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62 项 “[南朝宋]范晔”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北齐)魏收撰
简介: 二十四史【缩印本】(全二十册): 中华民族几千年生息、发展的清晰脉络,留下了一部部浸透着古人心血和智慧的历史史籍。这里面最优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记载了我国自上古洪荒时代至明代数千年的历史流程,展示了数十个王朝的兴衰变迁,是研究中国历史最具权威性的史料,也是考索我国周边国家历史的珍贵资料,堪称中华文明的百科全书。由于其内容的博大精深,《二十四史》不仅为研史之人所必读备各,而且被政治军、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企业家奉为治国安邦、运筹帷幄、推陈出新、建功立业的宝典,也被有识之士视为修身治家。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明镜。 史记: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大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汉中央政府做太史令,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历法。司马谈打算编写一部通史,愿望没有实现就死去了。临死的时侯,嘱咐司马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司马迁幼年时就很刻苦,十岁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跟着董仲舒、孔安国学过《公羊春秋》《古文尚书》。汉武帝元朔三年,司马迁二十岁,满怀求知的欲望,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西汉建国前后的史实的实地调查,司马迁开阔了胸襟,增长了知识,为后来编写《史记》作了很好的准备。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这对司马迁编写《史记》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天汉二年,李陵率兵随李广利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向司马迁询问对李陵的看法,于是,司马迁说,李陵投降,是因为众寡不敌,又没有救兵,责任不全在李陵身上。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回护开脱,贬责汉武帝的爱姬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把司马迁投进监狱,处以腐刑。三年后他被赦出狱,更加发奋写作《史记》。大约在征和二年,基本上完成了编撰工作。司马迁死后许多年,他的外孙杨恽才把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名著公诸于世。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大多数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是确凿无疑的。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 《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地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汉书: 继司马迁撰写《史记》之后,班固撰写了《汉书》。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父亲班彪是一个史学家,曾作《后传》六十五篇来续补《史记》。《汉书》就是在《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和帝永元元年,班固随从车骑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参预谋议。后因事入狱,永元四年死在狱中。那时《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叫班固的妹妹班昭补作,马续协助班昭作了《天文志》。班昭是"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 《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汉书》记载的时代与《史记》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这一部分,《汉书》常常移用《史记》。但由于作者思想境界的差异和材料取舍标准不尽相同,移用时也有增删改易。 《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刑法志》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地理志》记录了当时的郡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和户口数字,有关各地物产、经济发展状况、民情风俗的记载更加引人注目。《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别派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食货志》是由《平准书》演变来的,但内容更加丰富了。它有上下两卷,上卷谈"食",即农业经济状况;下卷论"货",即商业和货币的情况,是当时的经济专篇。 《汉书》八表中有一篇《古今人表》,从太昊帝记到吴广,有“古”而无“今”,因此引起了后人的讥责。后人非常推崇《汉书》的《百官公卿表》,这篇表首先讲述了秦汉分官设职的情况,各种官职的权限和俸禄的数量,然后用分为十四级、三十四官格的简表,记录汉代公卿大臣的升降迁免。它篇幅不多,却把当时的官僚制度和官僚的变迁清清楚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从思想内容来看,《汉书》不如《史记》。班固曾批评司马迁“论是非颇谬于圣人”。这集中反映了两人的思想分歧。所谓“圣人”,就是孔子。司马迁不完全以孔子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正是值得肯定的。而班固的见识却不及司马迁。从司马迁到班固的这一变化,反映了东汉时期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已在史学领域立稳了脚根。《汉书》喜用古字古词,比较难读。 后汉书: 《后汉书》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字蔚宗,顺阳人。出身于一个世族家庭。他的祖父范宁曾任晋豫章太守,著《谷梁集解》一书。《十三经注疏》中的《谷梁传注疏》就是以《谷梁集解》为基础写成的。他的父亲范泰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是宋武帝刘裕的得力助手。他博览群书、潜心著述,作《古今善言》二十四篇。所以范晔有很深的家学渊源,一直以名门之后自居,生性孤傲,不拘小节,仕宦不甘居人后,著述也不甘居人后。以此成名,也以此丧身。 元嘉九年,范晔在为彭城太妃治丧期间,行为失检得罪了司徒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范晔郁郁不得志,就借助修史来寄托他的志向,开始写作《后汉书》。元嘉二十二年,当他完成了本纪、列传的写作,同时又和谢俨共同完成《礼乐志》、《舆服志》、《五行志》、《天文志》、《州郡志》等五志的时侯,有人告发他参与了刘义康的篡位阴谋,因此下狱而死。谢俨怕受牵连,毁掉了手中的志稿,使《后汉书》只有纪传部分流传了下来。 在范晔《后汉书》之前,已问世的有关东汉历史的重要著作不下十部,范晔以《东观汉记》为基本史料依据,以华峤书为主要蓝本,吸取其他各家书的长处,删繁补缺,整齐故事,超越众家,后来居上。所以到了唐代,范晔《后汉书》取代《东观汉记》,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盛行于世。而诸家《后汉书》,除袁宏《后汉纪》外,都相继散亡。于是范晔《后汉书》成为我们现在研究东汉历史的最基本的依据。范晔《后汉书》的记述,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 三国志: 《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 作者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生于汉后主刘禅建兴十一年,死于晋惠帝元康七年。他在蜀汉做过官,三十岁时,蜀汉政权灭亡,入晋后做过晋平令、著作郎。陈寿写《三国志》以前,已出现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如王沈的《魏书》,鱼豢(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三国志》中的《魏书》、《吴书》,主要取材于这些史书。蜀政权没有设置史官,无专人负责搜集材料,编写蜀史。《蜀书》的材料是由陈寿采集和编次的。陈寿写书的时代靠近三国,可资利用的他人成果并不多,加上他是私人著述,没有条件获得大量的文献档案。我们阅读《三国志》时,就会发现陈寿有史料不足的困难,内容显得不够充实。陈寿没有编写志。我们要了解三国时代的典章制度,只好借助于《晋书》。 《三国志》善于叙事,文笔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魏书》,看到《三国志》,认为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就毁弃了自己的著作。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中,独有陈书可以同《史记》、《汉书》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一直流传到现在。 晋书: 《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唐太宗是一位有所作为的君主,他非常重视史书的撰修工作,而在唐太宗以前,有关晋代的史料,没有一家令人满意的。唐太宗在修晋书诏中对各家史著逐一进行了批评。撰写一部系统、完整、旨趣较高的晋史,是唐太宗的一大心愿。贞观二十年他下诏让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担任监修,组织编写《晋书》。 众人撰写《晋书》,从受命到成书,仅历时两三年。成书时间之所以较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晋书》由于有政府作后盾,人力、物力、财力和图书档案资料都有保证,这些条件,是私人修史无法比拟的。二是有多种晋史著述可供参考。由于有蓝本作为依据,成书自然较为容易。 