宅、世代相傳的百年老店等,充滿濃濃的懷舊風情。 東京都與埼玉縣之間的狹山丘陵,不僅在一九八八年做為宮崎駿動畫電影《龍貓》的故事背景而聲名大噪,也因為緊鄰的地理位置,使得狹山茶有東京都產與崎玉縣產之分。 為了進一步深入瞭解,明香特別安排我前往狹山茶最大產區的入間市,到世居當地的茶農三木家作客。與其他茶葉產地比較,入間較為寒冷,使得茶葉較厚,通常還以「狹山火入」的特殊方式進行加工,所成就的甘甜濃郁則成了當地茶葉的最大特徴。 與台灣茶園多位於郊區鄉間或高山之上,且多遠離住宅明顯不同,狹山茶園往往在市區即可瞧見,且幾乎與櫛比鱗次的農舍或住宅緊鄰,一根根防霜害用的銀色三葉片螺旋風扇,彷彿電線桿般密集遍佈其間,與顏色或紅或澄的明豔屋頂構成繽紛的畫面。 正如劇中武田鉄矢飾演的好爸爸高鍋康介,謙卑、熱情又爽朗的三木正充,怕我們迷路在一畦畦的茶園之中,特別相約在入間市博物館門口,由他的兒子三木宏征開著小車帶領我們進入茶園參觀。他說入間市茶農大多一貫化地經營栽種、製茶至販售,因此民眾多能直接向茶農購買茶葉。 話說日本茶包括煎茶、玉露、粗茶、抹茶、玄米茶等多種,全為不發酵的「蒸菁」綠茶,其中且以玉露等級最高。果然在他綠浪推湧的茶園之中,有處就以偌大的黑網遮蔽,三木君告訴我,那正是作為「玉露」的茶樹,在採摘前一個月必須搭棚覆蓋,以降低陽光照射。陰暗處緩緩培育生長的茶葉,不僅能保留較多的葉綠素,且葉肉柔嫩、水分飽滿。為了成就雍容細膩的茶香,還需以手工採菁,從蒸菁、烘葉(或稱葉打)、揉捻、乾燥、精揉至複火,每一步驟均依循世代累積至今的古法工藝製作;其他未遮蔽的茶樹則產製一般煎茶。 迫不及待坐下來,看著三木宏征熟練地以側把急須沖泡玉露茶,青綠的茶湯在白色茶甌中鮮活呈現,杯緣且有流金般的湯暈層層擴散;帶有些許海苔味的飽滿香氣,則以柔滑如絲的黏稠徐徐入喉,瞬間拂去我長途旅行的疲憊。三木夫人還笑盈盈地奉上親手製作的麻糬,圓潤綿密的口感,配上玉露濃郁甘醇的特殊風味,令人回味再三。(原載於2013年7月30日《人間福報》副刊) 冰島找茶 長期深入雲南各大茶山的台商黃傳芳,五月忽然從上海來電,說他拼配的一款冰島普洱茶在上海茶博會榮獲金獎,電話彼端掩不住自得的興奮。冰島?不就是今年雲南最「紅火」的明星茶區嗎?因此特別叮嚀他,返台時務必帶回讓我好好品賞。 座落中國西南邊陲的冰島,當然與北歐五國之一、位處北極圈的島國冰島毫無關係,只是雲南省臨滄市雙江縣勐庫鎮的一個小小村落罷了,在偌大的中國地圖上很難發現它的存在。原本稱為「丙島」,源於當地少數民數拉祜族語的直接音譯,意為「長青苔的水塘」。有人猜測應在金融海嘯之後,首度宣告破產的冰島受到全球關注,丙島也在不知不覺中,被茶商轉唸成「冰島」了,信不信由你。 儘管很早就以普遍超過五百歲的大葉種古茶樹林聞名,但在二○○六年以前,冰島茶大多僅涵蓋在「雙江勐庫茶」之中,每公斤毛茶的價格也從未超過人民幣百元,前年突然暴漲至六百,隨後就一直節節攀升,從去年的二千四百元,迅速飆至今年報載的八千五百元人民幣。不僅讓專家跌破眼鏡,也讓許多人質疑其中炒作的成分,更憂心二○○七年普洱茶崩盤的歷史教訓重演。 兩週後黃君攜來他親筆落款的幾餅普洱圓茶,茶票紙上罕見地以燙金壓上「冰島琴韻」四個大字,拆開後以雙手捧住仔細端詳,三五七公克的圓茶表面,但見條索特別粗壯肥厚,且隨處可見金晃晃的芽峰顯毫,儘管還是今春才壓製的新餅,但外觀已明顯帶有黃金般的油亮光澤。 迫不及待以沸水注入蓋杯沖泡,滋味與我原先購得的冰島茶不盡相同,只是山靈之氣更為明顯,香氣也更為清揚,與他多年前餽贈的「臨滄秘境」普洱茶倒是十分接近。 看我一臉狐疑,黃君坦承新作與臨滄秘境無論原料或製作工藝都完全相同,只是當時冰島尚未竄紅,且擔心產地公開後將有眾多茶商蜂湧進入,破壞原有的純樸與寧靜,甚至將價格漫天炒作,因此姑隱其名。今天看來,黃君當時的想法絕非多慮:群山之中的冰島村子不大,當地拉祜族多年來一直與世無爭地快樂過活,沒有利慾薰心的開發商,沒有繁華的集市,茶樹得以自由生長、暢快呼吸。近年爆出天價以後,卻成了茶商競逐的殺戮戰場,毛茶價格一日數變,茶商捧著大筆鈔票徹夜守候的夢魘再現,市面上反而出現大量的贗品,令人憂心。 其實擁有許多大茶樹的冰島村存在著許多寨子,開出天價的冰島寨只是其中之一罷了;因此黃君今年特別轉向周邊的十數個寨子尋求原料,認真拼配後反而更具優勢。他進一步解釋說,大部分茶商多不擅拼配,四處追逐單一山頭單一茶菁的後果,極易讓產地價格狂飆,並造成過度採摘的後遺症,也讓近年新發現的老樹茶區,如臨滄市轄的昔歸與冰島等順勢崛起。 我想起許多年前跟著他深入幾個尚未開發的古茶園採訪,包括普洱縣的困廬山、西雙版納的勐混廣別老寨等,大量報導與媒體曝光引來其他茶商的紛紛跟進,將毛茶價格炒高至無法收拾的地步,害得他只能黯然退出,讓我頗有「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遺憾。 因此黃君常說自己並非「台商」,而只是一個愛茶成癡的先驅者:早在九○年代初期就大膽引進普洱茶,引領台灣品飲普洱茶的風潮。此後又隻身進入雲南,在當地人根本不喝普洱茶的年代,在當時還稱做「思茅地區」且茶廠不過七家的普洱市,翻山越嶺到處找茶,還反客為主地在省城昆明推廣普洱茶。十多年後的今天,普洱市茶廠早已超過五千家,普洱茶品飲與收藏且在兩岸三地蔚為風氣,並擴及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地。應是當年始終自嘲「為人作嫁」的黃君,所始料未及的吧? 勐庫茶山以勐庫河為界,分為東西兩個部分:黃君說東半山茶香氣高昂且毫顯,但茶氣相對較弱;西半山則茶氣十足但香氣弱,居中的冰島村恰好融合兩者特色。從他攜來的冰島琴韻來看,開湯後不僅霸氣十足,水甜而滑口,飽滿的回甘更從喉頭接續瀰漫至整個口腔,顯然所言不虛,且無論鮮活度、香揚度與清甜度都堪稱上乘。 我取出許多年前,在臨滄蜿蜒山路旁拍攝的舊照片,一位拉祜族婦女在土庫房頂為毛茶曬青的酷模樣,特別引人側目;不知在茶價狂飆的今日,是否還能如此淡定?(原載於2013年7月2日《人間福報》副刊) 老來學茶圓茶夢 一群中老年成功企業家,其中有建築業、有物流貨運業、有加油站連鎖、市場管理業、珠寶玉石業、餐飲業;還有坐擁百筆土地的大地主、退休大學教授等,都是叱吒商場數十年的大老闆,幾乎都當過獅子會會長,名片亮出來絕對讓人肅然起敬,談起股市或產業併購個個眉飛色舞。休閒時開著名車、打打小白球、出國度假、相約聚會享受美食等,日子過得絕對逍遙自在。 