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语法与范例速查手册

副标题:无

作   者:朱印宏编著

分类号:

ISBN:978711311047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是JavaScript权威、易理解的辞典类参考图书,收录了所有   JavaScript语言核心词条以及所有DOM词条。本手册不是简单的词条解释,   而是对每个词条的用法、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入浅出的描述,每个词条都提   供了实用的小示例,以供读者准确理解和参考。    本手册中的词条查找方便,分类科学严谨,从最实用的角度帮助读者   解决日常开发中遇到的各种困惑。    本书适合作为JavaScript语言初学者、Web各级别开发人员,以及各大   中专院校在校学生的学习和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篇 javascript语言核心

本部分主要介绍javascript语言核心词条。这些词条不受环境的影响,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
第1章 类、构造函数和内置对象 2

1.1 内置对象 3

1.object — 万物之母 3

2.function — 万物之父 5

3.array — 数组类型 8

4.number — 数值类型 10

5.boolean — 布尔值类型 12

6.string — 字符串类型 14

7.date — 时间类型 15

8.math — 数学计算全局对象 16

9.regexp — 正则表达式类型 17

10.error — 异常类型 20

11.arguments — 函数参数的集合对象 22

1.2 类的基本特性 23

12.constructor — 返回对象的构造函数的引用 23

13.tostring() — 对象的字符串表示 25

14.tolocalestring() — 对象的本地化字符串表示 27

15.valueof() — 对象的值 28

.16.hasownproperty() — 检测属性是否为私有属性 30

17.isprototypeof() — 检测对象是否为原型对象 31

18.propertyisenumerable() — 检测属性是否可枚举 33

第2章 函数 34

2.1 函数基本特性 35

1.length — 返回函数的形参个数 35

2.prototype — 返回类型的原型对象的引用 36

3.caller — 返回调用函数的引用 38

4.arguments — 返回函数实参集合的引用 39

5.tostring() — 函数的字符串表示 39

2.2 管理函数的参数 40

6.arguments — 返回函数实参集合的引用 40

7.length — 返回函数实参个数 43

8.callee — 返回当前函数的引用 44

2.3 动态调用函数 45

9.call() — 动态调用函数 45

10.apply() — 动态调用函数 48

第3章 数组 50

3.1 数组基本特性 51

1.length — 返回数组大小 51

2.tostring() — 数组的字符串表示 52

3.tolocalestring() — 数组的本地化字符串表示 53

3.2 操作数组的元素 54

4.push() — 添加数组元素 54

5.pop() — 删除数组元素 55

6.unshift() — 添加数组元素 56

7.shift() — 删除数组元素 57

3.3 操作子数组 58

8.splice() — 接合子数组 58

9.slice() — 截取子数组 61

10.concat() — 连接子数组 63

3.4 操作数组 65

11.reverse() — 颠倒数组中元素的顺序 65

12.sort() — 数组排序 66

13.join() — 把数组转换为字符串 68

第4章 字符串 70

4.1 字符串基本特性 71

1.length — 返回字符串的长度 71

2.tostring() — 字符串对象的字符串表示 72

3.valueof() — 字符串对象的值 72

4.2 字符串检索 73

4.indexof() — 正向检索字符串 73

5.lastindexof() — 反向检索字符串 74

6.match() — 匹配字符串 75

7.search() — 匹配检索字符串 78

4.3 抽取字符 79

8.charat() — 抽取字符 79

9.charcodeat() — 抽取字符编码 80

4.4 抽取子字符串 81

10.slice() — 按下标抽取子字符串 81

11.substr() — 按长度抽取子字符串 82

12.substring() — 按下标抽取子字符串 84

4.5 替换子字符串 85

13.replace() — 匹配替换子字符串 85

4.6 字符串基本操作 88

14.fromcharcode() — 创建字符串 88

15.concat() — 连接字符串 89

16.localecompare() — 比较字符串 90

17.split() — 字符串转换为数组 91

4.7 格式化字符串 94

18.tolowercase() — 转换为小写格式 94

19.touppercase() — 转换为大写格式 94

20.tolocalelowercase() — 转换为本地化小写格式 94

21.tolocaleuppercase() — 转换为本地化大写格式 95

4.8 字符串加密和解密 96

22.escape() — 简单编码器 96

23.unescape() — 简单解码器 97

24.encodeuri() — uri编码器 98

25.decodeuri() — uri解码器 99

26.encodeuricomponent() — uri组件编码器 100

27.decodeuricomponent() — uri组件解码器 101

4.9 格式化html文本 101

28.anchor() — 锚记文本 102

29.big() — 增大文本 103

30.blink() — 闪烁文本 103

31.bold() — 加粗文本 104

32.fixed() — 等宽文本 104

33.fontcolor() — 设置文本显示颜色 105

34.fontsize() — 设置文本显示大小 105

35.italics() — 斜体文本 106

36.link() — 超链接文本 106

37.small() — 缩小文本 106

38.strike() — 删除线文本 107

39.sub() — 下标文本 107

40.sup() — 上标文本 108

第5章 正则表达式 109

5.1 正则表达式基本特性 110

1.tostring() — 正则表达式的字符串表示 110

5.2 定义静态属性 110

2.input — 最后被匹配的字符串 110

3.lastmatch — 最后匹配的子字符串 111

4.lastparen — 最后匹配的分组 112

5.leftcontext — 匹配文本左侧的子字符串 113

6.rightcontext — 匹配文本右侧的子字符串 113

7.multiline — 匹配多行文本 114

5.3 定义实例属性 115

8.global — 设置全局匹配属性 115

9.ignorecase — 设置大小写匹配属性 116

10.lastindex — 返回下次匹配的起始位置 116

11.source — 返回模式匹配文本 118

5.4 匹配检测 119

12.test() — 检测是否存在匹配文本 119

5.5 执行匹配 121

13.exec() — 执行匹配 121

第6章 数值 125

