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UG是当前工程设计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软件,其最新版本NX 6.0提供了集成高性能的设计、模拟仿真、文档处理、工装模具和制造功能。为了能使读者快速地掌握应用UG软件进行模具设计的技巧,作者结合多年UG操作和实际工程经验,特编写了本书。
全书共13章,分3篇,第1篇模具设计基础,分别介绍了模具基础知识、模具设计的一般流程和要求;第2篇UG模具设计基础,介绍了UG NX 6.0建模基础、UGMW入门、分型面位置及形状设计、UG成型零件设计、MW模具设计准备、注塑模工具、模具自动分型、模架与标准件、模具的四大系统和Mw其他设计功能等内容,并配合综合实例,使读者学以致用,真正掌握模具设计技术;第3篇UG NX 6.模具设计实战,介绍了传呼机支架模具设计和电气开关上盖模具设计两个大型实例,使读者学会综合应用模具设计知识。
本书配套光盘提供了大量实例素材文件、最终文件、练习题源文件,以及作者亲自录制的多媒体教学视频,可以帮助读者轻松自如地学习。
本书内容完整,实例讲解清晰明了,使读者能快速地掌握UG模具设计的各种基本操作和技巧。本书既可作为初学者学习UG模具设计的参考,也可供工业设计领域的设计人员学习,同时还可作为工科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
目录
目录
第1篇 模具设计基础
Chapter 1 模具基础
1.1 模具在材料加工工业中的地位
1.2 材料成型技术
1.2.1 金属液态成型
1.2.2 金属塑性成型
1.2.3 连接成型
1.2.4 粉末冶金成型
1.2.5 非金属材料成型
1.3 模具种类与结构
1.3.1 金属成型模具
1.3.2 陶瓷成型模具
1.3.3 玻璃成型模具
1.3.4 塑料成型模具
1.4 模具设计的一般流程
1.5 模具CAD与UG
1.5.1 模具CAD技术的发展
1.5.2 UG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1.6 模具设计总体要求
1.6.1 模具设计注意事项
1.6.2 模具设计依据
1.7 模具要求
1.7.1 排位
1.7.2 分型面
1.7.3 其他设计要求
1.8 精选练习题
1.9 本章小结
第2篇 UG模具设计基础
Chapter 2 UG NX 6.0建模基础
2.1 UG NX 6.0的工作环境
2.1.1 UG NX 6.0的欢迎界面
2.1.2 基本环境界面
2.1.3 定制屏幕
2.2 UG文件操作
2.2.1 新建文件
2.2.2 打开文件
2.2.3 保存文件
2.2.4 关闭文件
2.3 实用工具
2.3.1 图层管理
2.3.2 UG坐标系
2.3.3 模型测量
2.3.4 塑模部件验证
2.4 常用的模具设计建模工具
2.4.1 实体造型工具
2.4.2 特征操作工具
2.4.3 曲面工具
2.4.4 移动对象
2.4.5 同步建模工具
2.5 精选练习题
2.6 本章小结
Chapter 3 UGMW入门
3.1 MW的使用准备
3.2 MW简介
3.2.1 MW的优点
3.2.2 学员资格
3.3 MW的设计流程
3.4 MW的设计工具
3.4.1 MW的功能特色
3.4.2 MW的工具
3.5 MW初始设置
3.5.1 冷却设置
3.5.2 电极设置
3.6 MW应用实例
3.6.1 模具设计准备过程
3.6.2 模型的修补与分型
3.6.3 加载标准模架
3.6.4 加载标准件
3.7 精选练习题
3.8 本章小结
Chapter 4 分型面位置和形状设计
4.1 分型线概述
4.1.1 分型线的确定
4.1.2 分型线的形式
4.2 主分型线的设计
4.2.1 简单分型线的设计
4.2.2 一般分型线的设计
4.2.3 复杂分型线的设计
4.3 分型面概述
4.3.1 分型面的类型与形状
4.3.2 分型面的确定原则
4.3.3 分型面设计注意事项
4.3.4 分型面处理原则
4.4 主分型面设计
4.4.1 简单主分型面设计
4.4.2 复杂主分型面设计
