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8 项 “潘晨光主编”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The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alents
光盘作者: 潘晨光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简介: 《中国人才发展报告》一书是在国家提出人才强国战略的宏观背景下推出的,其目的在于,通过对中国人才队伍建设的历史回顾、现状分析,在总结人才队伍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改进中国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并对中国人才未来发展作出展望,为顺应“人才强国”这项造福子孙万代的伟大战略决策的实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微薄之力。 人才战略是一个大课题,涵盖内容广泛,一本书所能涉及的范围有限。《中国人才发展报告》重点选择了四个方面:一是从宏观角度出发,分析中国人才形势及其发展环境、人才制度、人才市场、人才跨国流动、人才开发投资、人才量化等方面的问题,对中国人才工作进行综合性的归纳总结,比较系统地考察中国人才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人才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站在全球人才战略的高度,探讨中国人才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二是从不同领域的角度出发,分析城市人才、农村人才、少数民族人才的发展情况及其存在的差距,总结多年来在人才方面取得的经验及其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在这些领域推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为有关部门宏观调控人才配置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三是从不同行业、领域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党政领导人才、国有企业人才、民营企业人才、金融人才、科技人才、信息人才、国际经贸人才、教育人才等一些行业或领域的人才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行业、领域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四是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出发,比较全面地回顾了院士人才、博士后人才、留学生人才、国际人才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对如何提高中国高层次人才的整体素质,扩大中国高层次人才队伍规模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中国人才发展报告》在写作方面主要强调三个方面:一是注意系统性。本书的多数文章都涵盖了中国人才发展的历史过程、现状、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作者本人的观点,力求给读者一个全面、系统的印象;二是注意量化分析。能够进行量化分析的内容,尽可能进行量化分析,以便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人才队伍的发展现状。由于中国人才统计工作还不完备,有些行业的数据很难找到,即使找到的数据在准确性方面也需要考量,尽管存在诸多困难,但本书的各位作者还是尽力确保所引用数据的权威性、丰富性、准确性、新鲜性;三是注意人才的发展环境分析,人才能不能生存、发展,关键要看环境,包括制度、机制、体制、人文、教育等多种环境,只有形成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才能有效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壮大中国的人才队伍。 在多位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才得以问世。我们希望该书能协助有关部门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中国人才状况;为广大关心人才工作的朋友们提供一些有用的资料。并希望能通过该书结识更多研究人才问题的同仁;吸引更多的人士关注人才问题。只有大家都来关心人才问题,中国人才工作才能健康、快速、可持续地发展。 编写《中国人才发展报告》一书的过程也是作者自身学习的过程,作为社会科学工作者,我们的研究工作与人才问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研究人才问题,不仅使我们掌握到大量最新的人才信息,也有利于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思考社会的发展问题,从知识、能力等多个方面促使我们提高自身素质。 本书论述了中国实施“人才战略”以来,在培育中、高级人才方面取得的成就、经验、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对策和发展趋势预测。内容涉及国民经济部门的人才培养及使用,留学人才的培养及使用,两院院士制度的成就及存在,国际来华留学人员的培养等问题。 读者对象:党政领导决策层,教育系统,科研院所,企业界,大专院校师生,留学人员。 [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alents.No.3
光盘作者: 潘晨光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简介:自全国人才大会以来,人才工作受到高度重视,人才是关键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2006年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向大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一次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为配合“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我们组织出版了人才发展报告蓝皮书的第三卷。本书在充分吸收前两卷编写经验的基础上,又新增了“港澳台篇” 和“史料篇”。同时,在其他篇上,我们也紧密结合现实需要,在选题及内容上追求创新,力求从不同视角考察我国人才发展状况。 “政策篇”主要从多个角度分析我国人才人事政策的发展。在《2005年中国人才政策分析》一文中,重点对我国2005年人才人事政策的发展状况作了系统的综述,对2006年的人才政策走向做了初步的分析预测;《中国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分析》一文全面归纳分析了当前我国高层次人才所处的政策环境;另外,该部分还包括《高技能人才发展的财税政策支持》、《中国特殊人才资源与政策研究》、《构建新时期我国人才安全政策》等专题。 “竞争力篇”包括两部分内容:《31个省市区人才竞争力比较》一文主要采用数据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构建31个省市区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分析,对它们之间的人才竞争力进行了比较;《中国人才国际竞争力比较》一文则重点分析了国际人才的竞争力水平,以利于我国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时,做到“知己知彼”。 “队伍篇”主要分析了中国博士人才、会计人才、房地产业人才、制造业人才、乡土人才、老年人才等人才队伍的发展现状、发展战略、存在问题与对策等。该部分内容的最大特点是资料详实、系统全面,同前两卷及以后拟出版的人才蓝皮书之人才队伍篇相配套。人才蓝皮书将尽可能分析我国主要行业的人才队伍状况,为行业制定人才政策及人才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热点篇”主要包括五篇内容:《我国公务员考试经济成本估算分析》一文从经济—效益、经济—效能等角度系统分析了公务员录用的成本问题;《高学历人才产出(培养)与财政投入实证研究》一文主要回答了财政投入和人才产出(培养)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东北、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改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文主要从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出发,分析了东北和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中国人才浪费问题研究》一文对我国人才浪费规模进行了测算分析;此外,该部分还对人们争论较为激烈的中国知识分子“过劳死”问题进行了综述。 “港澳台篇”包括《香港旅游酒店业人才发展状况》、《澳门人才发展暨博彩业人力需求状况》、《台湾地区的教育与人才发展》三篇文章,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港澳台的人才队伍建设状况,尽管不是综述三地区的整体人力资源状况,但也可以从中看出港澳台人才队伍的实力。 “史料篇”编入三篇文章。《关于学术世家的思考》一文认为,学术文化世家消逝的原因在于,人文知识分子累受重创,一日数惊,国学大师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学术文化世家承传自然难以实现;中国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中国古代状元的成就》一文系统介绍了这些状元的有关情况,对我们了解古代人才选用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历代学者从政经历与学术成就对照表》列出了从老子到王国维共一百位学者的从政与学术情况,从这个表中可以明显看出,真正的学者从政多数是人才的一种浪费,一心不可二用。因此,作者呼吁,应避免出现“外国科学家进步,中国科学家晋爵”的悲剧在今天重演。 由于本书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到的学科领域比较多,把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们真诚欢迎广大读者及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Annua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alents.2010
光盘作者: 潘晨光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简介: 《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系统分析了2009年中国人才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未来走势。本书作为系列年度研究成果,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多个视角诠释了近年来我国实行人才强国战略的成就,也剖析了各种错位、缺位现象,既有对过去的评估,又有对未来的预测。 全书由综合报告和多个研究报告组成。 综合报告《开启中国人才发展的新局面》系统考察了中国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实施中的成就与问题,指出经济全球化、人才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家间的人才竞争会更加激烈,这将深刻影响21世纪中国人才发展的总体趋势。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一是人才不够用;二是人才不适用;三是人才不被用。需要从抓好“两个纲要”的贯彻落实人手,体现“人才优先、以用为本”的精神实质,从人才国际化战略、创新科技人员潜心研究的政策环境、人才合理流动、产学研合作等多重维度,促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全面实现。 在《中国人才资源综合实力分析及国际比较》一文中,尝试构建了人才资源综合实力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对OECD国家和“金砖四国”的人才资源综合实力,进行了实证性的国际比较研究。研究结论显示,中国人才资源综合实力在OECD国家和“金砖四国”中排名第八,落后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韩国和加拿大;中国人才资源综合实力指标的各分类指标的平衡性较差,指数值之间落差较大。就总体而言,我国已具有较强的人才资源综合实力,但人才资源的平均科学文化素质等仍然处于偏低水平。 在《国家公派留学支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举措》一文中,系统考察了国家公派留学支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举措和发展方向。在《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研究》、《高校人事行政制度管理模式现状与反思》、《中国高校人才供给与需求的错位与矫正》、《高校学术行政化现象的反思》等涉及高等教育改革的系列研究文章中,从多个视角对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剖析。同时,报告还分别就国家荣誉功勋制度、低碳人才的政策支持、人才发展结构从“h”型向“H”型转化的财税扶持政策、“蚁族”现象等当前人才发展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考察,并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在地方人才发展问题上,分别从东部、中部、西部人才建设的典型区域选择分析的样本,系统考察了这些区域的人才问题。对上海市和天津市分别考察了其海归人才和财政人才投入的问题,提出了创新人才资源开发机制、推进人才结构调整、加大人才财政投入力度、优化资金管理方式等政策建议。对中部地区的长株潭城市群,分析了其“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人才资源开发问题,从提升区域人才合作水平、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和完善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等视角,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对西部地区的重庆市重点分析了高层次人才队伍和人才高地建设等问题,提出了强化政府计划项目在培养高层次人才中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高新开发区、科技园区对高层次人才集聚作用,加强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等政策建议。
The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alents.No.2
光盘作者: 潘晨光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简介: 本书是《中国人才发展报告》蓝皮书系列的第2本,在延续注重人才发展的历史沿革和量化分析等特色的基础上,又从多个角度对人才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把人才政策分析作为本书探讨的重点,探索不同领域的人才政策问题。其次是在选题上注意把握多角度、大视野,力求通过人才发展报告蓝皮书系列全方位反映我国人才人事工作现状。本书的主要版块包括人才政策篇、人才队伍建设篇、人才发展战略篇、城市人才竞争力篇、人才专题讨论篇、国外经验借鉴篇,以及1949年以来的中国人才工作大事篇等内容。...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alents.No.5
光盘作者: 潘晨光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简介: 建立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 出的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复杂的 系统工程,需要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这不 仅有助于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而且对于预防和解决社会问 题、维护社会安定有序、提升社会的综合协调能力,以及促进社会进步等诸 多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鉴于社会工作人才建设属于一个提出不久的新 课题,成果相对较少,我们的调查研究也是刚刚开始,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并 不成熟。为了促进中国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先将这些阶段性成果推出 ,仅作为资料供大家深入研究时借鉴参考。 我国既有人才短缺问题,也有人才过剩问题。主要原因之一是教育方面 重理论轻应用的问题十分突出。解决这个问题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长 期面临的人才课题。我们在应用篇、留学篇、研究生篇等,都不同程度地呼 吁社会各界要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使用、激励等,用“双线制”思想制 定人才培养与使用政策,平等对待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 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加快制度创新。