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31 项 “刘洁 著” 相关结果
一个中国女性眼中的沙特
作者: 刘洁著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简介:
Web 2.0时代的营销变革
作者: 张晞,刘洁著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企业化的制度分析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简介: 《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企业化的制度分析/河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博士论著》认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企业化是农业微观经营主体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不断调整的过程,是对我国基本农业经营制度的创新。围绕这一命题,《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企业化的制度分析/河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博士论著》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即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思路、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在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企业化的基本内涵、行为基础、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美国、法国、日本的农业企业化的国际经验及趋势,以及现行农业双层经营制度的缺陷,指出了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的基本线索,提出农业企业化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创新的基本方向。 第三部分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企业化的制度变迁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企业化包括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内在机制主要通过对农产品的生产特性和交易特性变化的分析,认为网络型组织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基本形式。从生产特性看,随着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农业生产受到自然因素的制约越来越小,农业生产标准化技术使得劳动的计量和监督成本也逐步降低,加上农村熟人社会特质,使农业组织较大规模劳动的代理问题得到削弱,这就为突破小农家庭组织的边界提供了可能。但由于农业本身是一个以一种生命体适应另一种生命体的过程,以及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在一段时间内,农业生产组织仍然以农户家庭为基础,但农户行为具有了典型的企业化特征,如专业化生产、土地适度规模化、利润导向、雇工经营等。从交易的三个维度看,伴随农业生产专业化和优质、安全农产品的生产,资产专用性程度越来越高;随着农产品生产突破季节性的限制,农产品交易频率也逐步增加;农业的市场风险不断增加导致其不确定性增加。这三方面的综合作用也提出了以企业替代市场来组织农产品交易的命题。总之,农产品的生产特性和交易特性决定了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该是一种以企业为网络核心、以农户为网络成员,二者之间组成一种契约或产权关系,实施企业化经营的网络型组织。外在机制通过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企业化的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以及工具理性主义和演化理性主义制度观的分析,提出我国农业企业化需要实施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在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推进中要充分考虑制度的潜在需求,将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供给方面的导引作用,强调国家在宪法和政治领域上提供制度供给来推进农业企业化,并为制度变迁起到支持和保障作用。作为制度创新的初级主体应该是社区集体经济组织。 第四部分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企业化制度实现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农业企业化的实现需要沿着农户企业化和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化两条线索,并以农户企业化为中心,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化与农户企业化协同演进。 农户企业化包括农户生产经营行为企业化和农户组织企业化。现阶段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具有如下特点:土地经营规模较小,土地细碎化程度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对社会化服务的依赖增强,雇工经营有了一定的市场。总的来看,农户生产经营企业化程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已经进入农业企业化的成长期。农户生产经营行为企业化影响因素错综复杂,按照各因素影响程度重要性不同依次是农户的技能、政府对规模经营的支持程度、农户家庭收入结构、七地调整频率等。 农户企业化的组织模式按照农户是否具有独立性可分为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家庭农场模式和农户作为农业生产车间的一体化模式,这两种模式的适用范围不同,演进路径也不一样。家庭农场在专业化基础上逐步走向合作化,建立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演变为农业企业,这种路径可概括为“农户+公司”模式。它可能对于二、三产业相对比较发达,大多数农户已经退出农业生产,不再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地区是可行的。一体化模式通过“大农”对“小农”的带动,将农业生产职能与经营职能分开,经营职能留给“大农”,而小农自己已被企业化进“大农”的管理系统,按照“大农”的统一部署从事农业生产,农户与农业企业之间通过一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结成共同体,可概括为“公司+农户”模式。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多数农户还以农业为主,推行这种“大农”与“小农”并存的二元经营格局可能是现实的选择。 我国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在各地发展极不平衡,既有传统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又有新型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传统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存在着明显的制度缺陷,如多重目标性、非法人主体性、产权模糊性等,越来越成为农户企业化的障碍,必须对其进行企业化改造。改造目标和方向是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建立产权相对清晰、治理结构合理的股份合作社。新型社区股份合作制虽然在产权结构上较传统社区经济组织更加合理,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产权问题,主要表现为:集体股的设置容易导致产权模糊;个人股权仍不完整性;产权设置的福利和公平取向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新型社区集体经济功能的发挥,需要对其进一步完善,如减持或取消集体股、开放股权、增加个人股的流动陛、促进社区型向企业型合作社转变等。 第五部分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企业化的制度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了以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企业化为核心,包括了农业企业家生成、剩余劳动力转移、农地规模经营和农业投融资制度的政策体系。农业企业家的培育是农业企业化的发动因素,农地规模经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将成为农业企业化的主要限制因素,同时农业企业化也对农业的投融资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我国农业企业家供给严重不足;现有的农地制度不利于农业企业化经营;不完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也限制了农业企业化进程;农业投融资制度也不利于农业企业化。需要从一个战略高度,结合世界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国际经验及发展趋势,科学地认识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制度演进的基本规律,以新农村建设中的“生产发展”为工作主线,将农业企业化作为农业政策的核心目标,构建有利于农业企业化的制度框架,将农业企业家生成、农地规模经营、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投融资制度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通盘考虑,为农业企业化的顺利推进铺平道路。
