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
作者: (英)拉迪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著;李斯等译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
简介:“欢迎,欢迎,西藏来的喇嘛。这里有佛像,鄙人在这里是——”他向
喇嘛的脸瞟了一眼,“求知识,请到我办公室来坐一会儿。”老喇嘛激动得
发抖。
办公室只不过是从博物馆隔出来的一个小间,基姆躺在地上,头倚着晒
裂的松木门,本能地舒展四肢耳闻目睹。
大部分的谈话他听不懂。喇嘛向馆长讲他的喇嘛寺、肃仁寺,在彩岩对
面,离这里有四个月的路程,起初讲得有点吞吞吐吐。馆长拿出一个大照相
簿,指出峙立峻崖上,俯视岩层如彩带的大河谷的那座喇嘛寺。
“对,对!”喇嘛戴上一副中国制的角质架眼镜,“这就是我们在冬天
以前搬柴时出入的小门。您!英国人知道这些事吗?是龙珠寺住持告诉我的,
可是我不信。世尊在这里也受尊崇?人们知道他的事迹?”
“全部刻在石头上,如果您不嫌累,跟我去看看。”
喇嘛由馆长陪着拖着脚步走到大厅,以信徒的虔诚和匠人的欣赏本能细
看全部藏品。
他在模糊的石上辨识那美妙故事的每一事迹,有时对不熟悉的希腊传统
感觉迷惑,但对每一新发现都像小孩般得意。故事在看不清楚的时候,例如
在佛陀升天廷,馆长就从堆积如山附带图片的法文和德文书籍中找出那片段
。
有和基督故事中西蒙相仿,忠心耿耿的私陀,把圣婴捧放在膝上,佛陀
的母亲和父亲在谛听。也有佛陀的堂亲斛饭王的事迹,还有那邪恶女人指责
佛陀不洁,使四周的人都惊怔的故事;也有佛陀在鹿野苑讲道;有那震慑妖
教徒的奥迹;有佛陀身为王子时的隆重场面;有他的出生;也有他在拘尸那
涅粲,有个弟子不胜哀伤,晕了过去;也有无数在菩提树下沉思的情景;僧
钵装饰处处皆是。几分钟之内,馆长便看出来者可不是个掐点珠的行脚僧而
是很有才学的学者。他们俩把石刻佛陀故事再看一遍,喇嘛闻鼻烟,擦眼镜
,把话讲得和火车一样快,是乌尔都语和藏语的大杂拌。他听说过中国高僧
法显和玄奘所写的来印度取经记,很想知道有无译本。他翻阅比尔及斯丹尼
拉斯·裘灵的著作,不禁深深吸一口气。“统统在这里,真是本宝书。”他
然后肃敬地聆听馆长用乌尔都语匆匆口译出的片段。这是他第一次听到欧洲
学者研究佛学的成果,他们根据这些和其他一百件文献,鉴定出各佛教圣地
。馆长又带他看一幅有黄点黄线的大地图,老喇嘛那只棕黄的手跟着馆长的
铅笔移动:这里是迦毗罗围城,这里是中国,这里是摩诃菩提寺佛教的圣地
,这里是拘尸那——佛陀涅粲之地。老喇嘛默不做声地低头看地图,馆长点
了另一斗烟,基姆则已沉沉入睡。他醒来时,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