人事制度相对落后的现实更要求我 们大力推进改革。本书在热点篇讨论了我国户口迁移制度问题。户籍制度改 革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同时应看到,在一些特大城市阻碍着人才自由流动 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该文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大学如何培养 创业人才的问题,也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本书也推出一篇文章进行了初步 分析。在综述中,我们对国内外功勋奖励(荣誉)制度、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 理制度等一些有待制度创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这方面的 问题奠定了基础。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解 决。因此,我们希望对社会科学研究能有一个更宽松的环境。我们尊重创造 ,欢迎不同学派的观点互相争鸣;我们包容多样,希望一切创造活力竞相进 发。本书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一切人才充分发挥潜力和创造力。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alents.No.4
光盘作者: 潘晨光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简介: 《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4》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006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一文 总结了一年来我国人才人事工作方面发生的主要大事及新进展。2006年,我国人才人事工作大动作不断,并体现出以下特点:首先,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除了重视党政人才、创新型人才、高层次人才等人才队伍的建设外,也提出了一些新的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如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职业社工队伍建设、人才开发的国际合作等;其次,在教育方面,特别是职业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仅增加了投资,而且在政策方面也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再次,不断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纷纷制订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出台了若干政策法规,使我国人才队伍建设逐步走向法制化的轨道。 “职教篇”主要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为了解我国职业教育的真实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部门组织了20多位博士后对全国近十个省市的35所职业教育院校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发放了数万份调研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0020份。在此基础上,形成近60万字的调研报告,详细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根据国外经验以及国内实践,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包括“大学前移”、“双线制”等。本书收录的职业教育内容是调研报告的浓缩版。 “热点篇”包含了四篇文章。有利的创新环境是开发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中国科技人才创新环境调研分析》一文在大量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科技人才所处的人文环境;《研究与开发投入对人才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文通过大量数据,对“国家r&d支出的人才乘数扩张效应”、“国家r&d支出优化的人才结构”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中国人才市场中的歧视现象研究》一文从六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人才市场歧视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消除人才市场歧视现象的对策性建议;《中国留学人才安全的现状与政策分析》一文针对全球化规则失衡日益危及发展中国家留学人才安全,既分析了中国留学人才安全的现状及其面临的威胁,又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队伍篇”包含了三篇文章。《首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状况的实证分析》一文以创新、创意理论为基础,从创意人才的素质要求、创意人才的开发和创意人才的管理等方面,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中国社区人才开发研究》一文对我国社区人才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现状、问题和成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中国台湾新闻人才培养的历史与现状》一文从中国台湾新闻人才发展的历史、新闻教育设置和人才现状与问题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台湾的新闻人才状况。 “法制篇”推出两篇文章。《“人才促进法”立法刍议》一文认为,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使用和流动机制,就必须对现阶段的政策法规体系进行适当的变革和完善,该文提出了“人才促进法”的基本原则和框架;《国外人才法治建设状况》一文系统介绍了国外在人才法制化方面的一些做法。为推动我国的人才法治建设,要以市场化为着眼点,以国际化为切人点,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人事行政以单行法为主的经验,制订符合自身特点的人才政策法规体系。 “历史篇”推出了两篇文章。《[吕氏春秋]论士》一文引自《吕氏春秋》(该书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召集众门客所编撰的一部政论书。战国时期七国争霸、变法图强的社会环境,使得士人在政治、军事、外交等各个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各国都在招贤纳士、延揽人才方面做文章)一书,作者通过研究,系统论述当时各国的做法;《中国历史上决策失误谈》一文针对中国古代的专制集权主义,层层控制下的决策失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避免决策失误的应对措施。
Annua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alents.2009
光盘作者: 潘晨光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简介: 《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09)》围绕人才强国战略的时代主题,从中国人才建设与制度创新角度入手,针对当前中国人才建设的重点、热点问题,推出了一批最新研究成果。综合篇包括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党政机关任职情况的调查与评估、2008~2020年中国人才队伍需求预测、区域及产业专业技术人才使用效益、人力资本投资及其贡献的测度等。热点篇包括人才发展的财政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公共财政人才投入等。应用篇主要对博士毕业生的职业取向、海归创业和成功要素、应用型人才评价以及国际软件服务业外包人才竞争态势等进行了分析。制度篇主要对国内外功勋荣誉制度、人才法制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大学生“村官”、人才流动的户籍制度等进行了探讨。此外,本书还综述了诺贝尔奖获奖者情况以及我国学术腐败“高校”官本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