6.1 数值基本特性 126

1.tostring() — 数值的字符串表示 126

2.tolocalestring() — 数值的本地化字符串表示 126

3.valueof() — 数值的原始值 127

6.2 数值常量 128

4.max_value — 最大值 128

5.min_value — 最小值 130

6.nan — 非数值 130

7.negative_infinity — 负无穷大 132

8.positive_infinity — 正无穷大 133

6.3 全局数值属性 134

9.infinity — 正无穷大 134

10.nan — 非数字 135

11.undefined — 未定义值 136

6.4 检测特殊数值 137

12.isfinite( ) — 检测有限值 137

13.isnan( ) — 检测非数值 137

6.5 格式化数值 139

14.toexponential() — 采用指数计数法格式化数值 139

15.tofixed() — 采用定点计数法格式化数值 140

16.toprecision() — 设置数值有效位 141

6.6 转换为数值类型 142

17.parseint() — 转换为整数 142

18.parsefloat() — 转换为浮点数 144

第7章 数学 146

7.1 数学常量 147

1.e — 自然对数的底数 147

2.ln10 — 10的自然对数 147

3.ln2 — 2的自然对数 148

4.log10e — 以10为底e的对数 148

5.log2e — 以2为底e的对数 149

6.pi — 圆周率 149

7.sqrt1_2 — 2的平方根分之一 149

8.sqrt2 — 2的平方根 150

7.2 三角函数 150

9.sin() — 正弦函数 150

10.cos() — 余弦函数 151

11.tan() — 正切函数 152

12.asin() — 反正弦函数 152

13.acos() — 反余弦函数 153

14.atan() — 反正切函数 153

15.atan2() — 计算坐标点的x轴角度 154

7.3 指数与对数 155

16.exp() — e的幂 155

17.log() — 自然对数 155

18.pow() — 指数函数 156

19.sqrt() — 平方根 157

7.4 普通数值处理 158

20.abs() — 绝对值 158

21.ceil() — 上舍入 158

22.floor() — 下舍入 159

23.round() — 四舍五入 160

24.max() — 最大数 161

25.min() — 最小数 161

7.5 随机数处理 162

26.random() — 随机数 162

第8章 时间 164

8.1 时间基本特性 165

1.tostring() — 时间的字符串表示 165

2.todatestring() — 日期部分字符串表示 165

3.totimestring() — 时间部分字符串表示 166

4.tolocalestring() — 本地化字符串表示 166

5.tolocaledatestring()— 日期部分本地化字符串表示 167

6.tolocaletimestring() — 时间部分本地化字符串表示 167

7.togmtstring() — 世界时间字符串表示 168

8.toutcstring() — 时间的世界时间字符串表示 168

9.valueof() — 时间的值 169

8.2 获取本地时间字段 169

10.getfullyear() — 获取本地年份字段值(四位数) 169

11.getmonth() — 获取本地月份字段值 170

12.getdate() — 获取本地日期字段值 170

13.getday() — 获取本地周几字段值 171

14.gethours() — 获取本地时针字段值 171

15.getminutes() — 获取本地分针字段值 172

16.getseconds() — 获取本地秒针字段值 173

17.getmilliseconds() — 获取本地毫秒字段值 173

8.3 获取标准时间字段 174

18.getyear() — 获取标准年份字段值(两位数) 174

19.getutcfullyear() — 获取标准年份字段值(四位数) 175

20.getutcmonth() — 获取标准月份字段值 175

21.getutcdate() — 获取标准日期字段值 176

22.getutcday() — 获取标准周几字段值 176

23.getutchours() — 获取标准时针字段值 177

24.getutcminutes() — 获取标准分针字段值 177

25.getutcseconds() — 获取标准秒针字段值 178

26.getutcmilliseconds() — 获取标准毫秒字段值 179

8.4 设置本地时间字段 179

27.setfullyear() — 设置本地年份字段值(四位数) 179

28.setmonth() — 设置本地月份字段值 180

29.setdate() — 设置本地日期字段值 181

30.sethours() — 设置本地时针字段值 182

31.setminutes() — 设置本地分针字段值 183

32.setseconds() — 设置本地秒针字段值 184

33.setmilliseconds() — 设置本地毫秒字段值 185

8.5 设置标准时间字段 186

34.setyear() — 设置标准年份字段值(二位数) 186

35.setutcfullyear() — 设置标准年份字段值(四位数) 187

36.setutcmonth() — 设置标准月份字段值 188

37.setutcdate() — 设置标准日期字段值 189

38.setutchours() — 设置标准时针字段值 189

39.setutcminutes() — 设置标准分针字段值 190

40.setutcseconds() — 设置标准秒针字段值 191

41.setutcmilliseconds() — 设置标准毫秒字段值 192

8.6 时间解析与转换 193

42.parse() — 时间对象的毫秒数 193

43.utc() — 时间的毫秒数表示 193

44.gettime() — 返回时间对象的毫秒表示 194

45.settime() — 以毫秒设置时间对象 195

46.gettimezoneoffset() — 计算时差 195

第9章 布尔值、异常和全局对象 197

9.1 布尔值 198

1.tostring() — 布尔值对象的字符串表示 198

2.valueof() — 布尔值对象的值 198

9.2 异常的基本特性 199

3.tostring() — 时间的字符串表示 199

4.name — 错误类型 199

5.message — 错误信息 200

6.number — 错误编号(ie浏览器专用) 201

7.description — 错误信息(ie浏览器专用) 201

9.3 异常类型 202

8.evalerror — 误用eval()函数 202

9.syntaxerror — 语法错误 202

10.rangeerror — 超出合法范围 203

11.referenceerror — 引用错误 203

12.typeerror — 类型错误 204

13.urierror — url编码和解码错误 205

9.4 全局对象 205

14.global — 全局对象 205

15.eval() — 动态执行javascript代码 206

第二篇 客户端初级浏览器对象模型



部分主要介绍javascript客户端浏览器对象模型(简称为bom)。它是相对w3c所推荐的文档对象模型而言的一种文档脚本化处理模式,虽然没有统一的规范,但是得到了所有主流浏览器的支持。
第10章 浏览器 209