這樣一群人,卻只為了一圓年輕時的「茶人」夢,聽到法院拍賣數十噸台灣老茶,居然立刻「相招」,集資上億元全數標下,開起了老茶專賣店,讓身邊好友、家人全都跌破眼鏡。因為之前全然沒人懂茶,跟茶也毫無任何淵源,當然更沒有人看好,甚至預估「熱度」絕不會超過半年。 不過這群人不改以往縱橫商界的霸氣,依然自信滿滿勇猛向前。首先,他們不惜放下身段,四處拜師求教:學泡茶、學茶葉烘焙、學茶品辨識、學產地口感差異;還經常三更半夜不睡覺,在豪華的羊毛地毯上用龍眼木炭焙茶,用各種器皿試茶,差點鬧出家庭革命。由於「求知若渴」,他們在書店買了幾本我寫的茶書,透過部落格與我連上了線,多次的接觸讓我對他們有進一步的認識,那種愛茶成痴的專注與投入,讓我終於相信他們絕非「玩票」。 例如為了品出陳茶的真正韻味,全員從此戒酒、戒煙、戒檳榔,光憑這點就讓人嘆為觀止。而為了貯藏這批被他們視為人間至寶的老茶,還不惜全台跑透透,從鶯歌到苗栗到頭屋的老窯廠,四處找尋最合適的陶甕,甚至拜訪陶藝名家為不同茶品一一量身打造。老茶與茶倉的結合,還意外捧紅了許多新銳陶藝家,如吳金維、李仁嵋、蘇文忠、連炳龍、戴志庭、葉樺洋、黃佩儀等,使得那些造型獨具、釉色飽滿的陶甕茶倉,無論柴燒或瓦斯窯作品,個個都成了炙手可熱的藝術品,讓愛不忍釋的買家們紛紛指明要連同茶倉一起購回收藏,即便所費不貲、甚至往往超過茶價也在所不惜。 公司取名為「官韻」,這個原本做為鑑別木柵正欉鐵觀音的用詞,成了他們疼惜台灣老茶的終極目標:只為了「一輩子總要品嚐過的好茶」,而老來學茶打拼。「為首」的總經理江德全說:「不希望人家辛苦貯藏了四、五十年的老茶被無情棄置或賤賣」,就這樣十個人全都「撩落去」。不時還要飛往上海、北京、廣州等地參加展售會奮力行銷,彷彿這輩子還沒用完的智慧與精力全都要奉獻給茶。 為了表示他們是「玩真的」,所有人都放下大老闆的身段,每天親自泡茶給人試喝、向登門的顧客打躬作揖。成員之一的「威力搬家」董事長曾賜寬說他最快樂的不是業績又創新高,而是下班後能在店內親自泡茶予賓客試飲。大老闆們還經常在世貿茶業展售會場上大聲叫賣,比誰當天售出的茶葉最多;讓當初抱持懷疑態度的太座們都不敢置信「喝茶真的能改變一個人嗎?」。 目前兩岸都有事業的「空中飛人」江德全說,儘管現在每天工作的時數更長,一年來喝下肚的茶品也絕對超過五十年來的總和,但「心情絕對比過去更快樂」,頭髮不再續禿,氣色也更加紅潤有神。 大學教授退休的執行長曾東陽戲稱:有人「臨老入花叢」、有人「老來風流學少年」,他們卻是老了學做愛茶人,十個老頑童望著三座倉庫滿滿的老茶,笑著告訴我「至少還要團結奮鬥二十年」,流露出的自信與驕傲,像極了躊躇滿志的社會新鮮人,更讓我深深感動。 儘管很早前就有人有計畫地收藏老茶,但台灣老茶的爆紅卻是近十年來的事:由於普洱陳茶在兩岸掀起瘋狂囤積搶購的熱潮,品飲普洱陳茶的風氣日漸普及,也間接帶動了台灣陳年老茶的買氣。過去不及去化或刻意留存惜售的烏龍茶、包種茶,甚至新竹東方美人、魚池紅茶等,潛藏陶甕或地下,埋藏塵封數十年以後紛紛鹹魚翻生,一時都成了奇貨可居的珍品,近年受歡迎的程度比起普洱陳茶可說有過而無不及。 其實在烏龍茶普遍清香化、發酵度越做越輕的今天,台灣老茶不僅以陳穩的豐姿熟韻受到資深茶人喜愛,喝陳茶養生的說法也甚囂塵上。儘管顛覆了台灣茶一向「以鮮為貴」的觀念,卻也逐漸受到消費者的認同,近年甚至逐漸紅到對岸,市場銳不可擋。 有人質疑市面上越來越多的台灣老茶到底來自何處?其中固然也有少數以年份較輕茶品,經由不斷反覆烘焙,以粒粒如豆、顏色暗沈黝黑的外觀蒙混,但其實真正的「陳年」老茶也不少,大多來自三個層面:其一即為早年滯銷或賣剩的茶。由於茶葉的香氣與鮮度有一定期限,茶商稱之為「最佳賞味期」,一般來說,完全不發酵的綠茶大約在三、四個月,清香型的烏龍茶如高山茶等約在一年左右,東方美人茶或鐵觀音等重發酵的烏龍茶相對要長一些;超過期限後,茶商或茶農通常會將其封妥貯藏,將未能去化的茶品成袋、成批的留下至今,因此數量也最多。 老茶的第二及第三個來處,就是業者或消費者刻意留下:大多是考量久存後可以預期的風味表現而存茶,俾在多年後創造更多利潤或品出更佳風味,這類茶品多半品質較佳,堪稱有條件、有目的、有方法的存茶。官韻所標得的大批老茶即為業者當年刻意留存,才有如此龐大的數量與水平。 例如江德全有次攜來兩款東方美人陳茶要我品賞,陳期分別為十五年與三十年左右。迫不及待打開柴燒陶甕聞香,十五歲的「美人熟女」仍留有濃香撲鼻的蜒仔氣,三十歲的「資深美人」則已轉為陳茶幽香,但二者均保有明顯白毫,前者甚至還保有完整的五色繽紛。以相同條件沖泡後觀看茶湯,前者呈現亮麗動人的金琥珀色,後者則轉為紅酒般的琥珀。輕啜一口入喉,前者龍眼蜜香依然飽滿甘醇,後者儘管蜒仔氣不再,但湯質渾厚滑順,具熟果香的風韻更為迷人,讓我大感驚奇。 其實以傳統工序製作的東方美人,不僅需有多次重萎凋及不停攪拌,原料也非得採著蜒的一心二葉不可,加上製作過程的吐菁及兜水,乾燥後成茶含水量絕對低於其他茶類,因此久藏後無須焙火才能保有濃濃蜜果香。 正如研究台灣老茶最深入的已故詩人茶藝家好友季野所說:「真正的老茶,顏色雖轉深,但却是黑中帶有玫瑰紅的紅色,而非死黑。開湯後,茶湯艷紅明亮透澈」。可惜近年台灣老茶價格節節飆漲,以人為「作手」仿真的山寨版老茶也不斷湧入市面,往往外觀漆黑油亮,沖泡後湯色混濁、暗如醬油;貯藏方式不對則會產生「霉變」而帶有難以入喉的「臭脯味」,二者優劣立判,也是辨識老茶真偽的最簡易方法。 數量龐大的老茶存放在官韻三座各約三百坪的倉庫,當然不可能在短時間逐一拆封檢視,且由於年代久遠,許多根本無法判斷產地或年份,只能依拆封順序逐一編號販售。而堆積如山的茶品更不可能全屬良品,儘管令人驚喜歡呼的比例居多,卻也不時在開箱後發現受潮嚴重或質變的茶葉,應為早期長時間壓在底部未經翻倉而造成,為了確保官韻的聲譽與品質,江德全說「往往也只能忍痛丟棄」。 股東之一的謝宏田表示,茶品點收時大多為大型布袋外加塑膠袋封存,少數則有大小不一的鐵罐包裝,其中也有清楚標示年代與品名者;還有六○年代留下的禮盒,內容包括「特選鐵觀音」、「特選包種茶」、「特選烏龍茶」等三罐,開口大多已生鏽,待取出外型黝黑膨鬆的茶葉沖泡,悠悠歲月轉化的蔘香或藥香,與入喉後濃郁的口感與韻味,卻足以令人拍案叫絕。 老茶要如何貯藏?季野曾說「存茶要確定容器中沒有多餘的空氣,能隔絕光線,存放地點要陰涼通風,不要有驟冷驟熱的現象」。我的經驗則是存入未上釉的陶罐最佳,長期貯存則底下最好有乾燥的木炭鋪底以確保不受潮,通風的環境也很重要,貯藏方式與普洱藏茶大致相同。