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rt of China’s Population and Labor

副标题:无

作   者:蔡昉著

分类号:

ISBN:9787801906496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人们通常把一个社会所拥有的资源禀赋区分为物质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在经济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在理论界似乎不是引起争议的问题,即使对经济学不了解的人,凭借直觉就会得出肯定的答案:资源丰富会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是,大多数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并没有证实这个结论。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家注意到,发展中国家以原材料为主的出口结构不利于他们的经济增长。70年代格罗宁根大气田的发现,虽然给荷兰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是也带来了著名的“荷兰病”。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开始引起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地理学家和政治学家等的关注。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对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状况的实证分析显示,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反而有更低的增长速度和更低的社会福利水平。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悲观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一种难以解释的诅咒。尽管另一些经济学家质疑这个结论,但是,他们的结论同样是悲观的:自然资源丰富诱导政府选择了坏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从而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产生了“间接的诅咒”。   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产生负的影响是否在中国发生了呢?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中国传统“赶超战略”体制的形成背景,以“重工业优先增长”为特征的发展战略,其承担者并不是随机确定的,哪里发现了自然资源,中央政府就会把资金投向哪里。今天的资源型城市几乎都有远远高于非资源城市的重工业比重。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非常有限,政府为了保证充分就业目标,就会要求矿产企业(重工业)超过自己的实际需要雇用劳动力。在软预算约束的条件下,这些企业还能够通过补贴而维持下去,然而,一旦面临市场竞争,这些企业就因为缺少竞争能力而陷入困境。   1998年,中央政府设定了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目标,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剥离国有企业的社会性负担,解决软预算约束,从而在企业内部建立激励机制。中央政府允许国有企业按照竞争需要重整企业内部资源,自主决定劳动力雇用,“三条保障线”则用于帮助被分离出来的职工及其家庭渡过难关。下岗失业冲击了中国的城镇家庭,尤其是那些老工业基地和重工业比重高的地区。   可以想见,资源型城市因为执行重工业优先增长战略,不充分就业现象更为严重,而中国矿产资源和能源价格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又一路走低,大量的矿产企业陷入困境,分离富余人员的压力更甚于非资源城市。另一个必须指出的因素是,非资源城市由于发展了更加符合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速度快于资源型城市,当资源型城市的增长速度慢和就业压力大叠加到一起的时候,其困难便凸显出来。   资源型城市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这里的条块分割体制更为严重:几乎每个资源型城市都有一个与当地政府行政级别相当的矿业企业,它们属于中央或者省的部门,在传统体制下很少向地方政府提供利税,当它们今天面临经营困难需要把富余人员和其他社会负担剥离出去的时候,发现地方政府根本不愿意接过这个沉重的包袱。正因为如此,矿业国有企业的改革远远落后于非资源城市的国有企业。2000年6月1日,中央政府出台了11号文件,为矿业企业的改革提供帮助:允许“资源枯竭型”矿业企业关闭破产,并为其核销呆坏账;同时为这些企业的分流职工提供更加优惠的保障。这两项成本主要由中央政府负担。   这样一方面促进矿业企业改革的步伐加快,但另一方面也诱导了大量的矿业企业选择“资源枯竭”和关闭破产。资源型城市的地方政府当然非常乐意中央政府来背这个负担,他们不仅会鼓励矿业企业“资源枯竭”,而且会把经济增长减速和就业压力增大的责任归咎于“资源枯竭”。   资源型城市的矿业企业关闭破产更多是政策的结果,但是,由于关闭破产带来了利益的重新分配:下岗失业人员骤然增加了,离岗职工未必能够按时足额拿到政府承诺给他们的经济补偿与救助;集体企业职工常常被排除在特别救助范围外;下岗失业导致了生活水平的下降等,都会让群众心存不满。而少数“内部人”利用关闭破产之机,把国有矿山与附属设备名正言顺的以低价购买到自己手中,更会让广大职工产生“相对剥夺”感,资源型城市的社会稳定面临着挑战。   矿业部门和矿业城市政府近年来一直在呼吁“四矿重于三农”,要求给矿业城市出台特殊的救助政策,尤其是那些进入“枯竭期”的城市。但其“出钱出物”的建议与矿业体制的改革方向——建立与完善矿产市场体系——却不尽一致。各级政府已经开始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发展出台各种优惠政策。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今年的绿皮书将关注的重点转向资源型城市,分析这里的经济增长、劳动力市场状况、贫困的发生与救助等重大问题,并探讨这里特殊的经济结构、体制性障碍以及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这里的成效。我们希望弄清楚资源型城市发生的问题及其由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两个专题报告。主要是对中国的人口形势与劳动力市场状况进行分析。专题报告一为“人口转变与政策分析”,由蔡昉、郑真真、张车伟、都阳、张翼、张展新、王德文、吴要武、林宝、张妍、连鹏灵、高文书、张学辉撰写,报告分析了中国人口结构发生转变及其对经济增长、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以及对教育和健康的需求,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专题报告二为“2004~2005年的就业形势与政策”,由莫荣撰写,报告回顾了2004年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发生的变化状况,提出了2005年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可能性以及相应的对策。   下篇包括九章。第一章由胡魁撰写,介绍资源型城市的出现与历史沿革;第二章由蔡昉、吴要武撰写,分析资源型城市近年来的增长状况;第三章由吴要武、高文书撰写,描述并分析资源型城市劳动力市场状况和特殊的就业压力;第四章由张展新撰写,分析资源型城市特殊的经济结构以及由此引出的各种问题;第五章由吴要武、赵泉撰写,分析资源型城市的贫困发生和救助状况;第六章由王美艳、吴要武撰写,利用宏观数据与抽样调查数据分别估计了中国非正规就业的规模,对比分析了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城市的非正规就业状况与问题;第七章由王智勇撰写,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存在的特殊的制度性障碍,探讨了条块分割问题、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诱导出的种种矛盾;第八章由吴要武撰写,评价了中国近年来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及其效果,尤其是在资源型城市执行的效果;第九章由肖金城、王青云、袁朱等撰写,从产业转型和促进增长等角度,分析了资源型城市解决就业压力和缓解贫困的方向。   本书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重点课题的系列成果,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出版资助,也得到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支持,以及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科研处的具体帮助,在此特致谢意。