10.1 历史记录 210

1.history — 浏览历史对象 210

2.length — 浏览历史长度 211

3.back() — 后退 211

4.forward() — 前进 211

5.go() — 跳转已浏览的url 212

10.2 浏览器定位 213

6.location — 浏览器定位对象 213

7.href — 完整url信息 214

8.protocol — url协议部分 214

9.host — url主机名和端口号部分 215

10.hostname — url主机名部分 215

11.port — url端口号部分 215

12.pathname — url路径部分 216

13.search — url查询部分 216

14.hash — 表示控制浏览器的位置 217

15.reload() — 重载文档 217

16.replace() — 替换文档 218

10.3 浏览器信息 219

17.navigator — 浏览器对象 219

18.appcodename — 浏览器代码名称 219

19.appname — 浏览器名称 220

20.appversion — 浏览器版本号 220

21.cookieenabled — 是否启用cookie 221

22.mimetypes — mime类型信息集合 221

23.platform — 操作系统或硬件平台 222

24.plugins — 浏览器插件 222

25.useragent 223

10.4 屏幕信息 223

26.screen — 客户端屏幕对象 223

27.availheight — 屏幕可用高度 224

28.availwidth — 屏幕可用宽度 224

29.height — 屏幕高度 225

30.width — 屏幕宽度 225

31.availleft — 屏幕x轴偏移坐标 225

32.availtop — 屏幕y轴偏移坐标 226

33.colordepth — 屏幕的颜色深度 226

34.pixeldepth — 屏幕的像素深度 227

第11章 窗口 228

11.1 窗口引用 229

1.window — 客户端浏览器全局对象 229

2.opener — 引用打开窗口的window对象 229

3.parent — 引用父窗口 230

4.self — 引用当前窗口 231

5.top — 引用顶层窗口 231

6.window — 引用当前窗口 231

7.frames — 框架集合 231

11.2 窗口基本特性 232

8.closed — 检测窗口是否关闭 232

9.status — 状态栏文本 232

10.defaultstatus — 默认的状态栏文本 232

11.name — 窗口名称 233

11.3 核心对象引用 233

12.history — 引用history对象 233

13.location — 引用location对象 233

14.document — 引用document对象 234

15.math — 引用math对象 234

16.navigator — 引用navigator对象 234

17.screen — 引用screen对象 234

11.4 窗口几何学 235

18.innerheight — 文档显示区高度 235

19.innerwidth — 文档显示区宽度 235

20.outerheight — 窗口高度 235

21.outerwidth — 窗口宽度 236

22.pageyoffset — 文档滚动高度 236

23.pagexoffset — 文档滚动宽度 236

24.screentop — 窗口的y轴坐标 237

25.screenleft — 窗口的x轴坐标 237

26.screeny — 窗口的y轴坐标 238

27.screenx — 窗口的x轴坐标 238

11.5 人机交互 238

28.alert() — 提示对话框 238

29.confirm() — 提问对话框 239

30.prompt() — 提示输入框 240

31.blur() — 移开键盘焦点 240

32.focus() — 获取键盘焦点 241

33.print() — 打印文档 241

11.6 窗口定时器 242

34.setinterval() — 周期性执行代码 242

35.settimeout() — 延迟执行代码 243

36.clearinterval() — 取消周期性执行 244

37.cleartimeout() — 取消延迟执行 244

11.7 窗口基本操作 245

38.close() — 关闭窗口 245

39.open() — 打开浏览器窗口 245

11.8 动态控制窗口大小和位置 248

40.moveby() — 相对移动窗口 248

41.moveto() — 绝对移动窗口 248

42.resizeby() — 相对调整窗口大小 249

43.resizeto() — 绝对调整窗口大小 249

44.scroll() — 滚动文档 250

45.scrollby — 滚动文档到相对位置 251

46.scrollto() — 滚动文档到绝对位置 251

11.9 窗口的浏览行为 252

47.back() — 返回前一个文档 252

48.forward() — 进入下一个文档 252

49.home() — 显示主页 253

11.10 窗口事件类型 253

50.onblur — 失去焦点事件 253

51.onfocus — 获取焦点事件 254

52.onerror — 发生异常事件 255

53.onload — 文档初始化事件 256

54.onunload — 文档卸载事件 257

55.onbeforeunload — 文档卸载前事件 258

56.onmove — 移动窗口事件 259

57.onresize — 改变窗口大小事件 259

11.11 事件控制 261

58.event — 事件对象(适用ie事件模型) 261

59.addeventlistener() — 添加事件监听器(适用标准事件模型) 261

60.attachevent() — 添加事件监听器(适用ie事件模型) 261

61.removeeventlistener() — 删除事件监听器(适用标准事件模型) 261

62.detachevent() — 删除事件监听器(适用ie事件模型) 261