至於曾有新聞報導有人存入陶甕後埋入土中,個人則不建議採取。 因此特別提醒愛茶朋友們,手上若有超過「最佳賞味期」或已逾保存期限的茶品,大可不必急於丟棄:只要褪去包裝,將茶葉直接置入未上釉的陶甕內貯藏,經過多年後取出,也可以跟普洱陳茶一樣,成為別具風味的台灣老茶。(原載於2011年5月22日《聯合報》繽紛版) 前夜浮梁買茶去 還記得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最膾炙人口的一首長詩〈琵琶行〉嗎?其中「商人重利輕別離,前夜浮梁買茶去」詩句不僅傳誦千古,也讓現代人普遍將浮梁茶列為「通向世界的一張歷史名片」。 浮梁位於中國江西省,地名從唐朝至今始終未曾改變,隸屬景德鎮市管轄。至今仍保有唐朝留下的矮化型喬木古茶園,而浮梁茶農儘管多屬於個體戶小型經營,卻保留了最古老的製茶方式,除了曬菁外,大部分的綠茶炒製居然與雲南少數民族普洱曬菁毛茶的工序全然相同,讓我大感驚奇。 為了探討千百年前,茶樹從當時雲南原鄉的南詔古國向中原傳播,以及茶葉製作工藝從布朗族、哈尼族等少數民族到中原漢族的淵源與演變,我特別在江西省上饒市政府與商務局的熱情邀請與贊助下,踏上了中原最古老的茶鄉浮梁。 浮梁是悠遠的茶文化故鄉,遠從唐代的片茶(也稱團茶或餅茶)就已名滿天下,其後仙芝、嫩蕊、福合、祿合等名茶,歷經宋、元、明、清數代且多列為貢茶,特色為葉色清香持久、滋味甘醇綿長,且外形纖細勻稱、條索緊細,屬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明末戲曲大師湯顯祖曾為文盛讚說「浮梁之茗,冠於天下」。 除了茶,浮梁也是最早的瓷器之鄉,遠從宋代就已「摘葉為茗、伐楮為紙、坯土為器、茶瓷互利」。民間傳說浮梁製瓷更始於漢代,所謂「新平冶陶,始於漢世」,當時考慮燒瓷污染,而在瓷礦下游集中燒瓷,久而久之形成了「昌南」古鎮。儘管昌南在宋朝景德元年改名為景德鎮,但從昌南的英文China小寫為瓷器,大寫則是中國來看,顯然中國做為瓷器大國,最早應溯源自浮梁,著名的燒瓷原料「高嶺土」也來自浮梁,所謂「高嶺土、瑤里釉」。元朝更曾在浮梁設立瓷局,建有專燒禦器的樞府窯。 從省會南昌下機,經景德鎮前往作為陶瓷發祥地而得名的瑤里古鎮,古名「窯里」,也是浮梁最具「瓷之源、茶之鄉、林之海」特色的地方。一條逶迤清亮的瑤河貫穿東西,錯落有致的古建築群則臨水而建,包括保存完好的明清商業街、牌樓、宗祠、進士第、大夫第等,從西漢建鎮開始,迄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了。深具徽派建築特色的粉牆黛瓦掩映青山綠水,飛簷翹角則在楊柳飄逸的水面蕩漾。 頂著春日霞光四照的高聳雲彩,我漫步青石斑剝的街巷中,儘管衣著服飾早已換成了現代版,卻彷彿置身明清兩代的歷史卷軸,每一個細節都與印象中的古畫重疊吻合。時值春茶採收季節,那方不時可見婦人在河畔洗衣,孩童在一旁喧鬧嬉戲;這端敞開的老舊木門內,但見茶農徒手在黑亮的鐵鍋內炒茶揉茶,遠道而來的茶商忙著挑茶選茶,看不出「重利輕別離」的傾向,倒是扯開嗓門大聲議價的舉動,引來許多老外觀光客的側目。 我特別挑了些剛炒熟的綠茶,以沸水直接沖入隨身攜帶的評鑑杯內,黃綠透亮的茶湯頓時將清香溢滿屋內。慢慢沁入心腑後,飽滿甘醇的滋味在口腔中持久不散,純由慢火手工炒製的獨特風韻,也絕非現代機器成就的茶品可以比擬。做為唯一進入《唐詩三百首》的茶品,浮梁茶歷經千百年的嚴苛考驗,魅力依然絲毫不減。 沿著清澈見底且處處可觀魚的瑤河向前,距離古鎮不遠的繞南陶瓷主題園區,最能反映景德鎮東河流域悠久的陶瓷文化了。保存多處宋、元、明等時期的古窯遺址,以及大量的古礦坑、古水碓等遺跡,尤以古茶園旁的一號至五號古龍窯遺址最為可觀。 瑤河淙淙滋潤的繞南,據說還有「小九寨溝」之稱,透過相機觀景窗望出去,清冽湍急的流水兩岸,少數落單的古茶樹與蓊鬱的樹林輝映著翠綠的倒影,與九寨溝確有幾分神似。樹林盡頭一片春芽嫩綠的茶園中,古龍窯像是覆蓋著鱗鱗千瓣的巨龍橫臥一旁,破碎的陶片與黃土把大小窯洞一路拱了上去,神秘的輪廓在遊客議論紛紛的現實中卻顯得幾分孤傲。(原載於2010年8月號《明道文藝》) 台北最有茶味的歷史建築 老舊的木造窗格輝映著初冬的陽光,將周遭流動的場景細細碎碎剪影在玻璃上。隨著樂師在古箏上舞動雙手,幽雅的旋律緩緩敲扣暖融融的午後,司茶者舉起貼有金箔的「急須」注水,逐一釋放無比的茶香。就在和服盛裝出席的婦人優雅接過白色茶甌的同時,幾位時髦裝扮的年輕女孩快步向前,不斷搖晃反射暖陽的皮褲,以手機捕捉難得的畫面。 很難想像就在台北近郊的山區,日本煎茶道方圓流台灣支部長蔡玉釵,正以麥克風詳細為賓客解說,暫時掩蓋了周邊樹叢發出的啁啾鳥鳴。 愛茶人到台北旅遊,台北市區的紫藤盧茶館、西門鬧區的紅樓;或郊區茶館林立的貓空、九份等地通常都不會錯過。其實台北還有座風味十足的歷史建築,從日據時期的一九二○年代至光復初期,始終都是官商雲集、人文薈萃且幾乎夜夜笙歌的場所。至一九九八年經台北市政府列為古蹟,並於二○○八年完整修復後,又成了台北最有「茶」味的地方,吸引全球各地無數的愛茶朋友前往朝聖。 這就是座落台北市北投區幽靜的山腰,綠意環抱庭園中的「北投文物館」,前身為日據時期北投最高級的「佳山」溫泉旅館,當時不僅曾作為日本軍官俱樂部,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還曾做為神風特攻隊的度假所。國民黨政府遷台後先改為「佳山招待所」,供政府官員度假之用,後來經拍賣成為私人度假別墅,一度還成為拍攝古裝片的場景「古月莊」,之後再改為「台灣民藝文物之家」,保存台灣早期民俗文物。二○○一年起在民間與官方的努力下,經過整整五年漫長的修復工程,終於在眾人企盼下重現幽雅風華,正式對外開放營運,目前為財團法人福祿文化基金會經營管理。 北投文物館是台灣碩果僅存、唯一純木造的二層日式傳統建築。遊客通常在新北投捷運站前方,經泉源路循著虯虯蟠蟠的幽雅路蜿蜒而上,穿過兩側櫛比鱗次的溫泉旅店,鱗鱗千瓣的屋瓦在濃蔭深處的山腰就可清楚望見。將車停妥後踏上落葉繽紛點綴的石板小徑,懷舊風情的文物館大門、左側別館「陶然居」與利用地形自然落差所建構的日式庭園,就一一呈現眼前。 副館長洪侃說,文物館室內空間以最傳統的日式「書院造」為主要風格,含在佳山四景、五景、六景的「洋室遠眺丹鳳山、書院之格、結廬人間」之中,包括由禪宗僧房佛龕發展而來,擺設書畫、卷軸與藝品的「床之間」;陳列小品的「違棚」,以及不斷有陽光透過紙窗灑落的凸窗空間「付書院」等。