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中文版solidworks 2012标准教程(1dvd)》针对solidworks2012中文版系统地介绍了草图绘制、特征设计、装配体设计和工程图设计等方面的功能。《中文版solidworks 2012标准教程(1dvd)》章节的安排次序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具体写作上,首先介绍相应章节的基础知识,然后利用一个内容较全面的范例来使读者了解具体的操作步骤,该操作步骤翔实、图文并茂,引领读者一步一步完成模型的创建,使读者既快、又深入地理解solidworks软件中的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功能。
《中文版solidworks 2012标准教程(1dvd)》光盘内容包括书中部分范例的视频讲解文件,讲解形式活泼、方便、实用,方便读者学习使用。同时光盘中还提供了部分范例的素材文件及最终效果文件,以便读者练习使用。
《中文版solidworks 2012标准教程(1dvd)》适用于solidworlks初、中级用户,可以作为理工科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辅导用书和相关专业课程的实训教材、技术培训教材,也可以作为广大科研人员的自学参考用书。
目录
《中文版solidworks 2012标准教程(1dvd)》
第1章 基础知识
1.1 用户界面
1.1.1 菜单栏
1.1.2 工具栏
1.1.3 状态栏
1.1.4 管理器窗口
1.1.5 任务窗口
1.2 基本操作
1.2.1 文件的基本操作
1.2.2 选择的基本操作
1.2.3 视图的基本操作
1.3 参考点
1.4 参考基准轴
1.4.1 【基准轴】的属性设置
1.4.2 显示参考基准轴
1.5 参考基准面
1.5.1 参考基准面的属性设置
1.5.2 修改参考基准面
1.6 参考坐标系
.1.6.1 原点
1.6.2 【坐标系】的属性设置
1.7 范例
1.7.1 生成参考点
1.7.2 生成参考基准轴
1.7.3 生成参考基准面
1.7.4 生成参考坐标系
1.8 本章小结
1.9 思考题
第2章 草图绘制
2.1 草图绘图的基本方法
2.2 草图元素
2.2.1 点
2.2.2 直线
2.2.3 四边形
2.2.4 多边形
2.2.5 圆
2.2.6 圆弧
2.2.7 椭圆和椭圆弧
2.2.8 抛物线
2.2.9 样条曲线
2.3 草图编辑工具
2.3.1 移动、复制草图
2.3.2 旋转草图
2.3.3 缩放草图
2.3.4 剪裁草图
2.3.5 延伸草图
2.3.6 转换实体引用
2.3.7 等距实体
2.3.8 交叉曲线
2.3.9 转折线
2.3.10 制作路径
2.3.11 构造几何线
2.3.12 镜像草图绘制实体
2.3.13 动态镜像草图绘制实体
2.3.14 封闭草图到模型边线
2.4 标注尺寸
2.4.1 线性尺寸
2.4.2 角度尺寸
2.4.3 圆弧尺寸
2.4.4 圆形尺寸
2.4.5 修改尺寸
2.5 范例
2.5.1 进入草图绘制状态
2.5.2 绘制草图
2.5.3 标注尺寸
2.6 本章小结
2.7 思考题
第3章 基本特征建模
3.1 拉伸凸台/基体特征
3.1.1 拉伸特征的命令启动
3.1.2 拉伸特征的选项说明
3.1.3 拉伸凸台/基体特征的案例操作
3.2 拉伸切除特征
3.2.1 拉伸切除特征的命令启动
3.2.2 拉伸切除特征的选项说明
