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1 项 “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亚伯格
简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三兄妹突然变得非常小。他们住进一个蜗牛屋,遇到许多新奇惊险的事情。來,让我们随著小兄妹一起缩小,一起经历这场意趣盎然,险象环生的冒险!本书图画精致优雅,故事充满童趣、高潮迭起,适合父母搂着孩子一起阅读。
【媒体评论】
蜗牛屋
赵国宗 (台湾艺术学院教授)
《蜗牛屋》书中的插画具有优雅、温馨的气质与风格。故事的开始,是奶奶在住家的庭院里照顾小孩。她招呼小孩到身旁,开始讲故事。
故事的角色就是奶奶的孙儿——男孩、女孩和小宝宝,十分亲切而生活化。故事的角色小到可以住进蜗牛屋,在视觉上好像用显微镜放大,人物与自然做比例上的对比,产生梦幻的超现实。这样的情况下,显得危机四伏,而发展出很多戏剧的惊险与高潮:一次地震、一次婴儿不见了、一次大鸟来袭,每一次的惊险都制造了紧张与悬疑;故事的设计富有变化且完整。图画书有语文与图画的世界,尤其图画对儿童更有吸引力,份量上也显得比较重要,尤其以文学类来说,更着重欣赏与传达美感,可以说是感性的艺术作品。这本书的图画以淡彩技法,有石刻版画趣味,以纤密的素描,配上柔和的浅色调,风格复古,有传统的英国风,如波特(Potter 1866-1943)等画风,但仔细观察人物与景象,还是现代的,尤其对植物、昆虫精细描绘的技术与用心,都令人赞佩,图画不只精致,更有一份优美、温馨的诗情。
插图以连环图画呈现,依情节发展,时而多幅,时而单张,编排设计有节奏律动的美感。故事依时空发展,由早晨到夜晚,景色、环境的变化与设计也很巧妙。
《蜗牛屋》的设计富有创意,从室内外的设计与布置,可以看出插图者付出很多的心思。插画风格优雅内敛,富有深度,可以供目前流行较粗俗、缺乏质量的出版借镜与参考。
这本书文图配合佳,文图质量亦佳,是值得亲子共读的好书。
辑录自“好书大家读”好书榜
图画书纵横——从《蜗牛屋》谈起
张素椿 (图画书读书会负责人)
看到和英出版英国作家艾伦?亚伯格(AllanAhlberg)的图画书新作《蜗牛屋》,不禁松了一口气。不知是出版信息的不足,还是这期间他确实没有图画书作品?这是自从九四年他的创作搭档也是他的画家太太珍妮特.亚伯格(JanetAhlberg)过世后,看到他的唯一新作。
一般读者对他们夫妻也许陌生,不过如果提起正传出版的《快乐邮差过圣诞》,知道的人就多了。这本书平常在书店里看不到,到了十二月圣诞节左右就会上市,这种情形已经很多年了。
艾伦?亚伯格的文字作品除了图画书,还有很多少年小说和诗集。其中以邮差送信并和童话故事主角互动所发展出来的图画书,亚伯格夫妻共创作了三本。第一本名为《TheJolly Postman; or, Other People'sletter》(1986),它是借着送信的邮差,分别造访流传已久的童话故事要角。童话故事的主角们在“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的结局后,不再石沉大海,已有了新的消息。这书与其说是邮差先生送信给大家熟悉的故事人物,不如说是他为读者捎回来童话故事人物的近况,好像他们至今仍活在某处。
在美国现代版童话名作家JonScieszka(中文版《臭起司小子爆笑故事大集合》作者)和画家Lane Smith这对拍档尚未崛起,他们合作的第一本书《TheTrue Story of The 3 LittlePigs》(1989)尚未问世之际,对岸英国亚伯格夫妻书中,〝灰姑娘和他的夫婿正要搬家,面临出售城堡的境遇〞,以及〝杰克与魔豆树中的巨人居然温柔地怀抱着幼儿〞等等情节,真是震惊了西方图画书界。这本书得到的奖项包括英国的EmilAward、荷兰的Book Key Prize、以及法国的Prix du Livre Pour la Jeunesse 奖。
