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9 项 “李清”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李清华主编
出版社: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简介: 《英语专业4级巅峰训练(附书+MP3光盘)》全面介绍了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主要内容与题型。学生有此一书在手,通晓全局。更重要的是书中设计的练习,在难度、数量、重点、难点分布方面与考试大纲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与实考真题非常接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实践性、针对性和科学系统性。同时,我们对重点内容设计了多项练习,增加重现率,以期让大家通过大量的训练,牢牢掌握重点内容。
作者: 符文军主编
出版社:时事出版社,2002
简介: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明灿烂,足以让华夏大地的每一位炎黄子孙感受到无比的骄傲和由衷的自豪。 本书从华夏始祖盘古开天辟地开始,将三皇五帝,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朝汉代,三国西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辽金,元朝,太明王朝,大清帝国,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辉煌灿烂和沧海桑田都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拼搏不止,一代接一代,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伟大的历史人物。像政治家秦始皇、曹操,谋略家张良、诸葛亮,思想家孔子、孟子,民族英雄林则徐、邓世昌,科学家张衡、沈括,医学家华佗、李时珍,文学家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李清照,诗人李白、陆游,革命家孙中山、李大钊等等。他们为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的世界之最和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当然,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了不少像奸臣秦桧、窃国大盗袁世凯那样的民族败类。但历史是一面镜子,会让后人去借鉴,去思考,去创新,要不,唐太宗李世民怎么会留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名句呢?因此,虽然历史上出现过无数次血雨腥风,但还是没有影响到中国历史的进程和人类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今天的基因工程、电子信息、邀游太空就是最好的证明。 本书是一部完整展示伟大的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教科书,也是影响深远的百科全书。
作者: 杨雨著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简介: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子,才能让一千年后的人们还屡屡忘情地追忆?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子,才能让一千年后的女人们还屡屡为她流泪叹息?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子,才能让一千年后的男人们还屡屡懊恼不已,“恨不于此人同时”,哀叹自己晚生了几乎整整一千年? 撩开历史的尘埃,让一位一千年前以才貌双全闻名当世的奇女子——李清照,在一千年后的今天,依然以她的本色真纯、以她的执著顽强,以她的铮铮风骨,也以她“高处不胜寒”的寂寞和生逢乱世的风雨坎坷,感动着我们,感动着时间,感动着历史……
作者: 曾冬著;张淑平画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
简介:本书是曾冬继《唐诗素描》之后的又一力作,可以称作其姊妹篇。作者秉承了之前的创作手法和风格,把宋词的意境演绎成了优美的散文。本书中收录了柳永《雨霖铃》、范仲淹《渔家傲》、晏殊《清平乐》、欧阳修《蝶恋花》、王安石《渔家傲》、苏轼《水调歌头》、周邦彦《苏幕遮》、李清照《如梦令》、岳飞《满江红》等名篇100首,每首词除进行了散文化再创作外,还在原词后附有注释和导读,以帮助青少年读者更好的理解和欣赏好宋词。
作者: 李清泉著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
