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61 项 “修昔底德”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1990.11
简介: 《希腊罗马名人传》(the live of the noble grecians and romans)又称《对传》(parallel lives),简称《名人传》或《传记集》。它是罗马帝国早期希腊传记作家和伦理学家普鲁塔克(lucius mestriusplutarch,约公元46-120年)的传世之作,也是西方纪传体历史著作之滥觞。 一,普鲁塔克以历史传记名垂于世,但他却没有给后世留下本人的传记或自述材料。正像对于很多古代史学家、文学家一样,我们关于普鲁塔克的生平事迹大多是从散见在他本人著作中的叙谈插话推断而来。普鲁塔克约于公元46年生于希腊中部贝奥提亚地区的克罗涅亚小镇。他的家境富裕而有文化素养,父亲阿里斯托布洛斯就是一位有名的传记作家并对哲学很有研究。普鲁塔克幼承庭训,早就养成了对学问的爱好,渴求知识,孜孜不倦。青年时代游学雅典,师从阿莫尼乌斯研习数学、哲学、修辞学、历史学和医学。他曾广泛游历希腊本土的历史名城,如底比斯、科林斯、佩雷斯等;遍访爱琴海诸岛,并到过埃及、小亚细亚、意大利。所到之处,普鲁塔克总是留心研究当地的宗教、政治问题,同时注意搜集历史文献和人物传说、趣闻佚事、谚语格言,他甚至还收集各种碑刻、绘画、图表等等。所有与历史有关的一切,只要是他感兴趣的,就无所遗漏。这就为他日后的写作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他通晓当时的多种学间,并能关心世道人心,成为当时一位学识渊博而又富有人道精神的饱学之士。 大约从公元69年至公元79年,普鲁塔克因公务被派往罗马,并在那里讲授哲学。其间结识了很多名人,他也游历了意大利的其他地方。这使他有机会更多地了解罗马的历史、政治和文化。普鲁塔克深知自己是来自僻壤小镇的外乡人,所以十分重视亲临大城市,博览群书,广交社会有识之士,搜集材料。尽管他获得了罗马公民权,他还是从罗马回到了家乡克罗涅亚。他一边潜心著述,一边担任了许多公务职位,热心公益事业。他曾多次担任德尔菲阿波罗神庙的祭司。德尔菲位于克罗涅亚以西约20英里,被称为普鲁塔克的第m故乡。普鲁塔克于公元120年去世后,德尔菲人为他树立了一座雕塑以纪念这位杰出的公民。 普鲁塔克性情温良敦厚,和善而豁达,恬静而不慕虚荣。文如其人,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充分了解到他的性格,尤其被后世史家乐于称道的是他以孝涕友爱为立身之道。家庭生活和睦美满,他的妻子提摩泽娜贤慧朴素,夫妻相爱甚笃。这一点在他女儿4岁夭折时他写给妻子的安慰信中得以充分的表露。他的父亲和兄弟也时常在家宴上露面,这种家宴的席间漫谈也成了他写作的重要素材。普鲁塔克在家的生活平静而顺遂,朋友们也常来探访,讨论哲学伦理问题,他也常在作品中提到他朋友的名字。 普鲁塔克生平著作宏富,被称为古代罕见的多产作家之一。根据现存的《兰普利亚目录》,普鲁塔克著述共达277种,其中大部分已经亡佚。保存至今的100多种,由后人辑为两集,一为包括50篇传记的《名人传》,一为包括六七十篇论文和语录的《道德论集》。虽然普鲁塔克享有盛誉的传世之作是《名人传》而非《道德论集》,但后者探讨了伦理、宗教、哲学、科学、政治、文学等问题,内容极为广泛,反映了作者的伦理思想、宗教观、世界观以及所处的时代的背景、道德风尚与行为准则,是了解普鲁塔克生平和思想的重要文献。普鲁塔克的伦理思想主要来源于柏拉图的理论,兼取亚里上多德、斯多葛派以及毕达哥拉斯派各家之长。从哲学观点上看,他是一个以柏拉图学说为基础的折衷主义者,并特别注重道德实践。因此,他的哲学思想的重心是伦理道德问题。他为古希腊“圣贤”们的思想文化成就而感到自豪。他对柏拉图更是景仰有加,可以称得上是柏拉图忠实的信徒。 《名人传》历来被称为西方古典文库中的瑰宝,是一部融历史。文学和人生哲学于一炉的宏篇巨制。古代希腊、罗马许多历史人物的形象都是有赖于《名人传》中绘声绘色的叙述而流传下来的。近2000年来,《名人传》以丰富多彩的史料。朴素生动的叙述以及渗透其间的伦理思想,一直为人们喜爱称道。尽管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专著,但因作者以其独特的风格,以古希腊罗马的重要历史人物为中心,详尽地描述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保存了许多已散件的文献材料和难得的传说佚事,至今仍是研究希腊罗马历史所必不可少的典籍。另一方面,普鲁塔克也是西方传记文学的鼻祖,因而又被称为西方“现代心理传记作家”的先驱。他的笔调和文体风格对欧美散文、传记、历史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普鲁塔克在西方史学、文学和伦理哲学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 二,现存的《名人传》共有50篇,其中46篇以类相从,是名符其实的对传。用一个希腊名人搭配一个罗马名人,共23组,每一组后面都有一个合论。其余四篇则为单独的传记,不作对比,也没有合论。原书各传的先后顺序只有部分可以确定下来,如第一对传记是希腊英雄伊巴密地达(epaminonda)和罗马名将西比阿(scipioafricanus)及其合论(现已佚失);第二对姊妹篇在希波战争的萨拉米斯海战中大败薛西斯、战功赫赫的雅典军人政治家地米斯托克利传(themistocles)与五次被选为独裁官、四次因战功而举行凯旋式庆祝大典、被授予“罗马第二奠基人”称号的卡十卢斯传(camilius);第三对是一生戎马倥聦、驰骋疆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客蒙(cimon)与能征善战、在对抗波斯人的战争中功绩辉煌的罗马军事家卢库卢斯(lucullus)及其合论;第四对分别是作为希腊和罗马的立法者、奠基人的吕库古(lycurgus)与努马(numa porpilius)传及其合论;第五对是古希腊卓越的演说家和著名的政治家德摩斯梯尼(demosthenes)与罗马共和国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和文学家西塞罗(cicero)的传记以及合论…第十对是伯里克利(pericles)与费边(fabius)的传记及其合论。 根据诺斯爵士最早的英译本,17世纪后半叶英国大文豪德莱顿的重译本以及法文和欧美其他的版本,这些传记一般都是按照时代先后的原则排列。这样做也更符合历史传记的通例。现在的《名人传》一般从古希腊、罗马的开国君主忒修斯(theseus)和罗慕洛(romulus)的传记开始,以下分别是吕库古——努马,梭伦(solon)——普布利科拉(puplicola),地米斯托克利——卡米卢斯,伯里克利——费边,亚基比德(alcibiades)——克里奥拉努斯(coriolanus),提摩勒昂(timoleon)——伊米尼乌斯(aemilius paulus),佩洛皮达斯(pelopias)——马克卢斯(mancelius),阿里斯提德(aristides)——马可·伽图(maxcus cato),菲洛佩门(philopoemen)——弗拉弥尼乌斯(flaminius),皮洛士(pyrrhus)——马略(caius marius),吕山德(lysander)——苏拉(sylla),客蒙——卢库卢斯,尼基亚斯(nicias)——克拉苏(crassus),塞尔托里乌斯(sertorius)——尤蒙尼斯(eumenes),阿格西劳斯(agesilaus)——庞培(pompey),亚历山大(alexander)——凯撒(caesar),福基昂(phocion)——小林图(cato,the younger),阿基斯(agis)——克利奥十尼(cleomenus)虚比略·格拉古(tiberius gracchus)——盖约·格拉古(caius gracchus),德莫斯提尼——西塞罗,德米特里(demetrius)——安东尼(antony),狄翁(dion)——布鲁图(brutus)。最后是4个单独的传记:阿拉图传(aratus)、阿塔薛西斯传(artaxerxes)、伽尔巴传(galba)、奥托传(otho )。 《名人传》以古代希腊罗马社会广阔的历史舞台为背景,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至于为什么要采取这种对传的形式,普鲁塔克认为,若要更好地了解各种人物性格之间的差异或相似,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将他们的生活和行动相互对照比较,就好像艺术馆陈列的肖像画一样。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虽然他并没有明确说出来,但在《名人传》中,我们不时可以体会到。例如,在伯里克利与费边的合论中,普鲁塔克认为伯里克利曾以庙宇和殿堂等宏伟的公共建筑装点了雅典城邦。对比之下,从开国直到几代大帝统治期间,罗马人所追求的辉煌壮丽都显得黯然失色。进一步说,无论是气度恢宏的设计,还是美奂绝伦的建筑艺术,希腊的成就高耸人云,远远凌驾于罗马之上,二者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普鲁塔克一方面具有泛希腊主义的爱国情绪,为古希腊过去的辉煌和成就而感到自豪,另一方面拥护罗马帝国,赞扬罗马自建国以来的文治武功。他的《名人传》原是献给罗马皇帝图拉真的宠臣索西乌斯·塞涅基奥,用以增进希腊人和罗马人之间的和睦和友谊。