第二本是《快乐邮差过圣诞》,原名《TheJolly Christmas Postman》(1991),延续第一本的点子,加入了耶诞的气氛。得到英国的格林威大奖(KateGreenaway Medal)。第三本也就是珍妮特.亚伯格最后的作品,名为 《The Jolly PocketPostman》,几年前在书店里看到迭了两尺高,卖六折多,颇为它的不被人知以致如此贱卖遗憾,当时打了许多电话通知同好。此书的邮差因为送信时意外受伤昏迷,书中的童话故事人物,有的出现在他昏迷前与清醒后,有的则是出现在他昏迷的梦境里;而梦境里和童话故事主角们追逐不休的邮差是缩小的,小到这本书还要附赠一只小放大镜。现在,当艾伦.亚伯格遇到一位“对中古世纪的手抄本装饰画作非常感兴趣,尤其是盛行于十六、七世纪的微型画,…”(和英笔记本P.86)并且画风和珍妮特?亚伯格接近的画家吉里安?泰勒(GillianTyler)时,这“缩小”的点子,延续到《蜗牛屋》里,是极其自然的事了。
真实且传神的家庭生活情境
珍妮特?亚伯格的画温和美丽,每个画面都非常生活化,不论室内或室外,放眼望去,所有的房舍、景物与对象好像都该在那儿。举《Peek-A-Boo》一书里的厨房为例:系着围裙的妈妈弯着腰正在倒汤,桌上有切一半的面包、铜钱掉出来的皮包压在报纸上、果酱和杯盘散置着、地板上是玩具和一只鞋、水龙头滴着水、水槽里泡着洗一半的衣物、墙上挂着月历和贴着小孩的画、绿格子窗帘的玻璃窗外是跳绳的女孩……;这些景象钜细靡遗地描绘家中一角,家的感觉既真实且传神。有兴趣做功课的读者如果在有关“家”这个主题的作品中作比较,看不同画家如何以室内摆设与生活物品来传达家庭生活情境,便不难发现珍妮特?亚伯格的突出且予人深刻印象了。书中另一幅公园图,也令人有如置身其中般容易感受愉悦悠闲的气氛,难怪有插画家忍不住要抄它。
《蜗牛屋》的画家吉里安?泰勒和珍妮特?亚伯格的画应该说异中带同;仔细看,吉里安的画用更多细密如针般的线条去处理“面”,对于物象外围的轮廓,她习惯用中断的短曲线去钩。她和珍妮特?亚伯格一样有生活化的布局,一样流露出图画书里的“英国风”(和英笔记本P.79)。
到底什么是图画书里的“英国风”呢?它是一种很容易感受与认同却不一定能说清楚的风格,但只要排开KateGreenaway(1846–1901)、Beatrix Potter(1866–1943)、JanetAhlberg(1944–1994)等人的作品,就可以发现这些英国画家的共同特色︰他们是淡彩的,是田园的、生活的,并且以沾水笔钩着柔和的线条。这些风格延续下来,就连近年的AngelaBarrett、Bernadett Watts、或是《野蔷薇村的故事》的JillBarklem、《小菲菲和新弟弟》、《家》、《小阿力的大学校》等的 Catherine Anholt也有一点味道。
顺手拈来的故事当中……
《蜗牛屋》里的图大大小小不少。如果先只看说故事的奶奶,包括说故事前与说故事后共有十一幅之多;她的左右手搂着两个孙子,旁边的娃娃车里还有一个小婴儿,每个画面都是同样的四个人,依着文字的描述画出:“…奶奶转身帮他把帽子戴好。”“…奶奶顺手挥走一只飞蛾,…”“瓜瓜把厨房的灯打开,奶奶抱着婴儿走了进去。”等姿态与表情。其余大小方格子里的图,有时是一个场景、有时是分解图、有时像连环画,才是故事内容。在同一个跨页里做不同角度的表现,令人想起TomidePaola的《阿利的红斗篷》,它也是在主轴故事进行之外,还有小主题贯穿全书,读者可以注意那只一直出现的黑脸的羊,试着了解它的心情;或者留意每一页忙碌的小老鼠,看它到底在忙些什么。《蜗牛屋》因为是奶奶在说故事给孙子听,故事进展中,时时还要回到奶奶与孙子的对话,加上图画里还有说故事时环境与时光的更迭,连画眉鸟、猫儿等也相左右,显出奶奶说故事的顺手拈来。
《蜗牛屋》里有好多幅主角在花草丛中的图非常漂亮。这种连画家自身也缩小在看周遭的取景方式,在西洋美术名画中也可见到,那就是鲁索(HenriRousseau 1844-1910)的作品。此外,巧的是杨志成(EdYoung)的《但愿我是蝴蝶》、岩村和朗的十四只老鼠系列等书中也有相近的作画角度。在《但愿我是蝴蝶》中,EdYoung用粉彩来画小蟋蟀生活的田园世界,但不若《蜗牛屋》那么细腻写实。虽然两者都在故事背景中凸显自然世界的美妙,《蜗牛屋》着重美丽花草的形态描绘,而《但愿我是蝴蝶》则捕捉绚烂的色泽与斑驳的光影。如果说《蜗牛屋》适合“细细的看”,那么《但愿我是蝴蝶》则适合“远看”;推远了距离,模糊的草丛与树荫、硕大的青蛙与蝴蝶在地上的身影就都清楚明朗了。
珍妮特?亚伯格虽然留下不少作品,她的英年早逝不只是英国,也是世界图画书界的损失。不过我们乐见新人吉里安?泰勒以精湛的画艺成为艾伦?亚伯格的新搭档,期望她创作出更多像《蜗牛屋》一样值得收藏的好作品。
蜗牛屋
庄静君 (文字工作者)
《蜗牛屋》这本书,以“变小”的过程,为整本书的主要脉络,里面所面临到危险灾难,并不是以令人喘息的降妖除魔的英雄故事为主,却以真实的大自然生活,让读者感受到一股暖暖的祥和之气。