简介: 仰望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星空,英雄们就如同悬挂在历史星空 中的璀璨星斗,因为他们的存在,曾经沧桑的岁月才变得有血有肉,变得 丰富多彩。 西楚霸王项羽无疑就是这众多星斗中独具特色的一颗。 李清泉的这本《英雄项羽》深入解读项羽为何称霸而不能称帝,无敌 的英雄因何功败垂成,为何只为复仇不要江山? 读史明智,本作品将还原盖世英雄的千古悲剧,展现一个独特、有人 格魅力的英雄项羽。 理想决定成败,《英雄项羽》以史为鉴,从理想、用人、团队等方面 为我们献上了一堂经典的成功必修课。
作者: (英)邓肯·安德森(Duncan Anderson)等著;李清站等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简介:这是空前绝后的战役奇观,这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这是无比疯狂惨烈的历史画面,这是正义和邪恶的顶级较量。纪念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劳埃德·克拉克,桑德赫斯特皇家军官学院战争研究学的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是空军史及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其作品广泛涉及军事历史的诸多方面,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解读》、《帝国的灭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这一影响至今至世界各地仍随时处可见。因而回顾历史是我们无可推托的责任——它虽然不会使我们人人感到内疚和羞辱,却会促使我们深思
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
简介: 词,原是隋唐时兴起的配乐可唱的歌辞,以后逐渐脱离音乐,成为一种句子长短不一的诗体。词起初称“曲子词”,后来又称“乐府”、“长短句”和“诗余”。在形式上,每首词都有一个曲牌,叫词牌。词牌规定着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声韵。词牌和词的内容并无必然联系,所以,词牌下面往往另立标题。词可根据篇幅长短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最短的小令仅十几个字,长调在九十一字以上,最长的有二百四十字。 宋代是词创作的鼎盛期,流传至今收录进《全?词》的就有一千三百多位作者近两万首词作。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艺术造诣极高的词人和多种风格的词流派。宋词的内容十分广泛,有的抒发豪情壮志,有的表述离情别绪,有的吟花咏月赞美大自然,有的描绘社会风物人情……篇篇词作,韵味无穷,值得反复吟诵。尤其是当异族侵扰、宋室南渡时,词人慷慨激昂,直抒胸臆,富有爱国热情,令人感动。 这本注音版《经典宋词》,选人的多为历代传诵的名作,每首词都配有彩图,附有简明的注释和解说,并加注拼音,以便于少年儿童诵读和理解。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简介:1943年2月初,斯大林格勒会战后,苏军乘胜进攻,于2月15日收复了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卡尔可夫,德军在苏联南部的处境日趋恶化。希特勒撤消了受到严重打击的B集团军群番号,重新组建了南方集团军群,并任命曼施泰因元帅为司令。2月19日,曼施泰因指挥南方集团军群向顿聂兹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苏军发起反击,于3月17日重新夺回卡尔可夫,18日又占领了别尔哥罗德,苏军被迫后撤至库尔斯克南面的奥博扬地域。自此,形成了一个以库尔斯克为中心的突出部。在突出部的北面,德中央集团军群控制了奥廖尔附近的突出部。在南面,德南方集团军群控制了别尔哥罗德地域。在突出部内的是苏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苏德双方在库尔斯克地域附近都暂时转入防御,整个苏德战场在总趋势上也出现了平静的春季。 “堡垒”计划: 曼施泰因仔细分析了战场的局势后,得出的结论是:德国最好的结局,就是设法消耗苏军的实力,然后伺机使苏联接受一个不分胜负的和平。为达到这个目的,德军应绝对避免使用静态防守的战术。为此,他向希特勒提出了两个东线战场作战计划草案:一是放弃顿聂兹河和米斯河防线,把苏军诱人顿河下游,再使用预先集结在那里的德军装甲部队攻击苏军侧面,将其围歼;二是先发制人,在苏军补充冬季损失之前,就发动攻击。至于德军攻击的目标,曼施泰因认为应选在苏军在库尔斯克城周围的突出地区。 希特勒没有选择第一种方案,他害怕哪怕是暂时的撤退,都会影响罗马利亚和土耳其的态度,他还割舍不下顿聂兹盆地的经济价值,也不想把1941年冬季寸土必争夺来的土地,就这样被斯大林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回去。 