11.12 获取元素最终样式 261

63.getcomputedstyle() — 获取元素最终样式 261

第12章 html文档 264

12.1 文档基本信息 265

1.document — 文档对象 265

2.title — 文档标题 265

3.charset — 文档字符集 266

4.defaultcharset — 文档默认字符集 266

5.lastmodified — 文档修改日期 267

6.height — 文档高度 267

7.width — 文档宽度 267

12.2 文档内容特性 268

8.activeelement — 文档内活动的输入元素 268

9.expando — 文档扩展功能控制 269

10.parentwindow — 引用包含当前文档的窗口 269

12.3 文档传输属性 270

11.domain — 文档域 270

12.readystate — 文档加载状态 271

13.url — 文档路径 272

14.location — 文档路径 273

15.referrer — 引用当前文档的文档路径 273

12.4 客户端信息存取 275

16.cookie — 当前文档的cookie 275

12.5 文档基本样式 276

17.linkcolor — 文档超链接的默认颜色 276

18.alinkcolor — 文档超链接被激活的颜色 277

19.vlinkcolor — 文档超链接的访问颜色 278

20.bgcolor — 文档背景色 279

21.fgcolor — 文档前景色 279

12.6 文档集合属性 280

22.all — 文档元素集合 281

23.anchors — 锚记集合 284

24.applets — 小程序集合 284

25.embeds — 多媒体集合 285

26.forms — 表单集合 285

27.images — 图像集合 286

28.links — 超链接集合 286

29.plugins — 插件集合 287

30.layers — 层集合 287

12.7 文档基本操作 287

31.open() — 打开新文档 287

32.write() — 为当前文档添加内容 288

33.writeln() — 为当前文档添加内容和换行符 289

34.close() — 关闭输出的文档流 290

35.clear() — 清除文档内容 291

36.getselection() — 获取选中的文本 291

37.elementfrompoint() — 获取指定点的元素 293

第13章 html元素 294

13.1 html元素概述 295

1.htmlelement — html元素超类 295

13.2 html元素的关联性 296

2.all — 包含元素的集合 296

3.children — 包含子元素的集合 296

4.parentelement — 父元素 297

5.document — 当前文档 298

6.sourcelndex — 元素下标 298

7.contains() 299

13.3 元素的基本特性 300

8.tagname — 标签名称 300

9.title — 标签提示信息 300

10.classname — 元素类名 301

11.id — 元素的名称 302

12.lang — 元素的语言 303

13.style — 元素的内联样式 303

13.4 读写元素内容 304

14.innerhtml — 读写元素内的html文本 304

15.innertext — 读写元素内的纯文本 305

16.outerhtml — 读写元素的html文本 306

17.outertext — 读写元素的纯文本 307

18.insertadjacenthtml() — 插入html文本 307

19.insertadjacenttext() — 插入纯文本 308

13.5 元素的大小和坐标 309

20.offsetheight — 元素的高度 309

21.offsetwidth — 元素的宽度 310

22.clientheight — 元素的可视高度 311

23.clientwidth — 元素的可视宽度 312

24.scrollheight — 元素的滚动高度 313

25.scrollwidth — 元素的滚动宽度 315

26.offsetparent — 包容元素 317

27.offsetleft — x轴偏移坐标 318

28.offsettop — y轴偏移坐标 319

29.scrollintoview() — 滚进可视窗口 321

30.scrollleft — x轴滚动坐标 321

31.scrolltop — y轴滚动坐标 323

13.6 操作元素特性 324

32.setattribute() — 设置元素特性 324

33.getattribute() — 获取元素特性 325

34.removeattribute() — 移出元素特性 326

13.7 元素事件 326

35.onkeydown — 按下键盘键事件 326

36.onkeypress — 按键盘键事件 327

37.onkeyup — 松开按键事件 328

38.onclick — 单击事件 329

39.ondblclick — 双击事件 329

40.onmousedown — 按下鼠标按钮事件 330

41.onmouseup — 松开鼠标按钮事件 331

42.onmouseover — 鼠标移过事件 332

43.onmousemove — 移动鼠标事件 333

44.onmouseout — 鼠标移出事件 333

45.onhelp — 帮助事件 335

第14章 html表单 336

14.1 表单 337

1.form — 表单对象 337

2.elements — 表单中输入元素集合 338

3.onreset — 表单重置事件 339

4.onsubmit — 表单提交事件 340

5.reset() — 重置表单 340

6.submit() — 提交表单 341

7.target — 表单提交结果显示的窗口 342

14.2 输入元素类 343

8.input — 输入对象 343

14.3 input对象定义的成员 345

9.checked — 元素的选中状态 345

