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ry on civilization, open to the world, for peace and development: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academic forum in memory of the 600th anniversary of Zheng He’s expedition

副标题:无

作   者:江苏省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筹备领导小组编

分类号:

ISBN:9787801906649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传承文明走向世界和平发展(1405-2005):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辑录了《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地位》、《郑和下西洋中的文化传播》、《郑和下西洋与东南亚关系》、《科学地评价郑和航海业绩》等论文。

目录

人类历史转轨时期伟大的和平实践——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郑一钧 / 1
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作用 孙光圻 / 11
在和平中走向世界——论郑和精神的传承 陈显泗 胡逢清 / 18
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地位 范金民 / 24
郑和远航与走向世界 (中国台湾)赖进义 / 33
郑和七下西洋的当代意义 刘少峰 刘志云 / 37
郑和航海对当今世界区域发展的启示 〔美国〕王育三 / 45
中华振兴需要发扬郑和精神 仲跻荣 / 49
郑和下西洋与世界历史发展的机遇 陈志勇 顾林元 / 57
郑和下西洋在航海史上的伟大贡献 (中国台湾)王桂岩 / 63
彰显“贵和”理念的郑和下西洋 杨昶 / 67
郑和下西洋之追念与思考 薛三让 / 76
郑和下西洋与明初的睦邻友好政策 李金明 / 83
郑和下西洋与中外文化交流 王介南 / 91
郑和下西洋与明代的和平发展 吴顺辉 / 98
郑和下西洋中的文化传播 〔澳大利亚〕琼斯 / 102
明初中国与亚洲中西部地区交往的外交语言问题 刘迎胜 / 104
论郑和在海外的影响 孔远志 / 114
华人社会对郑和航海的共同回忆 〔马来西亚〕文平强 / 123
郑和下西洋与东南亚关系 卢苇 / 131
.郑和下西洋与明朝对东南亚的睦邻安邻政策 梁立基 / 138
郑和下西洋与东南亚华夷秩序的构建——兼论明初是否向东南亚扩张问题 陈尚胜 / 146
东南亚历史记忆中的郑和 曾玲 / 153
郑和下西洋对东南亚华人移民的影响 汤兆云 / 159
郑和与泰国的三宝公佛寺 (中国台湾)章乐绮 章乐民 丘清华 / 165
《布施锡兰山佛寺碑》碑文简说 孔令仁 / 171
郑和将军与今日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李甘兴 / 174
郑和与马六甲关系述论 蒋滨建 / 184
郑和对马六甲的文化与经济影响 〔马来西亚〕郑永传 / 189
三宝太监郑和与印尼三宝垄 〔印度尼西亚〕林义彪 / 194
为印尼前总统瓦希德寻根 陈世雄 / 200
郑和、古里与古里马氏 翁乾麟 / 205
论郑和船队与中东的交往 樊为之 / 213
陶瓷之路——中国与非洲海上交通 〔美国〕沙洵泽 / 219
从郑和下西洋看明成祖视野下的天下格局 毛佩琦 / 222
郑和下西洋与明代社会 李映发 / 228
郑和下西洋与15世纪中国政治经济格局 董平 / 235
郑和时代印度洋情势与中国的关系 〔美国〕沈 恺 / 242
郑和远航策略析论 (中国台湾)罗海贤 / 249
明朝“天朝上国”姿态之面面观 楼俊颖 / 259
郑和下西洋与中西海上交通“生命线” 胡沧泽 / 268
“耀兵异域”为“耀威异域”考 潘群 / 274
廓清对郑和远航动因的曲解 张显清 / 280
郑和下西洋动因再探 张海松 张启良 / 288
郑和下西洋目的、方式及结果再研究 林振草 / 294
郑和下西洋动机新证 〔澳大利亚〕萧弘德 / 303
郑和下西洋动因及中断原因 (中国台湾)谢台喜 / 308
郑和下西洋动因考实 刘孔伏 潘良炽 / 315
论朱棣遣使下西洋的主要目的 许廷长 杨永泉 / 323
朱棣与郑和下西洋 (中国澳门)黄洁娴 / 329
郑和前期出使的目的和任务 王承吉 / 335
皇位继承与郑和下西洋 〔德国〕杨恩霖 / 341
寻找建文帝与郑和下西洋无因果关系 于海明 / 344
太、沪建文帝出亡遗踪踏勘录 徐作生 / 351
论明成祖即位初期的海权思想 申海田 / 357
中国海权盛世的崛起与没落 〔美国〕萧曦清 / 364
辉煌后的沉寂初探 王新香 赵恩仓 / 371
科学地评价郑和航海业绩——“郑和环球航行说”质疑 朱鉴秋 / 378
郑和下西洋与西方开辟新航路的异同比较 陈晓东 / 384
明永乐年间入贡的“日落国”考 廖大珂 / 391
郑和航海终点之一“比剌”考 (中国澳门)金国平 吴志良 / 398
美国密西西比河岸已失壁画之谜初释——郑和船队到达美洲的佐证 〔美国〕吴首天 马克·尼克勒斯 劳丽·尼克勒斯 詹姆斯·肯尼迪/402
福建长乐是郑和下西洋的驻泊基地和开洋起点 曾国新 / 411
《郑和航海图》泰国南部地名考释 〔泰国〕黎道纲 / 416
郑和第二、六次下西洋出发地考辨 施存龙 / 426
从几条新史料看郑和航海与福建的关系 徐晓望 / 435
太平港考察调研图说 陈和栋 陈兴良 张国英 / 443
郑和与台湾关系考 黄云 / 452
从郑和下西洋到平托时代的记载看明初之海南岛 〔德国〕罗德里奇·普塔克 / 458