1943年4月15日,希特勒发布了第6号训令。他在训令中说:“这次进攻具有决定性意义,它应迅速完成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进攻应使我们得以掌握今年春夏两季的主动权......每个指挥官和士兵都必须深刻理解这次进攻的决定性意义。库尔斯克地区的胜利应当成为照耀全世界的火炬。”为此,德最高统帅部拟定了代号为“堡垒”的作战计划。计划自北面奥廖尔和南面别尔哥罗德向库尔斯克突出部实施向心突击,围歼苏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攻占库尔斯克,尔后向西南方面军后方突击。 为实施“堡垒”计划,德军调集了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的17个装甲师、3个摩托化师和16个步兵师。北面中央集团军群派出了由莫德尔指挥的第9集团军,辖有6个装甲师、1个摩托化师和11个步兵师;南翼南方集团军群出动了两个军团,他们是霍特指挥的第4装甲集团军和肯夫指挥的肯夫兵团,共有11个装甲师、2个摩托化师和5个步兵师。另外约有20个师准备在突击集团翼侧行动,第4、第6航空队进行空中支援。总兵力为90万人,2700辆坦克,1万门火炮和2000多架飞机。 苏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集结了130万人的兵力,2万多门火炮,3400辆坦克和2100余架飞机。北边是罗科索夫斯基指挥的中央方面军,南边是瓦图京指挥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另外突出部的北面有波波夫指挥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南边是马利诺夫斯基的西南方面军。突出部后方的预备队则是可涅夫指挥的草原方面军。总兵力超过200万,坦克更多达5000辆。 曼施泰因建议发动进攻的时间最好选在5月上旬,那时地面干燥,利于德军装甲部队的行动,而此时苏军尚未调集足够的装甲兵力。但因德国的新型虎式、豹式坦克交货迟误,而希特勒坚持要等到拥有足够的新型坦克才发动攻击。结果等到7月初,希特勒终于决定于7月5日凌晨午3时30分展开攻击,这时德军的先利之机已经丧失殆尽。 铁甲大搏杀: 就在德军准备于5月上旬发起进攻时,苏方情报部们就获得了情报。于是,苏军统帅部把作战警报和命令传了下去,要求各部队严阵以待,随时做好御敌准备。7月2日,苏军总参谋部终于接到德军转入进攻的最新情报。情报说德军至迟不超过7月6日在库尔斯克方向展开攻击。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立即电令各部队严加戒备。7月4日,一小股德军透入苏军阵地进行火力侦察,战斗中一名德军士兵被俘,他向苏军供认,他们每人分到了一份干粮和伏特加酒,为的是明日拂晓转入突击。苏军统帅部当即将这一最新情况通报了各前线部队指挥官。 7月5日凌晨2时20分,苏沃罗涅日方面军抢先实施了炮火和航空兵的反准备。霎时,隆隆的炮声,飞机的轰鸣声,各种炸弹的爆炸声打破了深夜的宁静。战争史上著名的库尔斯克大会战开始了。 本来,苏军是防御性作战战略,但这提前的反准备炮火却使德军前沿阵地的官兵以为是苏军要向他们进攻了。苏军的炮火先行摧毁了德军部分炮兵阵地,打乱了德军前沿阵地的通讯指挥系统。不过苏军的反准备炮火略嫌早了些,倘若再晚30—40分钟,那么效果可能更好。因为德军装甲部队和步兵大多未开始进攻前的集结。 7月5日清晨6时左右,德军终于开始发起进攻。在北面奥廖尔方向上,莫德尔投入了第9集团军的3个装甲师及4个步兵师,共约500百辆坦克及自行强击炮,以25英里宽的正面,向苏中央方面军第13集团军的左翼进攻。德军坦克梯队大都排成一个楔形,冲在前端是10—15辆装甲最厚的虎式坦克和斐迪南式自行强击炮。斐迪南式自行强击炮是当时德军装甲最厚的突击炮,88毫米炮可以在1800米的的距离击毁T-34坦克。虽然它靠著厚重的装甲突破了苏军阵地,但由于在设计上没有配备机关枪,不能摧毁苏军火力点,因而使步兵无法跟进,结果在失去步兵掩护的情况下,很快就被苏军击毁。第9集团军整个白天的5次突击进攻都被击退。只是到了傍晚,莫德尔再次投入兵力,才勉强楔入苏第13集团军的阵地。即使这样,最大纵深也只有6公里,更多的是2—3公里。 同日,南方集团军群从南面的别尔哥罗德发起进攻,曼施泰因在不足50公里的正面展开了3个装甲军,由左至右分别是第48装甲军、第2SS党卫装甲军(属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及第3装甲军(属肯夫兵团),进攻兵力共8个装甲师、1个机械化师及5个步兵师,坦克共约700百辆。当天,霍特的楔形坦克队在空军及炮兵的强力支援下,顺利的突破苏军近卫第6集团军的阵地。傍晚的一场雨使得攻势暂时停了下来,肯夫的部队也在近卫第7集团军的阵地前受挫。 7月6日清晨,德军再次发起进攻,所有各部队的正面全都是激烈的血战。莫德尔的第9集团军在伤亡惨重及弹药大量消耗下不得不放弃了前进。2天以来,第9集团军仅仅前进了6—9公里而已,然而却付出了死伤25000人、2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200架飞机的代价。