3.2.3 拉伸切除特征的案例操作
3.3 旋转凸台/基体特征
3.3.1 旋转特征的命令启动
3.3.2 旋转特征的选项说明
3.3.3 旋转凸台/基体特征的案例操作
3.4 扫描特征
3.4.1 扫描特征的命令启动
3.4.2 扫描特征的选项说明
3.4.3 扫描特征的案例操作
3.5 放样特征
3.5.1 放样特征的命令启动
3.5.2 放样特征的选项说明
3.5.3 放样特征的案例操作
3.6 筋特征
3.6.1 筋特征的命令启动
3.6.2 筋特征的选项说明
3.6.3 筋特征的案例操作
3.7 孔特征
3.7.1 孔特征的命令启动
3.7.2 孔特征的选项说明
3.7.3 孔特征的案例操作
3.8 圆角特征
3.8.1 圆角特征的命令启动
3.8.2 圆角特征的选项说明
3.8.3 圆角特征的案例操作
3.9 倒角特征
3.9.1 倒角特征的命令启动
3.9.2 倒角特征的选项说明
3.9.3 倒角特征的案例操作
3.10 抽壳特征
3.10.1 抽壳特征的命令启动
3.10.2 抽壳特征的选项说明
3.10.3 抽壳特征的案例操作
3.11 范例
3.11.1 生成基体部分
3.11.2 生成两侧部分
3.11.3 生成其余部分
3.12 本章小结
3.13 思考题
第4章 高级特征建模
4.1 弯曲特征
4.1.1 弯曲特征的命令启动
4.1.2 弯曲特征的属性设置
4.1.3 生成弯曲特征的案例操作
4.2 压凹特征
4.2.1 压凹特征的命令启动
4.2.2压凹特征的属性设置
4.2.3生成压凹特征的案例操作
4.3变形特征
4.3.1变形特征的命令启动
4.3.2生成变形特征的案例操作
4.4圆顶特征
4.4.1圆顶特征的命令启动
4.4.2圆顶特征的属性设置
4.4.3生成圆顶特征的案例操作
4.5草图阵列
4.5.1草图线性阵列
4.5.2草图圆周阵列
4.6特征阵列
4.6.1特征线性阵列
4.6.2特征圆周阵列
4.6.3表格驱动的阵列
4.6.4草图驱动的阵列
4.6.5曲线驱动的阵列
4.6.6填充阵列
4.7镜像
4.8范例
4.4.1生成基体部分
4.8.2生成筋板部分
4.8.3生成其余部分
4.9本章小结
4.10思考题
第5章 曲线和曲面设计
5.1曲线
5.1.1投影曲线
5.1.2组合曲线
5.1.3螺旋线和涡状线
5.1.4通xyz点的曲线
5.1.5通过参考点的曲线
5.1.6分割线
5.2曲面
5.2.1拉伸曲面
5.2.2旋转曲面
5.2.3扫描曲面
5.2.4放样曲面
5.2.5等距曲面
5.2.6延展曲面
5.3编辑曲面
5.3.1圆角曲面
5.3.2填充曲面
5.3.3延伸曲面
5.3.4剪裁曲面
5.3.5删除面
5.4范例
5.4.1生成外环部分
5.4.2生成顶盖部分
5.5本章小结
5.6思考题
第6章 装配体设计
6.1装配体
6.1.1生成装配体的途径
6.1.2插入零部件的属性设置
6.2移动并旋转零部件
6.2.1移动零部件
6.2.2旋转零部件
6.2.3移动时检测碰撞
6.2.4移动时的逼真运动
6.2.5移动时计算间隙
6.3配合
6.3.1配合概述
6.3.2固定零部件的位置
6.3.3[配合]的属性设置
6.3.4[配合]的属性设置——[分析]标签
6.3.5配合类型
6.3.6直观显示配合系统
6.3.7解决配合问题
6.3.8最佳配合方法
6.4干涉检查
6.4.1干涉检查的命令启动
6.4.2干涉检查的属性设置
6.4.3干涉检查的案例操作
6.5爆炸视图
6.5.1爆炸视图的命令启动
6.5.2爆炸视图的属性设置
6.5.3生成爆炸视图的操作案例
6.6复杂装配体中零部件的压缩状态.
