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研究
作者: 李婧 著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4-1-1
简介: 《人民币国际化研究》共分为6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性质和驱动力的研究。从国际分工、贸易竞争、规模经济、亚洲生产链的视角探索了人民币在亚洲区域成长的优势和劣势。得出的重要结论是:人民币在亚洲区域发挥载体货币的功能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这是市场驱动的结果。中国需要抓住这次全球经济调整的机会,积极调整国内的经济结构,提高中国在国际分工网络中的地位,同时需要顺应市场需求因素提供相容的制度支持,完善人民币国际化的宏观条件,夯实人民币国际化的微观基础。 第二部分阐述了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反应和评价。重点分析了国际社会各界对人民币相关问题的看法: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管制、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人民币国际化与离岸金融市场建设和在岸金融市场建设的关系、人民币国际化化路径。 第三部分阐述了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的制度建设,包括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和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可兑换。文章论证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需求导向特征,及其与人民币可兑换性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在人民币国际化实践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多层次完善人民币可兑换性条件的设想,具体包括:提高中央银行信誉,通过完善外汇市场克服浮动汇率恐惧,改善人民币单向升值预期,促进人民币为主体的跨境资本流动,加强香港离岸金融市场地位;提出了本币的国际化不一定与汇率制度的类型有关,本币价值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是提高本币需求强度的重要属性之一。重点分析了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主要特征和缺陷,提出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进程中,人民币汇率需要以新的方式保持稳定,以便为微观经济主体提供更稳定的预期。未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应更好地反映国际收支变化和外汇市场变化,促进人民币汇率对关键货币的综合稳定。目前需要改善外汇市场条件,创造人民币双向波动的条件,这对促进人民币的境外使用和人民币国际化有重要意义。 第四部分探索了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关系。该部分阐明中国的崛起有利于建立一个更平衡的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届时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也会提高。现在中国大国经济的特点逐渐显现,人民币应当获得与之相称的地位,改变长期以来把美元作为名义锚的局限,克服人民币非国际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但是,本币国际化是有条件的。从基础条件来看,人民币国际化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人民币成为像美元那样的世界关键货币还需要更长的等待。这是一个市场需求主导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政府主动推进的过程。虽然中国在当前的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变得相对更重要了,但中国的经济实力还没有达到“领军”建立一个新体制的水平。旧体系的改编和新体系的出现是一个市场需求主导的过程,现在我们正经历这样的过程,稳定和不稳定、冲突与合作并存。人民币的崛起具有鲜明的亚洲特征,人民币的国际化(亚洲化)开辟了国际金融史上的新篇章。中国正在朝着这一目标,采取更开放和开明的态度做积极的准备。 第五部分总结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实践与成果。阐述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后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情况,危机前人民跨境流通的特征和对中国经济可能带来的风险与挑战,提出人民币跨境流通是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现象,足人民币国际化的开端。人民币跨境流通给中国和周边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带来明显收益,同时也带来潜在风险。根据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动力不同,系统分析了风险的类别;分析了香港人民币使用的变化,香港内地经济一体化进程对人民币在香港使用的发展前景;重点阐述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以跨境贸易结算和香港离岸市场发展为载体的人民币国际化实验的主要特征。人民币国际化的实验表明,只建立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基础上的货币国际化是薄弱的,人民币国际化是市场力量推动的长期过程,政府的功能是顺势而为,中国要积极地进行国内金融改革和完善金融市场。人民币国际化涉及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益和国家利益。当前和未来,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世界经济低速增长仍将持续,世界经济已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中国应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把人民币国际化纳入到金融开放战略中,继续巩固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果,并探索多元模式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第六部分分析了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外部经济发展变化以及全球经济环境密切相连,本部分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阐述了危机后各国为实现经济复苏和货币稳定所采取的宏观经济对策对中国对外贸易、投资、资本管制、外汇储备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反思了全球化的本质及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提出全球化并不是一个中性的市场经济过程,各国在全球化中得失有各种可能性,但是未来全球化趋势是确定的。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进入调整期,各国调整以后的世界经济秩序和国际规则是否对发展中国家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更有利是不确定的。对中国而言,其国际战略目标是寻求一个有利于发展壮大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国际政治环境。未来,人民币国际化将在世界经济大调整的过程中进行,人民币国际化是成熟经济全面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中国参与全球化就不再是单纯满足经济利益追求,而是要把参与全球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考虑经济,而且要考虑政治、军事、文化、外交等多层面要素;不仅要考虑自身利益,而且要考虑国际责任。届时,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