4.5 型芯、型腔区域面设计
4.5.1 复制法
4.5.2 抽取法
4.5.3 偏置法
4.6 靠破孔补面设计
4.6.1 一般靠破修补
4.6.2 碰穿面
4.6.3 插穿面
4.7 综合实例:分型面设计
4.7.1 实例一:简单分型面的设计
4.7.2 实例二:复杂分型面的设计
4.8 精选练习题
4.9 本章小结
Chapter 5 UG成型零件设计
5.1 模腔总体布置
5.1.1 模腔数目的确定
5.1.2 多模腔的排列
5.2 型腔结构设计
5.2.1 整体式
5.2.2 整体嵌入式
5.2.3 局部镶嵌式
5.2.4 大面积镶嵌组合式
5.2.5 整体式与整体嵌入式型腔的优、缺点
5.2.6 型腔设计注意事项
5.2.7 UG型腔结构设计
5.3 型芯、成型杆的结构设计
5.3.1 整体式型芯
5.3.2 组合式型芯
5.3.3 小型芯或成型杆
5.3.4 螺纹型芯和螺纹型环
5.3.5 型芯设计注意事项
5.3.6 UG型芯结构设计
5.4 模腔布局设计
5.4.1 矩形布局
5.4.2 圆形布局
5.4.3 平衡布局
5.4.4 线形布局
5.5 综合实例:成型零件设计
5.5.1 实例一:整体式成型零件设计
5.5.2 实例二:整体嵌入式成型零件设计
5.6 精选练习题
5.7 本章小结
Chapter 6 MW模具设计准备阶段
6.1 项目初始化过程
6.1.1 加载产品
6.1.2 初始化项目
6.2 模具坐标系
6.2.1 当前WCS
6.2.2 产品体中心
6.2.3 选定面的中心
6.3 产品收缩率
6.4 工件
6.4.1 产品与工件尺寸的选取
6.4.2 MW工件的定义
6.5 模腔布局
6.5.1 矩形布局
6.5.2 圆形布局
6.6 多件模设计
6.6.1 初始化项目
6.6.2 多腔模设计
6.6.3 模具坐标系设置
6.6.4 创建工件
6.6.5 模腔布局
6.7 综合实例:模具设计准备过程
6.7.1 实例一:单腔模的模具设计准备
6.7.2 实例二:多件模的模具设计准备
6.8 精选练习题
6.9 本章小结
Chapter 7 注塑模工具
7.1 注塑模工具概述
7.2 实体修补工具
7.2.1 创建方块
7.2.2 分割实体
7.2.3 实体补片
7.3 曲面修补工具
7.3.1 曲面补片
7.3.2 边缘补片
7.3.3 修剪区域补片
7.3.4 自动孔修补
7.3.5 现有曲面
7.3.6 分型/补片删除
7.3.7 扩大曲面
7.3.8 面拆分
7.4 实体编辑工具
7.4.1 修剪实体
7.4.2 替换实体
7.4.3 延伸实体
7.4.4 参考圆角
7.5 其他工具
7.5.1 分型检查
7.5.2 干涉检查
7.5.3 坯料尺寸
7.6 综合实例:注塑模工具的综合应用
7.6.1 实体修补
7.6.2 曲面修补
7.7 精选练习题
7.8 本章小结
Chapter 8 模具自动分型
8.1 分型概述
8.1.1 分型工具条
8.1.2 分型管理树
8.2 模型验证
8.2.1 面分析
8.2.2 面区域分析
8.3 抽取区域面
8.3.1 自动抽取区域面
8.3.2 手动抽取区域面
8.4 创建删除曲面补片
8.5 编辑分型线
8.5.1 自动搜索分型线
8.5.2 遍历环
8.5.3 编辑分型线
8.5.4 合并分型线
8.5.5 编辑过渡对象
8.6 引导线设计
8.7 创建/编辑分型面
8.7.1 “拉伸”类型
8.7.2 “扫掠”类型
8.7.3 “有界平面”类型
8.7.4 “扩大的曲面”类型
8.7.5 “条带曲面”类型
8.7.6 “跳过”类型
8.8 创建型腔和型芯
8.9 分型管理器的其他工具
8.9.1 抑制分型
8.9.2 模型比较
8.9.3 交换模型
8.9.4 备份分型/补片片体
8.9.5 更新分型管理树列表
8.10 综合实例:模具自动分型
8.10.1 实例一:手机上盖自动分型
8.10.2 实例二:电器面壳自动分型
8.11 精选练习题
8.12 本章小结
Chapter 9 模架与标准件
9.1 标准模架认识
9.1.1 大型模架
9.1.2 中小型模架
9.1.3 龙记模架
9.2 模架尺寸组合
9.2.1 大型模架的尺寸组合
9.2.2 中小型模架的尺寸组合