前棟與後棟南側為傳統和室,後棟南側臨浴室旁為洋室。至於原有的佳山三景「凝脂玉露」,七座浴池也特別保留一間,以北投窯燒製的十三溝磁磚堆砌、罕見的突出地面大浴槽,供現代人緬懷當年的盛況。 其實北投文物館共有「佳山八景」,一景即廊道之間設置的日式禪風庭園「枯山水」,所謂「心澄別有天」,包括方形的水葉庭及長形的澄心庭。洪侃兄告訴我,傳統日式庭園造景原本多以大石象徵山、海島或船隻,白色的小細石則象徵海洋或河流。但文物館的枯山水卻加入了大量台灣特有的植物造景,營造出富饒的寶島與海洋澎湃且不失幽雅的意境,令人激賞。而二景「屈坐平看」指的則是日式建築特別強調水平的觀看角度,最能呼應室內設計的窗景。 為了發揮日式建築的茶室功能,館方還特別邀請日本?千家茶道的關宗貴教授,每週舉辦日本抹茶道培訓,在細膩的日式古蹟空間內,體驗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修傳承的「和、敬、清、寂」意境,並領會「本來無一物,無一物中無盡藏」的禪意。(原載於2012年12月號《海峽茶道》)
Fu Ssu-nien: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
作者: 王汎森著;王晓冰译
简介: 傅斯年是民國時期學界最有影響力、色彩最豐富的人物之一他最重要的學術主張是「夷夏東西說」《傅斯年:中國近代歷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重構了他從疑古走向重建古史的過程傅斯年(1896-1950),民國時期學界最活躍、最有影響、色彩最豐富的人物之一,一個「譽滿天下、謗滿天下」的人。他組織並領導了二十年以史語所為核心的學術群體,促成了如考古學、甲骨文、金文研究和清宮檔案的收集與研究等很多領域的進步;他強調中國歷史學的專業化和收集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對形成學術研究的新風範有卓越的貢獻。傅斯年生活在後傳統、後科學、後古史辨的時代,本書作者王汎森針對他最重要的學術主張「夷夏東西說」,重構其從疑古走向重建古史的過程。並藉傅斯年看他這一代知識人如何陷入種種的「兩難」,進而將其個案帶到中國現代思想史兩個更廣泛的主題上來:一是五四青年的文化反傳統主義之產生和發展,二是在中國建設一個學術社會進程中的成功與挫折。《傅斯年:中國近代歷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第一章〈傅斯年的早年生活〉,介紹傅斯年的成長歷程,包括在北京大學的學習,及其與新潮社、五四運動的關係,這些為他日後學術思想的發展、人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第二章,〈新歷史學派的形塑〉,介紹傅斯年在倫敦和柏林的學習,實證主義、自然科學、心理分析及比較語言學都對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回國後,傅斯年建立了史語所,集中了一批中國學術的精英,如陳寅恪、趙元任、李濟等,展開學術研究工作,史語所成為傅斯年們的舞臺??;第三章,〈走向中國文明多元起源論:中國古史的學說〉,作者向人們展示了上個世紀史學家們對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的探討,傅斯年打破了中國古代歷史研究的單一體系,形成新的多元文明起源論,代表著作是〈夷夏東西說〉(1935年),並重新描繪出古代歷史的畫卷。王先生檢討了傅斯年的理論的價值、影響及值得商榷之處;第四章,〈反內省的道德哲學〉,作者結合了當時的時代思潮,精闢地分析了知識份子群體的矛盾心態,指出傅斯年在反對傳統的道德內省哲學時與清代考據派學者在精神上一脈相承,另一方面,他又以西方思想、方法為參照系和武器,對中國的內省的道德傳統進行駁斥。傅斯年集中地對「性」、「命」、「令」、「心」這幾個關鍵概念作了詳細的辨證,寫成〈性命古訓辨證〉(1940年);第五章〈五四精神的負擔〉,在這一章中,作者認為中日戰爭爆發後民族主義興起、專制政治下民主與獨裁辯論的高漲、以及本位文化的鼓吹,都使五四的個人主義、反傳統、宣導純學術等成為一種負擔,並闡述這種轉變的錯綜複雜的社會、歷史背景以及傅及其同時代人所受的影響;第六章,〈一個五四青年的晚年〉,傅斯年曾將蔣介石看作最有能力的中國領導人,但是蔣介石的獨裁使他感到失望、不滿,因此他對蔣的態度是複雜的。作者指出傅斯年晚年積極參與政治活動,已經漸漸緩解了傳統價值與現代價值之間的張力。此外,另有〈引言:1895年後的思潮與傅斯年〉、〈結語:一個五四青年的失敗〉。書後另附六篇專文。
作者: 彭明辉著
简介: 引導讀者深入了解關於人生的一些關鍵問題:什麼是人生的滋味?什麼是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如何通過大自然、文學與藝術的薰陶,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甘醇、豐厚而有滋味?如何在現實的狹縫裡保持自我成長的力量?如何在混亂的世局裡找到值得自己堅持的方向?本書將以15個單元一一為讀者詳細分析與解答。彭明輝教授在《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書裡提到,一個人必須要有能力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獲得比現實更深刻的滿足,他才敢掙脫金錢的束縛,把一部分的時間用來追求理想;一個人必須有能力看見自己想要追求的人生意義與價值,才敢不顧別人的想法,認真的去做自己。彭明輝教授藉由《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與讀者分享:就像一趟喜馬拉雅山的旅程,現實只不過是支持你爬上巔峰的基地營,不可或缺,但畢竟不是真正的目的;如果耽溺在基地營裡而忘了攻頂,就枉費一路上的辛苦。同樣的,一輩子畏於現實而不曾去追求過理想,不曾認真的為自己活過,那就枉費一輩子所承受的煩惱與痛苦了!