10.defaultchecked — 元素的默认选中状态 345

11.defaultvalue — 元素的默认值 345

12.form — 引用表单对象 346

13.length — 列表选项个数 346

14.name — 表单元素的名称 346

15.options — 选项集合 347

16.selectedlndex — 选中选项 348

17.type — 表单元素的类型 348

18.value — 表单元素的值 349

19.blur() — 失去焦点 350

20.click() — 模拟鼠标单击 351

21.focus() — 获取焦点 352

22.select() — 选择文本 353

23.onblur — 失去焦点事件 353

24.onchange — 改变值事件 354

25.onclick — 单击事件 354

26.onfocus — 获取焦点事件 356

14.4 普通按钮 356

27.button — 按钮对象 356

28.value — 按钮的显示值 357

29.onclick — 按钮的单击事件属性 358

14.5 提交按钮 359

30.submit — 提交按钮对象 359

31.value — 提交按钮的显示值 359

32.onclick — 提交按钮的单击事件属性 360

14.6 重置按钮 360

33.reset — 重置按钮对象 360

34.value — 重置按钮的显示值 361

35.onclick — 重置按钮的单击事件属性 361

14.7 复选框 361

36.checkbox — 复选框对象 361

37.checked — 复选框的选中状态 363

38.defaultchecked — 复选框的初始选中状态 364

39.value — 复选框的值 365

40.onclick — 复选框的单击事件属性 365

14.8 单选按钮 366

41.radio — 单选按钮对象 366

42.checked — 单选按钮的选中状态 367

43.defaultchecked — 单选按钮的初始选中状态 367

44.value — 单选按钮的值 368

45.onclick — 单选按钮的单击事件属性 368

14.9 文本框 369

46.text — 文本对象 369

47.value — 文本框的值 369

48.onchange — 改变值事件 370

14.10 文本区域 370

49.textarea— 文本区域对象 370

50.value — 文本区域的值 371

51.onchange — 改变值事件 371

14.11 密码域 371

52.password — 密码域对象 371

53.value — 文本框的值 372

14.12 文件上传域 372

54.fileupload — 文件域对象 372

55.value — 上传文件的路径和名称 373

56.onchange — 当改变输入值时调用的处理程序 374

14.13 列表框 374

57.select — 选项列表对象 374

58.length — 列表的选项个数 375

59.options — option对象集合的引用 375

60.selectedlndex — 选中选项对象 376

61.type — 列表对象类型 377

62.onchange — 改变值事件 377

14.14 列表选项 377

63.option — 列表选项对象 377

64.index — 选项对象的下标位置 378

65.text — 选项对象的显示文本 379

66.value — 选项对象的值 379

67.defaultselected — 选项对象的默认选中状态 379

68.selected — 选项对象的选中状态 380

14.15 隐藏域 380

69.hidden — 隐藏对象 380

70.value — 隐藏域的值 381

第15章 html其他对象 382

15.1 锚记 383

1.anchor — 锚记对象 383

2.name — 锚记名称 383

3.text — 锚记文本 384

15.2 超链接 385

4.link — 超链接对象 385

5.href — 完整url信息 385

6.protocol — url协议部分 386

7.host — url主机名和端口号部分 387

8.hostname — url主机名部分 387

9.port — url端口号部分 388

10.pathname — url路径部分 388

11.search — url查询部分 389

12.hash — 表示控制浏览器的位置 390

13.target — 显示目标 390

14.text — 超链接文本 391

15.3 图像 392

15.image — 图像对象 392

16.name — 图像的名称 393

17.src — 图像的url 393

18.lowsrc — 图像的替代url 393

19.border — 图像边框 393

20.complete — 是否加载完毕 393

21.height — 图像高度 393

22.width — 图像宽度 394

23.hspace — 图像水平距离 394

24.vspace — 图像垂直距离 394

25.onabort — 放弃加载图像事件 394

26.onerror — 加载图像发生错误事件 394

27.onload — 加载图像成功事件 394

15.4 框架 394

28.frame — 框架对象 394

15.5 浮动框架 396

29.iframe — 浮动框架对象 396

15.6 小程序 397

30.applet — 小程序对象 397

15.7 mimetype对象 398

31.mimetype — mime类型对象 398

32.type — mime类型的名称 399

33.description — mime类型的信息 399

34.enabledplugin — 引用plugin对象 399

35.suffixes — 文件名后缀列表 399

第三篇 客户端标准文档对象模型本

部分主要介绍javascript客户端文档对象模型dom。dom为javascript语言控制html文档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方法。