这是一个任何人都可以想象自己是书中主角的故事。阅读此书时,纪录片《小宇宙》或是国家地理频道的昆虫世界,全部活生生地在脑中旋转。想象老奶奶的故事里,娓娓道出属于大自然和我们的故事。生活在蜗牛屋的世界,不管是苹果落地之声、蒲公英的飞扬之舞、夜晚的大雨、画眉鸟和猫儿的追逐之战等等,以前从来没有注意到、轻忽、甚至不以为意的种种自然景象,全都变得如此清晰生动。
初次看到《蜗牛屋》这本书,旋即会被插图吸引的人,一定相当不少。英国著名的插画家吉里安?泰勒(GillianTyler)的插图有种淡雅的美感,搭配艾伦?亚伯格(AllanAhlberg)的文字,有极大的加分效果。因为吉里安的图,有很大的延伸性,让读者可以透过他的插图,进入书中的世界,带给读者极为宽阔的想象空间。出版此书中文版的和英出版社为了顾及书的质感,不惜成本与英国出版社WalkerBooks采海外合印的方式出书,让中文读者亦可享受到高质量的阅读享受,值得嘉许。
我们何不试着以不同的角度观察生活周遭的环境,相信许多事都会变得更可爱、更美好、更精彩有趣喔!
辑录自博客来网络书店
【书摘与插画】
作者: 汪斌,骆枫 编注
简介: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为引导儿童学习唐诗,我们取各种唐诗选本之长,精心选编制作了这本《唐诗300首》。唐代诗人辈出,仅《全唐诗》所录就两千二百多家,作品近五万首。《唐诗300首》所选取的诗篇,是唐代杰出诗人的传世佳作。我们重点选编了王勃、贺知章、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刘禹锡和白居易等一百多人的作品,其特点:一是内容丰富多彩,通俗易懂;二是篇幅较小,脍炙人口;三是情意真挚,含蕴深远;四是声调铿锵悦耳,朗朗上口《唐诗300首》是一本通俗的启蒙读物。书中的每首诗配有当代儿童喜欢的卡通彩图,以及注释和翻译。这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和引导启发的表现形式,将有助于/L童充分发挥想象力,加深对原诗的理解。因此,本书特别适合儿童学习和朗诵,并有益于培养儿童对文学艺术的浓厚兴趣。
奥特银河传说外传·赛罗奥特曼对战黑暗洛普斯赛罗:电影连环画.2,赛罗的决死之战
光盘作者: 日本圆谷制作株式会社原著;上海世纪华创文化形象管理有限公司编
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
简介:本套书以国内首次引进的美、日合拍的即将在中国公映的奥特曼真人大电影《宇宙英雄 超银河传说》为蓝本,通过电影截图和漫画的排版方式介绍孩子们最喜爱的奥特曼和怪兽形象及电影故事。
作者: 武玉桂等著;季世成等绘
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
简介:《婴儿画报》创刊25年的精品集,选文角度新颖、故事寓教于乐。每个故事有2个主题并配有3个互动游戏,适合0~4岁宝宝的不同需求。
作者: 胡世宗,赵淑平,陈苗苗 编注
简介: 本书选取了古诗180首,古词120首。古诗白先秦选起,截止到近代,因为唐诗的地位特殊,所以将之单独编选成册,本书不再收录。古词从唐代选起,至清代结束。宋朝时,词创作达到辉煌的巅峰,涌现出大量的经典之作。因此,所选古词中,宋词占了100首。 这本《古诗词300首》中,所选诗词以短小精悍、脍炙人口的名篇为主,极少数篇幅略长的诗词,因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同寻常,或艺术成就极高,也选入书中。每首古诗或古词均加以精当的注释与解析,并配有孩子们喜爱的卡通插图,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进一步帮助孩子们加深理解。我们相信,当可爱的小读者翻开本书时,一定会爱不释手的。
作者: 张克明,马业文,马清福 编写