Guide, cooperation and gam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temporary media industry and government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简介: 在中国的媒介产业化进程中,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既是媒介产业化的起始动因,又是贯穿整个过程的首要力量。与此同时,政府行为又成为媒介产业化改造的对象,在管制和放松管制间的不断调整,形成了媒介产业和政府行为的博弈关系。媒介产业化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应具有放松管制、更加科学化、基于法制基础之上的特点,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 《主导 协作 博弈-当代媒介产业与政府关系》分析了中国媒介产业化的动因,认为在媒介产业化进程中,政府具有双重属性;研究了媒介产业布局的政府行为,以及政府行为与中国媒介产业的发展;探讨了地方政府媒介产业化的关系、媒介产业政府管制与新闻自由的关系;剖析了媒介产业化进程中政府行为不良和失范的表现与对策。该书主要以新加坡和韩国为例,对媒介产业与政府的关系进行了国际比较;政府在媒介产业可持续发展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在媒介产业和政府之间构建和谐的关系。
中国女性写作文化思维嬗变史论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简介: 本书是一本探讨中国古今女性作家文化思维的专著。论及三百多位中 国古今才女及其作品,从历史和宏观的角度比较不同时期中国女性写作对 中国妇女生存状态和内心情感的反映,采取比较的方式来研究中国古今女 作家创作的文化思维,探索中国知识妇女思考自身命运,寻求解放的心灵 史。可以说,用文字构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良好通道,为读者通畅、快捷 地了解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以及刻印在历史年轮中的中国女性的智慧 和才华提供了绝好的文本。
金牌育婴法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2003
简介: 本书是一部极有特色的育婴理念与实践的著作。 金牌育婴法即自然快乐育婴法,是作者从自己20年的育婴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如婴儿的头型护理、趴着睡、竖着抱、从新生儿起学游泳、让婴儿充分地爬、喝凉水等…… 作者在对传统育儿法进行全面思考的同时,借鉴当前国际最新研究成果,对母婴生理、心理等诸多敏感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这些见解无论是对育儿研究者,还是对育儿实践者,尤其是对即将或正在哺育婴儿的母亲来说,都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
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简介: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过程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斯大林模式所蕴涵的弊病最终导致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分崩离析、退出历史舞台。伴随着对传统社会主义实践的审视与反思,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与清理,也日益显示出其必要性与紧迫性。
水彩静物
作者: 刘金成,刘茗,刘洁著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2006
简介: 本书介绍了水彩画的特性及工具材料,彩静物画基本技法,静物组合与构图,各类水彩静物写生方法步骤等,以及数十幅范画图例。它可作为青少年学习水彩静物写生的指导用书,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美术教学的参考用书。
静物素描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2005
简介:《静物素描》介绍了静物素描中的透视、形体结构、明暗等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素描基本技法、写生方法步骤,并提供了大量范画图例。《静物素描》可作为广大绘画爱好者素描学习范本,也可供中小学教师美术教学参考。
人生必修的逆商课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2011
简介: 高逆商者只为成功找出路,不为失败找借口;卧薪尝胆,咬定青山,守得云开见月明。 提升逆商,将有助于你在人生陷入低潮时保存希望,置之死地而后生。 在瞬息万变、逆境环生的多元化时代,失败、逆境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面对逆境的挑战,大多数人在没有尝试达到极限、完全发挥潜能的情况下就放弃了,甚至有些人会被如雪崩般的一系列变化击倒。人们随时随地会陷入逆境,因此,学会应对失败,走出逆境,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人们赢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克服逆境,关键就是要提高逆商。由刘洁编著的《人生必修的逆商课》以保罗·斯托兹教授的逆商理论为基础,总结了逆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当人们遇到各种变动、失败和挫折时,容易掉进哪些导致失败的陷阱。阅读本书,您将学会如何辨别遇难而退者、中途而止者和勇于攀登者,并正确地认识自己和提升自己。《人生必修的逆商课》还提供了应付逆境的方法和提升逆商的技巧,教您学会运用逆商这一有效工具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急剧变动的社会环境中提升创造力和竞争力,在逆境中不断成长,在人生中获得成功。
Educational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behaviours of China rural households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简介: 《中国农户教育投资行为研究》构建了农户教育投资行为微观分析的一般框架,并据此提出了理性权衡模型和价值观影响模型.通过在某贫困县获得的第一手农户调研数据.对这两个模型进行了检验.并结合对农村义务教育相关现行政策的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种影像的表意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研究
作者: 刘洁 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4-4-1
邻接权归宿论
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养女
文汇出版社,2011
出画的情境——中国新派纪录片人访谈录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4-11-1
北大心灵课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4-5-1
电视节目主持人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唐诗审美十论
民族出版社,2002
美境玄心——魏晋南北朝山水审美之空间性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年1月
《列女传》的史源学考察——兼论《列女传》所反映的先秦至秦汉妇女观念的变迁
人民出版社 2016年03月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财政制度演进研究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繁荣或危机:透视流动性过剩[电子资源.图书]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中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机理及效应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4-7-1
利玛窦、汤若望、徐光启的故事
作者: 刘博文,刘洁著
广西美术出版社,2007
唐诗题材类论[电子资源.图书]
民族出版社,2005