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
作者: 高鸿业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年10月
简介:本书是国家教育部组织统编的高校《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多年来已经成为国内最为流行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之一,也是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经管类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指定参考书。为了增强本书的可读性,在本书第六版中,我们增加了专栏和案例的部分。每章基本上包括两个专栏或案例。(专栏可以是相关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延伸,也可以是相关教学内容的背景。案例主要是对相关教学内容的现实描述或说明。为编排方便起见,本书统一称为专栏。)这些专栏和案例既有国外的,也有国内的;既有与相关教学内容相联系的资料,也有与相关教学内容相联系的案例。我们作出上述尝试,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有助于本书读者更好地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相关内容,更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我们也衷心希望,使用本教材的师生,能及时将对本教材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作出更好的改进。本书介绍了主流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涵盖了国外近十年经济学的发展动态;书中有诸多的经济实例,使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同时,又训练了应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本书第六版相对于前版,主要有以下变动。第一,微观经济学部分变动主要有:(1)原教材第五版第三、四、五章的标题分别更改为“消费者选择”、“生产函数”和“成本”,合并和调整了一些节。(2)对原教材第五版第四、五章的内容进行了调整。第四章的长期生产函数部分保留等产量曲线和规模报酬分析,“成本最小化”、“产量最大化”以及“扩展线的分析”内容进入第五章。在第五章,增加利用扩展线,从成本最小化的角度来推导和理解生产总成本的内容;此外,增加“干中学”的概念介绍。(3)第六章增加第八节“完全竞争市场的福利”,包括完全竞争市场的福利最大化,以及对价格管制和销售税的福利效应分析;此外,分别介绍了短期生产者剩余和长期生产者剩余的概念。(4)第十章“博弈论初步”中删除了“二人同时博弈的一般理论”和“混合策略博弈的一般模型”等较为复杂的内容,并增加了关于“纳什均衡稳定性”的论述。第二,宏观经济学部分变动主要有:(1)对原教材第五版的第十二章中的内容做了一定的修改和补充。具体有:增加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的内容;补充说明了微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共同点和区别;增加了“关于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一节;补充了国际、国内关于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更新的内容。(2)将原教材第五版第十三章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主要是将原来的“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整合到后面的“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一章当中。(3)将原教材第五版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和“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这两章内容合并、整合成“宏观经济政策”一章,并放到“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和“失业与通货膨胀”两章以后。“宏观经济政策”这一章保留了原来这两章的主要内容,增加了泰勒规则的介绍,还增加了关于“总需求管理政策的争论”和关于“供给方面的政策”的相关内容。(4)对原教材第五版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如增加了牺牲率和痛苦指数的概念,还增加了菲利普斯曲线的推导等内容。(5)将原教材第五版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调整为现在的第十九章“经济增长”,使主题更加明确。(6)将原教材第五版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调整为现在的第二十一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使相关内容更加紧凑。(7)更新了宏观部分的一些数据。第三,在总论方面,对部分章节的名称做了调整;对全书的部分习题进行了调整;对本书第一章引论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合并、修改和补充;各章的结束语部分,本书也做了调整。同时,鉴于本书部分章节难度较高,编者对这部分章节做了加“星号”(*)的处理,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学习。本书加星号的章节有:第二章第八节 蛛网模型(动态模型的一个例子)第三章第七节 不确定性和选择第八章第七节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第十章第三节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混合策略均衡第十六章第五节 博弈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应用第十九章第六节 内生增长理论第二十章第二节 投资(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一章)第二十章第三节 货币需求第二十一章第三节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第二十一章第四节 一个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AD—AS模型第二十一章第七节 一个新凯恩斯主义的AD—AS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