9.2.3 模架的选用
9.3 MW模架库
9.3.1 MW模架管理
9.3.2 为手动分模加载模架
9.3.3 为自动分模加载模架
9.4 标准件概述
9.4.1 支承与固定零件
9.4.2 导向零件
9.4.3 定位与限位零件
9.4.4 推出零件
9.5 标准件库
9.5.1 模架供应商目录
9.5.2 分类
9.5.3 装配设置选项
9.5.4 “尺寸”标签
9.6 常用标准件
9.6.1 浇注系统标准件
9.6.2 顶出系统标准件
9.6.3 导向标准件
9.6.4 冷却系统标准件和滑动标准件
9.6.5 其他标准件
9.7 标准件的加载
9.8 综合实例:模架与标准件的加载
9.8.1 加载模架
9.8.2 加载标准件
9.9 精选练习题
9.10 本章小结
Chapter 10 模具的四大系统
10.1 浇注系统
10.1.1 浇注系统设计原则
10.1.2 主流道
10.1.3 分流道
10.1.4 浇口
10.1.5 冷料穴
10.1.6 打料杆
10.2 浇注系统设计
10.2.1 分流道设计
10.2.2 浇口设计
10.3 冷却系统
10.3.1 冷却系统概述
10.3.2 冷却系统设计原则
10.3.3 常见冷却水路结构形式
10.3.4 冷却水路设计
10.3.5 冷却标准件
10.4 排气系统
10.4.1 排气槽开设原则
10.4.2 型腔和型芯的排气
10.5 顶出系统
10.5.1 顶杆部件
10.5.2 推板与推块
10.5.3 抽芯滑块
10.5.4 斜顶
10.5.5 滑块、斜顶标准件
10.6 模具标准件的修剪工具
10.6.1 顶杆后处理
10.6.2 修剪模具组件
10.6.3 腔体
10.7 综合实例:浇注、冷却和顶出系统设计
10.7.1 浇注系统设计
10.7.2 冷却系统设计
10.7.3 顶出系统设计
10.7.4 标准部件的修剪
10.8 精选练习题
10.9 本章小结
Chapter 11 MW其他设计功能
11.1 子镶块库
11.2 电极设计
11.2.1 刀片电极
11.2.2 刀片标准件
11.3 物料清单
11.3.1 “选择组件”选项区
11.3.2 “列表”选项区
11.3.3 “设置”选项区
11.3.4 右键菜单命令
11.4 模具图纸
11.4.1 模具装配图纸
11.4.2 模具组件图纸
11.4.3 孔表
11.5 综合实例:MW其他功能的应用
11.5.1 实例一:子镶块设计
11.5.2 实例二:电极设计
11.5.3 实例三:创建模具图纸
11.6 精选练习题
11.7 本章小结
第3篇 UG NX 6.0模具设计实战
Chapter 12 传呼机支架模具设计
12.1 设计任务
12.2 设置产品收缩率
12.3 分型面设计
12.3.1 靠破孔修补
12.3.2 抽取区域面
12.3.3 创建主分型面
12.3.4 检查分型面
12.4 成型零件设计
12.4.1 创建型腔和型芯
12.4.2 分割镶块
12.4.3 模腔布局
12.5 创建模架
12.5.1 设置绝对坐标系
12.5.2 加载模架
12.6 浇注系统设计
12.6.1 创建主流道
12.6.2 创建分流道
12.6.3 创建浇口
12.6.4 创建卸料板上的冷料穴
12.7 冷却系统设计
12.7.1 创建成型零件空腔
12.7.2 创建冷却管道
12.8 顶出系统设计
12.8.1 创建第1个斜顶
12.8.2 创建第2个斜顶
12.8.3 镜像斜顶
12.8.4 移动对象操作
12.8.5 创建斜顶空腔
12.8.6 保存文件
12.9 本章小结
Chapter 13 电气开关上盖模具设计
13.1 设计任务
13.2 初始化项目
13.2.1 加载产品
13.2.2 初始化项目
13.3 模具设计准备过程
13.3.1 设置模具坐标系
13.3.2 创建工件
13.4 模具自动分型设计
13.4.1 塑模部件验证
13.4.2 抽取区域面
13.4.3 修补靠破孔
13.4.4 引导线设计
13.4.5 创建分型面
13.4.6 创建型腔和型芯
13.5 模架管理
13.5.1 加载模架
13.5.2 创建空腔
13.6 创建浇注系统
13.6.1 创建主流道
13.6.2 创建分流道
13.6.3 创建扇形浇口