为了证明古代希腊也像罗马一样拥有自己杰出的立法家、军事家、演说家,普鲁塔克把一位希腊的杰出人物与他认为属于同一领域的罗马著名人物放在一起,分别列传叙述并殿之以合论。 总体上来看,《名人传》中的每一个传记都有一定的写作模式。普鲁塔克总是首先交代人物的家世、家庭教养、少年时代的成长和遭遇,然后传记的重点就是主人公如何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或则力挽狂澜,救大厦于将倾;或则忍辱负重,救民于水火;最后以死时的情景及身后的影响为终结。由于每一个人物的出身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相貌各有特点,因此在作者笔下必然呈现为同中有异、共性中见个性的描述。尽管每一十传记都在一般模式下写成,由于作者炉火纯青的语言艺术,其间镶嵌以绘声绘色的轶事趣闻,杂糅以伦理思想和评论,使得每一位历史人物都各具特性,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更值得一提的是,普鲁塔克善于从所记人物的生平经历及诸多事件中提炼出一两件能反映出其性格的小事,作点睛之笔,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格拉古兄弟传》中对提比略和盖约兄弟在性情上的差异以及作演讲时的不同姿态的描述,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伯里克利传》中,普鲁塔克一开始就着重描述了他与众不同的外貌特征:伯利克里的形体各方面都无可挑剔,惟独头颅较长,不成比例,他的外貌长得像那个僭主庇西斯特拉图。上了年纪的老人对他们二人这样相像都感到惊讶。但这样描写作者仍嫌不够,还要从各种喜剧台同中来加强读者对于伯利克里的“海葱头”的印象。对于伯利克里的相貌特征,凡是读过《伯里克利传》的人,恐怕是忘记都很难:这就是普鲁塔克历史的叙述中所表现的艺术魅力。 三,《阿基斯传》是《名人传》中作者着重渲染道德理想的代表传记之一。阿基斯虽然生长于富裕和奢侈的环境中,但他早己反对享乐,摒弃了一切奢侈;在风气普遍堕落的时代他仍崇尚克己、朴素。乐善好施;他信仰神谕,要让所有的斯巴达人都按吕库古所制定的法律,处于平等的地位;他率领的军队士气高昂,军纪严明,英勇善战。阿基斯简直就成了普鲁塔克道德理想的化身。由于他保全了李奥尼达的性命,自己为人最温良、最仁厚,又相信了他的敌人,结果成了被监政官处死的第一位斯巴达国王。作者的结语是:这就使爱他的人比仇视他的人更应当责备他了、对于书中所记述的杰出人物在性格或行为上的道德瑕疵,普鲁塔克也有过专门的论述。他认为,写传记就好像是画肖像画。如果这些杰出人物有些微的瑕疵,画家们既不应该完全忽视,也不应该加以夸大。因为后者使肖像变丑而前者使肖像失真。历史学家不应该热衷于描绘这些缺点,而应当小心谨慎地对待。他之所以要指出这些缺点,只是为了说明人类的本性不可能没有缺陷。十全十美、毫无瑕疵的人是没有的。《名人传》中的英雄们的美德方面并不个个都是完美无缺的。譬如客蒙和卢库卢斯两人款待宾客的豪华奢靡以及私生活上的放纵无度,阿基斯则对他的敌人过于温良仁厚、盖约有时则过于鲁莽冲动等等。 《伯里克利传》最好地体现了普鲁塔克的写作信条。他认为他写的不是历史,而是传记。最显赫的业绩不一定总能表示人们的美德和恶行,往往一件小事、一句话或一个笑话却更能清楚地显示人物的性格和趋向。因此他要专心致志于展示人物灵魂的特征及其表现,并借此描绘每一个人物的生平事迹,而将他们的赫赫战功政绩留给别人去写。在《帕里克利传》中,普鲁塔克一开始就做了一番伦理的探讨,最后的结论是:美德是有吸引力的,它能使人立即产生身体力行的冲动,不仅模仿它能使观看者的性格得以形成,就连研究它也能提供行动的准则。普鲁塔克也忘不了告诉读者这是他写的第十个传记。接着就对伯里克利的大头颅议论了一番,然后就是对伯里克利性格特点的描述:举止庄重文雅,表情沉着严肃,说话声调柔和。紧接着就介绍了第一段趣闻轶事:有一次,伯里克利被一个毫无教养的人整天辱骂,他竟然忍耐着,一声不吭。到了傍晚,他从容不迫地走回家,那家伙仍在他后头,辱骂不休。他进屋时,大已经黑下来了,他就吩咐一个仆人打起火把,让他送那人回家去休息。只要我们读到这里,一个与众不同的伯里克利的形象就初见端倪了。在整个传记中,普鲁塔克对伯里克利的文治武功的描述相当少,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他远征克索涅索一役和征对萨摩斯人的情形,而对其在雅典城邦所实行的政治改革则很少提及。这一方面反映了他对伯里克利的文治武功估计不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对雅典所实行的民主政治改革有所偏见,而对斯巴达的军事民主制则有所偏爱。但是他对于伯里克利的其他优点,还是给予了公正的评价,如不谋私利,富有领导才能,能言善辩,机智过人,以及给雅典所带来的无人能及的建筑艺术成就。伯里克利去世以后,人们对他的功业相当怀念,常常谈起他的品德和才于,历数他的功绩。作为一个为城邦屡建战功的将领,他一共建立过9座纪功柱。总之,普鲁塔克对于伯里克利生平的描述时所用的史料不同于一般史学家,体现了他着重描写能体现人物内心的小事的写作原则。我们也从他的笔下见到了伯里克利的另一面。这也是普鲁塔克为我们所提供的历史的另一面——关于人物心灵的历史。 在《费边传》中,普鲁塔克又回到了以人物生平主要事迹为线索的常用传记方法。它体现了普鲁塔克灵活多变的写作手法。费边是古罗马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其著名的拖延战术与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周旋,解救了处于危机中的罗马,并因此而名垂史册。费边出生于罗马声名显赫的大家庭,据说其祖先曾以设置陷阱猎取野兽为生,其家族因此而得名。幼年时,费边性情温和,沉默寡言,行动迟缓,被认为是“驯良如羔羊的人”,也被误认为是几分痴呆,简直是蠢材。但是普鲁塔克认为只有少数人才觉察到他灵魂深处不屈不挠的坚定性格和磊落大方、勇如雄师的素质。以后,费边在苦练演讲术并以征战来锻炼体魄。在第一次任执政官期间,费边就取得了大破南高卢和利古里人的胜利。此后他临危受命,被推选为独裁官、面对汉尼拔势如破竹的凌厉攻势,费边采取了著名的拖延战术,即不与汉尼拔正面交锋,而是避其锋芒,联合意大利各城邦与其周旋,听任汉尼拔处于巅峰状态的锐气减弱,直到“就像从微少的薪柴燃起的火焰必将自行熄灭一样”。费边首先极力安定人心,鼓舞士气。后经卡西努姆战役、坎奈大战,费边的声誉也是几起几落,并连续担任了三届执政官。每一次战役,罗马军队屡战屡败,而每次失败都是由于当时的骑兵长官未能执行费边的拖延战略。这一方面反映了汉尼拔的足智多谋和英勇善战,另一方面也从反面说明了当时的形势下费边的拖延战略是明智之举。虽然作者描述的重点是几次战役的过程,如对卡西努姆战役中汉尼拔使用的著名的“火牛阵”,坎奈战役中汉尼拔大获全胜的战术阵形,但是普鲁塔克总是在战争过程后描写费边是如何地忍辱负重,面对嘲讽而泰然处之,如何保持他不骄不躁的美德。例如,卡西努姆战役后由费边和米努基乌斯共同指挥军队。米努基乌斯不满费边的拖延战略,率领军队独自安营扎寨。汉尼拔利用米努基乌斯好战的弱点,布置埋伏,大败米努基乌斯指挥的军队。费边及时赶到,才免于全军覆没。米努基乌斯及其部下对费达感恩戴德,对他的仁慈和智慧心悦诚服。费边第四次任执政官时取得了塔伦同战役的彻底胜利。是役,他与汉尼拔斗智斗勇,最后汉尼拔不得不私下里承认说:看来罗马人也有一个汉尼拔,以他们目前的兵力要占领全部意大利是不可能的。大约在汉尼拔从意大利扬帆遁离时,费边一病不起,长辞人世了。普鲁塔克对费边以坚韧精神战胜年轻、高傲的汉尼拔大加赞赏,认为他受命于危难之际,但不让危难拂乱其心,也不因此而放弃他所信守的行为准则,显示出坚强的意志和伟大的人格。 在《梭伦传》中,普鲁塔克主要塑造了梭伦作为雅典立法者的形象。梭伦出生于雅典贵族家庭,他的父亲乐善好施。到梭伦年轻的时候,已是家道中落。梭伦一面外出经商,一面游历。普鲁塔克认为梭伦出外旅行,主要是为了获取经验和学问,并不是为了赚钱。在此过程中,梭伦认识了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泰勒斯等人,并获得了古希腊“七贤'”之一的美名,也显示出了杰出的诗歌才能。普鲁塔克在此传中保存了梭伦许多著名的诗句,如:“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僭主政治是一个可爱的地位,可是没有一条路可以由那里走下台。”公元前600年梭伦率领雅典人通过智取从麦枷拉人手中夺回了萨拉米斯岛,从而显示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并使他一举成名。此后,雅典发生山区派、平原派和海洋派之间关于政治制度的纷争。梭伦在平民的支持下被选为执政宫,并被指定为当时危机的调处者和立法者。梭伦从此开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改革。普鲁塔克记述的内容主要是梭伦所制定的法律和这些法律在当时的实施情况以及所产生的反响,梭伦颁布的第一条法令就是“解负令”。根据这个法令,平民所欠的各种债务一律废除;禁止在放债时以债户的人身作抵押,废除债务奴隶制;由国家赎回因负债而被卖到外邦为奴的人。梭伦还对公民的财产进行了一次调查分等,并按照财产等级规定相应的政治权利。这些新的法令还包括:设立四百人会议;禁止买卖婚姻,保障妇女孤儿的利益;修改死刑法;其他鼓励手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措施。