6.6.1压缩状态的种类
6.6.2生成压缩状态的操作步骤
6.7装配体统计
6.7.1装配体统计的信息
6.7.2生成装配体统计的操作案例
6.8范例
6.8.1插入十字滑槽零件
6.8.2插入滑块零件
6.8.3插入连杆及其配件
6.8.4干涉检查
6.8.5计算装配体质量特性
6.8.6装配体信息和相关文件
6.9本章小结
6.10思考题
第7章 工程图设计
7.1图纸格式
7.1.1图纸格式的属性设置
7.1.2使用图纸格式的操作步骤
7.1.3编辑图纸格式
7.2工程图文件
7.2.1设置多张工程图纸
7.2.2激活图纸
7.2.3删除图纸
7.3图层与线型
7.3.1图层设置
7.3.2线型设置
7.4 t程视图
7.4.1标准三视图
7.4.2相对视图
7.4.3投影视图
7.4.4剪裁视图
7.4.5局部视图
7.4.6剖面视图
7.4.7旋转剖视图
7.4.8断裂视图
7.5注释
7.5.1绘制草图尺寸
7.5.2添加尺寸标注的操作步骤
7.5.3[注释]的属性设置
7.5.4添加文字注释的操作步骤
7.6打印工程图
7.6.1页面设置
7.6.2线粗设置
7.6.3打印出图
7.7范例
7.7.1建立工程图前的准备工作
7.7.2插入视图
7.7.3绘制剖面图
7.7.4标注尺寸
7.7.5保存
7.8本章小结
7.9思考题
第8章 以phot view 360进行渲染
8.1布景
8.1.1[基本]选项卡
8.1.2[高级]选项卡
8.1.3[照明度]选项卡
8.2光源
8.2.1线光源
8.2.2点光源
8.2.3聚光源
8.3颜色
8.3.1[颜色/图象]选项卡
8.3.2[映射]选项卡
8.3.3[照明度]选项卡
8.3.4[表面粗糙度]选项卡
8.4贴图
8.4.1[图象]选项卡
8.4.2[映射]选项卡
8.4.3[照明度]选项卡
8.5预览渲染
8.5.1photoview整合预览
8.5.2 photoview预览窗口
8.6photoview选项
8.7范例
8.7.1转换文件格式
8.7.2设置光源
8.7.3设置模型外观
8.7.4设置外部环境
8.7.5设置贴图
8.7.6完善其他设定
8.7.7输出图像
8.8本章小结
8.9思考题
第9章 综合范例一
9.1范例1——绘制草图
9.1.1进入草图绘制状态
9.1.2绘制草图
9.1.3标注尺寸
9.2范例2——绘制麦克风零件模型
9.2.1转换文件格式
9.2.2设置光源
9.2.3设置模型外观
9.2.4设置外部环境
9.2.5设置贴图
9.2.6完善其他设定
9.2.7输出图像
第10章 综合范例二
10.1草图范例1
10.1.1进入草图绘制状态
10.1.2绘制草图
10.2零件建模范例1
10.2.1建立基体部分
10.2.2建立卡脚部分
10.2.3建立顶面部分
10.2.4建立其余部分
10.3零件建模范例2
10.3.1建立基体部分
10.3.2建立切除部分
10.3.3建立其他部分
10.4装配体范例
10.4.1新建装配体文件
10.4.2插入第一个零件
10.4.3.插入剩下部分零件
10.4.4对零件进行配合
10.4.5插入剩下全部零件
10.4.6对剩下的零件进行配合
10.4.7检查视图
10.5工程图范例
10.5.1建立工程图前准备工作
10.5.2插入视图
10.5.3绘制剖面图
第1章 基础知识
1.1 用户界面
1.1.1 菜单栏
1.1.2 工具栏
1.1.3 状态栏
1.1.4 管理器窗口
1.1.5 任务窗口
1.2 基本操作
1.2.1 文件的基本操作
1.2.2 选择的基本操作
1.2.3 视图的基本操作
1.3 参考点
1.4 参考基准轴
1.4.1 【基准轴】的属性设置
1.4.2 显示参考基准轴
1.5 参考基准面
1.5.1 参考基准面的属性设置
1.5.2 修改参考基准面
1.6 参考坐标系
.1.6.1 原点
1.6.2 【坐标系】的属性设置
1.7 范例
1.7.1 生成参考点
1.7.2 生成参考基准轴
1.7.3 生成参考基准面
1.7.4 生成参考坐标系
1.8 本章小结
1.9 思考题
第2章 草图绘制
2.1 草图绘图的基本方法
2.2 草图元素
2.2.1 点
2.2.2 直线
2.2.3 四边形
2.2.4 多边形
2.2.5 圆
2.2.6 圆弧
2.2.7 椭圆和椭圆弧
2.2.8 抛物线
2.2.9 样条曲线
2.3 草图编辑工具
2.3.1 移动、复制草图
2.3.2 旋转草图
2.3.3 缩放草图
2.3.4 剪裁草图
2.3.5 延伸草图