在南面,南方集团军群的3个装甲军在损失了近200辆坦克后,继续向奥博扬方向缓慢逼进。 7月7日,莫德尔投入了预备队,但他发起的5次攻势都没能获得多大的进展。南面霍特的攻势则比较顺利,第48装甲军顺利的突破了几个据点,击退了苏军第3机械化集团军。 在前3天的战斗中,中央集团军群击毁了379辆苏军坦克,南方集团军群则击毁了483辆。这总共862辆的坦克,德国空军即包办了291辆,而德国空军本身只损失了54架飞机而已。 7月8日,莫德尔集结了300辆坦克再度发动了猛烈的攻势。首当其冲的是苏军第3反坦克旅。苏军炮兵直到650—750码的距离才开火,并且大都能坚守炮位。其中一个营在摧毁17辆坦克后,全营只剩3人存活。第3反坦克旅也几乎全军覆没。在南面,苏第3机械化集团军以40辆T-34对德军第48装甲军展开反击,结果以大败收场。 战至7月10日,莫德尔已经用完了所有的预备队,并且损失了全军将近三分之二的坦克。罗科索夫斯基的中央方面军渐渐对德第9集团军展开反击,莫德尔只得转攻为守。在南面,霍特前进到了战略要地奥博扬附近,严重威胁到库尔斯克的南面。其间主力“大德意志”师的豹式坦克频频产生机械故障,但是该师仍然能够发挥相当的战力。位于攻击正面中央的第2SS党卫装甲军,与第48装甲军联手击退了苏军第1坦克集团军及近卫第2、第5坦克军,迫使苏军后退并重整防线。同时肯夫兵团也打通一条进路,巩固了第4装甲集团军的右侧翼。 到7月11日为止,北面中央集团军群的第9集团军大约突破了20公里,不过似乎已经无法再前进了。南面南方集团军则前进了30多公里,3个装甲军都突进到了奥博扬以及交通要地普罗霍罗夫卡的前方。但苏军在炮兵及空军的强力支援下,瓦图京的沃罗涅日方面军挡住了南面德军进一步占领奥博扬的企图,同时也向朱可夫请求增援。朱可夫于是下令可涅夫的草原方面军向普罗霍罗夫卡增援。德军在11日的攻势里击毁了220辆苏军坦克和70架战机。自“堡垒作战”发动以来,苏军已经损失了1640辆坦克、1400门火炮以及被俘虏了28000人。 7月12日,防守北面奥略尔突出部的德中央集团军群的第2装甲集团军遭到苏西方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及中央方面军的攻击,中央集团军群总部不得不把莫德尔的第9集团军的4个师抽回防守,德军北面攻势因此停顿下来。 在南面,南方集团军群的装甲军继续向奥博扬和普罗霍罗夫卡实施猛烈突击,担任主攻的是豪瑟指挥的第2SS党卫装甲军,辖有近700辆坦克,其中约100辆是虎式坦克。其左侧是第48装甲军,右侧还有肯夫兵团的300辆坦克支援。当日上午9点,在普罗霍罗夫卡城的南郊,第2SS党卫装甲军遭遇到草原方面军派来增援的部队,主要是罗托米斯托夫指挥的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该集团军拥有850辆坦克,大部份是T-34。另外还有近卫第5集团军。这两个部队自7月初即被保留做为预备队,兵员及装备都经过充份的补充。 两军装甲主力相遇后,很快就绞杀在一起。德军的坦克炮虽然能在1500—1800公尺的距离开火,但在这种情况下,虎式坦克强力的火炮及厚重的装甲都讨不到什么便宜,反而是巨大的炮塔不易旋转成了致命伤。不多久,草原上上到处都是坦克的残骸。浓密的烟硝弥漫了战场,坦克行进和射击扬起的沙尘更阻碍了两军的视野,两军的士兵也混杂在其中互相厮杀。炮声、枪声、爆炸声、喊杀声和哀号声响成一片。坦克手侥幸的从燃烧的坦克里爬出后,往往被迫拿起步枪像步兵一样的作战,有时双方的坦克手甚至用匕首肉博。除第2SS党卫装甲军外,第48装甲军也遭遇了苏第1坦克集团军和近卫第6集团军。肯夫兵团到了下午也投入了普罗霍罗夫卡的战斗。德军第4航空队和苏军第2、第17航空军的飞机都尽全力支援地面战斗,空中和地面爆炸声不绝于耳。 这场普罗霍罗夫卡空前规模坦克大战一直持续到傍晚才结束。在历经8个小时血战后,德第2SS党卫装甲军和苏近卫第5坦克坦克集团军都损失了超过350辆坦克,德军步兵伤亡多达1万人,苏军步兵损失不详。到7月12日为止,南方集团群击溃了苏军10个坦克军或机械化军的预备队,向前突破了30—40公里。俘获苏军24000人,缴获、击毁苏军坦克1800辆、野战炮267门,战防炮1080门。 苏军的反击: 蓄势以久的苏军投入了大批的预备队,使得库尔斯克一带的苏军累计兵力多达264万人、火炮52500门、坦克8200辆,飞机也多达6950架。连日来德军也对库尔斯克增援,共投入了154万人、16000门火炮以及5000辆坦克、5000架飞机。 7月13日,希特勒紧急召回克鲁格和曼施泰因开会,他首先宣布英美联军已于7月10日在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的情势恶化。希特勒认为德军必须要抽调兵力到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因此“堡垒”作战可能被迫停止。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克鲁格也支持停止该作战,因为苏军已经开始攻进奥略尔突出部,突出部有将近60万德军,包括49万战斗部队。如果不及早将德军撤出该地区,极可能会重演斯大林格勒的悲剧。曼施泰因则认为德军已经到了胜利的边缘,就这样放弃苦战的成果未免太可惜了,他表示至少要把苏军的预备队全部击溃才罢手。最后希特勒还是根据地中海和中央集团军群的情况,决定停止“堡垒”作战。