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Innovation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2005

副标题:无

作   者:杨如彦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80190653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中国金融工具创新报告》每年出版一集。该书围绕金融工具创新这条主线,分别就国债、企业债、基金.信托、可转债,银行服务、企业年金、保险和期货等金融子市场当年的创新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提炼其风险一收益结构特征和投资价值。书中集中了大量金融市场运行的珍贵数据,其关于每一子市场产品创新机理,特点和未来趋势的描述与分析,对金融市场主体的创新实践,监管政策针对性的提高和相关的学术研究都有较大帮助。    要 点:    ●宏观经济的结构性特征,使得国内产业间的相对投资价值在2004年出现巨大分野,资金有强烈的绕开监管的动机,并向煤、电、油、运等上游行业以及和这些行业具有同步共振效应的产业拥挤。    ●尽管紧缩型的货币政策和淡出的积极财政政策仅仅具有名义上的作用,但加息预期却导致固定收益类产品被迫改变产品契约设计,增强其收益性特征;此外,流动性紧张因素也深刻改变着市场主体的理财模式。    ●合作监管在2004年获得一定程度的突破,货币市场基金、企业债券以及银行服务和信托产品均收益不菲。    ●各金融子市场间走势的相对强弱变化,引导投资人不间断地改变投资组合和投资策略;股票市场的持续低迷,导致机构投资人难以在股票类证券中寻找到适合繁荣期避险需求的投资品种,多数机构转而在收益类证券和逆周期运行的消费类资产领域寻找投资机会。    关于金融安全和境外投资人对国内经济增长的良好预期的讨论,诱导出一系列防止境外资本冲击的金融工具。

目录

一 概 述
  (一)宏观经济和宏观调控
  (二)金融市场产品线的创新动力
  (三)2005年金融产品创新趋势
二 股权工具
  (一)上市公司股权工具创新动力
  (二)案例分析
  (三)2005年上市公司工具创新展望
三 国 债
  (一)市场回顾
  (二)国债工具创新
四 信托产品
  (一)发行概况
  (二)信托产品开发三类层次的划分
  (三)信托产品开发的两阶段特征
  (四)典型创新案例
五 可转换债券
  (一)市场综述
  (二)可转债的超额收益
  (三)市场特征
.  (四)投资者结构
  (五)可转债条款和发行方式的创新
  (六)相对价值评估
  (七)分类表决制度下可转债发行条款的创新方向
  (八)产品和交易的创新——未来发展的最大动力
六 企业债券
  (一)市场回顾
  (二)创新动力和类型
  (三)创新评价
  (四)未来企业债券市场创新展望
七 期 货
  (一)市场回顾
  (二)市场运行环境分析
  (三)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分析
  (四)期货市场创新
  (五)2005年期货市场创新展望
八 授信产品的资本分配风险定价
九 证券投资基金
  (一)市场概述
  (二)业绩及其分化趋势
  (三)产品创新评析
  (四)基金管理人投资行为差异化对基金产品创新的影响
  (五)2005年基金业和基金产品的创新展望
十 企业年金
  (一)市场回顾
  (二)制度运行情况分析
  (三)企业年金各当事人的竞争优势及产品创新准备
  (四)未来展望
十一 保险产品
  (一)市场总体情况
  (二)保险市场创新评价
  (三)2005年保险产品创新展望
十二 套利行为示例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China: Innovation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2005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亲爱的云图用户,
    光盘内的文件都可以直接点击浏览哦

    无需下载,在线查阅资料!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