《晋书》在取材方面,不十分注意史料的甄别取舍,喜欢采用小说笔记里的奇闻轶事,《搜神录》、《幽明录》中一些荒诞不经之谈也加以收录,有损于它的史料价值。另外,书中有记事前后矛盾和疏漏遗脱的地方。《晋书》的执笔人,大多数擅长诗词文赋,撰史过程中,有片面追求词藻华丽的倾向。因此,后人批评它"竞为绮艳,不求笃实"。这也是《晋书》的缺点之一。 宋书: 《宋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记述南朝刘宋王朝自刘裕建基至刘准首尾六十年的史实,为沈约所撰。全书一百卷,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作者根据何承天、徐爱等所著宋史旧本,旁采注纪,撰续成书。 纪传部分成于南齐永明六年,诸志当成于隆昌元年之后。全书以资料繁富而著称于史林,为研究刘宋一代历史的基本史料。 各志工程巨大,内容详备,篇幅几占全书之半。志前有《志序》,详述前代修志情况,并上溯各志所记制度源流,可为考补前史缺志之助。《州郡志》记三国以来地理沿革并及东晋以来侨州郡县情况,有补于史事考证。《律历志》全载景初、元嘉、大明三历文字,为历法学的珍贵资料。 《乐志》记叙汉魏及两晋乐府情况,乐府诗章有分类开录,并保存有汉魏以来大量乐府诗篇及乐舞文辞,其中"古辞"多为汉代遗篇,是研究乐府及诗史的重要文献。纪传叙事详密,列目入载二百三十余人。纪传中收录的大量诏令、奏疏、书札及文章,虽冗长,但有多方面的史料价值。 《宋书》的作者沈约,是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声律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人。父沈璞,刘宋时为淮南太守,元嘉末年于皇族争权夺位之乱中被害,沈约时年十三岁。少年时代,沈约横遭家难,潜窜流寓,家境孤贫。他笃志好学,读书昼夜不倦,遂博通群籍,善属诗文。天监十二年卒,年七十三岁,谥曰"隐",后世亦称"隐侯"。 南齐书: 《南齐书》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原名《齐书》,至宋代为区别于李百药所著《北齐书》,改称为《南齐书》,撰著者为萧子显。 萧子显,字景阳,南朝历史学家、文学家。出身皇族,萧子显博学多识,长于写作,又是自齐入梁的贵族人物,对南齐许多史事、王室情况是熟悉的或是亲自经历过的,加之梁朝取代南齐,未经重大战乱,许多图书文籍得以保存,都为萧子显撰著史书提供了有利条件。 《南齐书》现存五十九卷,其中帝纪八卷,志十一卷,列传四十卷。所缺一卷为《自序》。 《南齐书》文字比较简洁,文笔流畅,叙事完备。列传的撰写,继承了班固《汉书》的类叙法,又借鉴沈约《宋书》的代叙法,能于一传中列述较多人物,避免人各一传不胜其烦的弊病。又书中各志及类传,除少数外,大都写有序文,借以概括全篇内容,提示写作主旨。 梁书: 《梁书》记载自梁武帝萧衍建国至梁敬帝萧方智亡国共五十六年间的历史,是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辛勤撰写完成的。 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南朝历史学家。历经梁、陈、隋三朝,于陈朝任秘书监、领大著作、吏部尚书等职,于隋朝任秘书丞。入隋后于文帝开皇九年又受命编撰梁、陈两代历史,未竟而卒。临终时遗命,嘱其子姚思廉继续完成撰史工作。 姚思廉,字简之,姚思廉在撰史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其父已完成的史著旧稿。自贞观三年至贞观十年,历时七年最终完成了《梁书》与《陈书》的撰写工作。 姚察及姚思廉父子虽为史学家,但都有较深厚的文字素养,于史文撰著方面,文字简洁朴素,力戒追求辞藻的华丽与浮泛,继承了司马迁及班固的文风与笔法,在南朝诸史中是难能可贵的。 陈书: 《陈书》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了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被隋文帝灭国首尾三十三年间的史事,由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撰写的。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姚思廉,字简之,陈亡后,迁家关中,为万安人。两人事迹已于本书《梁书》前言中作了介绍,可以参阅。 《陈书》中的帝纪六卷,列传三十卷,共三十六卷,无表志。 陈朝封建政权只存在了三十三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没有特别的建树,或许与此有关。《陈书》内容比不上《梁书》那样充实,本纪和列传都过于简略。 魏书: 《魏书》,一百二十四卷,其中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二卷,志二十卷。因有些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实共一百三十卷。北齐魏收撰。 鲜卑族是我国古代东北大兴安岭东麓一个古老的民族。公元一世纪末,随着匈奴帝国的解体,鲜卑族逐渐向西迁徒,成为大漠一个强大的民族集团,公元三世纪初,鲜卑拓跋部首领猗卢在塞北建立了代国,公元376年,代政权被氏族建立的前秦消灭。公元386年,拓跋鲜卑各部复拥拓跋为代王,重建政权。拓跋解散了拓跋鲜卑原有的部落组织,定居农耕,迁都平城,于公元398年改称魏,史称北魏。由于吸收先进的汉族文化,北魏国力日益强盛,终于在公元439年统一中国北方,结束了十六国时期的动荡局面。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改姓元氏,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措施。到宣武帝元恪时,北魏达到鼎盛时期,在西边夺取汉中,进窥巴蜀,在东边巩固了洛阳周边的防御,并与梁朝争夺淮南,但不久就由于政治腐败和人民的反抗而崩溃,分为东魏和西魏两个对峙的政权。《魏书》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 拓跋时就曾命令邓渊撰《代记》十卷,按年月编次本朝史事。太武帝拓跋焘神嘉二年,诏撰《国记》,由崔浩定为编年体,成书三十卷。 《魏书》在流传过程中亡佚甚多,本纪缺二卷,列传缺二十二卷,此外又有三卷残缺不全,分别由后人取其它史书补足。 魏收,北齐钜鹿下曲阳人,字伯起,小字佛助。他机警能文,与温子升、邢子才号称三才子,但生性轻薄,人称"惊蛱蝶"。他奉命著《魏书》时曾声称:"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则使入地。" 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 北齐书: 《北齐书》,五十卷,其中本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唐李百药撰。 北魏末年,北方六镇发生声势浩大的反叛浪潮,后出身于怀朔镇低级武官的高欢获得了对二十余万鲜卑人的领导权,控制了北魏朝政。公元534年,高欢所立的孝武帝元修被逼西奔长安,高欢于是另立孝静帝元善见,迁都邺城,史称东魏。公元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废孝静帝自立,建立北齐。东魏、北齐统治区域南至长江,与梁、陈两朝先后对峙,西边在今山西、河南、湖北,与西魏、北周分界。公元577年,北齐被北周吞并。 《北齐书》本名《齐书》,宋时才加一"北"字而成今名。它虽以记载北齐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 李百药(公元565--648年),字重规,定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出身仕宦之家。李百药从小好学,博览经史著作,隋初曾任太子舍人,袭父爵为安平公。贞观二十二年卒,享年八十四岁。 北齐政权中,皇族内部叔侄、兄弟相互残杀,使这个二十年的短命王朝换了六个皇帝。《北齐书》对封建统治者之间的权势争夺有较多的叙述。 《北齐书》在流传过程中残缺严重,现在只有十七卷保持原貌,其他都是后人用。《北史》等著作增补,这使《北齐书》的价值大大降低。但即便如此,它还是为我们了解东魏、北齐历史提供了一部断代史著作。 周书: 《周书》,五十三卷,其中本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唐令孤德主编,参加编写的有岑文本和崔仁师。 北魏末年,政治动荡,乱事遍起。出身于北魏北方六镇中武川镇的宇文泰,率领一批以武川镇人为主的鲜卑族军队,联合关陇地区的汉人豪族武装,建立起西魏政权。后宇文泰的第三子宇文觉在公元557年代魏建周,史称北周。西魏、北周这两个前后相续的政权,统治区域大致包括今天陕西、宁夏、甘肃和四川的大部,山西西南部、湖北西部及河南西部。与东边的东魏、北齐和江南的梁、陈成鼎足之势。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中国北方。公元581年,杨坚代周,建立隋朝。 《周书》虽以"周"题名,但实际上记述了从公元534年东、西魏分裂到杨坚代周为止四十八年的西魏、北周的历史。 《周书》由于根据的资料贫乏,再加上它所记载的人物多是本朝显官的祖先,因而显得单薄而不尽合事实。但它基本上反映了宇文政权的建立,建立后三个封建政权之间的战争,以及宇文政权上层集团内部斗争的情况,是今天研究和了解西魏、北周历史最基本、最原始的一部史书。 隋书: 《隋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本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令狐德提出修梁、陈、北齐、北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议。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编修,但数年过后,仍未成书。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征"总知其务",并主编《隋书》。 《隋书》的作者都是饱学之士,具有很高的修史水平。 《隋书》是现存最早的隋史专著,也是《二十五史》中修史水平较高的史籍之一。首先,它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下令修隋史的唐太宗亲历了灭隋的战争,在执政之后,他经常谈论隋朝灭亡的教训,明确提出"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的看法。汲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就成了修隋史的指导思想。其次,《隋书》弘扬秉笔直书的优良史学传统,品评人物较少阿附隐讳。主编魏征刚正不阿,他主持编写的纪传,较少曲笔,不为尊者讳。如隋文帝之"刻薄"专断,"不悦诗书","暗于大道",隋炀帝矫情饰貌,杀父淫母,"锄诛骨肉,屠剿忠良"等情况,都照实写来,了无隐讳。 再次,《隋书》保存了大量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文化资料。其中十志记载梁、陈、北齐、北周和隋五朝的典章制度,有些部分甚至追溯到汉魏。 