13.6.4 平移主流道部件并创建空腔
13.7 创建冷却系统
13.7.1 创建定模冷却管道
13.7.2 创建动模冷却管道
13.7.3 创建冷却管道空腔
13.8 创建顶出系统
13.8.1 侧抽芯机构设计
13.8.2 斜顶机构设计
13.8.3 保存文件
13.9 本章小结
Appendix 1 常用塑料收缩率表
Appendix 2 模具常用名称中英文对照表
Appendix 3 UG NX 6.0快捷键命令及说明
Appendix 4 UG模架库参数表达式及中文说明
Wvax
第1篇 模具设计基础
Chapter 1 模具基础
1.1 模具在材料加工工业中的地位
1.2 材料成型技术
1.2.1 金属液态成型
1.2.2 金属塑性成型
1.2.3 连接成型
1.2.4 粉末冶金成型
1.2.5 非金属材料成型
1.3 模具种类与结构
1.3.1 金属成型模具
1.3.2 陶瓷成型模具
1.3.3 玻璃成型模具
1.3.4 塑料成型模具
1.4 模具设计的一般流程
1.5 模具CAD与UG
1.5.1 模具CAD技术的发展
1.5.2 UG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1.6 模具设计总体要求
1.6.1 模具设计注意事项
1.6.2 模具设计依据
1.7 模具要求
1.7.1 排位
1.7.2 分型面
1.7.3 其他设计要求
1.8 精选练习题
1.9 本章小结
第2篇 UG模具设计基础
Chapter 2 UG NX 6.0建模基础
2.1 UG NX 6.0的工作环境
2.1.1 UG NX 6.0的欢迎界面
2.1.2 基本环境界面
2.1.3 定制屏幕
2.2 UG文件操作
2.2.1 新建文件
2.2.2 打开文件
2.2.3 保存文件
2.2.4 关闭文件
2.3 实用工具
2.3.1 图层管理
2.3.2 UG坐标系
2.3.3 模型测量
2.3.4 塑模部件验证
2.4 常用的模具设计建模工具
2.4.1 实体造型工具
2.4.2 特征操作工具
2.4.3 曲面工具
2.4.4 移动对象
2.4.5 同步建模工具
2.5 精选练习题
2.6 本章小结
Chapter 3 UGMW入门
3.1 MW的使用准备
3.2 MW简介
3.2.1 MW的优点
3.2.2 学员资格
3.3 MW的设计流程
3.4 MW的设计工具
3.4.1 MW的功能特色
3.4.2 MW的工具
3.5 MW初始设置
3.5.1 冷却设置
3.5.2 电极设置
3.6 MW应用实例
3.6.1 模具设计准备过程
3.6.2 模型的修补与分型
3.6.3 加载标准模架
3.6.4 加载标准件
3.7 精选练习题
3.8 本章小结
Chapter 4 分型面位置和形状设计
4.1 分型线概述
4.1.1 分型线的确定
4.1.2 分型线的形式
4.2 主分型线的设计
4.2.1 简单分型线的设计
4.2.2 一般分型线的设计
4.2.3 复杂分型线的设计
4.3 分型面概述
4.3.1 分型面的类型与形状
4.3.2 分型面的确定原则
4.3.3 分型面设计注意事项
4.3.4 分型面处理原则
4.4 主分型面设计
4.4.1 简单主分型面设计
4.4.2 复杂主分型面设计
4.5 型芯、型腔区域面设计
4.5.1 复制法
4.5.2 抽取法
4.5.3 偏置法
4.6 靠破孔补面设计
4.6.1 一般靠破修补
4.6.2 碰穿面
4.6.3 插穿面
4.7 综合实例:分型面设计
4.7.1 实例一:简单分型面的设计
4.7.2 实例二:复杂分型面的设计
4.8 精选练习题
4.9 本章小结
Chapter 5 UG成型零件设计
5.1 模腔总体布置
5.1.1 模腔数目的确定
5.1.2 多模腔的排列
5.2 型腔结构设计
5.2.1 整体式
5.2.2 整体嵌入式
5.2.3 局部镶嵌式
5.2.4 大面积镶嵌组合式
5.2.5 整体式与整体嵌入式型腔的优、缺点
5.2.6 型腔设计注意事项
5.2.7 UG型腔结构设计
5.3 型芯、成型杆的结构设计
5.3.1 整体式型芯
5.3.2 组合式型芯
5.3.3 小型芯或成型杆
5.3.4 螺纹型芯和螺纹型环
5.3.5 型芯设计注意事项