梭伦的法律一开始实施,每天都有人到他那里去,称赞或是指责那些法律,或建议加上某些条文,或删除某些条文,还有很多人去询问有关条文的目的和意义。梭伦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就借口到国外考察,乘船出国旅行去了。他希望这段时间内,人们会习惯他所订立的法律。等到梭伦结束游历回国时,雅典发生了以庇西斯特拉图准备实行僭主政治而引发的冲突。梭伦晚年退隐在家,从事研究和著述。他死后遗体被焚化。骨灰撒在他曾经为之战斗过的萨拉米斯岛上。 《地米斯托克刊传》记述了这位希腊军人政治家辉煌而悲剧的一生。普鲁塔克首先点出了地米斯托克利虽出生寒微,但自幼性情刚烈,天资聪慧,立志于成就一番大事业。他的老师也曾预言,不管是好是坏,他长大后都将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希波战争(公元前500-公元前449年)处于决定意义的阶段,这个风雷激荡的年代为他施展才能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在马拉松战役(公元前490年)之后,所有的雅典人都为这次空前巨大的胜利所陶醉,但地米斯托克利却夜不成寐。他敏锐地觉察到波斯人在马拉松的失败并不是希波战争的结束,而是更加严重的战斗的开端。他认为要拯救雅典,必须大力发展海军。他利用劳里昂地方银矿的收人建成了100多艘战舰。在他任执政官期间,雅典海军力量的发展对其政治、经济生活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相互关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公元前480年,波斯军队从海陆两面大举进犯雅典,地米斯托克利在危急关头充分显示出了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他首先颁布一道法令,让他的政敌、遭陶片放逐的阿里斯提德回国,参加保卫祖国的战斗,又主动地将海军的最高指挥权让给了斯巴达将军欧律比亚德斯,以增强波斯同盟内部的团结。他还通过巧妙地解释神渝的办法,说服了大部分雅典公民撤出雅典,同时他施展计谋诱使波斯人在最有利于希腊人的萨拉米斯湾展开海战。正是由于地十斯托克利的审时度势、高风亮节和运筹帷幄,希腊人赢得了萨拉米斯海战的辉煌胜利。这场胜利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荣誉,使他一度成为希腊最显赫的人物。此后,他与斯巴达人在防卫城墙问题上产生激烈冲突。他的政敌,包括呵里斯拉德和客蒙等人,对他施用陶片放逐法来剥夺他的尊严和杰出成就。被逐出城以后,他最初在亚哥斯漂泊。后又遭诬陷,被指责私通波斯而遭到追捕。他断定回雅典受审必将凶多吉少,因而辗转逃避,屡经艰险,最后到达波斯,投奔了波斯国王。后来,当波斯王命其为进攻雅典出谋效力时,他烙守自己的诺言,决不做有损于希腊的事,最后服毒自杀,客死异乡,终年“岁。 四,《名人传》在西方史学发展中的独特地位首先在于它开创了纪传体历史著作的先河。在普鲁塔克生活的时代,为政治上、军事上的杰出人物树碑立传已颇为流行,而《名人传》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这种体例所奠定的模式一直到中世纪都非常盛行。就史料而言,《名人传》的取材来源十分广泛,有前人的历史著作,当时存留的典籍和文献以及作者亲身了解的传闻轶事。在历史著作中,希罗多德的《历史》和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都是普鲁塔克引证的重要来源,李维的《罗马史》也是他从中汲取教益的重要文献。虽然普鲁塔克在历史过程的叙述中常常糅杂以主观的评价和道德说教,《名人传》的史料价值还是不可否认的。普鲁塔克在《名人传》中搜集了丰富的史料,引用了古代历史、哲学、诗歌中的大量材料,其中有很多早已佚失,还有些后世无法见到的材料,就是靠他独家保留下来的。另一方面普鲁塔克酷爱趣闻轶事和隽语名言,这也是《名人传》之所以具有永久魅力的原因之一。正如他在《忒修斯》传的开头所说的那样:“但愿我能将虚构的传说予以澄清,使之合乎理性,具有历史的容貌。但是,如果有荒诞无稽之处,实在难以更动,毫不足信,那就只有请求宽厚的读者诸君,对古人的故事姑妄听之了。” 《名人传》在普鲁塔克的有生之年大受欢迎,这几乎是可以肯定的。作为希腊哲学家和柏拉图学说的信徒,普鲁塔克常在罗马宣读论文和讲学。希腊语是当时罗马文人和上流社会的通用语言,凡是有文化教养的希腊人,特别是哲学家,在那里都是受欢迎的。作为一代宗师,普鲁塔克在当时就得到尊敬,他的著作也一直传诵不衰。即使在中世纪时期,拜占廷帝国有教养的人对他的著作也十分熟悉。 文艺复兴时期,普鲁塔克的著作通过拜占廷学者传人意大利,由意大利人文主义者译成拉丁文和意大利文。在这一时期;《名人传》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人们开始大量仿效这种体例作传,歌颂世俗统治者和名人英雄业绩的传记作品层出不穷。当时一些名闻遐迩的传记作品有彼德拉克的《名人传》、蒲伽丘的《但丁传》、维拉尼的《佛罗伦萨名人传》等。这种传记体的盛行既是对普鲁塔克等人的写作传统的复兴,又反映了当时社会重视人的价值,以人取代中世纪神的位置,符合人文主义者的需要。特别是《名人传》的法文译本和英文译本问世以后,普鲁塔克的作品在西欧各国的影响日益扩大,几乎成了家喻户晓、人人爱读的经典著作了。研究表明,文艺复兴时期,普鲁塔克在欧洲受欢迎的程度仅次于柏拉图,居第二位。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大师拉伯雷和蒙田都对普鲁塔克作品爱不释手,他们的作品也受到普鲁塔克写作风格的直接影响。在英国,普鲁塔克也影响了一大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和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尤利乌斯·恺撒》、《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和《科里奥拉努斯》就是直接取材于诺斯爵士的《名人传》英译本。19世纪以后,普鲁塔克的直接影响开始减弱。这主要是由于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浪漫主义的兴起,人们强调思想感情的自由表达,反对古典主义的克制。但是德意志“狂飚运动”的代表人物哥德和席勒、音乐家贝多芬都嗜读普鲁塔克的著作。马克思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阅读《名人传》。直到19世纪中叶,美国超验主义作家爱默生还对普鲁塔克推崇备至,对其道德文章追慕不已。 尽管《希腊罗马名人传》算不上是严格意义的历史专著,普鲁塔克也无意成为严谨的历史学家,但是作为一部西方古典名著,它无疑会长久地为人们所传诵喜爱,不同时代的读者都可以从中发掘它与众不同的价值。
作者: (英)弗朗西斯·麦克唐纳·康福德(Francis Macdonald Cornford)著;孙艳萍译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6
简介:本书涉及的神话和历史似乎是两个几乎不相容的计划的产物,修昔底德本来计划以日志的形式写作一本有关军事学和政治学的教科书。实际上人们通常也没将它看作其他什么东西。但是这项工作在进行过程中逐渐抛弃了这个枯燥无味的计划,而呈现出另外一种轮廓。然后,这种轮廓由于受到旧模式固定套路的干扰,因此是不连贯的;就像一连串突出于海面的火山岛,无论从角度还是从距离来说,只能进入鸟类的眼中,却不能进入巡航水手的视线,因为它们看起来与沉没的山峰并无不同。 修昔底德(约前471~约前400),古代希腊历史学家。生于雅典一个富裕而显贵的家庭。公元前424年当选为将军。同年冬,斯巴达将领布拉西达斯进攻雅典在爱琴海北岸的重要据点安菲波利斯,修昔底德指挥色雷斯舰队驰援被围困者不力,城陷后获罪流放,凡20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返回雅典。流传至今的按编年体记事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修昔底德用30余年的时间编写的一部未完成之作,记述的事件止于公元前411年。全书共8卷。修昔底德善于借书中历史人物之口,用自己审时度势撰写的演说辞阐述与伯罗奔尼撒战争有关的各种问题。
作者: 徐贲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10月
简介: 本书是一本介绍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的书,以作者对人文教育理念的认识、日常授课的教学经历与体会、个人学术兴趣和问题意识为出发点,可谓经验之谈。全书分为三部分:**部分是一些教学实例,通过基于教师和学生自由精神与独立思考的经典阅读—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亚里士多德、修昔底德、欧几里得、蒙田、洛克等大师的著作—培养学生思考、提问、讨论、表述的能力;第二部分是作者对人文教育重要的提倡者和实践者列奥·施特劳斯的一些思考,集中在他对人文教育的理解。可谓方法论的指导;第三部分是西方古典的当代启示,经典阅读是学术和理论性的,但思考的背景和问题意识却是现实的。
作者: Herodotus ; transla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Aubrey De S鈋lincourt.