作为妥协,他同意让曼施泰因的南方中央集团军群继续攻击库尔斯克的苏军,直到击溃苏军装甲预备队为止。 在北面奥略尔方向,苏军于7月12日就开始转入反攻,投入兵力达到128万人、2万门火炮以及2400辆坦克、2000架飞机。苏军以近卫第11坦克集团军为主,向德第2装甲军团的阵地突破。苏军火炮的密度达到每公里150—200门,坦克密度也达到每公里15—20辆。然而即使是这么强力的反攻,苏军仍然无法重演斯大林格勒的大包围。莫德尔利用数道预备好的防线,巧妙地迟滞苏军的攻势,慢慢地将德军撤出奥略尔。直到8月5日苏军才终于收复奥略尔,大部份的德军已经安然撤退到下一道防线。而在南部战线,希特勒于7月17日撤出了第2SS党卫装甲军前往意大利。于是曼施泰因只好停止攻势,向后撤退。8月3日,苏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在西南方面军的配合下,向南方集团军群发起大规模反攻,于8月23日收复了卡尔可夫。至此,库尔斯克大会战结束。 这次大会战,德军损失近50万人,坦克1500多辆,作战飞机3500多架,火炮3000余门。这些惨重损失,使德军在苏德战场上完全转入了战略防御。尽管德军一度击溃4倍于己的苏军,苏军损失也很惨重,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还是完全转移到苏军手中。对此,前西德历史学家格利茨评价说:“库尔斯克大会战对于德军是致命危机的开端。”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简介: 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会战是前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中,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并粉碎该方向上的德军集团而进行的一次会战。这次会战从1942年7月17日开始,1943年2月2日结束,历时六个半月。按苏军作战性质,会战分为防御战役和进攻战役两个阶段。 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顿河大弯曲部以东的60公里处,是苏联欧洲部分东南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水陆交通枢纽、欧亚两洲的咽喉,也是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在军事上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斯大林格勒会战是在顿河西岸的辽阔草原到伏尔加陡峭河岸之间的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进行的。 1941年6月22日拂晓,法西斯德军及仆从军不宣而战,背信弃义地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入侵苏联国境。德军沿列宁格勒、莫斯科和基辅三个方向大举进攻。苏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防御作战。经1941年夏、秋战局,德军的进攻基本上被阻止在列宁格勒、莫斯科和罗斯托夫一线。在1941年至1942年的冬季战局中,苏军的主要任务是消除德军对莫斯科、列宁格勒和高加索的威胁。12月初,苏军在莫斯科城下开始反攻,消除了德军对莫斯科的直接威胁。德军在莫斯科会战失败后,被迫放弃全面进攻计划。德军统帅部趁欧洲尚未开辟第二战场之机,继续增强苏德战场上的德军兵力,并于1942年夏在苏德战场南翼实施重点进攻,企图迅速攻占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然后北取莫斯科,南出波斯湾。在夏季战局中苏军失利,7月中,德军进抵顿河大弯曲部,威逼伏尔加河和高加索地区,在斯大林格勒方向形成了复杂局势。 针对德军企图,苏军最高统帅部组建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7月17日开始了斯大林格勒会战。 苏军先后在通往斯大林格勒的接近地和斯大林格勒市及其以南实施了两次防御作战,共持续了125天。 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基本力量集中于顿河大弯曲部,第六十二、第六十四集团军防御德军沿最近道路突向斯大林格勒。 从7月17日起,苏军第六十二、第六十四集团军与德军第六集团军进行激烈战斗,开始了方面军主要防御地带的争夺。德军企图对顿河大弯曲部分的苏军两翼实施突击并将其合围,从西面突向斯大林格勒。苏军的顽强防御和反突击打破了德军的企图,并迟滞了德军的进攻。至8月10日前,该部苏军退到顿河东岸,在斯大林格勒外层防御围廓,阻止了德军前进。在斯大林格勒的西南方向,德军坦克第四集团军也实施了突击,但遭到苏军的顽强抵抗,被迫暂时转入防御,至8月17日前,也被阻止于外层防御围廓南部地区。为便于指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分成斯大林格勒和东南两个方面军。 