作者: 何炳棣著
简介: 何炳棣先生退休二十年研究之大成──《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何炳棣先生初治近代英國農經史,再入明清人口財政史,最後總結上古中國農業文明起源;自19世紀始,上溯至西元前五千年終,在中國史學界遍尋不出第二人。本書為思想制度史專著,何炳棣先生畢生「久久不跳進思想史」,因為他認為「如果自青年即專攻思想史,一生對史料的類型及範疇可能都缺乏至少必要的了解,以致長期的研究寫作都空懸於政治、社會、經濟制度之上而不能著地。」由此可見何炳棣先生治學,一向用「紮硬寨、打死仗」的方法,正面「攻堅」歷史學界的重大議題。其「攻堅」利器就是「考據」,以考據為功的思想史,不同於「當代大多數思想史家所關心的,往往僅是對古人哲學觀念的現代詮釋,甚或「出脫」及「美化」,置兩千年政治制度、經濟、社會、深層意識的「阻力」於不顧。哲學大師馮友蘭曾說:「敘述─時代─民族之歷史而不及其哲學,則如『畫龍不點睛』。」何炳棣先生積四十年之經驗,窮究中國明清至上古農經制度,告誡後學「不畫龍身,龍睛從何點起?」龍身指的是政經社會制度;龍睛則是文哲思想體系。何炳棣先生在退休二十年間,「一往直前,義無反顧」,「踏進先秦思想、制度、宗教、文化的古原野」,積四十年畫「龍身」的經驗,點五千年中華文哲思想的「龍睛」,本書可說是何炳棣先生畢生學術的畫龍點睛之作。
作者: 岳南著
简介:內容簡介 《陳寅恪與傅斯年》、《之後再無大師》、《南渡北歸》暢銷作家岳南 系列作品先聲之作 以民國才女林徽因的生命歷程為主線 揭示一代文化巨擘梁思成、傅斯年、李濟、梁思永、金岳霖等人 鮮為人知的真實歷史細節!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爆發揭開中國變奏曲的序幕,梁思成、林徽因及身邊的一批文化名人,如傅斯年、李濟、董作賓、梁思永、金岳霖、陶孟和、夏鼐……被迫攜家帶眷、離鄉背井,從北京、南京等地流亡至長沙、昆明,最後輾轉到達四川李莊。坎坷動盪的大時代,他們與祖國同呼吸共患難,無畏於現境的艱困與物質的蹇促,孜孜矻矻地專注執著於學術事業、致力於文化的傳承。梁思成、林徽因的《中國建築史》就是在李莊完成的。抗戰勝利,他們雖得以重返內地,但接下來的時代巨變──國共內戰,讓他們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旅程,從此天隔一方,甚至是天人永別! 《南渡北歸》暢銷作家岳南的《民國才女林徽因和她的時代》通過豐富的史料、生動的圖片,對於這段歷史背後鮮為人知的真實細節進行了細膩且完整的再現。同時,岳男更以當代獨特的視角,對林徽因與徐志摩、金岳霖的情感糾葛,傅斯年與吳文藻、費孝通等人間的學派紛爭,林徽因與冰心間的是非恩怨等,進行了田野式的調查,多方深入訪察與比對資料分析,讓沉積在歷史風塵中的人物與事件,再度以鮮活的形象與映射,栩栩如生的重現在世人面前。 本書以一代才女林徽因為中心,卻不局限於林徽因一人,整體記錄從抗戰爆發直到上世紀八○年代這半個世紀巨變中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那段操宰中國命運的時代,是一個輝煌的時代、一個無法言喻的時代,這些人揮灑出了一個群星閃耀的浩瀚星空。透過岳南細膩而立體的書寫筆法,引領著我們為那樣一批生命、那樣一批靈魂而震動、而驚嘆,也為那樣一個時代糟蹋了這樣一批傑出的生命感到遺憾和悲哀,一個大時代美麗而雋永的悲歌。 名家推薦 讀了岳南的這麼多書後,啟發很大。原來,岳南先生的讀書與治學是有次第之道的。《陳寅恪與傅斯年》、《從蔡元培到胡適》、《李莊往事》、《民國才女林徽因和她的時代》等作品,都是他讀書與治學次第的一個個里程,有了這些,《南渡北歸》等作品才顯現出更耀眼的光芒。──中國書評人段慧群 目次 第一章 亂世驚夢 五臺山的神奇之旅 淒風苦雨別北平 李濟的梁家緣 第二章 往事何堪哀 清華四大導師 開田野考古先河的李濟 風聲燈影裡的梁家父子 八方風雨會羊城 梁思永踏上殷墟 第三章 流亡西南 長沙的救亡合唱 千里奔徙到昆明 跑警報的日子 死神過往中的短暫沉寂 第四章 霧中的印痕 滇川道上的流亡客 梅貽琦來到梁家 徐志摩叫板梁啟超 梁思成、林徽因的人生抉擇 ? 第五章 林徽因的情感世界 冰心小說中的太太客廳 林徽因與冰心是朋友還是仇敵 徐志摩之死 ? 第六章 往事俱沒煙塵中 梁從誡:徐、林之間沒有愛情 神祕的「八寶箱」之謎 林徽因與金岳霖的一世情緣 第七章 回首長安遠 鴻雁在雲魚在水 林徽因床頭上的飛機殘片 苦難中的淺吟低唱 遂把他鄉當故鄉 第八章 落花風雨更傷春 梁思永的生命旅程 傅斯年對冰心的微詞 血性男兒柔情女 第九章 歲月如歌 川康古跡考察團 李約瑟的李莊之行 一代名媛沈性仁 梁家的烤鴨 傅斯年與陶孟和之爭 第十章 勝利前後 京都、奈良的恩人 狂歡的節日 頒布還都令 血色黃昏 ? 第十一章 離愁正引千絲亂 歸骨於田橫之島 群星隕落 梁思永之死 飛去的蝴蝶 最後的大師 主要參考書目 新版後記 內文選摘(節錄)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著名的「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軍隊占領了中國東北三省,威脅平津,中華民族進入了危難之際。考慮到北平故宮等處所藏文物有可能在戰火中被焚燬或遭日軍搶劫,國民政府決定將北平幾家存有文物的部門於一九三二年底商定派員精選文物,並緊急裝箱南遷。除故宮博物院集中的一萬三千四百二十七箱零六十四包外,另有古物陳列所、太廟、頤和園、國子監、奉天、熱河兩行宮等處文物六千零六十六箱,由國民政府委託故宮博物院派員一起將其南遷。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國寶大南遷。這批寶物後來大部分隨蔣介石政府遷往臺灣,並以此為基礎支撐起了臺北故宮博物院。 據資料顯示,這批南遷的文物先是由北平運到上海暫存,同時利用南京朝天宮舊址,修建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以便長期存放。因南京分院只能容納原北平故宮運出的文物,一同運往上海的其他部門如太廟、頤和園等原有六千零六十六箱文物無處存放,在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倡議下,於一九三三年四月在南京成立了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暫時接管這批文物。中央博物院隸屬教育部,辦公地點設在雞鳴寺路一號,在中山門半山園徵地十二?九公頃,原擬建人文、工藝、自然三大館。由蔡元培親自出任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傅斯年為籌備主任,延請翁文灝、李濟、周仁分別為自然館、人文館和工藝館籌備主任。不久,中央博物院建築委員會特聘中國營造學社梁思成為專門委員,進行初期籌備建設規畫。梁思成的介入,是李濟繼與梁啟超、梁思永共事之後,又一次與梁氏家族成員密切合作。一九三五年,著名建築師徐敬直設計的方案當選,後徐氏會同梁思成將方案稍加修改,建築外部仿遼代宮殿式、內部結構則中西合璧,使整個建築群具有獨特風格和磅礴的氣勢。意想不到的是,由於盧溝橋事變爆發及日寇大舉入侵上海,南京告急,第一期工程剛剛完成四分之三(人文館,即後來南京博物院大殿)即被迫停工,所有人員在李濟領導下,連同收藏的稀世珍寶,開始了又一次歷史上最為悲壯的大遷徙。 當一切安排妥當後,李濟從重慶急急趕往長沙與史語所同人會合。此時已是十一月下旬,中研院遷來的史語所、社會學所等幾個所已安頓下來。當得知梁思成一家從北平遷至長沙後,李濟決定登門拜訪,在梁思永的帶領下,兩人來到了梁思成一家的臨時住處,自此便有了離別後再度相會的機緣。 此時,雙方都沒有意識到,隨著這個機緣的重新聚合,梁思成一家與李濟又開始了長達九年的密切交往。 