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作者: 王建平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8年12月
简介:
2015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和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做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主线,强调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带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立足于我国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转变,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点任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增强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终实现实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带领发展的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创新起着核心带领和战略支撑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科技创新共同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带领和支撑作用,是新时代我国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目录】
1 总报告:以科技创新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1 科技创新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逻辑
1.2 四川科技创新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条件
1.3 科技创新引领四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点任务
2 科技创新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
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实背景、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2.2 科技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动力
3 新常态下四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形势
3.1 新常态下四川经济发展的趋势性特征
3.2 四川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及根源
3.3 四川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难点问题
4 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四川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4.1 当前四川自主创新能力的总体评价
4.2 四川科技供给存在的突出问题
4.3 科技创新供给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选择
5 企业创新主体、产学研协同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
5.1 四川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5.2 四川企业成为创新主体面临的制约因素
5.3 四川企业创新与成果转化存在的突出问题
5.4 四川企业创新马成果转化的主要路径
6 知识产权运用与科技创新产业化发展
6.1 四川知识产权运用与产业化的现状及问题
6.2 国外知识产权运用与产业化的经验借鉴
6.3 四川知识产权运用与产业化发展的重点任务
7 技术创新、产业革命与四川产业转型升级
7.1 产业革命的内涵及历史回顾
7.2 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技术特征与世界产业发展新趋势
7.3 主要国家应对产业变革的主要举措
7.4 产业革命对四川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影响
7.5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
8 政策创新、环境营造与企业创新激励
8.1 四川引导和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机制探索
8.2 当前四川企业创新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8.3 国内外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经验借鉴
8.4 优化四川企业创新政策环境的对策建议
9 创新科技金融结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9.1 四川促进科技金融结合的举措
9.2 四川科技金融结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9.3 国内外科技金融结合的实践与经验
9.4 创新科技金融结合体制机制和政策的建议
10 政府科技投入管理体制创新
10.1 四川创新财政科技投入管理体制的探索及评价
10.2 国内外政府科技投入的管理模式
10.3 完善四川财政科技投入管理体制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