8月19日起,德军再次发起进攻,从西面和西南面同时实施向心突击,力图攻占斯大林格勒,并出动几千架次的飞机对城市进行了密集的轰炸。德军一部分兵力在斯大林格勒以北逼近伏尔加河畔,企图从北面沿伏尔加河实施突击夺取该市。撤到西北方向上的苏军部队由北向南实施了反突击,将该部分德军阻止于西北郊区。苏军最高统帅部又从其战略预备队调集两个集团军,会同斯大林格勒地域苏军的一部分兵力再次对进到伏尔加河畔之德军实施了一连串的突击,这就迫使德军第六集团军的大部兵力调向北面,大大削弱了其对斯大林格勒的突击力,在9月13日前该部德军被阻击在内层围廓之外。在斯大林格勒南面的接近地,德军坦克第四集团军与苏军进行了激战,德军突破了防御,对苏军第六十四、第六十二集团军后方构成了威胁。这两个集团军奉命撤至内层防御围廓。这里的激战一直持续到9月12日。至此,德军统帅部以第六集团军和坦克第四集团军同时出击,从行进间夺取斯大林格勒的计划破产了。 当德军从西面和西南面逼临城区时,固守斯大林格勒的苏军第六十二、第六十四集团军与德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从9月13日到26日,德军向市中心的第六十二集团军各兵团反复发动冲击,第六十二集团军与第六十四集团军的联系被切断。27日德军又发动了第二次强攻,开始了争夺红十月村的战斗和巷战。28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改称顿河方面军,东南方面军改称斯大林格勒方面军。10月中旬,德军第三次企图攻占斯大林格勒,向拖拉机厂、街垒工厂和红十月工厂实施了突击。德军攻占了拖拉机厂并在2.5公里宽的地段上抵近伏尔加河畔。苏军第六十二集团军的处境极端复杂起来。固守每条街、每幢房屋、每寸土地的战斗展开了。此时顿河方面军为了援助斯大林格勒保卫者,在该市以北实施了连续反突击,第六十四集团军由南向德军进攻部队的翼侧实施了反突击。顿河方面军和第六十四集团军的反突击减轻了第六十二集团军所受的压力。11月11日,当苏军已充分做好反攻准备时,德军虽已突入市中七个区中的六个区,但最后一次强攻,仍未能占领整个城市。通过斯大林格勒接近地和市区的激战,德军的进攻力已消耗殆尽。 苏军最高统帅部在防御战役过程中就制定了斯大林格勒反攻计划。战役由西南方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共同实施。粉碎斯大林格勒地区之德军的战略性进攻战役由三个阶段组成:合围德军集团;发展进攻和粉碎德军解救被围集团的企图;歼灭被围德军集团。11月19日,经过猛烈的炮火准备,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发起了进攻,揭开了反攻的序幕。次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开始进攻。经过两天战斗,苏军各方面军都突破了德军防御,坦克军和机械化军得到了向战役纵深发展进攻的机会。23日,西南方面军坦克第四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机械化第四军在苏维埃农社会合,封闭了在顿河和伏尔加河中间地区对德军第六集团军及坦克第四集团军一部共33万人的合围圈。继而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一边逐步压缩包围圈,同时建立了合围的对外正面工事,以保障顺利地肃清被围之敌。 德军统帅部为了给被围德军解围,建立了“顿河”集团军群。该集团军群司令官原打算在托尔莫辛和科捷利尼科沃建立两个突击集团以解救被围德军。但预感到德军在斯大林格勒附近要灭亡的希特勒,催促司令官不等部队全部集中完毕就发起进攻,于是科捷利尼科沃德军集团沿通往斯大林格勒的铁路于12月12日向苏军发起进攻,但进展缓慢,随后被迫转入防御。24日,苏军对德军科捷利尼科沃集团发起坚决进攻并粉碎了该集团。16日,西南方面军和配属部队发起了进攻,粉碎了顿河中游地域的德军并进到德军托尔莫辛集团的后方。德军统帅部为制止西南方面军的迅猛突破,被迫耗尽了用于进攻斯大林格勒的预备队。这一进攻迫使德军最高统帅部最后放弃了解救被包围于斯大林格勒的德军的企图。 1943年1月初,压缩在包围圈中的德军态势急剧恶化,已经没有任何解决的希望。为了停止流血,苏军最高统帅部命令顿河方面军领导人向德军第六集团军发出最后通牒,要德军根据惯例条件投降,但遭到德军拒绝。10日,顿河方面军开始了旨在分割并各个消灭被围德军的进攻,德军被分割成两部分。31日德军南集群被消灭,以第六集团军司令为首的残部投降。2月2日德军北集群残部投降,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苏军消灭了德军在苏德战场总兵力的四分之一约150万人。由德军及仆从军所组成的最大军队集团彻底遭到覆灭。 苏联在斯大林格勒会战取得的胜利具有重大的政治、军事意义。这次胜利,对争得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作出了决定性贡献。斯大林格勒会战的结果,使苏军从德军手中夺取了战略主动权,并一直保持到战争结束,同时它鼓舞了各国人民同法西斯占领者进行更加坚决的斗争。
作者: 文怀沙吟咏;李素丹,李汝松记谱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