第16章 dom节点 401

16.1 节点类 402

1.node — 节点 402

2.nodetype — 节点类型 403

3.nodename — 节点名称 404

4.nodevalue — 节点的值 405

16.2 遍历节点 406

5.childnodes — 子节点集合 406

6.firstchild — 第一个子节点 406

7.lastchild — 最后一个子节点 406

8.parentnode — 父节点 406

9.nextsibling — 相邻的下一个节点 406

10.previoussibling — 相邻的上一个节点 406

16.3 节点的其他属性 407

11.attributes — 元素节点的特性集合 407

12.ownerdocument — 节点所在文档 408

13.localname — 节点的本地名称 408

14.namespaceurl — 节点的名字空间url 408

15.prefix — 节点的名字空间前缀 408

16.text — 节点包含文本 409

17.xml — 节点包含xml 409

16.4 节点基本操作 409

18.appendchild() — 附加节点 409

19.insertbefore() — 插入节点 410

20.clonenode() — 克隆节点 411

21.removechild() — 删除节点 411

22.replacechild() — 替换节点 412

23.normalize() — 合并文本节点 412

16.5 检测节点 413

24.hasattributes() — 检测元素特性 413

25.haschildnodes() — 检测子节点 414

26.issupported() — 检测节点特性 414

16.6 节点的xpath和xslt操作 414

27.selectnodes() — 选择节点 414

28.selectsinglenode() — 选择单个节点 416

29.transformnode() — 转换节点为字符串 416

30.transformnodetoobject() — 转换节点为文档 416

16.7 有序节点列表类 417

31.nodelist — 节点数组 417

32.length — 有序节点数组的长度 418

33.item() — 有序节点数组的元素 418

16.8 无序节点列表类 418

34.namednodemap — 命名节点地图 418

35.length — 无序节点数组的长度 419

36.item() — 无序节点数组的元素 419

37.getnameditem() — 获取节点对象 420

38.removenameditem() — 移出节点对象 420

第17章 dom文档节点 421

17.1 文档类 422

1.document — 文档对象 422

17.2 文档引用属性 423

2.defaultview — 默认视图 423

3.doctype — 文档类型 424

4.documentelement — 文档根元素 424

5.implementation — 全局执行对象 424

6.stylesheets — 样式表对象集合 425

17.3 创建对象 425

7.createattribute() — 创建attr节点 425

8.createattributens() — 创建attr节点 426

9.createcdatasection() — 创建cdatasection节点 426

10.createcomment() — 创建comment节点 427

11.createdocumentfragment() — 创建documentfragment节点 427

12.createelement() — 创建element节点 428

13.createelementns() — 创建element节点 428

14.createevent() — 创建event对象 429

15.createexpression() — 创建expression对象 429

16.createprocessinginstruction() — 创建processinginstruction节点 430

17.createrange() — 创建range对象 430

18.createtextnode() — 创建text节点 431

17.4 获取元素节点 431

19.getelementbyid() — 获取单个元素节点 431

20.getelementsbytagname() — 获取多个元素节点 432

21.getelementsbytagnamens() — 获取多个元素节点 433

17.5 文档扩展功能和事件 434

22.importnode() — 导入节点 434

23.loadxml() — 载入xml文档 435

24.evaluate() — 计算xpath表达式 435

25.addeventlistener() — 添加事件监听器 436

26.attachevent() — 添加事件监听器 436

27.detachevent() — 分离事件监听器 436

28.dispatchevent() — 分配事件监听器 436

29.removeeventlistener() — 移出事件监听器 436

17.6 dom全局执行域 436

30.domimplementation — dom全局执行对象 436

31.createdocument() — 创建文档 437

32.createdocumenttype() — 创建文档类型 437

33.hasfeature() — 检测浏览器支持的特性 438

17.7 文档类型 439

34.documenttype — 文档类型对象 439

35.internalsubset — dtd的内部子集 440

36.name — 文档的类型名 440

37.publicid — dtd外部子集的公共标识符 440

38.systemid — dtd外部子集的系统标识符 440

17.8 文档片段 441

39.documentfragment — 文档片段对象 441

第18章 dom元素节点 442

18.1 元素类 443

1.element — 元素对象 443

2.tagname — 元素的标记名 443

18.2 元素的属性 444

3.hasattribute() — 检测元素的属性 444

4.hasattributens() — 检测元素的属性 444

5.setattribute() — 添加属性 445