简介: 这套丛书由季羡林、费孝通等39位著名学者分类选目,择定版本。涵盖哲学、伦理学、宗教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法学、历史学等十大学科,大致包括了西方文明史上自古希腊、下至当代有代表性的人文社科经典。 这套书全部影印西方权威出版社的英文善本,原版为非英语的著作均取英译本(个别有特殊版本价值的原语版,如《哲学研究》等,将德、英文并收)。译者均为西方公认的一流翻译家。出版者表示:学术乃天下之公器,集典为历代之盛事。如此大规模影印英语原版或他语版英译本,旨在消除语言隔膜,让国人直接研究和吸收西方文明的精华,并可与国内已出版的中译本参照阅读和研讨,再一次显示中国文化对西方文明的巨大包容性。这是百年来西学东鉴的总结性展示,力求对中西文化的交流产生直接的影响。 “西学基本经典”由美国美达亚版权公司负责版权总代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诚成图书有限公司制作。这套书的出版,方便了学人对西学经典的购买和查阅,不仅受到了图书界和学术界的欢迎,也具有一定收藏价值。 西学基本经典总目 哲 学: 1. 书 名:《理想国(Republic)》 作 者:柏拉图(Plato) 分类号: 15.0133/P718r/1999/Y 2. 书 名:《形而上学(Metaphysics)》 作 者: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分类号: 15.0136/A717m/1999/Y 3. 书 名:《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 作 者:笛卡尔(Rene Descartes) 分类号: 15.1331/D445m/1999/Y 4. 书 名:《人性论(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作 者:休谟(David Hume) 分类号:15.1143/H921t/1999/Y 5. 书 名:《纯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 作 者:康德(Kant) 分类号:15.1845/K16c/1999/Y 6. 书 名:《判断力批判(Critique of Judgment)》 作 者:康德(Kant) 分类号: 15.1845/K16n/1999/Y 7. 书 名:《精神现象学(The Phenomenology of Mind)》Vol.1, Vol.2 作 者:黑格尔(Hegel) 分类号: 15.1851/H465pe/1999/V.1-2/Y 8. 书 名:《联邦党人文集(The Federalist Papers)》 作 者: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 分类号:35.5631/H217/1999/Y 9.书 名:《自由秩序原理(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 作 者:哈耶克(F.A.Hayek) 分类号:15.0136/A717m/1999/Y 10.书 名:《小逻辑(The Logic of Hegel)》 作 者:黑格尔(Hegel) 分类号: 16.103/H465/1999/Y 11.书 名:《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 》 Vol.1, Vol.2 作 者:叔本华(Schopenhauer) 分类号:15.1852/S373w/1999/V.1-2/Y 12.书 名:《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Thus Spake Zarathustra)》 作 者: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分类号:15.1866/N677t/1999/Y 13.书 名:《非此即彼(Either/Or)》Vol.1, Vol.2 作 者:克尔凯郭尔(Kierkegaard) 分类号:15.31/K47e/1999/V.1-2/Y 14.书 名:《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作 者:索绪尔(F.de Saussure) 分类号:41.1/S259c/1999 15. 书 名:《纯粹现象学导论(Ideas: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ure Phenom enology)》 作 者:胡塞尔(Edmund Husserl) 分类号:15.1872/H972s/1999/Y 16.书 名:《逻辑哲学论(Tractatus Logico Philosophicus)》 作 者: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 分类号:16.03/W831a/1999/Y 17.书 名:《哲学研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作 者: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 分类号: 16.03/W831a/1999/Y 18.书 名:《存在与时间(Being and Time)》 作 者: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分类号: 15.1874/H465e/1999 19.书 名:《诗·语言·思(Poetry, Language, Thought)》 作 者: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分类号:42.23/H465/1999/Y 20.书 名:《存在与虚无(Being and Nothingness)》 作 者:萨特(Jean-Paul Sartre) 分类号: 15.1363/S251h/1999/Y 21.书 名:《真理与方法(Truth and Method)》 作 者: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 分类号: 11.258/G123/1999/Y 伦理学: 1. 书 名:《尼各马可伦理学(The Nicomachean Ethics of Aristotle)》 作 者: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分类号: 17/A717/1999/Y 2.书 名:《道德情操论(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作 者:亚当·斯密(Adam Smith) 分类号: 17/S642/1999/Y 3. 书 名:《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A Discourse on Inequality)》 作 者: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 分类号:15.1343/R864d/1999/Y 4. 书 名:《实践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作 者:康德(Kant) 分类号: 17.031/K16/1999/Y 5. 书 名:《道德形而上学基础(Foundations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 作 者:康德(Kant) 分类号:17.031/K16/1999/Y 6. 书 名:《伦理学原理(Principia Ethica)》 作 者:摩尔(G.E.Moore) 分类号: 17/M822[2]/1999/Y 7. 书 名:《正义论(A Theory of Justice)》 作 者:罗尔斯(John Rawls) 分类号: 35.175/R261a/1999/Y 8. 书 名:《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Anarchy, State and Utopia)》 作 者:诺齐克(Robert Nozick) 分类号: 31.2503/N961/1999/Y 宗教学: 1. 书 名:《忏悔录(Confessions)》 作 者: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e) 分类号:49.604545/A923/1999/Y 2. 书 名:《迷途指津(The Guide for the Perplexed)》 作 者:马蒙尼德(Maimonides) 分类号:49.77/M223/1999/Y 3. 书 名:《路德基本著作选(Basic Theological Writings)》 作 者: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分类号:49.62/L973/1999/Y 4. 书 名:《论宗教(On Religion)》 作 者:施莱尔马赫(F.D.Schleiermacher) 分类号:49.62/S341/1999/Y 5. 书 名:《人的本性及其命运(The Nature and Destiny of Man)》 作 者:尼布尔(R.Niebuhr) 分类号: 49.62/N665/1999/Y 6. 书 名:《神圣者的观念(The Idea of the Holy)》 作 者:奥托(Rudolf Otto) 分类号: 49.62/O-91/1999/Y 7.书 名:《教会教义学(Church Dogmatics)》 作 者:卡尔·巴特(Karl Barth) 分类号:49.62/B284/1999/Y 政治学: 1. 书 名:《政治学(The Politics of Aristotle)》 作 者: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分类号: 31.42/A717/1999/Y 2. 书 名:《君主论(The Prince)》 作 者:马基雅维里(Niccolo Machiavelli) 分类号:31.03/M149/1999/Y 3. 书 名:《利维坦(Leviathan)》 作 者:霍布斯(Thomas Hobbes) 分类号:31.55113/H682/1999/Y 4.书 名:《政府论(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 作 者:洛克(John Locke) 分类号:31.55114/L814/1999/Y 5. 书 名:《论法的精神(The Spirit of the Laws)》Vol.1, Vol.2 作 者:孟德斯鸠(Montesquieu) 分类号:34.031/M779/1999/V.1-2/Y 6. 