目录

目录
前言
上篇
专题报告一 中国人口转变与政策分析
一 人口转变与增长持续性
二 劳动年龄人口与就业
三 人口教育素质及政策
四 人口健康素质及政策
五 养老保障模式改革
六 城乡二元结构、贫困人口和性别不平等
专题报告二 2004~2005年的就业形势与政策
一 2004年中国就业形势
二 2004年就业市场的几个特点
三 2005年就业趋势和政策建议
下篇
第一章 资源型城市的形成与历史沿革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形成与特征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表现
第一节 中国城市的增长状况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增长状况
第三节 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增长的进一步探讨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就业状况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就业状况
第二节 开采阶段与资源类型对就业的影响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特征与就业
第一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工业结构
第二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格局和二元结构
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企业规模结构
第四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劳动力结构与就业
第五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贫困与社会保障
第一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收入水平及其变化
第二节 贫困发生状况及差异
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保障状况
第六章 资源型城市的非正规就业
第一节 非正规就业的概念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的非正规就业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
第七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转型与解决就业的障碍
第一节 条块分割体制对矿业企业改革的阻碍
第二节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需要理顺
第三节 宏观经济政策诱导了资源枯竭型城市选择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
第四节 资金匮乏是一个严重的瓶颈
第五节 教育培训缺乏灵活和激励机制
第八章 政府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出台的政策及评价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价
第二节 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评价
第三节 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评价
第四节 中央政府出台的特殊政策及其效果
第九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第一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
第二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与就业
附录
图表目录

专图1-1 城镇就业弹性与城乡整体就业弹性的不同变化趋势
专图2-1 2001年第一季度至2004年第四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变化
图2-1 不同资源类型城市的人均GDP的对数值变化状况
图2-2 不同类型城市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1991年)
图2-3 东北三省与其他省市增长速度的比较
图2-4 阜新市近年来煤炭生产变化状况
图2-5 1990年以来全国原煤产量
图3-1 不同类型城市1990~2000年各行业就业增长状况
图3-2 进入枯竭期城市的劳动力市场状况
图3-3 不同资源类型城市的劳动力市场状况(2000年)
图3-4 不同城市下岗失业者和内退者实现再就业的比例
图5-1 历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变化状况
图5-2 城市规模与贫困发生率(2004年8月)
图5-3 资源枯竭型城市贫困发生率
图5-4 人均GDP增长率(1989~2002年)与贫困发生率(455个观测值)
图5-5 城镇失业率(2000年)与贫困发生率(2004年)(646个观测值)
图5-6 城镇劳动参与率与贫困发生率(646个观测值)
图5-7 不同资源类型城市的低保标准(2001年11月)
图5-8 油气型城市的低保发放水平(2004年11月)
图6-1 就业总量增长与就业渠道消长
图6-2 未受就业冲击和遭遇就业冲击者的单位类型分布
图6-3 获取当前工作的时间与工作性质
图7-1 各省人均受教育水平与人均GDP值对照
图7-2 各省市受教育与人均GDP对比
图7-3 社区学习中心
图8-1 不同城市下岗失业者和内退者实现再就业的比例
图8-2 实现再就业者找工作的途径
图8-3 不同类型城市的贫困发生与保障状况
图8-4 两种口径计算出来的贫困发生率
图8-5 东川矿区1960~2002年精矿含铜产量