5.3.6 UG型芯结构设计
5.4 模腔布局设计
5.4.1 矩形布局
5.4.2 圆形布局
5.4.3 平衡布局
5.4.4 线形布局
5.5 综合实例:成型零件设计
5.5.1 实例一:整体式成型零件设计
5.5.2 实例二:整体嵌入式成型零件设计
5.6 精选练习题
5.7 本章小结
Chapter 6 MW模具设计准备阶段
6.1 项目初始化过程
6.1.1 加载产品
6.1.2 初始化项目
6.2 模具坐标系
6.2.1 当前WCS
6.2.2 产品体中心
6.2.3 选定面的中心
6.3 产品收缩率
6.4 工件
6.4.1 产品与工件尺寸的选取
6.4.2 MW工件的定义
6.5 模腔布局
6.5.1 矩形布局
6.5.2 圆形布局
6.6 多件模设计
6.6.1 初始化项目
6.6.2 多腔模设计
6.6.3 模具坐标系设置
6.6.4 创建工件
6.6.5 模腔布局
6.7 综合实例:模具设计准备过程
6.7.1 实例一:单腔模的模具设计准备
6.7.2 实例二:多件模的模具设计准备
6.8 精选练习题
6.9 本章小结
Chapter 7 注塑模工具
7.1 注塑模工具概述
7.2 实体修补工具
7.2.1 创建方块
7.2.2 分割实体
7.2.3 实体补片
7.3 曲面修补工具
7.3.1 曲面补片
7.3.2 边缘补片
7.3.3 修剪区域补片
7.3.4 自动孔修补
7.3.5 现有曲面
7.3.6 分型/补片删除
7.3.7 扩大曲面
7.3.8 面拆分
7.4 实体编辑工具
7.4.1 修剪实体
7.4.2 替换实体
7.4.3 延伸实体
7.4.4 参考圆角
7.5 其他工具
7.5.1 分型检查
7.5.2 干涉检查
7.5.3 坯料尺寸
7.6 综合实例:注塑模工具的综合应用
7.6.1 实体修补
7.6.2 曲面修补
7.7 精选练习题
7.8 本章小结
Chapter 8 模具自动分型
8.1 分型概述
8.1.1 分型工具条
8.1.2 分型管理树
8.2 模型验证
8.2.1 面分析
8.2.2 面区域分析
8.3 抽取区域面
8.3.1 自动抽取区域面
8.3.2 手动抽取区域面
8.4 创建删除曲面补片
8.5 编辑分型线
8.5.1 自动搜索分型线
8.5.2 遍历环
8.5.3 编辑分型线
8.5.4 合并分型线
8.5.5 编辑过渡对象
8.6 引导线设计
8.7 创建/编辑分型面
8.7.1 “拉伸”类型
8.7.2 “扫掠”类型
8.7.3 “有界平面”类型
8.7.4 “扩大的曲面”类型
8.7.5 “条带曲面”类型
8.7.6 “跳过”类型
8.8 创建型腔和型芯
8.9 分型管理器的其他工具
8.9.1 抑制分型
8.9.2 模型比较
8.9.3 交换模型
8.9.4 备份分型/补片片体
8.9.5 更新分型管理树列表
8.10 综合实例:模具自动分型
8.10.1 实例一:手机上盖自动分型
8.10.2 实例二:电器面壳自动分型
8.11 精选练习题
8.12 本章小结
Chapter 9 模架与标准件
9.1 标准模架认识
9.1.1 大型模架
9.1.2 中小型模架
9.1.3 龙记模架
9.2 模架尺寸组合
9.2.1 大型模架的尺寸组合
9.2.2 中小型模架的尺寸组合
9.2.3 模架的选用
9.3 MW模架库
9.3.1 MW模架管理
9.3.2 为手动分模加载模架
9.3.3 为自动分模加载模架
9.4 标准件概述
9.4.1 支承与固定零件
9.4.2 导向零件
9.4.3 定位与限位零件
9.4.4 推出零件
9.5 标准件库
9.5.1 模架供应商目录
9.5.2 分类
9.5.3 装配设置选项
9.5.4 “尺寸”标签
9.6 常用标准件
9.6.1 浇注系统标准件
9.6.2 顶出系统标准件
9.6.3 导向标准件
9.6.4 冷却系统标准件和滑动标准件
9.6.5 其他标准件
9.7 标准件的加载
9.8 综合实例:模架与标准件的加载
9.8.1 加载模架
9.8.2 加载标准件
9.9 精选练习题
9.10 本章小结
Chapter 10 模具的四大系统
10.1 浇注系统
10.1.1 浇注系统设计原则
10.1.2 主流道
10.1.3 分流道
10.1.4 浇口
