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张派青衣》:学京剧。在中国戏曲艺术宝库中,京剧艺术独领风骚,一直受到我国人民的喜爱,广大戏迷遍布大江南北、神州内外。正因为文化的同根才使很多中国人重新认识了京剧,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也增加了市场经济建设的凝聚力。欣赏京剧需要一定的相关知识,它是打开艺术宝库的钥匙。社会上有一些介绍京剧知识的书籍,但同时能从教育角度针对戏迷的系列丛书不多。湖南文艺出版社审时度势,与中国戏曲学院的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和研究,进行全方位的支持和协调,调研了社会上的一些出版资料,对本丛书做了精心的安排,并派专人专门多次往来于京湘之间,为本丛书的顺利出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张派青衣》为该丛书之一,内容包括:青衣行当总述、张派青衣表演的规范性、学习张派的科学方法、张派经典唱段赏析、学习张派注意事项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青衣行当总述
一、青衣行当的特点
二、青衣的发展脉络
三、张派青衣的形成与独创
四、张派青衣的美学风格
五、张派青衣的行当分类
第二章 张派青衣表演的规范性
一、张派的“唱功”
二、张派的“念功”
三、张派的“做功”
1.分析人物
2.身段设计
第三章 学习张派的科学方法
一、求神不求形
二、听录音的诀窍
三、张派艺术的发声特色
四、张派演唱呼吸模式——胸腹联合呼吸
五、张派呼吸训练体操
六、张派练嗓方法
七、演员与乐队
第四章 张派经典唱段赏析
1.《望江亭·蒙师父发惆隐把我怜爱》
2.《望江亭·只说是杨衙内又来搅乱》
3.《状状元媒·自那日与六郎阵前相见》
4.《状元媒·到此时顾不得抛头露面》
5.《秦香莲·遭不幸老公婆双双命丧》
6.《秦香莲·进庙来因何故举刀就砍》
7.《西厢记·只见他软瘫瘫颓然就座》
8.《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9.《楚宫恨·怀抱着年幼儿好不伤情》
10.《诗文会·喜盈盈进画堂亲任主考选才郎》
11.《龙凤呈祥·昔日里梁鸿配孟光》
12.《女起解·低头离了洪洞县》
13.《玉堂春·来至在督察院》
14.《四郎探母·芍药开牡丹放花红一片》
15.《四郎探母·我和你好夫妻恩德不浅》
16.愀瑾·说什么妇女们国事莫管》
17.毛泽东诗词《娄山关·西风烈》
第五章 学习张派注意事项
一、求宽过厚容易“踏中"
二、“气息”的自我调整
三、吐字清朗不能乱
四、重“唱”更要重“念”
五、重技能但不卖弄
六、口型注重美化
七、以“心"表象,刻画人物
附录
一、科学演唱口诀
二、演唱提示口诀
三、京剧“腔体、板式”口诀
四、十三辙吐字的朗诵练习
后记
第一章 青衣行当总述
一、青衣行当的特点
二、青衣的发展脉络
三、张派青衣的形成与独创
四、张派青衣的美学风格
五、张派青衣的行当分类
第二章 张派青衣表演的规范性
一、张派的“唱功”
二、张派的“念功”
三、张派的“做功”
1.分析人物
2.身段设计
第三章 学习张派的科学方法
一、求神不求形
二、听录音的诀窍
三、张派艺术的发声特色
四、张派演唱呼吸模式——胸腹联合呼吸
五、张派呼吸训练体操
六、张派练嗓方法
七、演员与乐队
第四章 张派经典唱段赏析
1.《望江亭·蒙师父发惆隐把我怜爱》
2.《望江亭·只说是杨衙内又来搅乱》
3.《状状元媒·自那日与六郎阵前相见》
4.《状元媒·到此时顾不得抛头露面》
5.《秦香莲·遭不幸老公婆双双命丧》
6.《秦香莲·进庙来因何故举刀就砍》
7.《西厢记·只见他软瘫瘫颓然就座》
8.《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9.《楚宫恨·怀抱着年幼儿好不伤情》
10.《诗文会·喜盈盈进画堂亲任主考选才郎》
11.《龙凤呈祥·昔日里梁鸿配孟光》
12.《女起解·低头离了洪洞县》
13.《玉堂春·来至在督察院》
14.《四郎探母·芍药开牡丹放花红一片》
15.《四郎探母·我和你好夫妻恩德不浅》
16.愀瑾·说什么妇女们国事莫管》
17.毛泽东诗词《娄山关·西风烈》
第五章 学习张派注意事项
一、求宽过厚容易“踏中"
二、“气息”的自我调整
三、吐字清朗不能乱
四、重“唱”更要重“念”
五、重技能但不卖弄
六、口型注重美化
七、以“心"表象,刻画人物
附录
一、科学演唱口诀
二、演唱提示口诀
三、京剧“腔体、板式”口诀
四、十三辙吐字的朗诵练习
后记
英文共同题名:Practical covrse in Beijing Opera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亲爱的云图用户,
光盘内的文件都可以直接点击浏览哦
无需下载,在线查阅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