书 名:《论美国民主(Democracy in America)》Vol.1, Vol.2 作 者: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 分类号:32.563/T632/1999/V.1-2/Y 7.书 名:《代议制政府(Considerations on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作 者:穆勒(Mill) 分类号:31.25/M645/1999/YHayek) 8. 书 名:《自由秩序原理(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 作 者:哈耶克(F.A.Hayek) 分类号:31.289/H417/1999/Y 9. 书 名:《联邦党人文集(The Federalist Papers)》 作 者: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 分类号: 35.5631/H217/1999/Y 经济学: 1.书 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intothe Nature and Ca 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Vol.1, Vol.2 作 者:亚当·斯密(Adam Smith) 分类号:27.443/S642/1999/V.1-2/Y 2. 书 名:《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Vol.1, Vol.2 作 者:马歇尔(Alfred Marshall) 分类号:27.4447/M367p[8]/1999/V.1-2/Y 3. 书 名:《福利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Welfare)》Vol.1, Vol.2 作 者: 庇古(A.C.Pigou) 分类号: 27.4447/P633/1999/V.1-2/Y 4. 书 名:《经济发展理论(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作 者:熊彼特(Schumpeter) 分类号:27.444/K44/1999/Y 5. 书 名:《经济分析的基础(Foundations of Economic Analysis)》 作 者:萨缪尔森(Samuelson) 分类号:27.44481/S193/1999/Y 6. 书 名:《货币数量理论研究(Studies in the Quantity Theory of Mone y)》 作 者:弗里德曼(Friedman) 分类号:27.444931/S933/1999/Y 7. 书 名:《资本主义经济制度(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 》 作 者:威廉姆森(Williamson) 分类号: 27.44491/W731/1999/Y 社会学: 1.书 名:《论自杀(Suicide: A Study in Sociology)》 作 者:杜克海姆(Emilc Durkheim) 分类号:33.698/D963/1999/Y 2.书 名:《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作 者:韦伯(Max Weber) 分类号:49.21/W375/1999/Y 3.书 名:《货币哲学(The Philosophy of Money)》 作 者:席美尔(Georg Simmel) 分类号:29.75/S592a/1999/Y 4. 书 名:《意识形态与乌托邦(Ideology and Utopia)》 作 者:曼海姆(K.Mannheim) 分类号: 33.61/M282/1999/Y 人类学: 1.书 名:《金枝(The Golden Bough)》 作 者:弗雷泽(James G.Frazer) 分类号:49.9/F848/1999/Y 2.书 名:《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 作 者: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 分类号:33.715491/M251/1999/Y 3.书 名:《种族、语言、文化(Race, Language and Culture)》 作 者:鲍斯(Franz Boas) 分类号:33.7/B662/1999/Y 法学: 1. 书 名:《古代法(Ancient Law)》 作 者:梅因(H.Maine) 分类号:34.9/M225[5]/1999/Y 2. 书 名《法理学讲演录(Lectures on Jurisprudence)》Vol.1, Vol.2 作 者:奥斯丁(J.Austin) 分类号:34.031/A936(5)/1999/V.1-2/Y 3. 书 名:《法律的社会学理论(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Law)》 作 者:卢曼(N.Luhmann) 分类号::35.19/L951a/1999/Y 4:书 名:《法律社会学之基本原理(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 gy of Law)》 作 者:埃利希(E.Ehrlich) 分类号:34.031/E33/1999/Y 5. 书 名:《法律、宪法与自由(Law, Legislation and Liberty)》 作 者:哈耶克(F.A.Hayek) 分类号:34.031/H417/1999/Y 6. 书 名:《纯粹法学理论(Pure Theory of Law)》 作 者:凯尔森(H.Kelsen) 分类号:34.031/K29/1999/Y 7. 书 名:《法律之帝国(Law's Empire)》 作 者:德沃金(R.Dworkin) 分类号:34.031/D993/1999/Y 8.书 名:《法律的经济学分析(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作 者:波斯纳(Richard A.Posner) 分类号:34.038/P855/1999/Y 历史学: 1. 书 名:《历史(The Histories)》 作 者:希罗多德(Herodotus) 分类号:21.1223/H559/1999/Y 2. 书 名:《伯罗奔尼撒战争史(The Peloponnesian War)》 作 者:修昔底德(Thucydides) 分类号:21.1223/T532/1999/Y 3. 书 名:《编年史(The Annals of Imperial Rome)》 作 者:塔西陀(Tacitus) 分类号:21.1225/T118/1999/Y 4. 书 名:《上帝之城(The City of God)》Vol.1, Vol.2 作 者: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e) 分类号: 49.62/A923c/1999/V.1-2/Y 5. 书 名:《历史学:理论和实践(History: its Theory and Practice)》 作 者:克罗齐(Benedetto Croce) 分类号:21.03/C937/1999/Y 6. 书 名:腓力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与地中海世界(The Mediterranean and the Mediterranean World in the Age of Philip II)》Vol.1, Vol.2 作 者:布罗代尔(F.Braudel) 分类号:21.176/B825/1999/V.1-2/Y 7. 书 名:《历史研究(A Study of History)》Vol.1, Vol.2 作 者:汤因比(A.J.Toynbee) 分类号: 21.03/T756/1999/V.1-2/Y
简介: 片断: 一、布克哈特 布克哈特在哲学上对历史哲学的放弃 布克哈特(Burckhardt)既不以哲学的方式构造“世界历史”,也不想推进专业的博学,而是要把历史知识升华为智慧。他关于历史的演讲应该是研究“历史事物”的一个导论,并引导人们去掌握历史中令每一个人情有独钟的那些时期。对于他来说,历史学不是关于中性事实的科学,而是“报道一个时代在另一个时代里认为值得注意的事实”。每个时代都必须通过掌握和解释的新努力来重新唤起自己对过去的记忆,以免忘记过去,失去自己历史生活的根本。这种解释也就意味着选择、强调和评判。它不是对中性事实的令人遗憾的主观化,而是把这些事实付诸表述。只有通过选择性的解释和评判才能够确定,究竟什么是历史上值得注意的、重要的、实质性的事实。“例如,很可能在修昔底德那里有一件头等重要的事实,只是在一百年后才被人们发现”。 在他的《世界历史研究》中,布克哈特一开始就说明,这些研究既不能够也不打算同一种历史哲学竞争。他的任务是颇有自知之明的。他只打算“把一组历史研究同一种半偶然的思想进程联系起来”。他抛弃了任何一种建构体系的尝试,包括对世界历史“理念”的任何要求。历史哲学是一种悻论,因为历史是把各种观察列举出来,而哲学则使它们服从一个原则。同样地,他也抛弃了历史神学。“宗教方面的改进在这里是以自身为依据的”。宗教对历史之谜的解答属于一种“特殊的内在能力”,即布克哈特个人拒斥的信仰。 他提醒人们注意,黑格尔和奥古斯丁是从一个原则出发,即从在历史中实现自身意图的上帝或者绝对的世界精神出发,按照体系阐释历史的最突出的尝试。同黑格尔的神义沦(Theodizee)相反,布克哈特坚持认为,历史的道理是我们的知识不能达到的,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永恒智慧的目的;针对奥古斯丁的宗教解释,他只是说:“在这里,它与我们毫不相干”。二者都超出了对我们来说可能的人类知识。历史哲学和历史神学都要探究最初的开端和最终的目标,世俗的历史学家则不可能关注这两种东西。对他来说,可理解的只是历史的那个恒常的中心,即“忍受着、追求着、行动着的人,如同他过去、现在、将来所是的那样”。布克哈特拒绝探究最终目标,其不可避免的结果合乎逻辑地就是放弃一种终极意义。他问自己:“结论在多大程度上是怀疑论?”他的答案是:“在一个起点和终点都不为人知、中点又处在不断的运动中的世界里,真正的怀疑论肯定有自己的位置”。 然而,恰恰在历史的流逝中,存在着一种恒常性,即历史的连续性。在布克哈特拒绝通过哲学和神学按照体系作解释之后,这种连续性就构成了唯一的、在他的《世界历史研究》中可以辨识的原则,构成了唯一把他的所有研究联结起来的细线。对于他而言,历史的全部意义就建立在连续性的基础之上,它是所有特殊的历史评价的普遍尺度。假如真有一场根本的危机打破……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