2.3.6 转换实体引用
2.3.7 等距实体
2.3.8 交叉曲线
2.3.9 转折线
2.3.10 制作路径
2.3.11 构造几何线
2.3.12 镜像草图绘制实体
2.3.13 动态镜像草图绘制实体
2.3.14 封闭草图到模型边线
2.4 标注尺寸
2.4.1 线性尺寸
2.4.2 角度尺寸
2.4.3 圆弧尺寸
2.4.4 圆形尺寸
2.4.5 修改尺寸
2.5 范例
2.5.1 进入草图绘制状态
2.5.2 绘制草图
2.5.3 标注尺寸
2.6 本章小结
2.7 思考题
第3章 基本特征建模
3.1 拉伸凸台/基体特征
3.1.1 拉伸特征的命令启动
3.1.2 拉伸特征的选项说明
3.1.3 拉伸凸台/基体特征的案例操作
3.2 拉伸切除特征
3.2.1 拉伸切除特征的命令启动
3.2.2 拉伸切除特征的选项说明
3.2.3 拉伸切除特征的案例操作
3.3 旋转凸台/基体特征
3.3.1 旋转特征的命令启动
3.3.2 旋转特征的选项说明
3.3.3 旋转凸台/基体特征的案例操作
3.4 扫描特征
3.4.1 扫描特征的命令启动
3.4.2 扫描特征的选项说明
3.4.3 扫描特征的案例操作
3.5 放样特征
3.5.1 放样特征的命令启动
3.5.2 放样特征的选项说明
3.5.3 放样特征的案例操作
3.6 筋特征
3.6.1 筋特征的命令启动
3.6.2 筋特征的选项说明
3.6.3 筋特征的案例操作
3.7 孔特征
3.7.1 孔特征的命令启动
3.7.2 孔特征的选项说明
3.7.3 孔特征的案例操作
3.8 圆角特征
3.8.1 圆角特征的命令启动
3.8.2 圆角特征的选项说明
3.8.3 圆角特征的案例操作
3.9 倒角特征
3.9.1 倒角特征的命令启动
3.9.2 倒角特征的选项说明
3.9.3 倒角特征的案例操作
3.10 抽壳特征
3.10.1 抽壳特征的命令启动
3.10.2 抽壳特征的选项说明
3.10.3 抽壳特征的案例操作
3.11 范例
3.11.1 生成基体部分
3.11.2 生成两侧部分
3.11.3 生成其余部分
3.12 本章小结
3.13 思考题
第4章 高级特征建模
4.1 弯曲特征
4.1.1 弯曲特征的命令启动
4.1.2 弯曲特征的属性设置
4.1.3 生成弯曲特征的案例操作
4.2 压凹特征
4.2.1 压凹特征的命令启动
4.2.2压凹特征的属性设置
4.2.3生成压凹特征的案例操作
4.3变形特征
4.3.1变形特征的命令启动
4.3.2生成变形特征的案例操作
4.4圆顶特征
4.4.1圆顶特征的命令启动
4.4.2圆顶特征的属性设置
4.4.3生成圆顶特征的案例操作
4.5草图阵列
4.5.1草图线性阵列
4.5.2草图圆周阵列
4.6特征阵列
4.6.1特征线性阵列
4.6.2特征圆周阵列
4.6.3表格驱动的阵列
4.6.4草图驱动的阵列
4.6.5曲线驱动的阵列
4.6.6填充阵列
4.7镜像
4.8范例
4.4.1生成基体部分
4.8.2生成筋板部分
4.8.3生成其余部分
4.9本章小结
4.10思考题
第5章 曲线和曲面设计
5.1曲线
5.1.1投影曲线
5.1.2组合曲线
5.1.3螺旋线和涡状线
5.1.4通xyz点的曲线
5.1.5通过参考点的曲线
5.1.6分割线
5.2曲面
5.2.1拉伸曲面
5.2.2旋转曲面
5.2.3扫描曲面
5.2.4放样曲面
5.2.5等距曲面
5.2.6延展曲面
5.3编辑曲面
5.3.1圆角曲面
5.3.2填充曲面
5.3.3延伸曲面
5.3.4剪裁曲面
5.3.5删除面
5.4范例
5.4.1生成外环部分
5.4.2生成顶盖部分
5.5本章小结
5.6思考题
第6章 装配体设计
6.1装配体
6.1.1生成装配体的途径
6.1.2插入零部件的属性设置
6.2移动并旋转零部件
6.2.1移动零部件
6.2.2旋转零部件
6.2.3移动时检测碰撞
6.2.4移动时的逼真运动
6.2.5移动时计算间隙
6.3配合
6.3.1配合概述
6.3.2固定零部件的位置
6.3.3[配合]的属性设置
6.3.4[配合]的属性设置——[分析]标签
6.3.5配合类型
6.3.6直观显示配合系统
6.3.7解决配合问题
6.3.8最佳配合方法
6.4干涉检查
6.4.1干涉检查的命令启动
6.4.2干涉检查的属性设置
6.4.3干涉检查的案例操作
6.5爆炸视图
6.5.1爆炸视图的命令启动
6.5.2爆炸视图的属性设置
6.5.3生成爆炸视图的操作案例
6.6复杂装配体中零部件的压缩状态.