南史: 《南史》是合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历史为一编的纪传体史著,记事起自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止于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公元589年),记述南朝四代一百七十年的历史。《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李大师(公元570--628年),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南朝末期由隋入唐的历史学家。他认为南北朝时期各朝的断代史,彼此孤立,记事重复,又缺乏联系,打算采用编年体,撰写《南史》与《北史》,使南朝与北国各代的历史,分别统编于这两部史著之中。隋末,李大师曾参加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建立的夏政权,任尚书礼部侍郎。因此,在唐初流放到西会州(今甘肃境内),后遇赦放回,死于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所撰《南史》与《北史》未能成书。此后,由李延寿继续撰成,合称为《南北史》。 李延寿,字遐龄,生卒年代已不可确知,大约卒于唐高宗仪凤年间(公元676--679年),唐初历史学家,曾任崇贤馆学士,官至符玺郎。唐太宗时,李延寿曾参加《隋书》纪、传、志和《晋书》的编写,又参预唐朝国史的编纂工作。但他主要成就在于承接其父未竟的事业,完成《南史》与《北史》的写作。 《南史》以《宋书》、《南齐书》、《梁书》及《陈书》为本,删繁就简,重新编纂,成为史林新著,成书于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南史》有本纪和列传,无表、志。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共八十卷。其编撰方法按朝代顺序、帝王在位先后,排列各朝帝王、宗室、诸王、大臣等纪传。 本纪中有《宋本纪》三卷,《齐本纪》二卷,《梁本纪》三卷,《陈本纪》二卷。列传中除专传外,列"类传"九种。 《南史》文字简明,事增文省,在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不足处在于作者突出门阀士族地位,过多采用家传形式。例如将不同朝代的一族一姓人物不分年代,集中于一篇中叙述,实际成为大族族谱。《南史》《北史》中,某些传文亦有重复现象。 北史: 《北史》一百卷,其中本纪十二卷,列传八十八卷。记述北朝从公元386年到618年,魏、齐(包括东魏)、周(包括西魏)、隋四个封建政权共二百三十三年的历史。作者李延寿,唐初相州(今河南安阳)人,曾任史官,参与修撰《隋书》、《晋书》,并另外著有《南史》。 《北史》主要在魏、齐、周、隋四书基础上删订改编而成,但也参考了当时所见各种杂史,增补了不少材料。 总的来看,《北史》虽有内容偶呈芜杂之弊,但毕竟体例完整、材料充实、文字简炼,在后代颇受重视,以致魏、齐、周三书唐以后皆残缺不完,后人又多取《北史》加以补足。作为研究北朝历史的资料,《北史》与魏、齐、周、隋四书有互相补充的作用,不可偏废。 旧唐书: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它原名《唐书》,宋代欧阳修、宋祁等编写的《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旧唐书》共二百卷,包括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卷。 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公元941年),石敬瑭命修唐史,由当时的宰相赵莹负责监修。赵莹立即组成修纂班子,到出帝开运二年(公元945年),全书修成,历时仅四年多。 《旧唐书》的作者去唐不远,有条件接触到大量的唐代史料,所以能在短短的四年多时间里修成这样一部二百卷的大书。 但是,由于肃宗以后的国史尚未编出,宣宗以后的实录也未修成,所以《旧唐书》的作者在修《旧唐书》时,唐代晚期的史料相当缺乏。虽然作者曾做过不少搜集史料的工作,但由于成书仓促,所以对于唐代晚期史事的记述,仍显得粗糙,在材料的占有与剪裁、体例的完整、文字的简洁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缺点。 《新唐书》行世后,《旧唐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被人们废弃。 等到明朝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闻人诠等重新刊印后,才又广泛流传开来。《旧唐书》传布过程中的兴衰,既反映了它的缺点,也说明它有自己的长处,非《新唐书》所能取而代之。 新唐书: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 宋仁宗认为的《唐书》浅陋,下诏重修。前后参预其事的有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王畴、宋敏求、刘羲叟等人。其中列传主要由宋祁负责,本纪、志、表主要由欧阳修负责,所以《新唐书》署"欧阳修、宋祁撰"。宋祁有文名,曾任知制诰、翰林学士等职。他历时十余年完成列传,于嘉三年(公元1058年)交齐全部列传的稿子。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擅长古文,他因参加推行"庆历新政"的活动,被贬为地方官,至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才调到朝廷任翰林学士,主持修史工作,等到他写定本纪、志、表,已是嘉五年(公元1060年)的事了。列传与本纪、志、表合在一起时,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整齐划一。 《新唐书》比起《旧唐书》来,确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和优点。首先,《新唐书》的作者对志下了一番功夫,增加了以前各史所没有的《仪卫志》、《兵志》。其他几个志也各增补了新资料,质量多在《旧唐书》之上。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后人为区别于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便习称《旧五代史》。 这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公元912--981年)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李、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经始于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四月,至次年闰十月甲子日完竣呈上,前后只用了一年半左右时间。成书如此迅速,主要在于宋太祖十分重视,组织的撰修班子规格高、阵容强;同时也因为去古未远,可资参考的史料相当齐备。五代各朝均有实录,范质又在此基础上整理出实录简编--《建隆五代通录》,从而为修史提供了极大便利。 在我国历史上,唐朝和宋朝之间曾有过封建社会中最后一次的大规模分裂割据时期。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的五十三年间,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旧五代史》记载的就是这段历史。 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记》,是唐代设馆修史以后唯一的私修正史。撰者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大约于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至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的十八年间编成此书。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著名的史学家,奉命和宋祁领衔编撰《新唐书》。崇儒复古是他的政治主张,也是他修史的指导思想。他意禀承孔子的《春秋》笔法、"褒贬"义例,对《旧五代史》改编重修。在编排体例上,推翻《旧五代史》一朝一史的基本格局,取法《南史》、《北史》,打破朝代界线,把五朝的人事综合统编在一起,按时间顺序排列。 《新五代史》全书七十四卷,包括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世家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四卷。其中的列传,最有特色。它采用类传的形式,设立《家人传》、《臣传》、《死节传》、《死事传》、《一行传》、《唐六臣传》、《义儿传》、《伶官传》、《宦者传》、《杂传》等名目。每类传目,内寓特定涵义,用以贯彻作者的"褒贬"义例。臂如将相大臣,凡专事一朝的在《臣传》,历事几朝的则列《杂传》。又如根据死者忠的不同程度,分为两等,头等的进《死节传》,次等的入《死事传》。 一般史书的"志",《新五代史》称作"考",仅有《司天考》、《职方考》,分别相当于《旧五代史》的《天文志》、《郡县志》。作者认为五代是个名分纲常颠倒的乱世,其典章制度一无可取,所以将《旧五代史》的"志"删除。这也是为了体现以"礼"修史的原则。 本书的世家及世家年谱,大致相当于《旧五代史》的《世袭列传》和《僭伪列传》,明确将中原以外的割据政权分为吴、南唐、前蜀、后蜀、南汉、楚、吴越、闽、南平、东汉等十国。各小国的划分编排,条理清晰,首尾完具,显然胜于旧史。《四夷附录》相当于旧史的《外国列传》。 就整体而论,《新五代史》的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略逊一筹,这是欧阳修在删繁就简时,将不少具体资料也一同削去所造成的。至于他对旧"志"部分的大事砍削,人为造成史料空白,更是不足为训。但《新五代史》后出,采用了实录以外的笔记、小说等多种材料,在删削的同时也新增了一些史料,尤其对十国部分的补充。由于《旧五代史》已非原帙,残缺不全,《新五代史》特有的价值就更不应低估。再从其它角度来着眼,欧阳修撰史,浑然一体,结构严谨,选材讲究,文字凝炼;思想上不像旧史那样大肆渲染"天命"而注重人事;创《职方考》,独树一帜,提纲挈领,眉清目秀,颇受称道,都是它的长处。平心而论,两部《五代史》各有短长,可以互为补充,不应偏废。 《新五代史》问世后,即有徐无党注。但徐注旨在解释《春秋》笔法、阐述微言大意,对读者并无多少裨益。 宋史: 《宋史》撰修于元朝末年,全书有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计四百九十六卷,约五百万字,是二十五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早在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因体例未定而未能成书。元朝末年,丞相脱脱主张分别撰修宋、辽、金三史,各自独立,这一意见得到元顺帝的同意,于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三月开局,三史同时修撰。 