专表1-1 农村劳动力外出增长情况
专表1-2 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变化
表2-1 不同地区及城市规模的增长速度
表2-2 不同开采阶段城市的增长状况(人均GDP)
表2-3 不同资源类型城市的增长状况(人均GDP)
表2-4 产业结构与增长速度
表2-5 不同年份东北三省与其他省市人均GDP对比
表2-6 各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增长速度
表2-7 部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本经济指标
表3-1 城市非农业户口人口的劳动力市场状况
表3-2 资源型城市的劳动力市场状况(2000年)
表3-3 资源型城市的劳动力市场状况(2002年)
表3-4 不同开采阶段资源型城市劳动力市场状况(2000年)
表3-5 不同开采阶段资源型城市劳动力市场状况(2002年)
表3-6 东北三省的城市劳动力市场状况(2000年)
表3-7 东北三省的城市劳动力市场状况(2002年)
表3-8 下岗失业及内退者再就业前后的单位类型对比
表3-9 部分资源型企业办社会情况
表4-1 1991年不同开采阶段城市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表4-2 1991年不同资源类型城市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表4-3 部分城市煤炭采选业和加工业产值及比重(1989年)
表4-4 部分城市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和石油加工业产值及比重(1989年)
表4-5 部分冶金城市黑色或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加工业产值及比重(1989年)
表4-6 1989年部分城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总产值中的比重
表4-7 2002年部分城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总产值中的比重
表4-8 1980年部分行业的工业总产值比重
表4-9 1990年城乡非农业劳动者的行业分布数量和比重
表4-10 2000年城乡非农业劳动者的行业分布数量和比重
表5-1 1990年以来两类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变化
表5-2 不同规模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对比(部分年份)
表5-3 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
表5-4 不同开采阶段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
表5-5 不同城市类型和行业的劳动者工资性收入
表5-6 不同类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状况
表5-7 东北三省各类城市的贫困发生率
表5-8 不同地区与不同开采阶段城市的贫困发生率
表5-9 不同类型城市的年龄结构与就业率
表5-10 最低生活保障发放标准(2001年11月)
表5-11 不同地区低保标准的比较
表5-12 不同规模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实际发放水平
表5-13 不同资源类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实际发放水平
表6-1 66城市从事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数量
表6-2 实现再就业的劳动者单位类型
表6-3 当前这份工作获得时间与工作形式
表6-4 获取当前工作的时间与工作形式
表6-5 不同城市内劳动者社区就业状况
表6-6 不同类型城市劳动者与单位/雇主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
表6-7 不同单位类型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
表6-8 社区就业与非社区就业者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
表6-9 不同工作性质就业者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
表6-10 不同就业形式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
表6-11 签订劳动合同者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
表8-1 失去工作正在找工作(下岗失业)者的生活来源
表8-2 不同规模城市的保障状况
表8-3 不同类型城市的老年人生活来源
表8-4 城市规模与老年人保障状况
表8-5 国有经济部门下岗至今持续时间与领取生活费状况
表8-6 从国有经济部门排斥出来的下岗者和失业者领取社会保障状况
表8-7 救助遭受就业冲击者与过度保护
表8-8 城镇下岗失业与再就业状况
表8-9 得到政府帮助与劳动力市场参与、失业选择
表8-10 政府提供的培训: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城市对比
表8-11 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失业和内退者现在的月工资
表8-12 不同类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发放比率
表8-13 东川矿区保有铜储量表(1990年)
表8-14 2002年金沙公司的铜金属产量与探获矿量
附图
附图5-1 1990~2002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资源型城市/非资源城市)
附图5-2 不同资源类型的城市贫困发生率
附图5-3 不同地区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城市贫困发生率对比
附表
附表2-1 不同类型城市的增长速度:被解释变量为1989~2002年人均GDP增长速度
附表2-2 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被解释变量为人均GDP增长速度
附表3-1 中国失业最严重的城市
附表3-2 部分资源型企业的离退休人员和在职职工人数情况(2001年)
附表3-3 部分资源型城市近年来产业结构和人口增长情况
附表5-1 在岗职工的工资水平
附表5-2 不同类型城市未工作者的生活来源状况
附表8-1 Probit模型估计:(遭遇冲击者)劳动参与选择
附表8-2 Probit模型估计:(遭遇冲击者)失业选择
Do-x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Report of China’s Population and Labor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亲爱的云图用户,
    光盘内的文件都可以直接点击浏览哦

    无需下载,在线查阅资料!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