简介:本书是根据楚辞专家文怀沙先生吟咏唐宋五位著名诗词人(李白、李贺、李商隐、李清照、李煜)的作品及《诗经》15首,并由李汝松、李素丹记谱而成。
作者: 李清萍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5年06月
简介:
本书稿是以大学日语专业三、四年级学生主要对象而编写的科技日语教材,共18课,每课主要包括正文、单词、词语解释、练习、补充词汇、阅读文几个部分,教材最后还附有各课课文译文、课后练习答案以及总单词索引表,供学生参考书稿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对于日语专业学生了解理工科类知识有很大的作用。
After Effects 6.0 & combustion 3影视特效制作
光盘作者: 彭超,李清舫编著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2004
简介: 本书是高等院校动画专业必修课和数码影视特效制作的基础教材。 本书内容:本书从After Effects 6.0 & combustion 3的基础知识到各种特效制作方法、步骤、规律、技术要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和科学的分析,具体包括:(1)18种特效的详细制作方法:手写文字、金属文字、路径文字动画、The Wiqqler的随机抖动、旗帜飘动动画、X特效,绚丽多彩的光影效果,碎片效果,波光变字特效、翻转绚光字特效、光芒高级特效、粒子变字、流动光线特效、动态背景特效、放射光芒特效、飞出的地球、流动的云彩和抠像处理特效;(2)After Effects 6.0 & combustion 3的数据转换和项目链接;(3)3个典型影视片头:《广告时间》、《一周盘点》和《影视直通车》,学习和掌握13招后期合成技能:素材制作、画面装饰、渲染输出、背景的制作、转动光效、装饰文字、最后的补充和修饰、背景的色调与叠加、遮罩的使用、文字导入与后期调节的方法;(4)4种combustion 3高级特效:运光透字特效、选择文字特效、放射光芒特效和摆动光特效;(5)combustion 3与3ds max 6的完美结合:包括在3ds max 6中输出RPF通道文件和TGA图片文件,以及通过combustion 3为3ds max 6制作贴图的方法。 本书特点:书盘紧密结合,帮助读者深入学习和了解影视后期合成的规律,临摹和掌握After Effects 6.0 & combustion 3影视特效制作的基础知识和典型技法,提高自身的动画技能,开阔视野,启迪灵感,勇于创新。 光盘内容:范例源文件、范例效果、书中实例全程视频教学课件和子午数码的原画设定和部分静帧作品。 读者对象:高等院校动画学院数码影视特效专业教科书,社会数码影视特效培训班教材和广大CG爱好者优秀的自学范本。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线战场的战斗不仅规模罕见而且极其惨烈。1946年6月,希特勒下达开始“巴巴罗萨”行动的命令后,183个师的德军侵入苏联,开始了这场史无前例的侵略战争。四年后,大约200万德国士兵和1100万苏联士兵在战争中丧生。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简介:纪念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周年!“二战重大战役系列”百万文字,几千张珍贵历史图片,14张光盘9分钟的历史纪录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烈度,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以巨大影响。回首二战,那一幅幅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令人难以忘怀。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这一影响至今在世界各地仍随时可见。北京大学出版社培文书系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周年,特推出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战役系列。 《二战重大战役》系列是由英国Amber公司引进版权,按照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大战场重大战役的进程,分别由各专业领域的专家精心撰写,所配图片许多是独家首次发表,对读者了解这段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本系列还配有历次重大战役的VCD光盘,各主要参战国的坦克、飞机、武器和士兵制服的图片,另有解释作战各方军事行动的详细地图。更多>>