郑和宝船的文献文物依据 席龙飞 / 476
郑和宝船复原的依据与特点 (中国香港)叶庆球 / 484
郑和大型宝船复原研究 龚昌奇 / 488
大号宝船与二千料海船在郑和下西洋舟师中之关系考辨.. 郑明 / 497
郑和宝船的度量单位“料” 〔英国〕程思丽 / 505
竹子之比——古代船舶结构研究 〔法国〕简·卜劳特 / 514
韩国“新安沉船”的性能分析 〔韩国〕崔洵 姚瑞恒 / 528
明代淡生堂抄本《瀛涯胜览》为郑和宝船佐证 何国卫 / 537
郑和下西洋宝船主尺度述略 唐志拔 张弘 / 544
下西洋船只所用木材之探讨 (中国台湾)汪淮 / 551
《郑和航海图》航线说明辑录及处理 张箭 / 556
《郑和航海图》之内涵与外延 张治强 / 564
论郑和下西洋之科学航海 赵承春 / 573
略论郑和下西洋对世界航海技术发展的贡献 杨权斌 金永兴 / 582
直挂云帆济沧海——郑和下西洋对季风洋流的认识和利用 葛云健 张忍顺 / 587
对郑和远洋船队医学保障工作的探讨 龚锦涵 / 596
郑和远航医疗队和中国传统医药学 颜夏梅 / 604
兼容并重:郑和宗教文化思想论 薛正昌 / 611
试论郑和的多元文化观及其形成 王子华 / 618
平湖郑和《妙法莲华经》的发现及其意义 程杰 杨根文 / 625
郑和与藏传佛教 陈楠 / 631
水陆罗汉像的考释及其文化意义 杨波 / 639
郑和七下西洋与妈祖文化关系略论 周金琰 / 646
明永乐至宣德间的太监外交与天妃崇拜 蒋维锬 / 653
郑和下西洋祀天妃、南海神之原因探析 王元林 / 660
福建长乐显应宫与郑和信仰研究 徐心希 / 665
由人文探讨郑和七航之影响 (中国台湾)李慕如 / 672
论郑和航海文化本质的农业性 宋正海 张九辰 / 680
郑和下西洋文化交流及背景述略 孙丽文 / 686
从郑和七航论中华战略文化 (中国台湾)邓定秩 / 691
郑和下西洋的文化解读 刘振华 / 698
郑和下西洋与福州船文化 卢建一 / 703
郑和下西洋与明代海洋文学 张祝平 / 709
明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研究 周茹燕 / 716
《西洋记》与郑和研究 张燕波 / 723
郑和与云南 谢本书 / 729
郑和是赛典赤后裔考说 马颖生 / 733
郑和家谱首序发现经过与重修《咸阳世家宗谱》主要内容 郑自海 / 739
郑和青少年成长史实述略 朱惠荣 / 744
郑和卒年新证 蒋苍苍 / 752
王景弘与郑和关系研究 黄文光 / 760
姚广孝随郑和下西洋蠡测 池敬嘉 / 766
杨景衡与郑和下西洋活动史迹考 李秉钧 / 773
赛哈智对郑和航海的贡献 郑伟 郑自海 / 776
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回族穆斯林 魏德新 / 784
新罗张保皋与明朝郑和海洋经营史比较研究 〔韩国〕金德洙 (中国)朱江 / 793
江苏郑和遗址遗迹述略 季士家 / 798
略论江苏对郑和下西洋的贡献 周志斌 / 804
明都南京是郑和下西洋的策源地 杨新华 / 811
郑和航海在南京交通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庞顺根 / 816
南京明代宝船厂遗址六作塘考古发掘纪要 华国荣 祁海宁 骆鹏 / 822
龙江船厂遗址与宝船厂关系述论 王亮功 / 829
略论明代南京龙江船厂的几个问题 王志高 / 837
南京明故宫光禄寺出土青花瓷画五桅宝船图 杨明生 / 845
南京郑和官署史迹考 邵磊 / 852
探索南京牛首山弘觉寺塔地宫之谜 郑宽涛 / 857
郑和远航与太仓社会 王鉴清 / 865
郑和下西洋与明代太仓经济社会的发展 朱巍 / 872
郑和下西洋与太仓元明沉船之研究 吴聿明 / 878
太仓传统民俗对郑和航海饮食的影响 陆静波 / 882
费信和《星槎胜览》 陈兆弘 / 890
苏州儒医陈良绍墓志铭研究报告 谭金土 / 899
如何深入开展郑和研究 罗宗真 / 906
百年郑和研究的探索 时平 / 913
欧美郑和研究的历史和特色 (中国台湾)陈信雄 / 927
西方中心观到中国中心观的裂变及对郑和研究的影响 王健 / 936
评梁启超对郑和下西洋的研究 王晓秋 / 944
邓小平评说郑和下西洋 苏海涛 / 950
东山郑和《舟师往西洋记碑》碑文研究 傅朗 / 956
设立中国“航海节”之我见 洪振权 / 966
郑和下西洋与青花瓷 (中国台湾)龙村倪 / 972
郑和下西洋与麒麟文化 刘白杨 / 980
郑和下西洋与麒麟贡 (中国台湾)张之杰 / 985
郑和下西洋与明代颁赐冠服刍议 蔡贞娣 / 994
郑和下西洋异国饮食考 (中国台湾)章乐绮 / 999
论郑和船队对海外资源的考察引进 陈平平 / 1005
试论郑和下西洋中的军事外交艺术 罗谧 肖季文 / 1013
附录 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际学术论坛征文收到论文总目 / 1020
后记... / 1043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Carry on civilization, open to the world, for peace and development: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academic forum in memory of the 600th anniversary of Zheng He’s expedition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亲爱的云图用户,
    光盘内的文件都可以直接点击浏览哦

    无需下载,在线查阅资料!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