经过二年半时间,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十月,《宋史》匆匆成书。 《宋史》是在原宋《国史》的基础上删削而成的。两宋时期,史官组织完备,雕版印刷术广泛应用,书籍流传和保存都较为便利,积累了大量史料。这就为元修《宋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宋史》修撰者匆匆急就,在史料的裁剪、史实的考订、文字的修饰、全书体例等方面存在不少缺点,如一人两传,无传而说有传,一事数见,有目无文,纪与传,传与传,表与传,传文与传论之间互相抵牾等,这使它在二十五史中有繁芜杂乱之称。 尽管《宋史》存在不少缺点,但是它卷帙浩繁,仅《列传》就有二千多人,比《旧唐书·列传》多出一倍;叙事详尽,就史料的学术价值而言详胜于略。同时《宋史》的主要材料是宋代的国史、实录、日历等书,这些史籍现在几乎全部佚失了,而《宋史》是保存宋代官方和私家史料最有系统的一部书。 辽史: 《辽史》撰成于元代,全书一百一十六卷,包括本纪三十卷,志三十二卷,表八卷,列传四十五卷,国语解一卷。本书较系统地记载了我国古代契丹族建立的辽朝二百多年的历史,并兼载辽立国以前契丹的状况,以及辽灭亡后耶律大石所建西辽的概况,是研究辽和契丹、西辽的重要史籍。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国之初,依仿汉人制度,设立监修国史官,并且仿照中原的做法,撰修《起居注》、《日历》、《实录》等。辽代曾先后四次撰修实录。 金朝建立后,很注意总结前朝的兴衰得失,着力修撰《辽史》,前后撰成两部《辽史》。第一次是熙宗皇统年间(公元1141--1149年),耶律固主持修纂,最后由萧永祺完成,此《辽史》有纪三十卷,志五卷,传四十卷,但未曾刊行。 第二次撰修《辽史》,由廉惠山海牙、王沂、陈绎曾分撰,从至正三年四月开始撰写,四年三月即告脱稿,仅仅用了十一个月的时间。这是因为前人所撰《辽史》和实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一般人认为,元修《辽史》失之简略,但不应否定它特有的长处。《辽史》的志、表多有特色,其中一些志、表是其它正史所没有的。 金史: 《金史》撰成于元代,全书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 《金史》是元修三史之一,最早议修于元世祖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以后在至元元年、十六年,以及仁宗朝、文宗朝都分别议论过修史的事,都因义例难定未付诸实行,直到元顺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才决定"各与正统",《辽》、《金》、《宋》三史分别撰修。翌年十一月,《金史》告成,前后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修三史的都总裁官是右丞相脱脱,参加修《金史》的有铁木尔塔识、张起岩、欧阳玄、王沂、杨宗瑞等,其中欧阳玄的贡献最为突出,他制订《金史》撰修的发凡举例,书中的论、赞、表、奏皆他属笔。 元史: 《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成书于明朝初年。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朱元璋下令编修《元史》。 洪武二年,以宋濂、王为裁、汪克宽等十六人为纂修,开史局于南京天界寺,进行编写。从洪武二年二月到八月,用一百八十八天的时间,修成顺帝以前各朝的历史,共一百五十九卷。接着,明朝政府派欧阳佑持等十二人到全国各地征集顺帝一朝的资料。洪武三年二月重开史局,仍由宋濂、王任总裁,但纂修人员作了大幅度的调整,这一次纂修共十五人,只有赵埙曾参与第一次工作,其余都是新人。八月书成,共五十三卷,历时一百四十三天。前后两次修成的文稿经过统一加工,共二百一十卷,内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两次开局共历时三百三十一天。 朱元璋在建国之初,立即着手组织《元史》的编纂,而且在很短的期间成书,主要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他的意图是以此来说明元朝的灭亡和明朝的兴起都出于"天命",而他自己则是"奉天承运"的真命天子。 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说:"古今史成之速,未有如《元史》者;而文之陋劣,亦无如《元史》者。"《元史》问世后,很多学者对它表示了不满,钱大昕则是不满者中持激烈否定态度的一个。对于《元史》的批评,主要认为它的编纂工作过于草率,没有认真的融合贯通,基本上都是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料,略加删削修改而成。但是,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元史》仍是我们今天了解、研究元代历史的极其珍贵的文献。它是最早的全面、系统记述元代历史的著作。 明史: 《明史》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明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 清朝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设立明史馆,纂修明史,因国家初创,诸事丛杂,未能全面开展。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重开明史馆,因纂修《清世祖实录》而停止。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以徐元文为监修,开始纂修明史。于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最后定稿,进呈刊刻。从第一次开馆至最后定稿刊刻,前后经过九十多年,是官修史书历时最长的一部。在二十四史中,《明史》以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为史家所称道,是一部水平较高的史书。这反映出编者对史料的考订、史料的运用、对史事的贯通、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都达到较高的水平。虽然它的篇幅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但读者并不感到冗长而生厌。
作者: (西晋)陈寿撰;文婕编译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2012
简介: 《三国志》 演绎三国绚烂历史再现不朽经典故事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历史的书籍。作者陈寿(233-297年),西晋史学家,字承祚。晋灭吴后,陈寿开始整理三国史事,著《魏书》、《蜀书》、《吴书》共65篇。其中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称《三国志》。书中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间的历史。本书善于叙事,文笔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也是后人研究三国历史的宝贵资料。 《汉书》 迁文直而事露 固文赡而事详 《汉书》,又称前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为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人。全书主要记述了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共二百二十年的史事,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计一百篇。 《汉书》开创了我国纪传体断代史书的先河,奠定了修正史的编例。历来,“史之良,首推迁、固”,两书各有所长,同为中华史学名著,为治文史者必读之史籍。《汉书》尤以史料丰富、闻见博洽著称,“整齐一代之书,文赡事详,非后世史官所能及”。可见,《汉书》在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地位。 《后汉书》 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 百读不厌的不朽史书 《后汉书》是我国古代史学名著之一,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为“前四史”。《后汉书》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字蔚宗,顺阳人。出身于一个世族家庭。全书记述了东汉由光武帝建武元年(25)至献帝延康元年(220)一百九十五年间的历史,分纪、传、志三个部分。纪分帝纪、后纪,共十卷;列传记载王侯将相、社会上下各阶层行迹可传之人物,及汉周边诸国历史等,共八十卷。 《后汉书》具有简明周详的特点,因而能拔起于众家之后。书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比较注重道德品质。在体例上,《后汉书》把东汉一代在位时间短、事迹不多的殇、冲、质三帝附在其他帝纪后面,又开创了给皇后增作本纪的先例。 《中华上下五千年》 浓缩五千年风雨历程,纵览民族荣耀与辉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封建文明极度繁荣的明清时代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与成就,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挫折,数不清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在历史的征途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本书力求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将严肃的史实改编为数百多个生动的小故事,通过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来展现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程。 《史记本纪》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原名《太史公记》,简称《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本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年间长达3000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历史状况,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全书共130篇,计52万字。