作者: (古希腊)修昔底德(Thucydides)著;徐松岩,黄贤全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简介:[41]“一言以蔽之,我们的城邦是全希腊的学校。我认为世界上没有人像雅典人这样,在个人生活的许多方面如此独立自主,温文尔雅而又多才多艺。这些并不是在这样的场合下的一种空白吹嘘,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我们城邦的势力就是靠这些品质获得的。在现有的国家中,只有雅典在遇到考验时,被证明是比它的名声更加伟大;只有雅典,入侵的敌人不以战败为耻辱;它的臣民不因统治者不够资格而抱怨。不但现代,而且后世也将对我们表示赞叹。因为 我们的强大势力虽未留下证人,但是我们所遗留下的纪念物是巨大的。我们绝不需要一个荷马为我们唱赞歌,也不需要任何他人的歌颂,因为他们的歌颂只能使我们暂时陶醉,而他们对于事实的印象不足以反映事实真相。我们勇敢无畏地攻入每一片海洋,进入每一块陆地;我们在各地所造成的不幸,或所布施的恩德,①都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纪念。这就是雅典,就是这些人为它慷慨而战,慷慨捐躯的一个城邦,因为他们只要想到脱离这个城邦就会不寒而栗。他们的每一位后人,为此都应当准备忍受这一切痛苦。 [42]“的确,我说了这么多的话来讨论我们城邦的特性,那是因为我要向你们说明,我们的奋斗目标比其他不具备这些特点的人们所追求的目标要远大些;因此,现在我就用实证来表达对阵亡将士的怀念。现在,关于歌颂阵亡将士的最重要的部分,我已经说完了。因为我已经赞颂了雅典,赞颂了使我们城邦强盛的这些人和类似他们的人的英雄气概,你们会发现,他们不像大多数其他的希腊人,他们的声望是无愧于他们的功绩的。在我看来,像他们这样的死亡是衡量一个人的价值的试金石,不管这是他的品质的初次表现也好,最后的证明也罢。公正地讲,他们为祖国而战的坚定信念,应当抵消一个人在其他方面的不足,他们的优点弥补了他们的缺点,他们作为一名公民的贡献超过他们作为个人所造成的祸害。②在这些人中间,富人没有为了将来享受其财富而变成懦夫,穷人没有为了将来获得自由和富裕而逃避危难。他们所需要的不是个人的幸福,而是向他们的敌人复仇。在他们看来,这是最光荣的冒险。他们快乐地决定参加对敌复仇,坚信能够击溃敌人,而放弃了其他的一切。他们并没有对难以确定的最后胜利寄于厚望,而是在面临的实际战斗中,勇往直前,相信他们自己。因此,他们宁愿在抵抗中牺牲,也不愿在屈服中偷生;他们没有做不光彩之事,他们在危难面前坚守阵地;霎时间,在他们命运的顶点,不是恐惧的顶点,而是他们光荣的顶点,他们就离开我
Faces of History:Historical Inquiry from Herodotus to Herder
作者: (美)唐纳德·R·凯利(Donald R.Kelley)著;陈恒,宋立宏译
出版社:三联书店,2003
简介:唐纳德·R·凯利是当代最重要的思想史家之一。本书梳理、评点了西方自前古典时期至18世纪晚期的历史思想和历史著述,对其中一以贯之的众多主题和方法论详加考察,其议题举凡神话、民族起源、年代学、语言风格、文献形式、修辞、翻译、史学方法和史学批评、解释理论和解释实践、文化研究、历史哲学和“历史主义”等等。 凯利从分析希罗德和修昔底德入手,这两人作为希腊史学的开山鼻祖树立了双重传统:前者的模式是对文化和古物上下求索,这与后者立足当代的政治叙述和分析叙述形成鲜明对照。他接着考察由这个主题衍生、发展出来的众多变化,论域从希腊、罗马、犹太和基督教的古代,到中世纪的编年史,再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民族史学和修正史学,最终延伸到博学派史学的启蒙史学在17、18世纪的兴起。 “此书以激情和博学论述了一个真实而重大的主题,对西方史学传统做了新颖、深刻的概述。这是一本精心构造的学术杰作。更多>>
作者: (古希腊)希罗多德著;徐松岩译注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8
简介:本书是西方“史学之祖” 希罗多德撰写的西方第一部历史学巨著。作者以希腊人和异族人的相互关系为主线,’叙述了吕底亚、米底、巴比伦、埃及、波斯、印度、斯基泰亚、利比亚以及希腊爱琴海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名胜古迹等,接着集中记述古代“世界大战”的经过,从战端初启,经过马拉松战役、萨拉米斯海战,直至普拉提亚之战和米卡列之战的结束。 希罗多德是一位故事大师,《历史》内容广博、丰赡,文笔简练、优美,富有韵致,生动地展示了古代众多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相互关系和生活图景,保存了大量的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民族学、神话学、宗教学以及地质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珍贵资料,俨如一部关于古代世界的“通志”和“百科全书”。 译序 第一卷 克丽奥 第二卷 优特尔佩 第三卷 塔莉亚 第四卷 麦尔波门涅 第五卷 特尔普西科瑞 第六卷 爱拉托 第七卷 波琳尼娅 第八卷 乌拉尼娅 第九卷 卡利奥佩 希腊及近东历史综合年表 要目索引 译后记 地图目录 一、巴比伦城 二、波斯帝国 三、斯基泰亚 四、希罗多德笔下的非洲 五、爱琴海地区 六、马拉松战役 七、德摩比利(温泉关)之战 八、萨拉米斯之战 九、普拉提亚之战 -------------------------------------------------------------------------------- 后记 本书译者在即将完成译注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①的时候,又接到了译注希罗多德《历史》的任务。时光如梭,寒暑三易。这期间,译者在缙云山麓、嘉陵江畔的小屋里,日夜兼程、专心致志地从事着这项艰苦而富有意义的工作。如今我终于忐忑不安地呈上了这份答卷,敬祈海内外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希罗多德自古罗马时代就被誉为西方“史学之祖”,他的著作是西学名著之一,对于研究古代亚细亚特别是西亚、北非、希腊以及东地中海周边地区的文明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两千多年来,后世学界对于希氏的学术成就一直争议不断,对其评价分歧颇多。希罗多德有生活在西亚、生活在波斯帝国境内甚至是作为波斯帝国臣民的背景;而他又是一位敢于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见解并且是极富探索精神的学者,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导致后世某些西方学者对他持有偏见的重要原因。 译者近20年来一直致力于希腊历史文化的学习、思考和研究,也发表过40余篇相关的论文,数年前也主持译注了修昔底德的著作。然而,这些艰苦的工作非但没有使我退缩,相反,它一方面更加激起我探索希腊文明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增添了几分把希腊的文明成果和正确知识介绍给中文读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对于博大精深的古希腊文明,译者虽然做过一些思考和研究,但是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初学者。因此,译者目前的基本想法依然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把有关希罗多德著作的正确知识,介绍给广大的中文读者。 近代以来,国际古典学者对于希罗多德著作做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出版过许多精深的研究成果。关于希罗多德著作的西文译本、注释本以及相关论著难以胜数。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除了参考了《劳易卜古典丛书》希腊文版以外,还参考了以下著作。 中国学者对于希罗多德其人其著的译介工作始于19世纪末。新中国建国以后,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这里首先要提到的是由王以铸先生翻译的全译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2005年第9次印刷),2005年版重印本除了把原繁体字改为简体字以外,译文的正文和1959年版只字不差,因而可以说,这个译本依然完全保持20世纪50年代的原貌。正如王以铸先生所言,“我介绍此书的目的是给对历史、文学有兴趣的广大读者提供一部值得一读的世界古典名著,不是供专家研究之用,故在注释方面……凡牵涉考证、研究性质的注释均不收”。①然而,近50年来,国内外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人类学、地理学、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进步,甚至汉语语法和词法在这期间有明显的发展和变化,学界对希罗多德其人其著也有了许多新的认识。我们在译注的过程中,对于这些研究成果,尽可能地予以吸收和介绍,以适应学术发展的要求。同时,由于王译本是多年来中文读者所惯用的译本,因此本书译文凡是明显与王译本不同的地方,我们大都加以注明,以引起读者的进一步思考。另外,王敦书教授的选译本,精选了第7、8卷的部分内容,加上了小标题,译文准确、流畅、典雅、传神,是译著中的精品。它作为《外国史学名著译介》之一种,②长期以来一直深受读者欢迎。我的老师孙培良教授是国内著名的古代波斯史专家,通晓古波斯语以及多种现代西语,对古代西亚、中亚历史文化以及中西交通史都有相当精深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孙先生曾经认真研读过希罗多德《历史》多种外文本(如笔者手头有其读过的罗林森之英译本及4卷本的注释本),并留有不少的批注(实际上是其研究心得)。另外,国内的西方史学史专家,特别是张广智教授、郭小凌教授、杨俊明教授、陈德正教授、陈新教授等的研究成果,译者也曾予以认真学习和借鉴。译者在译注过程中,参考并吸收了以上诸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谨此致以真诚的谢意! 我们注意到,希罗多德的著作不仅受到历史研究者的重视,而且也引起了其他学术领域的学者以及一些业余爱好者的关注。其中有一位笔名“静斋”的学者,他在两年(2005年6月至2007年5月)的时间里,先后在自己的博客(http://liptontea.bokee.com)上连续发表“读希罗多德《历史》的札记”25篇以及其他相关讨论文章,累计字数估计超过40万。