6.6.1压缩状态的种类
6.6.2生成压缩状态的操作步骤
6.7装配体统计
6.7.1装配体统计的信息
6.7.2生成装配体统计的操作案例
6.8范例
6.8.1插入十字滑槽零件
6.8.2插入滑块零件
6.8.3插入连杆及其配件
6.8.4干涉检查
6.8.5计算装配体质量特性
6.8.6装配体信息和相关文件
6.9本章小结
6.10思考题
第7章 工程图设计
7.1图纸格式
7.1.1图纸格式的属性设置
7.1.2使用图纸格式的操作步骤
7.1.3编辑图纸格式
7.2工程图文件
7.2.1设置多张工程图纸
7.2.2激活图纸
7.2.3删除图纸
7.3图层与线型
7.3.1图层设置
7.3.2线型设置
7.4 t程视图
7.4.1标准三视图
7.4.2相对视图
7.4.3投影视图
7.4.4剪裁视图
7.4.5局部视图
7.4.6剖面视图
7.4.7旋转剖视图
7.4.8断裂视图
7.5注释
7.5.1绘制草图尺寸
7.5.2添加尺寸标注的操作步骤
7.5.3[注释]的属性设置
7.5.4添加文字注释的操作步骤
7.6打印工程图
7.6.1页面设置
7.6.2线粗设置
7.6.3打印出图
7.7范例
7.7.1建立工程图前的准备工作
7.7.2插入视图
7.7.3绘制剖面图
7.7.4标注尺寸
7.7.5保存
7.8本章小结
7.9思考题
第8章 以phot view 360进行渲染
8.1布景
8.1.1[基本]选项卡
8.1.2[高级]选项卡
8.1.3[照明度]选项卡
8.2光源
8.2.1线光源
8.2.2点光源
8.2.3聚光源
8.3颜色
8.3.1[颜色/图象]选项卡
8.3.2[映射]选项卡
8.3.3[照明度]选项卡
8.3.4[表面粗糙度]选项卡
8.4贴图
8.4.1[图象]选项卡
8.4.2[映射]选项卡
8.4.3[照明度]选项卡
8.5预览渲染
8.5.1photoview整合预览
8.5.2 photoview预览窗口
8.6photoview选项
8.7范例
8.7.1转换文件格式
8.7.2设置光源
8.7.3设置模型外观
8.7.4设置外部环境
8.7.5设置贴图
8.7.6完善其他设定
8.7.7输出图像
8.8本章小结
8.9思考题
第9章 综合范例一
9.1范例1——绘制草图
9.1.1进入草图绘制状态
9.1.2绘制草图
9.1.3标注尺寸
9.2范例2——绘制麦克风零件模型
9.2.1转换文件格式
9.2.2设置光源
9.2.3设置模型外观
9.2.4设置外部环境
9.2.5设置贴图
9.2.6完善其他设定
9.2.7输出图像
第10章 综合范例二
10.1草图范例1
10.1.1进入草图绘制状态
10.1.2绘制草图
10.2零件建模范例1
10.2.1建立基体部分
10.2.2建立卡脚部分
10.2.3建立顶面部分
10.2.4建立其余部分
10.3零件建模范例2
10.3.1建立基体部分
10.3.2建立切除部分
10.3.3建立其他部分
10.4装配体范例
10.4.1新建装配体文件
10.4.2插入第一个零件
10.4.3.插入剩下部分零件
10.4.4对零件进行配合
10.4.5插入剩下全部零件
10.4.6对剩下的零件进行配合
10.4.7检查视图
10.5工程图范例
10.5.1建立工程图前准备工作
10.5.2插入视图
10.5.3绘制剖面图
中文版SolidWorks 2012标准教程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亲爱的云图用户,
光盘内的文件都可以直接点击浏览哦
无需下载,在线查阅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