其中以记帝王和大事的“本纪”12篇,记年代的“表”10篇,记典章制度的“书”8篇,记侯国的“世家”30篇,记人物的“传”70篇。 《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而且还是一部成功的传记文学名著。 《史记世家》 治国安邦的教科书,为人处世的指向标 《史记》原名《太史公记》,简称《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本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年间长达3000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历史状况,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全书共130篇,计52万字。其中以记帝王和大事的“本纪”12篇,记年代的“表”10篇,记典章制度的“书”8篇,记侯国的“世家”30篇,记人物的“传”70篇。 《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而且还是一部成功的传记文学名著。 《史记列传》 史学专著的典范传记文学的滥觞, 《史记》原名《太史公记》,简称《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年间长达3000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历史状况,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全书共130篇,计52万字。其中以记帝王和大事的“本纪”12篇,记年代的“表”10篇,记典章制度的“书”8篇,记侯国的“世家”30篇,记人物的“传”70篇。 《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而且还是一部成功的传记文学名著。
作者: (宋)范晔撰
出版社:中华书局,2007
简介:本书是由南朝宋范晔所撰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其所记史事,起于刘秀起兵,终于汉献帝禅位,囊括了东汉一朝195年的历史。《后汉书》撷取众家之长,有条不紊地叙述了东汉一朝的兴亡大势,作为“正史”,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本书以中华书局点校本《后汉书》为底本,保证了其学术可靠性、文字准确性。另外,为了保持阅读的连贯性,本书删除了原点校本中的李贤注与刘昭注,并删除了校勘记。同时,本书保留了原点校本人名、地名下加专名线(——)、书名下加波浪线(——)的做法,使读者一目了然,不会因为不熟悉这些专有名词而误读、错读。可以说,本书是方便现代读者阅读这部巨著的最便捷的白文普及本。
作者: (晋)常璩原著;汪启明,赵静译注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 《华阳国志》是宋以前流传至今最古的地方志。从前的目录书,或者把它列为霸史,或者把它列为伪史,也有归入别名或杂史的。但是从来没有人把它列入地方志。根据它叙述古代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的历史地理情况来看,作为地方志比较合理。 这部书的作者常璩,字道将,蜀郡江源县(今四川崇州市一带)人。生平事迹不详,巴氐人李雄、李特有四川一带建立了成汉政权,他曾在这个政权任散骑常侍、掌著作。晋穆帝和三年(公元347年),晋朝派大将桓温南下进攻成汉,他曾劝李势投降,桓温以常璩为参军,随至建康。他的著作除《华阳国志》见存外,其余都佚亡了。 《华阳国志》共十二卷,包括巴、汉中、蜀、南中、公孙述刘二牧、刘先主、刘后主、大同、李特雄期寿势各志、先贤仕女总赞、后贤志,卷末为序志并益梁宁三州先汉以来士女名录。记录了从远古到东晋永和三年巴蜀史事,记录了这些地方的出产和历史人物。 《尚书·禹贡》称华阳黑水为梁州,所以这部书名为《华阳国志》。这部书叙述蜀汉史实较陈寿《三国志》为详。如诸葛亮平定南中,《三国志·蜀志》仅寥寥数语,而《华阳国志》却有长篇论述。晋代蜀中史事也较他书为详。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对西南地区史多取材于它。可以这样认为,他是研究古代西南各族人民历史、地理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文献。 根据文献记载,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吕大防在成都做官时,曾经刊刻过这部书。吕氏刻本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他为这书写的序现在还保存下来。南宋李(旡土)在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又刻此书于丹棱,通常称为嘉泰本。明清以来刊印《华阳国志》都用这个本子为祖本。但是李(旡土)这个本子的原刊本流传不广,明朝钱叔宝曾经抄写过它,《四部丛刊》曾影印流传。清朝顺治年间,冯舒又抄录过这个本子,后来为校勘学家顾广圻所得,并加以雠校,孙星衍曾经倡议刊印。当时四川人廖寅表示愿意刻印这本书。因为他是蜀人,便让他刻了,这就是嘉庆十八年(1813年)的题襟馆本。《四部备要》就是用这个本子排印。上世纪初成都志古堂还翻刻过这个本子。 《华阳国志》属于史志类著作,其文字典雅古朴,很少僻字和生僻用语。但时代绵远,传抄刻写,出现了一些错讹,今天人们读它,文字障碍也是一个难点。
出版社: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
简介:《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包括十纪,八十列传及八志,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止共一百九十五年的史实。其中,本纪和列传的作者是南朝刘宋时的范晔,志的作者是晋朝的司马彪。 范晔(398—445年),字蔚宗,南朝来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 司马彪,字绍统,晋高阳王司马睦的长子。从小好学,然而好色薄行,不得为嗣。司马彪因此闭门读书,博览群籍。初官拜骑都尉,泰始中任秘书郎,转丞。司马彪鉴于汉氏中兴,忠臣义士昭著,而时无良史,记述烦杂,遂“讨论众书,缀其所闻,起于世祖,终于孝献,编年二百,录世十二,通综上下,旁贯庶事,为纪、志、传凡八十篇,号曰《续汉书》。”范晔的《后汉书》出,司马彪的《续汉书》渐被淘汰,惟有八志因为补入范书而保留下来。司马彪的八志中,《百官志》和《舆服志》是新创,但没有《食货志》却是一大缺欠。 范晔在撰写《后汉书》以前,已经有许多后汉书流传。其中,主要的有东汉刘珍等奉命官修的《东观汉记》、三国时吴国人谢承的《后汉书》、晋司马彪的《续汉书》、华峤的《后汉书》、谢沈的《后汉书》、袁山松的《后汉书》,还有薛莹的《后汉记》,张莹的《后汉南记》、张璠的《后汉记》、袁宏的《后汉记》等。范晔的《后汉书》,就是在这些后汉书的基础上撰写出来的。 《后汉书》自有其特点。从体例上看,与《史记》和《汉书》相比,有一些改进。在本纪方面,它不同于《汉书》的一帝一纪,而是援引《史记·秦始皇本纪》附二世胡亥和秦王子婴的先例,在《和帝纪》后附殇帝,《顺帝纪》后附冲、质二帝。这既节省了篇幅,又不遗漏史实,一举而两得。在皇后方面,改变了《史记》与《汉书》将皇后列入《外戚传》(吕后除外)的写法,为皇后写了本纪。这样改动,符合东汉六个皇后临朝称制的史实。 在列传方面,《后汉书》除了因袭《史记》、《汉书》的列传外,还新增了党锢、宦者、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和列女七种列传。这些列传既是新创,又反映了东汉的实际情况。如东汉一代党锢大兴,许多比较正直的大臣都以结党的罪名被杀;另外,东汉的宦官多参与朝政,杀戮大臣,是党锢之狱的主要制造者。这些现象充分反映了东汉王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范晔根据这些史实,创立了党锢和宦者两个列传。为列女立传,最早始于西汉的刘向,范晔在刘向的启发下增写了《列女传》,这在正史中是第一次出现。他写《列女传》的宗旨是:“搜次才行尤高秀者,不必专在一操而已。”他的《列女传》中,有择夫重品行而轻富贵的桓少君、博学的班昭、断机劝夫求学的乐羊子妻、著名才女蔡琰等,不拘于三纲五常的界域。《后汉书》的列传,还往往打破时间的顺序,将行事近似的人写成合传。 如王充、王符和仲长统三人,并不是同时代的人,因为他们都轻利禄而善属文,行为近似,所以合传。 《后汉书》的特点,除体例上的创新外,最显著的是观点鲜明,褒贬一语见的。如,他不为那些无所作为的大官僚立传,而为许多“操行俱绝”的“一介之夫”写了《独行列传》,充分地表明了他爱憎分明的态度;《党锢传》则正面歌颂了张俭、范滂和李膺等人刚强正直的风尚;在《杨震传》中,多处歌颂了杨震及其子孙廉洁奉公的家风;《宦者传》赞扬了蔡伦等“一心王室”的忠介之士,对于侯览等人则直书其“凶家害国”。特别是《后汉书》的“论”“赞”,以犀利的笔锋评判是非,表彰刚正,贬斥奸恶而嘲笑昏庸,更是一大优点。 《后汉书》虽然只有本纪、列传和志,而没有表,但范晔文笔较好,善于剪裁,叙事连贯而不重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无表的缺陷。另外,因为记载东汉史实的其他史书多数已不存在,所以,《后汉书》的史料价值就更为珍贵。 《后汉书》的最大局限就是丢掉了《史记》重视农民起义的传统,对黄巾起义持否定态度。黄巾起义为东汉末的大事,其中的主要人物如张角弟兄,竟不为立传。他们的事迹,只附在了镇压农民起义的官僚皇甫嵩的传中。
作者: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2005
简介:《后汉书》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字蔚宗,顺阳人。出身于一个世族家庭。他的祖父范宁曾任晋豫章太守,着《谷梁集解》一书。《十三经注疏》中的《谷梁传注疏》就是以《谷梁集解》为基础写成的。他的父亲范泰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是宋武帝刘裕的得力助手。他博览群书、潜心著述,作《古今善言》二十四篇。所以范晔有很深的家学渊源,一直以名门之后自居,生性孤傲,不拘小节,仕宦不甘居人后,著述也不甘居人后。以此成名,也以此丧身。 元嘉九年,范晔在为彭城太妃治丧期间,行为失检得罪了司徒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范晔郁郁不得志,就借助修史来寄托他的志向,开始写作《后汉书》。元嘉二十二年,当他完成了本纪、列传的写作,同时又和谢俨共同完成《礼乐志》、《舆服志》、《五行志》、《天文志》、《州郡志》等五志的时侯,有人告发他参与了刘义康的篡位阴谋,因此下狱而死。谢俨怕受牵连,毁掉了手中的志稿,使《后汉书》只有纪传部分流传了下来。 在范晔《后汉书》之前,已问世的有关东汉历史的重要著作不下十部,范晔以《东观汉记》为基本史料依据,以华峤书为主要蓝本,吸取其它各家书的长处,删繁补缺,整齐故事,超越众家,后来居上。所以到了唐代,范晔《后汉书》取代《东观汉记》,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盛行于世。而诸家《后汉书》,除袁宏《后汉纪》外,都相继散亡。于是范晔《后汉书》成为我们现在研究东汉历史的最基本的依据。 范晔《后汉书》的记述,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
