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新语》人物考释:以唐代前期君臣关系事迹为中心
作者: 吴泓哲著
出版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2
简介: 唐代史風頗盛,國史又相對容易取得,使得國史紀傳體性質之文類,直接影響唐人歷史性筆記型小說的創作,而此類筆記小說,在有關唐代的圖書目錄裡,常出現以補國史為命名之圖書。
「小說」這個概念越到後朝越寬廣,使得唐士人的「筆記」、「小說」、「雜史」,在唐朝後的藝文志或私人藏書家所著的圖書目錄裡的規類不能劃一,唐代很多傳統「筆記」、「筆記小說」,在宋朝以後圖書分類,出現一書兩類的狀況。《大唐新語》它在《新唐書藝文志》被分為雜史類,《郡齋讀書志》被分為雜史類,《遂初堂書目》被分為小說類,《宋史藝文志》被分為別史類,在這些圖書目錄裡的「傳記類」、雜家類」、「小說家類」、「雜史類」、「故事類」相混難以劃分。
此外《大唐新語》一書,被冠上「新語」兩字,使近代多數研究小說史及筆記小說史的學者,將《大唐新語》歸為「世說體」,加上《大唐新語》一書在圖書目錄上定位不明,多以「雜史」、「小說」兩類為主,致使近代學者一看本書之歸類,多認為《大唐新語》是作者「有意為之」的軼事小說,導致對書裡的記人、事材料之真實性,產生相對性懷疑,故筆者以「人物及史事考釋」作為本文所討論之主要範疇,進而討論《大唐新語》一書在歷史上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