简介: 中国神话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它是中华先民在同自然斗争的过程中,借助想象和幻想创造出来的各种关于“神”的故事。神话不过是原始社会先民生活的折光反映而已。中国古代神话表现了中华先民征服自然的精神和力量,它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样式之一。 这本《神话300篇》较完整地收集了中国古代神话的精美篇章,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的必读启蒙读物,对他们认识遥远的原始社会,认识中华先民的奋斗精神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能力等,都是十分有益的。所收入的神话基本以神话内容反映的年代先后为编排顺序,能够使小读者在学习神话的过程中获得一个较为完整的历史概念。
作者: 韩中华 等改写
简介: 在丹麦首都的入海口处,在海峡的岸边,远方的来客都来瞻仰丹麦的国家象征:那是一座铜像,小人鱼公主坐在一块巨石上,举目凝视大海的远方,美丽而凄凉。这个小人鱼就是安徒生笔下的人物。是的,到目前为止,有哪个童话作家拥有和安徒生一样的声誉呢?他的作品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广泛地传播着(只有圣经被翻译为更多的语言),他被世人公认为“童话之王”,他写的丑小鸭的故事是在欧洲出版量最大的童话故事…… 安徒生的全名是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通常人们只用他的姓“安徒生”来称呼他。安徒生于1805年在丹麦中部的小镇奥登塞出生,父亲是个鞋匠,早亡;母亲靠替人家洗衣养大他。因此,他没有受过正式的学校教育,靠自修成为作家。他17岁就有诗剧发表,后来开始写童话,将一生才华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儿童。 他整整写了43年,直到生命结束共创作了168篇作品,那诗一般的语言、宛转曲折的情节,使他的童话在他生前就已成为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读物。《丑小鸭》、《坚定的锡兵》、《野天鹅》、《夜莺》……他赋予一切事物鲜活的灵魂,让它们歌唱。他把它们献给一切人——孩子们为那奇异动人的故事而神迷;成人则徘徊在他深深的人生哲思之间,流连忘返。他的故事迸发着爱和同情的火花,激起心灵深处的共鸣,读来使人着迷。
作者: (意)路易·达·辛等著;(意)弗兰杰西卡·格里克等绘;方素珍译
出版社: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
简介:来自欧美著名的作家与画家,倾心为孩子打造的情商培养故事,让宝宝在听故事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情商,使他们拥有健康的情绪。物超所值,满足了家长的要求。
出版社: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
简介: 《伊索寓言双语童话剧院:力比兔,快停下!》内容简介:伊索剧院是大灰狼团长伊索和狐狸普莱西、力比兔以及调皮的小猪们一起生活运营的流浪剧团。他们每天都打打闹闹,惹出一堆的笑话。但每当发生新的事端时,伊索团长都会产生新的灵感,写剧本并组织演出。虽然有时大家把演出搞得一塌糊涂,但伊索剧院的伙伴们在演出的过程中学会了怎样理解和关怀他人。 通过有趣的故事向小朋友们传递生活的智慧和温馨。《伊索寓言双语童话剧院》为我们展示《伊索寓言》故事中的经典哲理,向步入校园并结识新朋友的小读者们传递感动和笑声,乃至教训。
作者: 王雪丽 等改写
简介:如果说童年就像一只稍纵即逝的风華,那么寓言就是牵引风筝的那条透明的线绳,在无形中给我们以理性的指引,而伊索正是编织这条线绳的人。《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一部享誉世界的寓言集,它以简短的小故事,深刻地总结了人们许多生活经验和道德教训,其鲜明的形象、生动的比喻、发人深省的警句。带给读者很多乐趣和启迪。本书文字浅显生动.插图精美新颖,全部文字都加注了汉语拼音.以便于低幼儿童独立阅读。每篇故事结尾的益智栏目更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适合于小读者与父母间的亲子互动。作为成年人的我,怀着一份深深的挚爱而又充满敬畏的心情,在将这些散落在孩子们课堂以外的文字瑰宝串在一起的时候,仍然感受着它对情感的陶冶和对心灵的净化,那种愉悦之情至今令我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