出版社:中华书局,1998
简介: 《后汉书》,纪传体东汉断代史。共一百二十卷,包括本纪十卷、传八十卷、志三十卷。纪、传为南朝宋范晔撰。志为晋司马彪撰,一般称《续汉志》。 范晔撰写《后汉书》以前,已经出现了多家后汉史作。东汉明帝至灵帝时,经过班固、刘珍、伏无忌、边韶、马日(石+单)、蔡邕等几代人的相继撰述,写成了纪传体《东观汉记》,记载了东汉光武帝至灵帝的东汉史。此后,吴谢承和晋薛莹、司马彪、刘义庆、华?、谢沈、张莹、袁山松、袁宏、张璠等都有著述。范晔在各家基础上,博采众书、斟酌去取,成一家之言。其中对《东观汉记》吸取尤多。他原拟效法《汉书》,撰写十志,但因 被杀而未及完成。范书记事简明扼要,疏而不漏,后来居上。因此,它传世后,除袁宏《后汉纪》外,其他各家后汉史作相继失传。 《后汉书》纪、传的编次与《汉书》有所不同,纪的最后一篇是《皇后纪》,相当于《汉书.外戚传》。皇后由传人纪,袭自华峤《后汉书》。这一变化,固然与东汉女后多次临朝称制有关,但也出于对君权的尊崇。传于《汉书》之外创立了七篇类传,包括《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这些类传都是根据东汉社会的实际情况和思想风尚设置的,有的类传为后世纪传体史书所效法。 志中《舆服志》为《汉书》所无。《汉书》有《百官公卿表》,记述西汉职官制度。司马彪改“表”为“志”,创立《百官志》,叙述东汉分官设职情况。这两篇志,后人修史多有因袭。志中未设《食货志》,漏载一代经济制度。后来《晋书·食货志》追述了前代经济状况,多少弥补了这一不足。 南朝梁刘昭第一个集各家后汉史书同异以注范书,并从司马彪《续汉书》中抽出志,也加以注释,补入范书。唐高宗之子李贤和张大安、刘纳言等为范书作注,征引广博,训释简当。李贤等人的注行世后,刘昭的范书注不被人重视,遂至散佚。司马彪志的注基本流传下来,仅缺《天文志》下卷和《五行志》第四卷的注。清惠栋作《后汉书补注》,多有创见。此后王先谦以惠栋注为主,吸取各家成果,撰《后汉书集解》,对旧注进行了一次清理。 今存最早刻本是南宋绍兴本,其中残缺五卷。商务印书馆曾加影印收入百衲本《二十四史》,所缺五卷补以别本残册。此外,明毛氏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也是较可靠的旧刻本。1965年中华书局出版标点校勘本,采用商务印书馆影印的南宋绍兴本为底本,校以汲古阁本和武英殿本,并吸取了前人研究和校勘成果,是一个质量较好的本子。
作者: 司马迁等著;宋智峰,韩飞编著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2007
简介:《史记》(西汉·司马迁) 王菁华 节译 《汉书》(东汉·班固) 于明锐 节译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 张 扬 节译 《三国志》(西晋·陈寿) 韩 明 节译 《晋书》(唐·房玄龄等) 吴树生 节译 《宋书》(南朝梁·沈约) 朱晓明 节译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 魏延朝 节译 《梁书》(唐·姚思廉) 王景升 节译 《陈书》(唐·姚思廉) 杜昌盛 节译 《魏书》(北齐·魏收) 李云山 节译 《北齐书》(唐·李百药) 崔建新 节译 《周书》(唐·令狐德菜等) 陈志强 节译 《隋书》(唐·魏征等) 刘子良 节译 《南史》(唐·李延寿) 宋寒梅 节译 《北史》(唐·李延寿) 严文舒 节译 《旧唐书》(五代后晋·刘昀等) 赵 祥 节译 《新唐书》(北宋·欧阳修、宋祁) 李向晖 节译 《旧五代史》(北宋·薛居正等) 高 远 节译 《新五代史》(北宋·欧阳修) 黄 菊 节译 《宋史》(元·脱脱等) 刘昌硕 节译 《辽史》(元·脱脱等) 叶更新 节译 《金史》(元·脱脱等) 张继伟 节译 《元史》(明·宋濂等) 谢国庆 节译 《明史》(清·张廷玉等) 王敬文 节译 附录
出版社: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
简介:本书是繁体版,用原文与当今白话文左右对排译出,《后汉书》是记载后汉时期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共一百二十卷,纪、传九十卷,志三十卷,记载了自汉光武帝至汉献帝一百九十五年的史事。
作者: (清)周寿昌撰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简介: 《后汉书》一百二十卷,其中纪传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志三十卷,晋司马彪撰,南朝梁刘昭注。因旧注时代久远,后人已觉难以索解,有些需重新加以注释、校勘和考辨。清代以降,研治《后汉书》的学者不少,成果累累。其中《后汉书辨疑》十一卷《续汉书辨疑》九卷,清钱大昭撰;《后汉书注补正》八卷,清周寿昌撰,对《后汉书》及其旧注颇有考辨补正之功。《后汉书集解》一百二十卷,近人王先谦撰,则以唐李贤注和清惠栋《后汉书补注》等为基础,广采博收,校勘文字,订正讹误,诠释名物典章制度,为《后漠书》注之集大成者。《后汉书集解》未刊成而先谦已卒,底稿有散佚,赖弟子黄山及柳从辰校勘补成之。兹将以上四书合并出版,以供历史研究者参考。
简介: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 后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讫汉 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6年的史事。 《后汉书》由范晔编著而成。
作者: (南朝·宋)范晔著
简介:《后汉书》是我国古代史学名著之一,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该书记述了东汉由光武建武元年至献帝延康元年(25-220)一百九十五年间的历史,分纪、传、志三个部分。纪分帝纪、后纪,共十卷;列传记载王侯将相、社会上下各阶层行迹可传的人物,及汉周边诸国历史等,共八十卷。纪、传范晔撰。 范华的《后汉书》今有志三十卷。这部内容是萧梁时通直郎刘昭取晋司彪《续汉书》中的八志补入的。八志与《汉书》十志比较,多《舆服》《百官》二志(《汉书》另有《百官公卿表》);少《刑法》《食货》《艺文》《沟劣》四志。范晔尝“欲偏作诸志,《前汉》所有者悉轩”,则以司马彪的八志补入范史,文笔不相类自待言,单就内容范围来说,也还是未能完足。
作者: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注
简介:《後漢書》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四史」。書中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司馬彪續作),記載了從王莽起至漢獻帝的195年歷史。紀和列傳的作者是南朝劉宋時的范曄。北宋真宗時,有人把晉朝司馬彪的《續漢書》八志30卷與之合刊,成為今天的《後漢書》。此書簡明周詳,敘事生動,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後漢史。 《後漢書》的評註,最早有劉昭注范曄《後漢書》一百二十五卷,後有唐章懷太子李賢注。李賢所注代表了清代以前對《後漢書》評註的最高成就。清代有惠棟作《後漢書補註》,王先謙繼惠棟後又撰《後漢書集解》一百二十卷,對歷代注釋《後漢書》的成就作了一次全面性的整理,是為集大成之作。 本書特色 ★臺灣商務經典出版,為近百年來較考最精良、版本最珍貴、蒐羅最廣泛的二十四史! ★精裝十八開重新排版,更具研讀及典藏價值!
作者: [南朝宋]范晔撰;李虎等译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2004
简介: 《后汉书》一百二十卷,包括本纪十卷,列传八十卷,志三十卷,主要记载了东汉光武帝刘秀到献帝刘协近两百年的历史。纪、传的作者是南朝刘宋的范晔,志的作者是晋司马彪。 范晔,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人,生于晋安帝隆安二年(398年)。他曾在宋武帝的儿子彭城王刘义康那里做官,参议军事。后来得罪了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他郁郁不得志,发奋编写《后汉书》。刘义康和宋文帝争权夺利,范晔受到牵连,于元嘉二十二年(445年)被杀。司马彪,字绍统,晋宗室高阳王司马睦的长子,卒于晋惠帝末年。 范晔作《后汉书》以前,已经出现了许多记述东汉历史的史书,东汉刘珍、吴谢承、晋薛莹、司马彪、华峤、谢沈、袁山松、袁宏等都先后缀集成篇。范晔在各家后汉书的基础上,博采众书斟酌去取,写成了《后汉书》。由于他死的过早,“志”的部分没有来得及完成。范晔是很有才华的史学家他的《后汉书》简明而又周详,记载有重点而又不遗漏,后来居上,所以淘汰了其他各种后汉书。 《汉书》是一个皇帝一篇本纪。东汉一代,殇、冲、质三帝在位时间短促,事迹不多,《后汉书》从实际出发,把他们附在其他帝纪后面。本纪的最后一篇是《皇后纪》,相当于《汉书》的《外戚传》。汉高祖死后,吕后曾专权多年,所以司马迁和班固把吕后列入本纪,范晔则不加区别地把皇后全部写进本纪,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对君权的尊崇。 《后汉书》记人叙事喜欢以类相从,不论年代的先后。《论衡》的作者王充是东汉初期人,《潜夫论》的作者王符和《昌言》的作者仲长统是东汉末年人,因为他们都擅长著述,淡于功名利禄,所以三人同传。张纯和郑康成也不同时,因为都以经学见长,所以合为一传。 在《史记》、《汉书》已有的类传之外,《后汉书》新创了《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等,把同类的人物纳入一编。东汉时,宦官和外戚是统治阶级内部两个不同的政治集团,它们更迭执政,鱼肉人民。特别是桓帝(147—167年在位)、灵帝(168—189年在位)两朝,宦官把持朝政,劳动人民的灾难日益深重。当时地主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反对宦官势力,崇尚名节,互相标榜,结党诽议朝政,遭到宦官的迫害和禁锢。这场斗争,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侧面。《党锢传》、《宦者传》反映了这一社会内容。《文苑传》与《儒林传》不同,前者重在词章,后者以经学儒术为主。《独行传》是那些所谓“特立卓行”获得声誉的人物的专传。《方术传》主要记载阴阳占卜的人物,名医郭玉、华佗也见于这篇传。《逸民传》主要记述地主阶级中那些自命清高,隐居不仕的知识分子。 《后汉书》的《列女传》特别值得注意。范晔认为史书不为妇女立传是不对的,他选择“才行”优秀的各种类型妇女写了传记,在纪传体史书中,开创了为妇女立专传的先例。为人们熟知的蔡文姬就收在《列女传》。后来的封建史学家认为蔡文姬曾经改嫁,违背了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不应收入。由此可以看出,范晔是有独到之见的。晚出的各史把“列女”改为“烈女”,变成了严守三纲五常的贞妇烈女的碑文,史学上的见识远不如《后汉书》了。 《后汉书》的《舆服志》、《百官志》是前史所没有的。《舆服志》记载反映封建等级制度的车服沿革和式样,《百官志》记述东汉分官设职的情况。志中不立《食货志》,漏载一代经济制度,显然是一大缺点。后来《晋书·食货志》追述了前代经济状况,才弥补了这一不足。 志的作者司马彪著有《续汉书》八十三卷,梁刘昭给《后汉书》作注,把《续汉书》的志抽出来,加以注释,补入《后汉书》。但在宋代以前,两书仍各自单行。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年),孙奭把两书合并刻印,才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后汉书》。唐高宗的儿子李贤等人的《后汉书》注出现后,刘昭注不再被人们看重。今本《后汉书》,纪、传是李贤注,志是刘昭注。