6.setattributens() — 添加属性 446

7.setattributenode() — 添加属性节点 447

8.setattributenodens() — 添加属性节点 448

9.getattribute() — 读取属性值 449

10.getattributens() — 读取属性值 449

11.getattributenode() — 获取属性节点 450

12.getattributenodens() — 获取属性节点 450

13.removeattribute() — 删除属性 451

14.removeattributens() — 删除属性 451

15.removeattributenode() — 删除属性节点 452

18.3 选择元素 453

16.getelementsbytagname() — 选择元素 453

17.getelementsbytagnamens() — 选择元素 454

18.4 元素事件操作 455

18.addeventlistener() — 注册事件(适用于标准事件模型) 455

19.attachevent() — 注册事件(适用于ie事件模型) 456

20.removeeventlistener() — 删除事件(适用于标准事件模型) 457

21.detachevent() — 删除事件(适用于ie事件模型) 458

22.dispatchevent() — 分派事件(适用于标准事件模型) 459

第19章 dom属性节点和文本节点 461

19.1 属性类 462

1.attr — 属性对象 462

2.name — 属性名 462

3.value — 属性值 463

4.ownerelement — 属性的element对象 463

5.specified — 属性的存在方式 463

19.2 字符数据类 464

6.characterdata — 字符数据对象 464

7.data — 文本数据 464

8.length — 文本字符数 465

9.appenddata() — 附加字符 465

10.insertdata() — 插入字符 466

11.deletedata() — 删除字符 466

12.replacedata() — 替换字符 467

13.substringdata() — 截取字符 468

19.3 文本类 469

14.text — 文本对象 469

15.splittext() — 分割文本节点 469

19.4 cdatasection类 471

16.cdatasection — cdata节点对象 471

19.5 comment类 472

17.comment — 注释对象 472

第20章 dom表格 474

20.1 表类 475

1.table — 表格对象 475

20.2 表格基本属性 475

2.rows — 表格行 475

3.caption — 表格标题 476

4.tbodies — 表格主体区域 476

5.tfoot — 表格脚部区域 477

6.thead — 表格头部区域 478

7.align — 表格对齐(不建议使用) 478

8.bgcolor — 背景色(不建议使用) 478

9.border — 边框宽度 479

10.cellpadding — 单元格补白 479

11.cellspacing — 单元格间距 479

12.frame — 表格框架 479

13.rules — 表格行线 479

14.summary — 表格摘要 480

15.width — 表格宽度 480

20.3 表格基本操作 480

16.createcaption() — 创建caption元素 480

17.createtfoot() — 创建tfoot元素 481

18.createthead() — 创建thead元素 482

19.insertrow() — 插入行对象 482

20.deletecaption() — 删除caption元素 483

21.deletetfoot() — 删除tfoot元素 483

22.deletethead() — 删除thead元素 484

23.deleterow() — 删除行对象 484

20.4 表格区域类 485

24.tablesection — 表格区域对象 485

25.rows — 表格行 485

26.align — 文本水平对齐 485

27.valign — 文本垂直对齐 485

28.char — 对齐字符 486

29.choff — 默认字符偏移量 486

30.insertrow() — 插入行对象 486

31.deleterow() — 删除行对象 486

20.5 表格行类 488

32.tablerow — 表格行对象 488

33.cells — 表格单元格 488

34.rowindex — 行位置 489

35.sectionrowindex — 行位置 489

36.align — 文本水平对齐 489

37.valign — 文本垂直对齐 489

38.char — 对齐字符 489

39.choff — 默认字符偏移量 490

40.bgcolor — 背景色(不建议使用) 490

41.insertcell() — 插入单元格对象 490

42.deletecell() — 删除单元格对象 490

20.6 表元类 492

43.tablecell — 表元对象 492

44.cellindex — 单元格位置 493

45.align — 文本水平对齐 493

46.valign — 文本垂直对齐 493

47.char — 对齐字符 493

48.choff — 默认字符偏移量 493

49.bgcolor — 背景色(不建议使用) 493

50.width — 单元格宽度 494

51.height — 单元格高度(不建议使用) 494

52.abbr — 单元格缩写版本 494

53.axis — 单元格名字 494

54.colspan — 单元格跨列显示 494

55.rowspan — 单元格跨行显示 494

56.headers — 单元格id值 494

57.nowrap — 不自动换行(不建议使用) 494

58.scope — 标题单元格作用域 495

第四篇 客户端扩展文档对象模型



部分主要介绍javascript客户端扩展文档对象模型。由于很多模块都是在dom规范不断完善过程中添加的,同时ie基本上不支持这些模块,而是独立定义了一套规则,因此,我们把它们单独列出。
第21章 事件 497