長沙臨時大學和中央研究院幾個研究所在聖經學校安頓下來之後,仍有大批機關單位、知識分子、工人、商人、難民、乞丐、流氓無產者等各色人物,潮水般紛紛湧向長沙,整座城市人滿為患、混亂不堪。而每一股難民潮的湧入,都標誌著前線戰場國民黨軍不斷潰退,以及大片國土的連連喪失。 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日,華北重鎮保定失守! 十月中旬,日軍突破晉軍閻錫山布設在晉北的長城防線,進逼太原以北的忻州要塞,駐忻口晉軍與日軍展開血戰,陣地多次反覆易手,爭奪持續二十餘日。日軍消耗兵力達兩萬餘人,晉軍更是傷亡慘重,中方第九軍軍長郝夢齡、第五十四師師長劉家麒等將領陣亡。日軍源源不斷地增兵,並藉助猛烈砲火步步進逼,晉軍力不支,敗退太原。自此,整個晉北淪入敵手,著名的風景名勝五臺山開始在硝煙砲火中呻吟,南臺外豆村佛光寺那位白鬚飄飄的老住持和啞巴弟子,整日吃齋念佛,苦盼著各路大德施主進香還願。但等來的不是燒香磕頭的眾生,而是端著滴血的刺刀「嗚哩哇啦」叫喊的鬼子和劈頭掄過來的響亮耳光。 十月二十九日,南京國防最高會議正式決定國民政府遷都重慶,並對外公告,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政府和軍民長期抗戰、絕不屈服於倭寇的堅定信念。 十一月五日,河南安陽淪陷。日軍的鐵蹄踏進了這座歷史古城,隨軍而至的日本「學者」竄到殷墟遺址,開始明火執仗地大肆盜掘、劫掠地下文物。 十一月八日,閻錫山棄守太原,三晉大部落入敵手。 十一月十一日,淞滬戰場上的國民黨軍隊已苦苦支撐長達三個月。此次戰役中日雙方共投入兵力約一百零三萬人,日本動用了二十八萬海軍陸戰隊與陸軍精銳部隊,挾四艘航空母艦、三十四艘大型軍艦、四百餘架飛機及近四百輛戰車,與約七十五萬的中國軍隊進行了一場空前慘烈的大兵團會戰,雙方死傷俱重,日方陣亡達十萬人,中方陣亡約三十萬人。其會戰的規模與死傷人數是整個「二戰」中最大型的會戰之一,無論是後來聞名歐洲的諾曼地登陸或太平洋戰場的硫磺島大血戰,都無法與之相比。由於裝備與兵員素質等諸方面的懸殊,中國軍隊在苦戰三個月後傷亡過重,力不能敵,被迫從蘇州河南岸撤出。 十一月十二日,遠東最大的海港城市上海失陷,日軍轉而圍攻國民政府首都南京,中華民族到了最危急的緊要關口。 十二月七日晨,蔣介石偕夫人宋美齡在前往中山陵拜謁後,匆匆飛離南京前往江西繼續籌畫戰事。蔣介石在當天的日記云:「對倭政策,唯有抗戰到底,余個人亦只有硬撐到底。」並準備在「全國被敵占領」的最壞情況下仍然堅持奮鬥。 國難當頭,民族危急,流亡到長沙的知識分子們從內心深處生發出一種悲憤交織的情愫,這種情愫又迅速鑄成哀兵必勝、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堅強信念,一種與國家民族同生死共患難的英雄主義氣概,在這個群體中迅速蔓延、升騰、撞擊開來。這種令人熱血沸騰、魂魄激蕩的情愫和氣概,梁思成、林徽因的女兒梁再冰幾十年後仍記憶猶新,「那時,父親的許多老朋友們也來到了長沙,他們大多是清華和北大的教授,準備到昆明去籌辦西南聯大。我的三叔梁思永一家也來了。大家常到我們家來討論戰局和國內外形勢,晚間就在一起同聲高唱許多救亡歌曲。『歌詠隊』中男女老少都有,父親總是『樂隊指揮』。我們總是從『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這首歌唱起,一直唱到『向前走,別後退,生死已到最後關頭』!那高昂的歌聲和那位指揮的嚴格要求的精神,至今仍像一簇不會熄滅的火焰,燃燒在我心中。」 既然戰火已燃遍大江南北,國民黨軍損兵失地、節節敗退,長沙自然不是世外桃源。上海淪陷後,日軍一面圍攻南京、一面派飛機沿長江一線對西部城市展開遠端轟炸,長沙即在被攻擊範圍之內。不久,梁思成一家即遭到了敵機炸彈的猛烈襲擊,災難來臨。 這是十一月下旬的一個下午,大批日機突襲長沙。由於事先沒有警報,梁思成以為是中國的飛機為保護人民大眾和流亡的知識分子突然到來,於是懷著感動跑到陽臺,手搭涼棚對空觀看。刹那間,只見幾個「亮晶晶的傢伙」從飛機的肚子裡噴射而出,「嗖、嗖」地向自己的住處飛來,梁思成的頭「嗡––」地一震,「炸彈」兩字尚未喊出,一枚「亮晶晶的傢伙」就飛到眼前落地爆炸。隨著一團火球騰空而起,梁思成本能地折回房中抱起八歲的女兒梁再冰。屋中的妻子林徽因眼望窗外的火光驚愣片刻,順勢抱起五歲的兒子梁從誡,並攙扶著一直跟隨自己居住的母親向樓下奔去。就在這一瞬間,炸彈引爆後的巨大衝擊波將門窗「轟」地一聲震垮,木棍與玻璃碎片四處飛起。當一家人連拉帶拽、跌跌撞撞地奔到樓梯拐角時,又有幾枚炸彈落到了院內,「轟隆––」的爆炸聲中,院牆上的磚頭、石塊隨著騰起的火焰向外迸飛,林徽因抱著兒子當場被震下樓梯滾落到院中,整個樓房開始軋軋亂響,門窗、格扇屋頂、天花板等木製裝飾物瞬間坍塌,劈頭蓋臉地砸向梁思成和懷中的女兒……等梁氏一家衝出房門,來到火焰升騰、黑煙滾滾的大街時,日機再次實施俯衝,炸彈第三輪呼嘯而來,極度驚恐疲憊的梁思成和林徽因同時感到「一家人可能在劫難逃」了,遂相互摟在一起,把眼一閉,等著死神的召喚。出乎意料的是,落在眼前的那個「亮晶晶的傢伙」在地下打了幾個滾兒後不再吭聲––原來是顆啞彈,梁氏一家僥倖死裡逃生。 當晚,梁家幾口已無家可歸,梁思成那「合唱隊指揮」的職位自然也隨之消散。面對如此淒慘的景況,清華大學教授張奚若把自己租來的兩間屋子讓出一間給梁家居住,張家五口則擠在另一個小房間裡苦熬。第二天,梁思成找了幾個人,把家中的日用物品慢慢從泥土瓦礫中挖掘出來。據梁從誡說,當梁思成回到被炸塌的房前時,發現在一塊殘垣斷壁上,有一個人形的清晰血印。據目擊者稱,此人被炸彈的衝擊波平地拋起後,活生生地摜在牆上,留下了這個鮮明的血色印記,牆上的人自然成為一塊模糊的肉餅。 這次轟炸,使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感到長沙如此動盪不安、擁擠不堪,每天面臨著不是家破就是人亡的威脅,很難做成什麼事情,遂萌生了離開長沙前往昆明的念頭。按他們的設想,遠在中國大西南的昆明,離戰爭硝煙或許還有一段距離,既可以暫時避難,又可以靜下來做點學問,是個一舉兩得的處所,於是決心奔赴昆明。臨行前,林徽因在給好友費慰梅的信中,對自己的心境做了如此披露:「我們已經決定離開此處到雲南去……我們的國家還沒有組織到可使我們對戰爭能夠有所效力的程度,以致至今我們還只是『戰爭累贅』而已。既然如此,何不騰出地方,到更遠的角落裡去呢?有朝一日連那地方(按:指昆明)也會被轟炸的,但眼下也沒有更好的地方可去了……除了那些已經在這兒的人以外,每一個我們認識的人和他們的家人,各自星散,不知流落何方。」 十二月八日,在一個陰風陣陣、星光慘澹的黎明,梁思成一家五口搭乘一輛超載的大巴車向蒼茫的西南邊陲重鎮––昆明奔去。 此時,戰場的局勢進一步惡化,前線傳來的消息已到了令每一個中國人都頓足捶胸、揪心裂肺的程度了。
Visuality and identity:sinophone articulations across the Pacific