出版社:岳麓书社,1998
简介: 原本高深莫测、令人望而却步的计算机领域,如今早已成了人们竞相涉足的领地。对计算机的无知,被视为“现代文盲”;计算机学习热潮遍及中华大地。这使得21世纪的计算机英语“昂首挺胸”地立足于职业教育的前沿阵地。 教育部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寄予了厚望,高瞻远瞩地提出要以岗位需求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终点,重点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要使职业教育真正培养出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技能型和管理型人才角色。 为此,我们潜心研究和分析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并依据国家教育部和信息产业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精心组织编写出这本《计算机英语》。 《后汉书今注今译(套装上中下册)》主要使用对象是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应用与技术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同时也可以供高职高专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 《后汉书今注今译(套装上中下册)》在内容的编排上遵循了“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基本教学模式。简略而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素材的摄取力求原汁原味,语言力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如果说图文并茂是《后汉书今注今译(套装上中下册)》的一大亮点,那么听说训l练和休闲时间也算得上是一种新的尝试。 《后汉书今注今译(套装上中下册)》的教学目的定位在:使学习者在掌握计算机英语的基本词汇和专业术语的同时,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电脑安全和网络等方面的最基本的知识;通过听、说、读、写练习,使学生能听懂较常用的有关计算机英语方面的简单句子,能掌握基本的涉及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简单会话,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阅读和翻译专业英语材料的水平。 全书共1 6个单元,内容涉及硬件、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的计量单 一、《后汉书今注今译(套装上中下册)》旨在帮助读者读懂《后汉书》原文。注释广泛参考古今各家的注解,择善而从,定于一是,力求简明扼要。译文循“信、达、雅”原则,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力求准确流畅。 二、《后汉书今注今译(套装上中下册)》以中华书局点校本为底本,广泛参考他种版本(包括今人的点校成果),对“点校本”有明显错误的文字、标点,或迳直改正,或在注释中略加说明。 三、为方便读者,《后汉书今注今译(套装上中下册)》将原文中的繁体字、异体字全部改为简化字。通假字则不改。但在译文中上则改成现在的通用的字。 四、《后汉书今注今译(套装上中下册)》注释内容包括字音、词义、人名、书名、典章制度、风俗习惯及有关史实。职名、地名一般不作注释。另编有古今地名对照和两汉职官录附于书后,以便读者检索。 五、注释以卷为单位,卷内同一注目力避重复,但各卷之间不避重复,以免读者翻检之劳。 六、凡《后汉书今注今译(套装上中下册)》内有单传的人物,则只注明详见《后汉书今注今译(套装上中下册)》卷××本传;《后汉书今注今译(套装上中下册)》内无传的人物,则简要介绍其生平,并依据理解原文的需要程度对有关事实加以说明。 七、《后汉书今注今译(套装上中下册)》根据内容和分量分三册。上册从卷一至卷四十一;中册从卷四十二至卷八十一;下册从卷八十二上至全书之末。
简介: 《二十四史(附清史稿)(套装全12册)》内容简介: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前启于炎、黄二帝,后迄于清王朝的终寝,传之于文字记载的史料,浩如烟海。一代史学巨擘司马迁创纪传体,写成了不朽的《史记》,自班固之后,历代史家沿用这种体裁,记载了各朝的兴衰盛败,给后人留存了无数精彩、丰富的珍贵史料,成了记载中国历史的“正史”。 清朝乾隆年问,史家们在前人编纂的《十七史》及《二十一史》的基础上,补入《旧唐书》、《旧五代史》及《明史》,编成了《二十四史》,也就是武英殿本《二十四史》,即:《史记》(西汉·司马迁撰)、《汉书》(东汉·班固撰)、《后汉书》(南朝·宋·范晔等撰)、《三国志》(晋·陈寿撰)、《晋书》(唐·房玄龄等撰)、《宋书》(梁·沈约撰)、《南齐书》(梁·萧子显撰)、《梁书》(唐·姚思廉撰)、《陈书》(唐·姚思廉撰)、《魏书》(北齐·魏收撰)、《北齐书》(唐·李百药撰)、《周书》(唐·令狐德棻等撰)、《南史》(唐·李延寿撰,《北史》(唐·李延寿撰)、《隋书》(唐·魏徵等撰)、《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撰)、《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撰)、《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撰)、《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撰)、《宋史》(元·脱脱等撰)、《辽史》(元·脱脱等撰)、《金史》(元·脱脱等撰)、《元史》(明·宋濂等撰)、《明史》(清·张廷玉等撰)。到了民国初年,未定本《清史稿》编撰完成。 《二十四史》刊刻行世几百年来,版本繁多,考校各有长短,且卷帙繁浩,价格不菲,不便家藏,特别是不便今天的读者阅读。 我们本着解决广大读者的上述两个难题,出版了这套普及型的《二十四史附清史稿》。 前二十四史以武英殿本为底本,《清史稿》则以关外二次本为底本,各本参校了其有关的善本,在校勘工作中,注意吸取前贤时哲的研究成果,订正了殿本中的讹误。全书不列总目,不序总页码,各书目录分列其首,分列起迄页码,以便检阅。全书采用新式标点,简体16开本对栏横排。为了1既方便今天的读者阅读,又尽可能保存史籍原貌,我们在文字处理中作了大量的工作。繁体字改为简体字,一般以1986年文字改革出版社《简化字总表》为依据,参照1989年版《辞海》进行改正,但改后读音、用法会发生变化的不改。异体字一般改为通行字,但人名、地名中的异体字一般不改。古体字和通假字一般也不改。 《二十四史附清史稿》中有的史书载有年表,如《史记》、《汉书》等,既不便编排,又不便查阅,凶之我们本次出版仅在目录中保留卷帙。本次出版全套共十二册。 《二十四史附清史稿》的编校工作繁浩,参加校勘、标点、审校的同志付出了许多心力,始得其成,但难免有不妥之处,书成之后,尚祈通家识者指正,以俟再版改正,不胜感激。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
简介: 《国学经典读本丛书:后汉书》记载了从光武帝刘秀起兵推翻王莽新朝起,至汉献帝让位,曹魏代汉止,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发展历史,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叙事生动,简明周详,是一部杰出的私修断代正史。
作者: 冷卫国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年11月
简介:
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国内的传统文化普及以及研究工作等,都面临新的局面。本书汇集若干篇有关传统经典研读与国学教育普及的论文,其中既有对传统经典的文本分析,也有对推动国学教育的实践思考,二者密切关联,相得益彰,表达了对国学研究和国学教育的关切,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当下的现实需求。
【目录】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的再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是传承道统的中国文化 方铭
群经总义文献的源流与演变 舒大刚
《诗经》中作为动词的“王”及其所属诗句的解读 李炳海
论《楚辞·远游》文本的组成 张树国
宋玉赋“阳城”与“下蔡”地望的田野调查与研究 刘刚 王梦 关杰
邹衍“大九州”学说的生成思路及动机考论 高建文
战国至汉代齐地黄老之学的发展与传播 刘怀荣
出土文献与汉代儒道学说传播 许志刚
郭象对《庄子》中孔子形象的再塑造
——兼论“寄言”与“出意”的间距性 刘国民
文本细读与中国古典诗歌的阐释问题
——以白居易、李商隐的两首诗歌为例 冷卫国
唐河北道不置折冲府问题新论 赵庶洋
试论宋代重史博学之风对咏史诗的影响 韦春喜
家族史料的文献学意义
——以山东临朐马氏家族为例 马庆洲
常用字义考释与国学经典阅读(五则) 杨福泉
加强国学教育,提高学生国学素质 杨树增
元典阅读与国学教育
——文化传播学院“元典”教学的理念及实践 吕明涛
诗教传统及其相关经典的意义 马奔腾
《诗经·关雎》的婚恋观及其当代意义 王传飞
IP剧:传统思想文化传播的现代载体
——以电视剧《琅琊榜》为例 贾学鸿
后记
【免费在线读】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的再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是传承道统的中国文化本文为2015年北京社科研究基地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研究”相关成果,项目编号为15JDWYA001。方铭方铭,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孔子与儒家文化研究所教授。