在这些文章中,作者就希罗多德著作所涉及的许多问题都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并且提出了自己的思考。“静斋”先生广博的知识、认真的态度,都给广大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书的注释,主要有三个主要来源:一是“罗译本”的注释,由于数量最多,因而没有特别加以注明;二是译自“哥译本”的一些注释,注明为“哥译本注”;三是译者根据有关参考资料、工具书和自己所接触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编撰或者编译而成的,其中也多少包括译者的一点点读书心得,还有一些不同译本的不同译法,以及英译者、汉译者的一些明显的误译等等,皆以“译者注”标出。译者希望这些注释有助于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原著的内容。书末的索引,主要根据哥译本、罗译本和正文内容编译的;书末的综合年表,收录了公元前4世纪末以前希腊以及古代近东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这样,也许可以为研究者和普通读者提供些许方便。原著中的度量衡,特别是长度单位,大都换算成为公制,以求更符合中文读者的习惯。此外,本书的9幅地图,均采自于r.m.胡特琴斯总主编:《西方世界名著》(r.m.hutchins,great books of the westernworld),(第6卷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315~324页。 顺便说一下,就我们目前的学术国情而言,外国名著和史料的移译工作依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然而,按照国内现行的评价标准,译著似乎是不在“学术成果”之列的。这自然又给我们的工作平添了几分难度。事实上,拙译《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出版,在学界受欢迎的程度实在出乎译者意料之外,而这又增强了我加倍努力的信心。译事之难,非亲身经历者是难以理解的。这一点,我的同窗好友、清华大学张绪山教授在《封建社会》中译本的“译后赘语”中有精彩的高论。①话虽如此,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学者,凡是有利于发展学术、提高学术水平的工作,都应当义无返顾地去做,而且要全力做好。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
作者: (古希腊)修昔底德(Thucydides)著;谢德风译
简介:《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下)》主要内容:中公元前424-423年的冬季,当伯拉西达袭击安菲玻里城的时候,他正指挥七条雅典战舰驻扎在塔索斯。驻守安菲玻里城的雅典将军攸克利求援于他,他驶往援救;他虽然打败了伯拉西达的军队,救了爱昂,但是他终于没有来得及挽救安菲玻里。安菲玻里的失陷,主要是由于攸克利的疏忽,但是他后来并没有受到处罚,而修昔底德却因此遭到放逐。修昔底德本人对于此事没有作任何辩护。马赛林那斯说,修昔底德是由克里昂的建议,以叛逆的罪名而被放逐的。当时是克里昂最有势力的时候,而且克里昂对安菲玻里的陷落十分愤恨,他提议放逐修昔底德是很有可能的。 从他被放逐到他回国这一段时期内他的生活,我们也完全不知道。唯一可靠的事实是公元前404年以后不久,他回到雅典了;这一点不但他自己的话可以证明,并且他的著作中有许多回国后修订的痕迹,例如他记载了公元前404年雅典及庇里犹斯的城墙的被拆毁,这只有他回到雅典后才可以做得到的。此外其他的事情都是由著作中推测得来的。他自己说到,在这段时期中,他有更多的闲暇来编写他的历史著作,他更有机会得到伯罗奔尼撒方面的消息。事实上也是这样的,自从他被放逐以后,他和雅典断绝了联系,他编写历史的材料主要来自伯罗奔尼撒。
作者: (美)克里夫顿·费迪曼(Clifton Fadiman),(美)约翰·S. 梅杰(John S. Major)著;谢天海,苑爱玲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05
简介:“所谓经典作品,”卡尔•范•多伦认为,“就是没有必要进行改写的作品。” 《一生的读书计划》(升级版)这部介绍经典作品的经典之作,却是上述说法的一个例外。四十年间,克里夫顿•费迪曼的《一生的读书计划》已经三次改版,这部最新的版本向读者介绍了全世界130多部经典作品,内容简明,叙述清晰,既有信息量,又具娱乐性。和以前的版本一样,本书涵盖了西方文明中所有伟大的作品,从荷马到霍桑,从柏拉图到帕斯卡,从莎士比亚到索尔仁尼琴,作品包括史诗、小说、戏剧以及哲学、心理学、政治学、诗歌、历史和传记等各种类型。 但与以前版本不同的是,《一生的读书计划》超越了传统西方的文学习惯,开始关注并收录了众多的东方作家作品,本书既包括了曹雪芹的《红楼梦》,又包含了紫式部的《源氏物语》;鲁迅与托尔斯泰并肩携手,司马迁与修昔底德亦同归一卷。 所以,“最新版”的“新”,不仅指此书本身的再版,而且指其内容的重大变化——对亚洲文化的吸收、对新经典的接纳,以及对旧版中一些未能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的删减。
作者: 理查德.内德.勒博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年03月
简介:
本书重点研究了一国何时蓄意通过武力推进其核心利益,何时又因误算而发动战争,以及哪些因素造成决策者误判他们行动的结果等诸问题。作者通过对历史上27个案例的研究,比较分析了国际危机的根源、政治和结果。
勒博通过对突发性国际危机的类型学研究,确认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国际危机。通过运用信息处理的认知和动机模型,他解释了危机管理中所特有的学习缓慢和指导不连贯性等特点。在书的*后部分,勒博审查了危机与国际危机深层次根源的关系。
本书的价值:本书是作者的处女作和成名作。后来成为危机管理和冲突管理领域的扛鼎之作,是国外危机管理研究的必读书目之一。该书*的特点是将心理学的感知等概念引入危机/冲突管理当中,既拓展了传统中的危机管理的现实主义视野,同时也是作者建构主义研究的一次理论试水。可以说,通过建构主义视角研究传统冲突与危机问题,是该书的重要理论特色。
【目录】
*章引言/ 1战争的深层原因与直接原因/ 1
危机的界定/ 9
案例的选择/ 15
本书的结构/ 22
*部分危机的起源
第二章敌意的合理化/ 25敌意的合理化/ 27
敌意合理化的策略/ 32
危机的另一种模式/ 43
第三章派生性危机/ 48
派生性危机的起源/ 49
派生性危机的政治/ 63
第四章边缘政策/ 68
边缘政策的目的/ 69
边缘政策的根源/ 73
承诺与机遇/ 100
第二部分危机政治学
第五章认知闭合与危机政治/ 119认知一致性和错误知觉/ 121
决策冲突和防御性规避/ 126
认知过程和决策病理/ 130
防御性规避和无意识冲突/ 136
案例研究: 七月危机/ 139
第六章错误知觉的来源/ 175
官僚机构的政治化/ 181
国内政治的首要地位/ 200
民族自我形象的角色/ 228
结论/ 263
第七章危机的背景/ 270
和平与战争之间: 国际危机的性质目录军事选择的多样性/ 274
对战略不利地位的恐惧/ 280
军事自信的程度/ 285
对战争的态度/ 291
对冲突不可避免的感知/ 299
预防战争与准备战争的悖论/ 310
第八章危机管理与超越/ 313
危机类型和危机结果/ 313
压力和危机决策/ 316
威慑的局限性/ 321
协调和控制的诸问题/ 331
危机管理的未来/ 342
第三部分危机与国际关系
第九章作为一种学习经历的危机/ 361危机和敌意的加剧/ 362
危机和敌意的改善: 法绍达危机/ 371
法绍达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的教训/ 382
第十章结论/ 391
反驳“修昔底德陷阱”/ 391
作者: 格雷厄姆·艾利森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年01月
简介:
随着中国实力的迅速提升,美国长久以来拥有的全球优势地位受到了挑战。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雅典和斯巴达的战争历史,对理解当下中美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修昔底德在书中指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以及因此而引起的斯巴达的恐惧”,艾利森将此定义为“修昔底德陷阱”。 本书聚焦崛起中的中国对于美国及全球秩序的影响这一问题,对历史上16个崛起国与守成国进行全球竞争的案例和战争场景进行分析,指出中美之间的冲突是可以避免的。作者认为,修昔底德陷阱是一个结构性压力,在现今中国和美国都提出让各自的国家“再次伟大”的时代背景下,两国妥善处理在关键领域的利益分歧,可避免灾难性战争的发生。同时,作者在书中还为中美如何避免发生战争冲突提供了12个具有借鉴意义的方法。
Speeches in thucydide a collection of original studies with a bibliography
作者: (美)斯塔特编(Philip A. Stadter);王涛等译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2012
简介: 修昔底德笔下的演说 本书是对古希腊的伟大史家最鲜明的文学特征——“演说辞”——的一项研究。对于开拓我国的西方古典史学名著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修昔底德所贡献的绝非现代意义上的“客观史学”:他既务求史实准确,又努力编修史实,“选取最有意义的方面予以评说”。如果在他面前存在过一部客观史实,那么他所留下的则是他对这部史实的深思;他的传世瑰宝是自己的思考,而非客观史实。因此,我们今天必须同时阅读两部大书:那场战争以及政治思想家修昔底德本人。 “修昔底德注疏”以编译《战争志》笺注体汉译本为要,辅以西方学界研究修昔底德的精深之作,以助益于我们把握即将到来的伟大历史。
作者: 王灵桂
简介:
本书共分为七个章节,分别介绍了中国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经济学中的七大陷阱问题。*章介绍了“中等收入陷阱”,从国际案例到中国发展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第二章介绍了“梅佐乔诺陷阱”,并分析了中国区域发展趋势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第三章介绍了“去工业化陷阱”,通过分析美国去工业化历程及影响再联系到中国工业发展情况及去工业化相关挑战的政策建议;第四章阐释了“比较优势陷阱”,分析了中国提升产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并提出了作者的建议;第五章根据对政府提高公信力和执政能力的“塔西佗陷阱”进行了分析;第六章通过对“修昔底德陷阱”的分析对构建中美新型大国提出了思考与建议;*后一章通过对“金德尔伯格陷阱”的分析提出应该避免“中国责任论圈套的羁縻。”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
作者: (古希腊)修昔底德著;徐松岩译注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简介:《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内容简介:古希腊史学大家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新译详注本震撼上市!古典史学的最高成就,名垂千古的史家绝唱。倾力译注12载,汇聚英语世界30年研究精华。新增注释1500余条,校订正文近2000处。
作者: (古希腊)伊索著;(英)奥莉维亚·坦普尔,(英)罗伯特·坦普尔英译;李汝仪,(美)李怡萱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2002
简介: 古希腊的伊索是律师?奴隶?还是宠臣?为什么他这么会说故事?狮子为什么会和素食的驴子一起去猎食?河狸在紧急时,为何要将自己的生殖器咬断,吞入腹中?……本书是目前世界上最完整版的伊索寓言,它将带你回到古希腊文明。只有读了这本伊索寓言,才能回答以上问题。 《伊索寓言》——一个何等响亮的书名!在所有古希腊作家中,最为人知的也许是伊索,其声誉之隆甚至超过了荷马。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伊索纵然享有盛名,涉及其作品和身世的确切资料却十分蒉乏,而且此前尚无一部完整的《伊索寓言》英译本面世。 《伊索寓言》中的一些故事,在思想倾向上前后矛盾,在内容题材上彼此重复,在艺术水平上参差不齐,也就不足为奇了。 除少数以人、植物和无生物为主角的故事外,《伊索寓言》里的角色皆由动物充当。这些动物与人相仿,会思考,能说话,具七情六欲,也有贤愚高下之分,就其本质而言乃是人的化身,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的各式人等。《伊索寓言》采用拟人化手法,凭依动物的典型形象,无须逐一交代角色背景,着意阐明寓言主题,从而省却不少笔墨,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伊索寓言》采摭宏富,内容题材包罗万象,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古代希腊的风土习俗和人情世态,尤其集中反映了下层奴隶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感情。该书描摹情状具体细微,十分逼真,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有助于读者了解当时的希腊社会,这是在阅读柏拉图或修昔底德的典籍时无由获取的一种知识。此外,书中的故事内容紧凑,结构严密,场景典型,角色刻画绘声绘影。 《伊索寓言》里,将寓言这一题裁的特点表现得十分鲜明。你能说说寓言的艺术特点和现实意义吗? 《伊索寓言》里的故事,除极少数例外,均以篇末的寓意作结。多数寓意与故事情节切合无间,具“画龙点睛”之效;少数寓意失之穿凿牵强,有“画蛇添足”之嫌。一般认为,篇末寓意泰半出自文人手笔,语词雅驯,疑非伊索本人的创作。对于篇末寓意,读者自当善加评骘,无须囿于一见,拘于一说。 处于经济时代之当今人类,面临诸多诱惑,耳闻目击,辄为声色犬马,金玉货财,倘有人心志不坚,沉湎其中,迷而忘返,终将导致物欲膨胀,精神沦丧。由此看来,《伊索寓言》反复申述的一个命题,即“知足长乐,务贪必忧”,甚具现实意义,殊堪发人深思,催人猛省。此外,主张诚信待人,宣扬劳动致富,强调分清敌友,提倡教子有方等等寓意,都能在书中觅取相应的例证。 《伊索寓言》可谓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为人处世训诫的宝库。 总之,《伊索寓言》一书精彩纷呈,胜义迭出,以嬉戏诙谐之文,阐立身处世之道,问世以来一直深受读者喜爱,堪称一部雅俗共赏、少长咸宜的经典名著,令人读后不仅兴味盎然,且能从中获取深刻的启示和教益。
作者: J.G.弗雷泽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2017年07月
简介:
在古罗马神话中,金枝是有着金色树叶的树枝,持有它,罗马“种族的缔造者”埃涅阿斯便可以出入地下世界。此处,金枝只是关于自然、巫术与禁忌的早期隐喻。
为了找到人类精神形成与发展的系统脉络,弗雷泽查阅了丰富的资料,对人类早期的自然崇拜、灵魂观念及巫术与禁忌等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并揭示了人类思维进化的共同轨迹,而且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巫术→宗教→科学。人类精神家园中鲜为人知的密径,在《金枝》中由此得以展现。弗雷泽的高屋建瓴,以及对人类独特行为与内心情愫持久“交感”的洞察,让《金枝》的影响一开始就远远超越了人类学范畴,对文学、艺术乃至人类精神的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所以西方知识界普遍认为,《金枝》对学术的贡献,足以媲美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作者: (美)约瑟夫·奈 著;邵杜罔 译
简介: ★“软实力之父”、亚太事务专家、新自由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约瑟夫.奈继《软实力》之后全新力作!作者亲撰中文版序,强调中美关系是21世纪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希望两国消除误解,发展新型大国关系!未来国际政治格局变化莫测,美国目前仍居世界霸主地位,其是否会在下个世纪继续保持这种状态? ★21世纪世界政治格局将会发生何种变化?美国能否保住其超级大国的地位?中国和平崛起是否会导致美国世纪的终结?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本书集约瑟夫.奈二十年研究成果之精华,通俗直白且极具震撼力地解答21世纪备受瞩目的国际问题。 ★澳大利亚前总理 陆克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王缉思;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 郑秉文;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张国祚;前世界银行行长 罗伯特B.佐利克;英国前外交大臣 大卫.米利班德;德国前驻美大使 沃尔夫冈.伊申格尔;前哈佛大学校长 劳伦斯.萨默斯;福特、老布什政府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意大利前总理 马里奥.蒙蒂;《美国世界秩序的终结》作者 阿米塔夫.阿查亚;《时代周刊》书评人 布赖恩.沃尔什 鼎力推荐 《时代周刊》、《经济学人》、《金融时报》、《环球时报》、《波士顿环球报》、《赫芬顿邮报》》《参考消息》推荐阅读 ★英文版Is the American Century Over?一出FT中文网、环球网、财新网、凤凰评论、新浪、网易、搜狐等国内外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历时一年,中文版本书正式上市。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年1月
简介: 从荷马的《伊利亚特》《奥德赛》到赫西俄德的《神谱》《田功农时》,从希罗多德的《历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到依旧响彻耳际的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从终究难逃命运魔掌的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延展开来的希腊哲学,从宙斯、狄奥尼索斯的神话传说到留存至今仍然无法逾越的希腊雕塑……古希腊的一切,惠及所有人。 本书收入芬利、莫米利亚诺、伯纳德·威廉姆斯等14位古典学家的精彩文章,从政治、哲学、艺术、戏剧等15个独特视角,深刻解析古希腊之于现代世界的伟大意义,堪称经典之作。
作者: 牛军主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简介:《战略的魔咒:冷战时期的美国大战略研究》内容简介:西方古代的战略思想源于古希腊、古罗马。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不朽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与《孙子兵法》诞生于同一历史时期。近代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对后来的军事战略思想(包括对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普鲁士德国政治家俾斯麦的外交战略为后人所仰慕称道。 直到冷战时期,国际战略及该领域的研究,还基本上限定于传统的国家安全战略领域,特别是国防战略、军事战略和着眼于结盟与反结盟的外交战略。此前,罗斯福领导下的美国设计了以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为框架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其实就是一种美国至今仍在执行的试图维护霸权的“大战略”,只不过当时还没有做这种界定。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国际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则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战略的延伸,即区分敌我友,分析国际形势和力量对比,运用国际资源打击主要敌手,维护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