简介: 「華語語系」(Sinophone)研究中這是一本最重要、最經典的論著!漢學家史書美以華語語系概念,深入分析知名台灣導演、奧斯卡最佳導演得主李安的電影「父親三部曲」、《理性與感性》、《臥虎藏龍》知名香港導演張堅庭的電影《表姐,妳好嘢!》、陳果的「香港三部曲」(《香港製造》、《去年煙花特別多》、《細路祥》以及藝術家劉虹、吳瑪悧等人的藝術作品作為海外重要華裔漢學家之一,史書美開創的「華語語系」(Sinophone)研究,乃建基於中國研究、亞美研究、離散研究和跨國研究之間,所進行的一種哲學性文化思考批評。此處所指的華語語系概念,包含了在中國之外使用各種不同漢語語言的各個區域。華語語系在史書美的論著《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呈現》體現了其敏銳的思考和深刻的批判。在《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呈現》一書裡,史書美認為視覺文化已成為全球資本主義下,調解主體性的主要方式。她在本書中審視了她所稱之為「跨太平洋華語語系」──當中包括使用漢語語言的社群,如中國、台灣、香港和亞美等──的影像,如電影、電視、當代藝術、報紙和新聞的生產與流通等。本書具有開創性地強調了所謂的華人離散研究,應該從漢語文化社群上做出概念化討論,而非拘泥於種族和國族的層面,不僅僅提倡在華語語系族裔的散布研究、族裔研究、區域研究與中國研究之間搭起橋梁,也希望能在法語語系、葡語語系、西語語系,以及英語語系世界中尋求共鳴。本書共分六章,嘗試在華語語系與中國、亞洲、美國的跨國經濟文化關係和文化表述的互文脈絡裡理解華語語系,所探討的華語語系視覺作品只限於當代台灣、回歸前的香港以及當代美國,然而拉丁美洲、非洲、歐洲與東南亞等地的華語語系視覺作品仍有待做出更多探討。華語語系研究的目的並不在於重新建構另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分類,例如與中國絕對相關的華裔離散和「文化中國」。華語語系研究的目的毋寧是檢視華語語系社群與中國的關係是如何愈來愈多樣化、愈來愈問題重重;以及此關係是如何成為地方、全球、國家、跨國、移居地及日常生活實踐等多角度、多元價值的脈絡中,定義華語語系的其中一項因素。當在地的關注以在地的語言發聲,進而逐漸取代移民們(和其後代子孫)移居前的關注,華語語系便會成為逐漸消失的概念,最終華語語系會喪失其存在的理由。因此,華語語系作為一種分析與認知,便與特定的時空有關。值得注意的是,《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呈現》提出了華語語系這個概念對不同的漢語語言的文學創作來說亦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分類方法。華語語系不但具有也同時包含視覺實踐與文本實踐的廣度,補足過去缺乏描述使用某種漢語語系語言的藝術家之學術語彙的問題。以往華語語系的藝術作品大部分只能以作者的民族出身來定義,而非以作品的地方脈絡和所使用的視覺、聽覺、文本語言來定位。媒體推薦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何依霏(Margaret Hillenbrand)(英國牛津大學東方研究學院副教授)李歐梵(香港中文大學冼為堅中國文化講座教授)周蕾(美國杜克大學文學系Firor Scott講座教授)林文淇(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專任教授)邱貴芬(國立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中心主任、台文所特聘教授)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美國奧瑞岡大學歷史系榮退教授)梅家玲(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與台灣文學研究所合聘教授)陳芳明(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賀麥曉(Michel Hockx)(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教授)廖咸浩(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廖炳惠(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台灣研究講座教授)廖朝陽(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特聘教授)劉大衛(David Palumbo-Liu)(美國史丹佛大學比較文學系Louise Hewlett Nixon講座教授)羅貴祥(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教授)共同推薦(姓氏排列依筆畫順序)名家讚譽◎本書是全球學界首部有關華語語系研究的專書。論證豐瞻,視野開闊,關懷深遠,是任何關心華語文學,比較文學,後殖民主義的讀者不容錯過的巨作。──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以華語語系太平洋為背景,史書美為少數的文化生產提供了一個令人欽佩的國際視野。她對性別、階級、語言和文化政治的分析,正如她質疑中國中心主義般犀利。這是一個非常傑出的批評成果。──周蕾(美國杜克大學文學系Firor Scott講座教授)◎《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呈現》是近十年來漢學、中國研究、亞洲與亞美領域中的重大突破,史書美教授以「華語」表達的新興議題,切入全球華人在世界經濟與文化體系所創出的新視角、新認同位勢,全書對全球化、弱裔論述、跨國性研究、大陸妹、新台灣電影、97年後的香港等課題,均有令人驚豔、眼光一亮的嶄新見解,這本書對文學、文化、電影、藝術研究者均是必讀之作,本人極為推薦。──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國奧瑞岡大學歷史系榮退教授)◎透過視覺媒介對「全球華語」(華語語系)的當代生產做出了創新及富啟發性的描述,為中國的文化和離散研究做出了一個重要的附註。──廖炳惠(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台灣研究講座教授)◎在追溯「華人」主體性於全球傳播的光譜生產上,史書美大膽地拋棄了聯繫華人主體性的地方(種族)和身體(民族),並強調視覺(電影)和言語(語文和語言)才是現代和當代(主體性)歷史形構中最重要的標準。她傑出地完成了這項研究工作。──劉大衛(David Palumbo-Liu)(美國史丹佛大學比較文學系Louise Hewlett Nixon講座教授)
作者: 思想史编委会编著;胡金伦总编辑
简介: 歷史學與思想史有著息息相關的相互聯繫。思想史家無法告知我們真實如何取得,或史學應當如何等等認識論的規範真理,而毋寧是提出議題及其重要性的討論。跨國族或國際化的思想史寫作雖然有引人之處,但其困難度較諸槍砲或傳染病的全球歷史,不可以道里計。或許,在通古今之變與全球思想史之外,思想史可以更專注於議題的整合與擴大。思想史應該更敞懷地擁抱各類歷史議題,期能與整體史學的發展脈動同步。如果思想史家們相信,他們終究不只能回應、預流史學新潮,也能夠概念化、問題化、意義化各式新舊的歷史議題,思想史或許能夠成為其他史學次領域發掘議題、聯結議題、解決議題的靈感來源。特稿來自余英時正在撰寫的最新專著《論天人之際》,並邀集名家專文如:黃進興討論儒教的俗世性格、王汎森以探索「煩悶」的本質來討論「主義」與中國近代私人領域的政治化問題、張旺山論社會學大家韋伯的「時代診斷」的核心構想,同時刊登國際知名史家Quentin Skinner討論真理與史家的英文論文。另闢中英文對照的論壇,邀請大衛.阿米蒂奇、包弼德、葛兆光、李蕾、慕唯仁、孫隆基等國際學者就思想史的國際轉向進行討論、詰辯和反思。此外尚有陳正國赴上海閱讀嚴復翻譯筆記的研究紀要、蔡孟翰及John Dunn紀念最近去世的洪特伊斯凡先生(Istvan Hont)學思。