21.1 event类 498

1.event — 事件对象 498

21.2 标准事件的基本信息 498

2.bubbles — 是否起泡 498

3.cancelable — 是否可取消 499

4.target — 事件目标 499

5.currenttarget — 当前事件目标 500

6.eventphase — 事件传播阶段 500

7.timestamp — 事件生成时间 501

8.type — 事件类型 501

21.3 标准事件的处理方法 502

9.initevent() — 初始化事件 502

10.preventdefault() — 取消默认动作 502

11.stoppropagation() — 停止事件传播 503

21.4 ie事件的基本信息 504

12.altkey — alt键状态 504

13.ctrlkey — ctrl键状态 505

14.shiftkey — shift键状态 505

15.button — 鼠标按钮状态 505

16.keycode — 按键的编码 506

17.returnvalue — 事件处理函数返回值 506

18.type — 事件类型 507

19.cancelbubble — 阻止事件传播 507

20.srcelement — 事件目标 507

21.fromelement — 来自目标 508

22.toelement — 到达目标 508

21.5 ie鼠标指针定位 509

23.screenx — 屏幕的x轴坐标 509

24.screeny — 屏幕的y轴坐标 509

25.clientx — 浏览器页面的x轴坐标 509

26.clienty — 浏览器页面的y轴坐标 509

27.offsetx — 目标元素的x轴坐标 510

28.offsety — 目标元素的y轴坐标 510

29.x — 包含块元素的x轴坐标 510

30.y — 包含块元素的y轴坐标 511

21.6 uievent类 511

31.uievent — ui事件对象 511

32.detail — 事件的细节 512

33.view — 视图 512

34.inituievent — 初始化ui事件 512

21.7 keyevent类 513

35.keyevent — key事件对象 513

36.altkey — alt键状态 513

37.ctrlkey — ctrl键状态 514

38.shiftkey — shift键状态 514

39.charcode — 鼠标按钮状态 515

40.keycode — 按键的编码 515

21.8 mouseevent类 516

41.mouseevent — mouse事件对象 516

42.altkey — alt键状态 516

43.ctrlkey — ctrl键状态 516

44.shiftkey — shift键状态 517

45.metakey — meta键状态 517

46.button — 鼠标按钮状态 517

47.relatedtarget — 事件相关目标 518

21.9 dom鼠标指针定位 518

48.screenx — 屏幕的x轴坐标 518

49.screeny — 屏幕的y轴坐标 518

50.clientx — 浏览器窗口的x轴坐标 519

51.clienty — 浏览器窗口的y轴坐标 519

52.initevent() — 初始化事件 520

第22章 样式表 521

22.1 css2属性集合 522

1.css2properties — css2属性对象 522

2.csstext — 样式文本 524

22.2 css样式表类 524

3.cssstylesheet — css样式表对象 524

4.type — 样式表类型 525

5.title — 样式表标题 526

6.href — 样式表的url 526

7.disabled — 样式表是否关闭 526

8.parentstylesheet — 包含样式表的样式表 527

22.3 操作样式表中的规则 528

9.rules — 规则集合(适用于ie浏览器) 528

10.cssrules — 规则集合(适用于非ie浏览器) 528

11.addrule() — 增加规则(适用于ie浏览器) 528

12.insertrule() — 增加规则(适用于非ie浏览器) 529

13.addimport() — 导入外部样式表(适用于ie浏览器) 530

14.removerule() — 删除规则(适用于ie浏览器) 531

15.deleterule() — 删除规则(适用于非ie浏览器) 532

22.4 css规则类 533

16.cssrule — css规则对象 533

17.selectortext — css选择器 533

18.style — css样式对象 534

第23章 范围 535

23.1 范围类 536

1.range — 范围对象 536

2.collapsed — 合并的 536

3.startcontainer — 开始节点 537

4.startoffset — 开始点位置 537

5.endcontainer — 结束节点 537

6.endoffset — 结束点位置 537

7.commonancestorcontainer — 结束点位置 537

23.2 设置范围 538

8.setstart() — 设置范围的开始点 538

9.setstartbefore() — 设置范围的开始点 538

10.setstartafter() — 设置范围的开始点 539

11.setend() — 设置范围的结束点 539

12.setendbefore() — 设置范围的结束点 540

13.setendafter() — 设置范围的结束点 541

23.3 范围操作 542

14.selectnode() — 选择节点 542

15.selectnodecontents() — 选择子节点 542

16.clonecontents() — 复制内容 543

17.deletecontents() — 删除内容 544

18.extractcontents() — 删除文档内容 544

19.surroundcontents() — 包裹范围 545

20.clonerange() — 克隆范围 546

21.collapse() — 折叠范围 546

22.compareboundarypoints() — 比较范围 547

23.detach() — 释放范围 548

24.insertnode() — 插入节点 548

25.tostring() — 把内容转换为字符串 549

第24章 xml、xpath和xslt操作 550

24.1 创建xml文档 551

1.domdocument — ie xml文档组件 551

2.createdocument() — mozilla xml文档创建方法 552

24.2 导入xml文档 553

3.loadxml() — 导入xml字符串 553

4.load() — 导入xml文档 553

5.async — 异步设置 554

6.readystate— 通信状态 554

7.onreadystatechange— 异步通信事件 555

8.onload—异步加载完毕事件 555

24.3 获取xml文档数据 556

9.xml — 读取xml字符串 556

10.xmlserializer — xml数据序列化对象 557

11.serializetostring() — 序列化xml文档 557

24.4 xpath操作 558

12.xpathexpression — xpath查询对象 558

13.evaluate() — 计算查询 558

14.xpathresult — xpath结果对象 559

15.resulttype — xpath结果类型 559

16.booleanvalue — xpath布尔值结果 560

17.invaliditeratorstate — xpath结果无效迭代 560

18.resulttype — xpath结果类型 560

19.singlenodevalue — xpath结果单个节点值 561

20.snapshotlength — xpath结果节点数 561

21.stringvalue — xpath结果字符串值 561

22.iteratenext() — 重复下一个节点 561

23.snapshotitem() — 匹配某个节点 562

24.5 xslt操作 563

24.xsltprocessor — xslt转换对象 563

25.importstylesheet() — 导入样式表 563

26.transformtofragment() — 转换为documentfragment 564

27.transformtodocument() — 转换为document 564

28.setparameter() — 设置样式表参数 564

29.getparameter() — 获取样式表参数 565

30.removeparameter() — 移出样式表参数 565

31.clearparameters() — 删除所有样式表参数 566

32.reset() — 恢复默认值 566

第25章 ajax 567

25.1 http通信类 568

1.xmlhttprequest — http异步请求对象 568

25.2 http请求过程 570

2.open() — 打开请求连接 570

3.send() — 发送请求 571

4.abort() — 取消请求 572

25.3 读写http头部信息 573

5.setrequestheader() — 设置头部信息 573

6.getresponseheader() — 获取响应头部信息 573

7.getallresponseheaders() — 获取响应头部信息 574

25.4 http请求状态 575

8.readystate — 请求状态 575

9.status — http状态码 576

10.statustext — http状态名称 577

11.onreadystatechange — 请求状态事件 577

25.5 接收http响应信息 578

12.responsetext — 获取响应的文本信息 578

13.responsexml — 获取响应的xml信息 578

14.responsestream — 获取响应的流信息 579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JavaScript语法与范例速查手册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亲爱的云图用户,
    光盘内的文件都可以直接点击浏览哦

    无需下载,在线查阅资料!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