作者: 李清,陈禹六编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简介: 本书在项目管理知识领域的架构基础上,结合信息化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工程案例,全面介绍了信息化项目管理的系统知识,并提供了实施信息化项目的结构化方法,为企业信息总监、集成咨询顾问以及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从业人员提供帮助。本书可以作为项目管理、IT项目管理、信息化项目管理专业的培训教材,以及管理工程、工业工程、计算机工程、自动化、机械工程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和参考书。
会计信息系统原理与实验教程 第2版 配光盘 普通高等教育经管类专业“十二五”?
光盘作者: 李清 编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2-1
简介: 本书结合用友 ERP-U8.72 软件,详细讲解了会计信息系统各子系统的原理,包括总账、报表、工资、固定资产、采购/应付、销售/应收、库存、存货各子系统,并配有财务业务一体化上机实验、ERP 综合上机实验(使用 2007 年会计准则科目),以及详细的操作步骤。读者通过学习本书,既能掌握会计软件的操作,又能理解会计软件核算的一般原理。此外,书中还介绍了计算机审计的内容。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会计、经济管理等各专业“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和“计算机会计学” 课程的教材,又可作为会计研究生、会计专业硕士(MPAcc)、工商管理硕士(MBA)、项目管理硕士的参考教材,还可作为会计电算化上岗培训、函授、网络教育和自学教材。 本书配有光盘,内含用友 ERP-U8.72 版教学软件(可在Win 7 和 XP 下运行)、实验账套和 PPT 教学课件。
Global System Design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ization
光盘作者: 李清,陈禹六编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简介:本书沿着制造业的发展脉络,结合作者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介绍了对制造业信息化项目进行总体设计的体系结构和基本的建模、分析与设计方法,并结合集成理念的阐述,全面介绍了企业信息化的相关技术,系统和管理理念。 本书是清华大学研究生精品建设课程“CIM系统总体设计基础”的教学参考书,也是介绍清华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企业信息化系统与工程“二级学科总体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的一本专著,既可以用作自动化,工业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工程,管理工程领域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实施信息化/CIMS项目的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掌握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技术方法的参考书。
作者: 汪中夏,李清廷编写
出版社: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1
简介:本书是电脑软、硬件自己动手DIY系列书之一,介绍了家用计算机操作与维护方面的技术知识和应用技巧。全书由4个篇章和1个附录组成。内容包括:软件篇:介绍了Windows 98/Me/2000应用中的一些技巧,常见问题、故障的解决方法;网络篇:介绍了Windows NT的特点、应用,Internet专题则介绍了上网的技巧与常见故障诊断;办分篇:介绍了怎样巧用、活用Word 97/2000及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硬件篇:对硬盘、显示器、声卡、鼠标、软驱、光驱、打印机、扫描仪、Modem等硬件设备的常见故障,如显示器黑屏等提供了诊断的方法与解决方案。在附录中还给出了电脑死机、主板问题、BIOS死机、内存等问题的检验步骤图及BIOS命令详解。 本书作者是从事电脑应用与维修多年的极富经验的电脑工程师,书中所列问题都是他们在多年培训教学实践和日常应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的计算机操作与维护的体会、经验、技巧及常见的故障处理方法,也是用户最常见的与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本书内容精炼,实用性、可操作性、指导性极强,既是家用电脑初学者的必备图书,更是所有计算机用户身边得心应手的“小顾问”,对于装机商与DIY用户来说,本书无疑是最好的指导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