简介: 韋伯-近代社會學之父西方現代社會學及公共行政學最重要的創始人之一本書對於瞭解韋伯在「哲學」與「宗教社會學」方面的研究,尤其是《新教的倫理與資本主義的精神》一書的概念,具有根本的重要性。其中,韋伯對社會科學的方法論與邏輯學的反省,值得關心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領域中哲學概念的讀者費心細讀。更重要的是,韋伯探討的主題不侷限於一般所說的「方法論」問題,而是擴展到了知識理論與邏輯學的分析、乃至更根本的「知識」或「科學」的意義問題。在〈羅謝與肯尼士和歷史的國民經濟學之邏輯問題〉一文中,韋伯使用直白易懂的文字,透過實例探討許多相關連的「基本的邏輯-方法學的問題」。〈社會科學的與社會政策的知識之“客觀性”〉則討論「理想典型式的概念建構」及社會科學與社會政策的知識之「客觀性」。對於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所探討的主體:「資本主義的“精神”」,是如何被建構及研究的議題,可自〈「文化科學的邏輯」這個領域的一些批判性的研究〉一文中一窺端倪。。對於如何掌握「歷史學的對象是什麼」及「歷史學之邏輯上的本質」這類與研究工作息息相關的問題,韋伯也在本書中作了詳細討論。本書另外收錄韋伯對當時新康德主義法哲學家史坦樂(Rudolf Stammler, 1856-1938)及德國國民經濟學家布倫塔諾(Lujo Brentano, 1844-1931)著作的評論。其中論及韋伯的方法論思想中最重要的側面,包括如何在文化研究中對「經驗上的詮釋」或「釋義學上的詮釋」這二條進路做出區分、「事實」與「價值」的區別、「價值關連」學說、研究客體之建構,以及「理想典型」的概念等。最後,在〈社會學與經濟學的諸科學之“價值中立”的意義〉一文中,韋伯提出對於「價值中立」這個概念提出最深入、細膩、且完整的分析與論述。韋伯認為知性、倫理與心的判斷各有其必須遵守的法則,不能以知性的認知結果去譴責心的感受或倫理判斷。心和倫理判斷是不受指揮、也不能被指揮的,也由此可知,知性的法則的侷限。這種「知、情、意」三分而各有其「固有法則性」的想法,可以說是韋伯的思想的「人學基礎」。
作者: 李志铭著
简介: 連續兩屆金鼎獎得主 李志銘重訪台北的老聲音,台灣的老聲音最新力作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畢恆達 專文導讀台中市古典音樂台主持人 吳家恆廣播人兼作家 馬世芳 誠摯推薦「聲音確實有種看不見的力量,能使人安心,也能讓人焦慮。」有誰記得螢橋河畔「露天歌場」水岸歌聲?一曲〈月夜愁〉是否迄今卻仍歌詠著台北三線路夜晚之迷人所在?至於那些城市深晚未歸人歌唱「今天不回家」的迷離身影,亦深情見證北投「那卡西」夜晚,流淌著比白天更多的浪漫。金鼎獎得主李志銘,不僅爬梳台灣文化風景,也書寫城市聲景,用不同角度喚醒台灣走過的豐富歲月。這部聚焦台北記憶與聲景之作,談城市印象也談聲音與地方的關連,城裡城外的聲音記憶,耳熟能詳的樂曲,帶出台灣早期的地方縮影,另一方面也將城市自農村到工業的快速發展,運輸工具日益便捷,南來北往的印記,藉由一些古調樂曲呈現。李志銘也探詢城市生態的轉變,試圖喚醒城市擁有過的大自然印記,在書中回顧台灣音樂史上一個個似曾相識的名字:舉凡日治時代鄧雨賢、江文也,乃至戰後初期文夏、洪一峰、紀露霞與鳳飛飛,並試圖以聲音景觀(Soundscape)解讀,有如戰後台灣城市文化史,別有一番風味。眾聲喧嘩的二十一世紀,環境迫使人們聽聞的聲響是如此過度地嘈雜不堪,那些隱蔽於寂靜當中等待著人們去覺察的被隱藏的聲音,充滿許多耐人尋味的故事。※ 名家推薦1976年出生的李志銘,以對歷史的爬梳、社會學的趣味,以及文學的感性,兼以自身的記憶,寫出了許多早已消散、被遺忘的台灣音景(soundscape)。他的文字很安靜,讓我想起徐四金筆下沒有氣味的香水師葛奴乙,充滿對聲音和過往的愛戀。他能寫出許多聲音,但自己的聲音卻不喧鬧。正由於敘述並不張揚,讀者自身對聲音的記憶,也就一點一滴慢慢浮現出來,成為了這本書閱讀經驗的一部份。──台中市古典音樂台主持人 吳家恆
作者: 小岛毅(Kojima Tsuyoshi)著;王筱玲译
简介: 「爸爸,為什麼要學歷史?歷史有什麼用?」學會解讀歷史,而非死背歷史輕鬆、有趣卻深刻的日本史,教科書中學不到的日本史本書是作者寫給15歲的女兒,以父親的口吻、用通俗易懂的話語述說日本歷史的發展。即將上高中的女兒,向在東京大學歷史系任教的父親問出:「為什麼要學歷史?歷史有什麼用?」為了讓女兒了解歷史的本質,讓女兒不受限於課本上枯燥單調、僅羅列歷史事件的「斷代史」,而能更深入理解日本的歷史及日本在世界史中的角色,作者開始撰寫這本「前所未有的日本通史」。此書分成「劍」、「心」、「寶」、「鋤」四部分,分別從歷史事件討論對日本中心論的反思、宗教信仰與歷史建構、日本國家之形成,以及武士階級與尊王攘夷運動。每一部份各有十三章,每章以短短一千字討論一個歷史事件。劍之章以象徵貴族武器的黑桃看「日本史」的本質。從賴山陽的《日本外史》出發,指出尊王攘夷思想下僅以日本觀點看日本歷史的盲點。心之章以象徵神職人員的信仰的愛心介紹日本的神話。討論《古事記》和《日本書紀》中的「故事」是如何被創造出來以塑造大眾的日本印象。寶之章以象徵商人財產的鑽石說明日本的國家形成。從大化革新到平安時代的怨靈,介紹日本的國家形成與文化發展如何受到中國文明的影響。鋤之章以象徵百姓農具的鋤頭挖掘自鎌倉時代開始的歷史。探索武士政權、佛教文化、戰國時代、鎖國、尊王攘夷思想對日本帶來哪些變化。作者並沒有詳述每個事件或時代的細節、不需記誦繁複的人名、地名及年份,而是引領讀者以全新的角度探索歷史,將被現今教科書分解成瑣碎斷代的歷史重新展現整體的面貌。本書特別之處在於作者並不單論述日本的歷史事件,而是著重古今思想的傳承和日本與東亞其它文化上思想的交流,以期讀者以宏觀的視角閱讀日本歷史。
作者: 伊曼努埃·康德(Immanuel Kant)原著;李明辉译注
简介: 康德正是由西方文化通向中國文化的巨人──殷海光康德是整個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與唯一探索時間性這一維度的人──海德格康德的歷史哲學長久以來一直為國內學術界所忽略,往往被視為過渡到黑格爾、乃至馬克思歷史哲學的橋樑,而不是一套未成熟的理論。但這是一種不幸的誤解,因為康德的歷史哲學自成一派,與馬克思與黑格爾的歷史哲學分屬不同類型。康德本人雖未撰寫一部討論歷史哲學的專著,但有八篇重要著作直接涉及歷史哲學。《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增訂版)》包括這八篇著作的中譯及注釋,並在書末附有詳細的研究書目供研究者參考之用。透過本譯作,讀者可了解康德的歷史觀,他對「啟蒙」和「人類意志」的理解、對永久和平的追求,以及哲學體系中「自然」的最終目的。康德所理解的「歷史」,並非以作為生物種屬的人類為對象,而是將全人類當作整體,進而探討自由的進展;這便是他所謂的「普遍歷史」。這種「歷史」可以預示:人類就整體而言,將在道德上不斷地趨向於更佳的境地。而歷史應以「人類意志的自由之活動」,也就是人類自由意志在現象界中的表現為主要探討對象。對康德而言,人類是地球上唯一擁有知性的存有者,是唯一可以替自身任意設定目的之物種。此外,康德將追求永久和平視為人類的一項「義務」,但這項義務並非嚴格意義的道德義務,它的實踐僅要求行為的合法性,而不要求其道德性。同時,它並不與道德理念,如「最高善」相同,「永久和平」在現實世界中永遠無法實現,而是具有歷史的可能性。且它的實現並非直接依靠道德動機的力量,反倒是從人的自然本能得到更大的助力。最後,康德基於人類創造文化的能力,將人視為自然的「最終目的」。對他而言,歷史意識是文化發展的結果。在康德的歷史哲學中,作為歷史主體的人類正是作為自然的「最後目的」的人類。由於歷史僅存在於歷史意識之中,故唯有已啟蒙的民族才有歷史可言;單憑史料並不足以構成歷史,只有通過歷史意識之反省,史料才有意義。因此,他的歷史哲學不屬於純粹的道德哲學(即「道德的形上學」),亦不屬於自然哲學,而是如黎德爾所言,屬於「道德哲學的經驗部分」或「應用的實踐哲學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