10.1.5 冷料穴
10.1.6 打料杆
10.2 浇注系统设计
10.2.1 分流道设计
10.2.2 浇口设计
10.3 冷却系统
10.3.1 冷却系统概述
10.3.2 冷却系统设计原则
10.3.3 常见冷却水路结构形式
10.3.4 冷却水路设计
10.3.5 冷却标准件
10.4 排气系统
10.4.1 排气槽开设原则
10.4.2 型腔和型芯的排气
10.5 顶出系统
10.5.1 顶杆部件
10.5.2 推板与推块
10.5.3 抽芯滑块
10.5.4 斜顶
10.5.5 滑块、斜顶标准件
10.6 模具标准件的修剪工具
10.6.1 顶杆后处理
10.6.2 修剪模具组件
10.6.3 腔体
10.7 综合实例:浇注、冷却和顶出系统设计
10.7.1 浇注系统设计
10.7.2 冷却系统设计
10.7.3 顶出系统设计
10.7.4 标准部件的修剪
10.8 精选练习题
10.9 本章小结
Chapter 11 MW其他设计功能
11.1 子镶块库
11.2 电极设计
11.2.1 刀片电极
11.2.2 刀片标准件
11.3 物料清单
11.3.1 “选择组件”选项区
11.3.2 “列表”选项区
11.3.3 “设置”选项区
11.3.4 右键菜单命令
11.4 模具图纸
11.4.1 模具装配图纸
11.4.2 模具组件图纸
11.4.3 孔表
11.5 综合实例:MW其他功能的应用
11.5.1 实例一:子镶块设计
11.5.2 实例二:电极设计
11.5.3 实例三:创建模具图纸
11.6 精选练习题
11.7 本章小结
第3篇 UG NX 6.0模具设计实战
Chapter 12 传呼机支架模具设计
12.1 设计任务
12.2 设置产品收缩率
12.3 分型面设计
12.3.1 靠破孔修补
12.3.2 抽取区域面
12.3.3 创建主分型面
12.3.4 检查分型面
12.4 成型零件设计
12.4.1 创建型腔和型芯
12.4.2 分割镶块
12.4.3 模腔布局
12.5 创建模架
12.5.1 设置绝对坐标系
12.5.2 加载模架
12.6 浇注系统设计
12.6.1 创建主流道
12.6.2 创建分流道
12.6.3 创建浇口
12.6.4 创建卸料板上的冷料穴
12.7 冷却系统设计
12.7.1 创建成型零件空腔
12.7.2 创建冷却管道
12.8 顶出系统设计
12.8.1 创建第1个斜顶
12.8.2 创建第2个斜顶
12.8.3 镜像斜顶
12.8.4 移动对象操作
12.8.5 创建斜顶空腔
12.8.6 保存文件
12.9 本章小结
Chapter 13 电气开关上盖模具设计
13.1 设计任务
13.2 初始化项目
13.2.1 加载产品
13.2.2 初始化项目
13.3 模具设计准备过程
13.3.1 设置模具坐标系
13.3.2 创建工件
13.4 模具自动分型设计
13.4.1 塑模部件验证
13.4.2 抽取区域面
13.4.3 修补靠破孔
13.4.4 引导线设计
13.4.5 创建分型面
13.4.6 创建型腔和型芯
13.5 模架管理
13.5.1 加载模架
13.5.2 创建空腔
13.6 创建浇注系统
13.6.1 创建主流道
13.6.2 创建分流道
13.6.3 创建扇形浇口
13.6.4 平移主流道部件并创建空腔
13.7 创建冷却系统
13.7.1 创建定模冷却管道
13.7.2 创建动模冷却管道
13.7.3 创建冷却管道空腔
13.8 创建顶出系统
13.8.1 侧抽芯机构设计
13.8.2 斜顶机构设计
13.8.3 保存文件
13.9 本章小结
Appendix 1 常用塑料收缩率表
Appendix 2 模具常用名称中英文对照表
Appendix 3 UG NX 6.0快捷键命令及说明
Appendix 4 UG模架库参数表达式及中文说明
Wvax
UG NX 6.0中文版模具设计基础入门与范例精通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亲爱的云图用户,
光盘内的文件都可以直接点击浏览哦
无需下载,在线查阅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