以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需要我们明确什么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即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所指是什么,包含哪些核心内涵?只有搞清楚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我们才能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十二个关键词的内涵。一、传统的本义“易姓为代,传统为朝”[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卷四,内篇四《释通》,37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5。,自夏后启开辟废禅让而实行世袭制度,开始了“天下为家”的时代。“传统”一词,本义用于说明政统传承在纯粹性和系统性基础上的合法性,即在同一姓之间嫡系体系中的传承。如《后汉书·东夷列传》说:“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自武帝灭朝鲜,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其大倭王居邪马台国。”[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八十五,2820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倭国即今日本国,“世世传统”指倭国王位传承,一直在有血缘关系的宗亲之中传承。又《通典·孙为庶祖持重议》载南朝宋礼学家庾蔚讨论孙应为庶祖服重服时,也提到了传统的问题:“祖庶父嫡,己承父统,而不谓之继祖,则祖谁当祭之?所谓继,是承其后,为之祭,故云传重而服之斩。若杜琬所言‘祖父俱嫡’,乃是继曾祖耳。祖虽非嫡,而是己之所承,执祭传统,岂得不以重服服之乎?己服祖以斩,故祖亦服己以周。长子之服,义则不同,要须己身承祖祢之正,乃得为长子斩。按小记云‘庶子不得为长子斩,不继祖与祢’,是明庶子不继祖祢,故不得为长子斩,非据子之身。若据长子身,不得云不继祢也。”[唐]杜佑撰:《通典》,卷八十八,《礼》四十八,《沿革》四十八,《凶礼》十,243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8。
作者: 张舜徽主编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
简介: 前言 《后汉书辞典》是一部专书辞典,为“二十五史辞典丛书”之一。编写目的,是为了帮助 读者阅读《后汉书》提供方便。 今本《后汉书》一百二十卷,其中本纪十卷,列传八十卷,为南朝宋范晔撰;八志三十卷, 为晋司马彪撰。由于本纪和列传中某些内容较多的篇章,又分为上下卷,实际上该书是一百三 十卷。《后汉书》记事,上起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下讫公元220年(汉献帝 刘协延康元年),共计一百九十六年史事。 范晔,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人。生于公元398年(晋安帝隆安二年),卒于公元 446年(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年四十八岁。范晔出身官僚世家。祖父范宁,曾任晋豫章太守, 父范泰,任宋侍中。晔因出继给堂伯范弘之,袭封武兴县侯。后历官彭城王刘义康的参军、新 蔡太守、尚书吏部郎等职。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因事触怒刘义康,左迁宣城太守。《后汉 书》就是在这时开始撰写的。后又历宁朔将军、南下邳太守、左卫将军、太子詹事等。元嘉二 十二年(446),有人告发他与孔熙先等密谋拥立刘义康为帝,于是以谋反罪被杀。本来元嘉二 十二年为公元445年,因他死于十二月,当时合公历已是446年了。 范晔生活的时代,距后汉已有二百余年,在他以前,已有不少学者撰写了后汉一朝的史书。 据《隋书·经籍志》所载,就有东汉刘珍等的《东观汉记》、三国吴谢承的《后汉书》、晋薛莹 的《后汉记》、晋司马彪的《续汉书》等八家之多。对于诸家之作,范晔都不满意,于是他以 《东观汉记》为主要依据,参考各家所提供的丰富史料,再加以斟酌去取,写成了九十卷只有 纪传的《后汉书》。本来志的部分也计划写,“欲遍作诸志,《前汉》所有者悉令备”,由于死得 过早,这一部分未能完成。另据《后汉书·皇后纪》李贤注引沈约《谢俨传》云:“范晔所撰 . 十志,一皆托俨。搜撰垂毕,遇晔败,悉腊以覆车。”今本《宋书》无《谢俨传》。但从这段记 载也可以说明范晔《后汉书》缺志的原因之一。 由于范晔的文才和史学修养都比较高,他所撰的《后汉书》文笔流畅,叙事简明周详,结构严 密,书中很少重复和疏漏。范书一出,大家争相传诵,而其他各家后汉书,就逐渐被淘汰了。范书 既受到社会上学者们的欢迎,因而学习和研究的人也就比较多。在南朝梁时,著名学者刘昭和 吴均,都给《后汉书》作过注释。刘昭看到范书只有纪传而没有志,认为是一个缺陷,于是乃取司 马彪《续汉书》中的八志,加以注释,分为三十卷,以补范书之缺。刘昭虽为范书补了志,但纪传 与志并未合并,仍各单行。直到宋真宗乾兴年初,孙爽建议把二者合刻在一起成为一部分,乃成 为今天这个样子。刘昭的《后汉书》注大部分都已散佚,只八志的注保存下来了。因而今本《后汉 书》中,范晔纪传部分的注,是唐章怀太子李贤等所作,司马彪八志的注,则为刘昭所作。 司马彪,字绍统,为晋宗室。父司马睦,为司马懿之侄,晋初封为高阳王。彪以出继故, 未能袭爵。彪少笃学不倦,博览群籍。历官骑都尉、秘书丞、散骑侍郎等职。惠帝末年卒,时 年六十余。彪以汉氏中兴,尚无全史,乃“讨论众书,缀其所闻,起于世祖,终于孝献,编年 二百,录世十二,通综上下,旁贯庶事,为纪、志、传凡八十篇,号曰《续汉书》”。(见《晋 书》本传)《隋书·经籍志》著录其书,作八十三卷。彪书早已散佚,唯其八志三十卷,赖刘 昭取以补范书之缺,乃得以保存下来。 范晔本拟照《汉书》之例,撰写十志,未成而卒。司马彪的八志与班固的十志比较,没有 《沟洫》、《食货》、《刑法》、《艺文》四志,是很可惜的。尤其是无《食货志》,对东汉一代的经 济制度和生产发展情况没有系统的资料,给史学研究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新增的《百官》、 《舆服》二志中,《百官志》即是《百官公卿表》的继作,而《舆服志》记载的车马、冠服等制 度,以表明封建的等级关系,史料价值也不是很高的。 《后汉书》本纪列传部分,史学界一向认为是写得较好的。十个本纪中,《光武帝纪》和 《皇后纪》因内容较多,均分上下卷,实际上本纪是十二卷。《史记》、《汉书》只将吕后入本纪, 其他皇后均入《外戚传》。范晔将《外戚传》之皇后改为本纪,是有独到看法的。范氏认为东 汉一代,皇后或皇太后把持朝政的时候比较多,所谓“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主者四帝, 临朝者六后”(见《皇后纪序》),因此从当时历史实际考虑,把皇后全部归入本纪是恰当的。列 传部分,《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一样,有单传,有合传,有类传。但范晔根据后汉的 历史特点和自己的见解,创设了《党锢》、《宦者》、《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列 女》等七个新的类传。东汉时期宦官和外戚两个集团曾长期把持朝政,排斥名士官僚集团,曾 两次大兴党锢之狱,以镇压名士官僚集团的反抗。《党锢传》和《宦者传》就是记载这方面的 斗争情况的。特别是《列女传》,范晔把才行高秀的妇女收入传中,不只注意节操一个方面,是 很有见地的。如传中所载有女史学家班昭,女文学家蔡琰。我们知道蔡琰是两次改嫁,侍奉过 三个丈夫的人,如果按照封建的节烈观,是不应收入《列女传》的。范晔却不为旧的思想所束 缚,充分体现了他具有的进步史学观点。 《后汉书》是研究后汉一代历史的主要资料,价值很高,历来为文史学界所重视。自《后 汉书》问世以来,研究注释其书的人是很多的。唐朝李贤等人的注释,可以说是集唐以前各家 注释的大成者。现在通行本《后汉书》,都是带有李贤注的本子。至清末王先谦,又将唐以后 研究《后汉书》的成果,特别是清人研究的成果,如惠栋的《后汉书补注》等各家之作,收集 起来,撰成《后汉书集解》一书,成为第二次总结性的著作。建国以后,于1965年,中华书 局又出版了校点本《后汉书》,对广大读者来说,提供了更大的方便。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与之相适应,必然带来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大繁 荣。从而学习研究历史文化典籍的人,也就会日益增多,因此编辑一套阅读二十五史的工具书, 当是今天社会上广大读者所需要。有见于此,山东教育出版社委托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组织人 力,进行了这套辞典丛书的编写工作。我们在完成《三国志辞典》以后,现在《后汉书辞典》 又编撰完成。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吸收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参考一些有关辞书, 由于涉及面较广,未能一一注明,谨此申明并表示感谢。由于本书成于众手,彼此之间抵牾疏 漏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后汉书辞典》编委会 1991年8月
作者: (南朝宋)范晔撰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简介:《后汉书》除体例上的创新外,最显著的是观点鲜明,褒贬一语见的。如,他不为那些无所作为的大官僚立传,而为许多“操行俱绝”的“一介之夫”写了《独行列传》,充分地表明了他爱憎分明的态度;《党锢传》则正面歌颂了张俭、范滂和李膺等人刚强正直的风尚;在《杨震传》中,多处歌颂了杨震及其子孙廉洁奉公的家风;《宦者传》赞扬了蔡伦等“一心王室”的忠介之士,对于侯览等人则直书其“凶家害国”。特别是《后汉书》的“论”“赞”,以犀利的笔锋评判是非,表彰刚正,贬斥奸恶而嘲笑昏庸,更是一大优点。清代乾隆年间的邵晋涵评价《后汉书》创新之功说:“范氏所增《文苑》、《列女》诸传,诸史相沿,莫能刊削。盖时风众势日趋于文,而闺门为风教所系,当备书于简策,故有创而不废也。”进而又评价其论赞的影响说:“《旧唐书·经籍志》又有范氏《后汉书论赞》五卷,殆以范氏文体高于六朝诸人,而爱其文辞者,遂摘取其论赞,别为一书欤!”这是赞誉范晔《后汉书》史论对后世史学的影响。他还指出“司马彪《志》详述制度,较《史》、《汉》诸《志》为稍变其体,后来《晋》、《隋》诸《志》,实仿其例。”(《后汉书提要》)揭示出司马彪《续汉书》志对后世史学的影响。 《后汉书》虽然只有本纪、列传和志,而没有表,但范晔文笔较好,善于剪裁,叙事连贯而不重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无表的缺陷。另外,因为记载东汉史实的其他史书多数已不存在,所以,《后汉书》的史料价值就更为珍贵。 《后汉书》的最大局限就是丢掉了《史记》重视农民起义的传统,对黄巾起义持否定态度。黄巾起义为东汉末的大事,其中的主要人物如张角弟兄,竟不为立传。他们的事迹,只附在了镇压农民起义的官僚皇甫嵩的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