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世纪潮:中国共产党“一大”到“十五大”珍典纪实.下
作者: 乌杰主编
出版社:
简介:
片断:
第二章会议概况
一、提前召开党的“十一大”
在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拨乱反正取得一定成效的形势下,1977年7月16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出席会议的除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外,还有一些地方和军队主要负责同志也列席了会议。全会接受党内外群众的强烈要求,一致通过决议恢复邓小平原任的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务。这个决议反映了广大党内外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心愿,邓小平同志恢复工作,不仅对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批判“四人帮”的极左路线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我国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形成,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不可低估的历史意义。对“四人帮”反共
反人民的反革命罪行,全会表示极大的义愤,根据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要求,一致决议永远开除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的党籍,并撤销他们的一切职务。邓小平在会上讲了话。他强调对毛泽东思想的体系要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割裂、歪曲毛泽东思想,损害毛泽东思想。鉴于毛泽东思想受到了严重的歪曲和篡改,他建议:“除了做好毛泽东选集的整理出版工作之外,作理论工作的同志,要花相当的功夫,从各个领域阐明毛泽东思想的体系,要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教育我们的党,来引导我们前进。”他还指出,毛主席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特别重要。但是,全会在华国锋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指导下,仍然沿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等“左”倾错误理论,在全会通过的《关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的决议》中,认为“四人帮”推行的是一条极右的反革命修正主义的路线,要求人们去批极右,而不是去批极“左”。这次全会通过了《关于提前召开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为行将召开的十一大作了准备。
二、会议的议程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代表有1510名,代表着全国3500多万党员。华国锋主持大会,并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报告。报告第一部分总结了同“四人帮”的斗争,指出这次代表大会是在粉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斗争取得伟大胜利的情况下,提前召开的。报告宣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没有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反而加以肯
定,认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将作为无产阶级专政史上的伟大创举载入史册,今后还要进行多次。报告第二部分分析了形势,提出了八项任务:1.要把揭批“四人帮”的伟大斗争进行到底;2.要搞好整风整党,加强党的建设;3.要把党的各级领导班子整顿好、建设好;4.要抓革命促生产,把国民经济搞上去;5.要搞好文化教育领域的革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6.要强化人民的国家机器;7.要发扬民主、健全民主集中制;8.要贯彻执行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叶剑英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报告》就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党在社会主义整个历史阶段的基本
纲领和党的基本任务,“三要三不要”的基本原则,党的民主集中制,党的干部路线,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以及对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的要求等问题作了说明。报告强调全党一定要永远高举和坚决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要维护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和党的纪律。代表们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新党章对“十大”党章作了不少修改,但仍保留了“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提法。大会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201人,中央候补委员132人。最后,邓小平致闭幕词,强调指出,我们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实事求是、批评和自我批评、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和作风,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我们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民主集中制的优
良传统和作风,在全党、全军、全国努力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报告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要高举和捍卫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为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对人类作出较大贡献而努力奋斗。大会在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和动员全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华国锋的错误的影响,在《政治报告》中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仍然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错误判定“四
人帮”推行的是一种所谓“极右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强调党的任务是“反右”而不是纠“左”,继续肯定党内有“走资派”,并继续说像“文化大革命”这种性质的政治大革命还要进行多次等等,因而,大会未能从理论上和党的指导方针上完成拨乱反正的任务。
后记: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创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77年的极不寻常的光辉的里程。它由一个幼年的党已成长为一个领导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大国的伟大而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从正式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的一大算起,先后共举行了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了进一步认真深入地学习、研究和宣传党的十五大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编撰了《回眸世纪潮——中国共产党“一大”到“十五大”珍典纪实》(上、中、下卷)这部大型史书。并谨以此书献给建党77周年、建国50周年。
在整个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共同创造的科学理论。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和党的七大,特别是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新的历史决议、江泽民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都作了高度评价,其基本精神至今依然是我们研究与评价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应当遵循的重要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此,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定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经过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党的七大又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现在,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十三大、特别是十四大的基础上,在十五大党章中又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号召全党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兴起一个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高举这面旗帜,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努力认识中国的国情,了解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全党学习理论和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他在建党75周年座谈会上说:“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贯重视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毛泽东同志多次要求全党要学习历史。他曾经讲过,指导一个伟大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想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不但具有很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希望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地读一点历史,首先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为了适应扩大国际交往的需要,更好地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长处,还要了解世界的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的领导干部,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也就
不能胜任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责。”在党的十五届二中全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又讲了一段非常重要的话,他说:“近年来走上各级领导岗位的中青年干部,相当一部分同志对建党以来和建国以来的历史不是很熟悉甚至很不熟悉,有的同志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也不太熟悉,这就更需要自觉地用这些历史的实践经验来提高和丰富自己。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一部蕴含和体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活生生的教科书。”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党的干部要熟悉建党以来、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史的这些讲话,把学习、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和党的理论,其重要意义讲得非常明白透彻。江泽民总书记的这些讲话,是我们编撰和出版这部书的指导思想,同时亦是根本目的。
这是一部论述中国共产党从一大到十五大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书稿。该书稿全面系统地论述每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历史背景、会议情况、大会以后召开的重要会议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辑录每次代表大会通过的主要文献和会上新选出的中央领导机构及组成人员;摘录中央领导人的重要讲话;选编学术界部分研究文章。整个书稿以党的两个历史决议和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其观点正确、内容丰富、史料翔实、体例新颖、颇具特色。本书还选用了一些珍贵的照片,使其文图并茂。它融学术性,史料性,真实性,可读性于一书。整个书稿贯彻了党的十五大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既是向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年学生宣传党史知识,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又是从事中共党史、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教学和宣传工作者的必备的参考书。
该书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等单位的部分专家学者编撰的。全书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韩泰华同志统稿、修改、审定。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我们有幸邀请到90岁高龄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同志为本书题写了书名。我们特向薄老表示衷心感谢。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和领导同志,非常关心、支持这部书的编写和出版,在此一并致谢。
我们在本书中,选用了部分著名专家学者撰写的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章和资料,以及可读性很强的回忆录。凡被本书选用的论著和回忆文章,我们都将按出版法的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但因对有的作者的通信地址不详,尚未取得联系,非常抱歉。我们敬请原作者见到本书后,能及时来函告知您的姓名、文章篇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以便尽快奉寄薄酬。
由于编撰和出版时间短促,以及我们的水平所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指正。
编著者
1998年3月1日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